AMD 投入NAS 處理器市場,將遭遇Intel 與ARM 陣營夾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AMD 於稍早前,發表新一代G-Series 與R-Series 系列嵌入式SoC,獲得QNAP 採用推出TVS-x63 系列 NAS 產品。

雖然TVS-x64 系列產品是鎖定大型與中小型 ... 登入 註冊 新聞評測處理器主機板顯示卡記憶體儲存機殼/電源網通電腦/周邊遊戲/電競活動專區業界動態 零組件儲存網通電腦/周邊遊戲/電競軟體技術研究 關於電腦王| 隱私權政策 著作權聲明| 廣告合作 ADVERTISEMENT AMD於稍早前,發表新一代G-Series與R-Series系列嵌入式SoC,獲得QNAP採用推出TVS-x63系列 NAS產品。

雖然TVS-x64系列產品是鎖定大型與中小型商用市場,可預期如果市場反應良好,AMD將會攜手協力廠商切入SOHO、家用等中低階市場,這能撼動ARM陣營與Intel的市場版圖嗎? 擴展業務量,Intel、AMD相繼投入NAS市場 早期NAS產品,絕大多數都是採用ARM陣營SoC(SystemOnaChip,系統單晶片),舉如Marvell等廠商直到現在都還相當常見。

前些年Intel對這領域也躍躍欲試,起先以Atom平台為試金石,成功打入由ARM陣營獨占的市場。

現在AMD以中高階定位產品切入NAS市場,有機會打破由ARM陣營與Intel壟斷的局面,是值得樂觀其成的一件事。

▲昔日NAS所採用SoC多為ARM架構,圖為Marvell製品ARMADA370。

ARM與Intel兩雄競爭戰況頗為有趣,Intel當年放棄以ARM架構為基礎的XScale產品線,當時看起來並沒有什麼不妥。

然而近幾年智慧型裝置崛起,造就ARM聲勢如日中天的局面,頓時讓人覺得Intel賣錯寶。

不過Intel終究是中央微處理器霸主,要走回頭路重新啟動ARM架構開發計畫是有相當難度,因此以本身熟悉的x86架構基礎,推出Atom產品線投入戰場。

▲Marvell ARMADA370架構示意圖,內部是整合ARMv7處理器核心。

Intel拱大NAS商機,擠下傳統龍頭ARM  也許有人笑Intel傻,其實他們也不是整碗去了了,因為在NAS應用市場領域,其戰果可謂豐碩。

Intel雖然於2006年將  XScale業務售予Marvell,但隔沒多久就攜手NAS廠商,推出試金石產品Atom平台,過去幾年成功一步一步吞蝕ARM陣營商機。

現在隨便打開任何一家NAS廠商的官網,都能看到充斥著以Atom、Celeron、Core,甚至是Xeon處理器為平台基礎的產品。

▲Intel在NAS市場異軍突起,成為當前中高階市場主要產品,圖例為 AtomC2538。

除了產品選擇多元性之外,重點是Intel產品線涵蓋大、中、小型企業應用,乃至於高階的個人小型辦公室、SOHO、家用機種等領域,可說是獲得壓制性勝利。

反觀ARM陣營廠商,無力跟上時下多元應用、巨量資料處理的性能要求,因此逐漸退守中小型企業入門機種,以及價格較為親民的個人小型辦公室、SOHO、家用機種市場。

或許可以這麼說,Intel丟了智慧型行動平台商機,但是在NAS市場反將ARM陣營一軍。

▲Intel AtomC2000系列架構示意圖,實體核心數量最多達8個。

遲來的AMD,得在兩雄夾縫中開拓錢景 ▲AMD以 G-Series加入NAS戰場,將和Intel對決中高階市場。

回歸正傳,AMD開發嵌入式處理器已經有好一段時間,如 Geode系列的起源可以回溯至10於年前。

而後和Intel一樣一步一腳印,開發出核心結構較佳、晶片架構完全符合SoC定義,乃至於性能、消耗功率、工作溫度等條件,逐代精進的產品線。

時至今日,已發展出G-Series(代號SteppeEagle,分為SoC與APU兩種)、R-Series(代號BaldEagle,僅有APU)等,以x86架構為基礎的新一代產品。

▲AMD G-Series架構示意圖,和Intel一樣整合內顯,可讓NAS直接播放影片。

儘管如此,AMD現在才跨入NAS市場,想必將面臨一場硬仗。

在個人電腦處理器市場之爭,AMD所處形勢應該無須多說,跨入NAS市場再度又直接對上Intel所占據版圖。

不過未來如果加碼挺進低階甚至是入門市場,雖然得面對ARM陣營這群老手,假使能延續桌上型處理器累積的內顯優勢,或許壓力會轉移至ARM陣營。

因此AMD是否能夠讓當前兩雄鼎立的市場版圖,轉變成三分天下局面,無論是採取價格或說性價比戰術,都還有待長期觀察。

▲AMDG-SeriesSoC規格簡表。

把NAS當多功能伺服器操,SoC得夠力 當然了,對普羅大眾而言,這些規格看似高檔的SoC,究竟能帶來什麼好處才更為重要。

現代NAS功能性可真是包山包海,早年不過是提供網路檔案分享、FTP、DHCP等,諸如此類資料儲存與共享必要的服務,採用ARM架構SoC便游刃有餘。

然而現代產品,除了堆砌你所能想到的應用功能與服務,甚至還能連接電視機播放影片、直接轉檔、當視訊錄影監控系統主機。

隨著啟用的服務功能數量增加,SoC即便是八爪章魚,也疲於奔命處理各項應用的運算作業,至於磁碟I/O負擔則是另外一段故事。

這結果和個人電腦一樣,多工作業負載量越高,系統操作使用的流暢感自然就會滑落,難免出現卡卡之類情況。

這正是Intel乃至於AMD,切入NAS用SoC市場的利基點,畢竟其x86處理器架構規模都大於ARM陣營產品,或許耗電量表現遜色些但贏在運算性能。

▲SynologyDS415+測試存檔數據,配備 IntelAtomC2538。

▲ WDMyCloudEX4 測試存檔數據,配備 Marvell88F6282。

當核心具備足夠運算性能,獲得改善的不只是多工作業能力,最根本的資料傳輸速度也是受益者。

因為一般NAS所配備網路控制器,並不會比個人電腦用的好到哪,資料封包處理作業同樣有賴處理器分擔。

很粗淺的說,ARM架構產品真實最大傳輸速度普遍小於80MB/s,入門機種更可能只有50MB/s而已。

反觀以Intel的Atom平台為例,普遍能輕鬆達到100MB/s,可以充分榨乾Gigabit網路介面的真實可用頻寬。

延伸閱讀: SoC主機板應用效能剖析湊整台萬元有找,你買是不買? SoC革命,IntelBayTrail與AMDBeema:PC小型化潮流,效能要強電力更要省 Intel與AMDSoC處理器切入個人電腦市場,我們真的有需要嗎? 標籤:周邊,電腦王,NAS,新聞,儲存,網通,外接儲存,soc 使用Facebook留言 謹慎發言,尊重彼此。

按此展開留言規則 留言板發文規則: 請注意!留言要自負法律責任,相關案例層出不窮,請慎重發文! 請勿一文多貼灌水洗板或發表無意義字串,違者直接刪除留言。

請勿張貼廣告,不允許任何形式的商業廣告行為,包含頭像、簽名檔等。

禁止發表非官方所舉辦的團購性質活動,違者直接刪除留言。

發言時請勿涉及人身攻擊、侮辱、色情或其他有違社會善良風俗之內容,違者直接刪除留言。

嚴禁發表討論破解軟體、註冊碼、音樂、影片、軟體複製等違反智慧財產權之留言。

請尊重他人之文章著作權,轉載者請標明來源。

1 首發「4nm」EUV工藝!Intel14代Core真身曝光:GPU效能堪比獨立顯示晶片 2 微軟新專利:為沒有光碟機的遊戲主機提供玩實體遊戲光碟的方法 3 ECS發表LIVAOneH610迷你電腦,小巧機身硬塞Intel第12代Corei9處理器 4 博通、高通、聯發科三雄爭霸,下一代Wi-Fi7有多快、差在哪裡? 5 EVA來襲!MSI《新世紀福音戰士》聯名主機板、水冷、電源開箱 6 不再「設計至上」!工程師上位後的蘋果塑造新的「大一統」理論 7 元宇宙中也能接吻了!CMU推出VR頭戴顯示器的外掛裝置,能複刻嘴唇逼真的觸覺 8 Zen3傳奇還沒結束,AMD推出Chromebook專用的Ryzen5000C系列處理器 9 A+A遊戲效能之冠-AMDRadeonRX6950XT+Ryzen75800X3D,巔峰4K遊戲效能 10 異地備援是什麼?「備援」和「備份」有什麼不同?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