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志系列-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光荣的新尝试 三國志系列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4年12月6日)請協助補充多方面可靠來源以改善這篇條目,無法查證的內容可能會因為異議提出而移除。

致使用者:請搜尋一下條目的標題(來源搜尋:"三國志系列"—網頁、新聞、書籍、學術、圖像),以檢查網路上是否存在該主題的更多可靠來源(判定指引)。

  關於本遊戲引用的史書藍本,請見「三國志」。

  此條目的主題是日本光榮公司漢末三國戰略遊戲《三國志》。

關於其他以三國志命名的作品,請見「三國志(消歧義)」。

三國志系列標識(徐伯清書寫),截取自《三國志X》類型模擬・戰略開發商光榮(現光榮特庫摩)發行商光榮(現光榮特庫摩)主創襟川陽一首作三國志1985年12月10日最新作三國志142020年1月16日 《三國志系列》是日本電子遊戲開發和發行商光榮公司(現光榮特庫摩)出品,一系列以中國歷史中三國時代為背景製作的歷史戰略模擬遊戲。

自1985年首代《三國志》在PC平台推出以來,截至2020年已經發行了14部本傳作品,也是史上最長壽的電子遊戲系列之一。

《三國志系列》每一代皆會追加獨創的遊戲元素,受到大中華地區、日本與韓國等地玩家的正面評價,堪稱是歷史模擬遊戲中深具影響力的系列之一。

截至2020年,系列作品的全球累計出貨數已超過800萬份[1]。

目次 1概要 2歷史 2.1初期 2.2光榮的新嘗試 3外傳——英傑傳系列 4歷代系列城市及人物數量 5參見 6備註 7外部連結 概要[編輯] 本遊戲以中國歷史上東漢末期開始的三國時代為主題背景,玩家可以選擇扮演歷史上割據一方的群雄或武將,以統一中國為遊戲最終目標(系列部分作品玩家可同時操作多人,遊戲可玩範圍亦不僅限於中國地區)。

在遊戲中,玩家可以操作自勢力或武將,以計略及外交等手段弱化敵對勢力,同時通過戰爭攻占敵對勢力城池。

同時,玩家亦需對自勢力進行農地開發與商業投資,以整頓內政以加強自勢力的實力。

在第二作前,玩家只可以選擇一部分的勢力或武將進行遊戲,而從第三作開始這個限制被解除後,玩家可以根據個人喜好自由選擇武將進行遊戲。

同時,在系列部分作品(如三國志X)中,玩家也可以使用君主以外的人物進行遊戲。

同時在第二作起,新增了自創新君主/新武將的功能,這個功能在多次拓展後,到後期的作品更發展成具有大量編輯功能的武將編輯器,使玩家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創造出更具特色的架空人物。

在第三代作品《三國志III》發行時,製作本遊戲的日本光榮公司曾經控告一家提供遊戲修改器的公司侵犯了遊戲著作權,但是最後日本法院判決光榮公司敗訴。

至此之後由第四作開始,在遊戲原版推出後,光榮公司都會推出稱為「威力加強版」的遊戲升級版,並附帶有遊戲數據修改器。

歷史[編輯] 參見:三國志系列遊戲列表本傳發行時間軸1985三國志1986198719881989三國志II199019911992三國志III19931994三國志IV1995三國志V199619971998三國志VI19992000三國志VII2001三國志VIII20022003三國志IX2004三國志X20052006三國志11200720082009201020112012三國志122013201420152016三國志132017201820192020三國志14 初期[編輯] 1980年代初期光榮開始投入電子遊戲產業,並在PC平台上發行了以日本戰國時代為背景的《川中島合戰[2]》(1981年)與《信長之野望》(1983年),在幾部遊戲取得商業成功後,令光榮有志在其他時代背景下製作同類型的歷史模擬遊戲,而新作的舞台則選定在日本當地已有一定知名度的三國時代,以此為基礎製作的即為1985年發行的《三國志系列》初代作品。

[3] 1985年12月10日初代《三國志》在PC平台上市,在市場上得到玩家的好評,拿下1988年頒發的日本LOGiN雜誌BHS大賞(讀者票選年度最佳軟體)第一名[4]。

1988年光榮將初代移植至當時家用遊戲機市場上主流的紅白機平台,即為系列首次於家用機上登場。

1989年12月,《三國志II》問世。

1992年,《三國志III》發售,這是整個三國志系列代表作之一,比之前兩代有天壤之別,這一代奠定三國志系列遊戲其特有的內政和戰爭兩套系統的特色,逐漸走向成熟。

在3代推出不久,1994年光榮公司迅速推出了《三國志IV》。

該作品在很多方面有所創新,引入投石器、連弩等工具。

到了1995年,光榮又推出了《三國志V》,這成為DOS平台下三國志遊戲的巔峰之作,該款遊戲無論畫面還是可玩性都達到了當時的最高水平,由此一舉佔領了當時回合制策略遊戲的主要市場。

光榮的新嘗試[編輯] 自《三國志V》以後,光榮面臨兩大難題:一是關於當時新出品的Windows作業系統的程式設計,另一個則是關於遊戲本身的可玩性遭到質疑。

1998年發行的《三國志VI》正是光榮面對這兩個問題所作的回應。

從介面上可以看出,光榮程式設計人員對Windows系統的了解:不僅BUG很少,並且在Windows集成選單中增加了許多原本在遊戲中就存在的選單選項,雖然這個措施有畫蛇添足的嫌疑,但光榮卻把它保留下來,延續到三國志的三個外傳(三國志英傑傳、三國志孔明傳與三國志曹操傳)中。

另外,《三國志VI》開始引入大量史實與虛構劇情,擺脫了以往遊戲中的三國人物描寫蒼白的現象,注入全新的活力。

2000年,《三國志VII》正式發售,光榮在製作該遊戲時,引入了另一系列遊戲《太閤立志傳》的人物培養功能,著重以「人」的視角進行遊戲,並且在畫質、音樂上也有了飛躍,於翌年發行《三國志VIII》也延續了這一發展途徑,成為三國志系列中兩款有別於其他系列的亮點。

但這種改進似乎引起了兩極分化:一部分太閤立志傳的玩家注意到《三國志VII》、《VIII》的出現,成為三國志系列的新玩家群體;但這也導致傳統派玩家的不滿,他們認為三國志系列應該把重心放在戰爭與外交策略上,而不是人物的培養。

鑑於這種局面,光榮最終回歸了傳統視角,以戰爭為主要功用,將人物養成大幅度刪減,這體現在2003年發行的《三國志IX》中;《三國志IX》是系列的架構革新之作,首度運作於寫實山川形勢大地圖,並首度採用半即時制(各勢力內政與軍令回合同步處理,再讓時間運行以觀各軍勢運作結果),在戰略遊戲的擬真度上為歷代最佳,頗受好評。

與此同時,由於電腦立體顯示卡和電視遊戲機的三維畫面大大改進,光榮公司也於1997年起推出了一款以三國為題材的動作遊戲-《三國無雙》及其後繼的《真·三國無雙系列》,也是《無雙系列》的始祖作品。

該系列以三維及格鬥模式推出,宣稱讓玩家一嘗以一敵百,百萬軍中突圍的暢快感,嶄新的遊戲方式大受遊戲玩家歡迎,成為了該公司另一招牌遊戲系列。

到了與2004年的系列的第10作《三國志X》,遊戲的運作方式又變回為人物養成類遊戲。

同時引入了文官的「辯論」戰鬥模式。

2006年發售的《三國志11》與《三國志IX》類似,整個中國以一幅地圖表示。

另外在製圖中亦大幅強化,使用水墨畫立體構圖的方式展現中國疆域的山河壯麗,是三國志系列中畫面突破最大的一款。

該作品也借鑒了光榮另一系列作品《信長之野望·天下創世》和《信長之野望·革新》的某些要素。

這亦是三國志系列首次走出二維介面,於地圖、場境、舌戰和單挑情節中首次用到三維構圖。

而且部分人物模組造型是從三國無雙中的造型為藍本,再「正常化」(如周泰的三維模型中的面部就是來自《真三國無雙4》)而成的;惟運作機制從《三國志IX》的半即時制轉回傳統回合制,令不少玩家覺得有擬真度降低的遺憾。

在《三國志11》推出6年後發行的《三國志12》,系統上與前一代不同。

首先將主地圖由上一代的3D畫面重新變為2D畫面,捨棄了大地圖系統,改採切換畫面。

另外戰鬥也是分隔畫面,不採大地圖戰鬥形式(10代為兼具大小地圖、11代為僅大地圖)。

此外,12代比較特別是增加了「秘策」,並且增加了部分武將的特殊技能,如呂布的「人中呂布」、曹操的「魏武之強」及關羽的「千里行」等。

在人物造型上,修改較為細膩,但是基本造型已經確定,與《三國志11》相似,沒有太大改變。

整體來說,《三國志12》介面上比較接近信長之野望系列中的《天下創世》,與《三國志11》不同。

此外,本作不能進行軍糧交易,是系列中少見的。

《三國志13》於2016年發行,本作採用武將扮演的遊戲方式[5];儘管部份玩家覺得七、八、十代與此代的「立志傳」式玩法並不理想(彌補之道是選擇君主人物來投入遊戲),但此作回歸了經典的《三國志IX》半即時制,且參酌了同期《信長之野望》近作,奠下能於全地圖越境總動員的三國系列創舉(如關羽一攻襄樊便真的會牽動全局),讓戰略模式較各代更為寫實,獲得許多玩家的肯定。

此作也成為日後2019年由光榮監修、授權中國網易(暨台港澳星馬的青鳥互娛)推出之《三國志戰略版》手機遊戲的核心架構(其他基礎則揉合仿效微軟《世紀帝國》架構的《率土之濱》);《三國志戰略版》榮登2020全球下載數第五多的手機遊戲。

《三國志14》於2020年發行,回歸君主制,主要融合9代和11代的基礎,兼採13代部份機制的玩法。

外傳——英傑傳系列[編輯] 光榮在推出正統的三國志系列以外,前後還發行三款與三國有關的SLG遊戲——《三國志英傑傳》《三國志孔明傳》《三國志曹操傳》。

其中,《三國志英傑傳》以劉備為主要路線進行遊戲。

這三款遊戲主要著重角色扮演(RPG)與傳統戰棋玩法(SLG)的結合,以劇情與戰鬥為中心。

歷代系列城市及人物數量[編輯] I:58座,255名 II:41座,352名 III:46座,531名 IV:43座,454名 V:47座,500名 VI:51座,520名 VII:54座,可選擇520名,加強版538名 VIII:50座,可選擇551名,加強版616名 IX:45座,650名 X:50座,650名 11:42座,670名 12:40座,474名,加強版708名 13:60座,700名,加強版800名 14:46座,1000名以上 參見[編輯] 信長之野望系列 水滸傳·天命之誓 備註[編輯] ^存档副本.[2020-06-18].(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06).  ^巴哈姆特.《三國志13》威力加強版首批限量門市特典DLC公布.巴哈姆特電玩資訊站.  ^存档副本.[2020-01-04].(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1-04).  ^存档副本.[2020-01-16].(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1-18).  ^存档副本.[2015-05-19].(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20).  外部連結[編輯] 日本GAMECITY三國志14官方網站(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日語) 臺灣GAMECITY三國志14官方網站(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繁體中文) 閱論編羅貫中《三國演義》情節 桃園三結義 黃巾之亂 捉放曹 汜水關之戰 虎牢關之戰 三英戰呂布 文和亂武 襄陽之戰 孫策平江東之戰 曹操攻徐州之戰 曹操討伐袁術之戰 曹操迎天子 宛城之戰 下邳之戰 官渡之戰 過五關斬六將 馬躍檀溪 博望坡之戰 長坂坡之戰 夏口之戰 江夏之戰 三顧茅廬 隆中對 赤壁之戰 借荊州 長沙之戰 合肥之戰 益州之戰 潼關之戰 陽平關之戰 葭萌關之戰 漢中之戰 樊城之戰 夷陵之戰 諸葛亮南征 藤甲軍 石亭之戰 街亭之戰 六出祁山 罵死王朗 空城計 五丈原之戰 高平陵之變 王凌之亂 毌丘儉文欽之亂 諸葛誕之亂 甘露之變 姜維北伐 魏滅蜀漢之戰 鍾會之亂 晉滅吳之戰 人物真實人物 劉備 關羽 張飛 諸葛亮 趙雲 馬超 黃忠 姜維 魏延 龐統 劉禪 關平 關興 張苞 徐庶 法正 廖化 費禕 張翼 蔣琬 王平 簡雍 麋竺 麋芳 孫乾 嚴顏 楊儀 劉封 劉永 劉理 劉巴 李恢 馬謖 馬良 諸葛瞻 諸葛尚 諸葛均 李嚴 董允 鄧芝 向寵 吳懿 吳蘭 雷銅 趙廣 趙統 向朗 伊籍 尹默 黃權 呂凱 王甫 張嶷 陳式 吳班 朱褒 高定 曹操 曹丕 夏侯惇 夏侯淵 典韋 許褚 張遼 徐晃 張郃 曹仁 龐德 賈詡 郭嘉 荀彧 荀攸 李典 樂進 于禁 滿寵 曹休 曹彰 曹植 曹真 曹芳 曹叡 曹爽 曹昂 曹安民 曹純 曹泰 曹洪 夏侯威 夏侯惠 夏侯和 夏侯楙 夏侯霸 夏侯尚 夏侯玄 牛金 王朗 文聘 王雙 郝昭 程昱 朱靈 張虎 樂綝 臧霸 辛毗 陳矯 賈逵 馬遵 文欽 蔡瑁 韓浩 許儀 典滿 蔣濟 董昭 陳群 戴陵 毛玠 張允 王忠 劉岱 王粲 蔡邕 孫堅 孫策 孫夫人 孫權 周瑜 陸遜 太史慈 甘寧 呂蒙 黃蓋 周泰 凌統 丁奉 大喬 小喬 魯肅 韓當 程普 朱然 徐盛 潘璋 陳武 諸葛瑾 諸葛恪 虞翻 張昭 薛綜 蔣欽 董襲 全端 朱治 朱桓 馬忠 陸抗 張紘 孫匡 孫朗 孫峻 孫綝 孫亮 孫韶 孫休 孫桓 孫靜 孫賁 孫翊 步闡 朱異 呂範 步騭 吳景 陸凱 駱統 凌操 陸績 周魴 張溫 萬彧 濮陽興 朱據 滕胤 闞澤 顧雍 司馬懿 司馬師 司馬昭 司馬朗 司馬孚 司馬炎 司馬望 郭淮 鄧艾 鍾會 賈充 文鴦 諸葛誕 鄧忠 鍾繇 王濬 杜預 公孫淵 公孫恭 公孫康 公孫度 王經 王沈 王業 成濟 成倅 諸葛緒 漢靈帝 漢少帝 漢獻帝 張角 張寶 張梁 董卓 樊稠 李傕 郭汜 張濟 徐榮 李儒 華雄 胡軫 董旻 牛輔 王允 李蒙 李肅 呂布 陳宮 高順 魏續 宋憲 曹性 侯成 袁紹 袁熙 袁尚 袁譚 顏良 文醜 沮授 審配 田豐 高覽 郭圖 逢紀 淳于瓊 呂翔 呂曠 呂威璜 袁術 紀靈 何進 劉表 黃祖 劉琦 劉琮 蒯良 蒯越 蘇飛 孟達 霍峻 劉繇 嚴白虎 公孫瓚 公孫越 劉璋 張松 張任 董和 張魯 張衛 馬騰 韓遂 馬鐵 馬玩 楊秋 梁興 成宜 楊昂 楊任 韓玄 金旋 趙範 劉度 左慈 孟獲 華陀 于吉 韓馥 盧植 皇甫嵩 董承 張繡 段煨 張楊 朱儁 虛構人物 貂蟬 周倉 關索 程遠志 祝融夫人 帶來洞主 董荼那 阿會喃 金環三節 忙牙長 木鹿大王 朵思大王 兀突骨 孔秀 韓福 孟坦 卞喜 王植 秦琪 夏侯恩 武安國 淳于導 穆順 朱芳 張明 劉達 花永 寗隨 丘本 譚雄 鄧茂 南華老仙 裴元紹 蔡和 蔡中  改編(英語:ListofmediaadaptationsofRomanceoftheThreeKingdoms)及派生作品電影 《定軍山》(1905) 《左慈戲曹(英語:TheWittySorcerer)》(1931) 《貂蟬(英語:DiaoChan(film))》(1938) 《貂蟬》(1958) 《貂蟬與呂布(英語:TiaoChan(film))》(1967) 《神通術與小霸王》(1983) 《三國志·英雄的黎明》(1992) 《三國志·長江的燃燒》(1993) 《三國志·遙遠的大地》(1994) 《諸葛孔明》(1996) 《一代梟雄曹操》(1999) 《三國之見龍卸甲》(2008) 《赤壁》(2008) 《關雲長》(2011) 《銅雀台》(2012) 《影》(2018) 《新解釋・三國志》(2020) 《真・三國無雙》(2021) 電視動畫 《三國志I(日語:三国志(日本テレビ))》(1985) 《三國志II飛翔的英雄們(日語:三国志(日本テレビ))》(1986) 《橫山光輝三國志》(1991) 《三國志·英雄的黎明》(1992) 《三國志·長江的燃燒》(1993) 《三國志·遙遠的大地》(1994) 《一騎當千》(2003) 《鋼鐵三國志》(2007) 《蒼天航路》(2007) 《三國演義》(2009) 《SD鋼彈三國傳BraveBattleWarriors》(2010) 《侍靈演武》(2016) 《三國演義(3D動畫)》(2017) 電視劇 《洛神》(1975) 《三國春秋》(1976) 《諸葛亮》(1985) 《諸葛亮》(1985) 《三國演義》(1994) 《三國英雄傳之關公(英語:GuanGong(TVseries))》(1996) 《醫神華佗》(2000年) 《呂布與貂蟬(英語:ListofmediaadaptationsofRomanceoftheThreeKingdoms)》(2001) 《臥龍小諸葛》(2001年) 《貂蟬》(2002) 《武聖關公》(2002) 《洛神》(2002) 《終極三國》(2009) 角色 劇集(英語:ListofK.O.3anGuoepisodes) 《三國》(2010) 《廉石傳奇》(2011) 《回到三國》(2012) 《新洛神》(2013) 《蒼生大醫》(2015) 《曹操》(2015) 《武神趙子龍》(2016) 《終極三國》(2017) 《大軍師司馬懿》(2017) 《三國機密之潛龍在淵》(2018) 《風起隴西》(2022) 遊戲 《三國志系列》 《真·三國無雙系列》 《三國志戰記》 《無雙OROCHI蛇魔》系列 《決戰II》 《三國群英傳系列》 《武將爭霸》 《幻想三國志》 《吞食天地》 《吞食天地II赤壁之戰》 《吞食天地》 《傲世三國》 《傲世三國:赤壁之戰(英語:DragonThrone:BattleofRedCliffs)》 《三國戰紀》 《戀姬†無雙》 《赤壁》 《王者世界》 《三國風雲》 《全軍破敵:三國》 《三國殺Online》 漫畫 《火鳳燎原》 《三國志》 《蒼天航路》 《龍狼傳》 《吞食天地》 《怪·力·亂·神(英語:Qwan)》 《一騎當千》 《超三國志-覇(英語:Lord(manga))》 《BB戰士三國傳》 《DRAGONSISTER!-三國志百花繚亂-(英語:DragonSister!)》 《魔法無雙天使衝鋒突刺!!呂布子》 《侍靈演武》 《天子傳奇7三國驕皇》 卡牌遊戲 《博圖三國志(英語:PortalThreeKingdoms)》 《三國志大戰》 《三國殺》 閱論編三國志系列本編 三國志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X 11 12 13 14 英傑傳 英傑傳 孔明傳 曹操傳 相關條目 遊戲列表 光榮 光榮特庫摩 澀澤光 真·三國無雙系列 三國志戰記 決戰II 閱論編光榮特庫摩子公司 光榮特庫摩遊戲 澀澤光 OmegaForce TeamNinja Gust RubyParty midas 光榮特庫摩WAVE(日語:コーエーテクモウェーブ) 前身企業 光榮 特庫摩 Gust 系列 信長之野望 蒼狼與白鹿 三國志 忍者外傳 大航海時代 太閤立志傳 新羅曼史 安琪莉可 遙遠時空 生死格鬥 無雙 真·三國無雙 戰國無雙 無雙OROCHI 鍊金工房 怪獸農場(英語:MonsterRancher) 零 仁王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三國志系列&oldid=68559201」 分類:​三國志系列回合制策略遊戲隱藏分類:​自2014年12月需補充來源的條目拒絕當選首頁新條目推薦欄目的條目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語言 DeutschEnglishSuomiFrançais日本語한국어Русский吴语粵語 編輯連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