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乳呆! - 裕元教育基金會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孩子的語言發展過程中,一歲半到兩歲時常會有「臭乳呆」的情況發生,此年齡層的「臭乳呆」一般可以被視為是正常情況,爸比媽咪只要耐心陪伴並引導孩子正確的發音技巧即可 ...     臭乳呆!   2歲半的廷廷總是指著家裡的「兔子」大喊「褲子」、捧著他愛吃的「草莓」開心地說這是我最愛的「倒楣」…,媽媽擔心地問:為什麼我的寶貝說話「臭乳呆」?這樣下去可怎麼好?   1歲半的阿立因口齒不清(俗稱臭乳呆),依家裡長輩的豐富育兒經驗認定是舌繫帶太緊太短,所以媽咪接受了長輩的建議帶小孩去割了舌繫帶,但媽咪發現阿立割完後結果講話還是不太清楚…。

  在孩子的語言發展過程中,一歲半到兩歲時常會有「臭乳呆」的情況發生,此年齡層的「臭乳呆」一般可以被視為是正常情況,爸比媽咪只要耐心陪伴並引導孩子正確的發音技巧即可。

因為造成孩子口齒不清的原因很多,較常見的問題包括聽力障礙、唇顎裂、智能不足等,建議可以先加診斷予以一一排除。

如果孩子除了口齒不清外,並沒有其他異常的地方,那就只是單純的構音異常,我們可以認定這也就只是孩子使用構音器官的技巧尚未成熟或尚待加強,以致於發出來的音不標準。

例如「老師早」講成「ㄌㄠˇㄓㄍㄠˇ」、「再見」講成「ㄍㄞˋㄐㄧㄢˋ」、「三」講成「ㄍㄢ」、「七」講成「ㄐㄧ」。

值得注意的是舌繫帶太緊太短通常不會是小孩構音異常的主要原因,若爸比媽咪有這方面的疑慮,建議可以請復健科醫師評估確認,以免白挨一刀但結果卻未必如預期。

  「構音」指的就是:當空氣由肺部出來,通過聲帶振動後,再經過唇、舌、牙齒、上顎、咽喉等部位的修正、摩擦或阻斷,而發出的語音。

構音就是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說話的一連串動作;整體來說,如果構音位置或方法錯誤,我們就難以清楚發出某些語音,自然就會影響到構音的準確性。

至於到底什麼是「構音異常」呢?當相關器官(唇、舌、牙齒、上顎、咽喉等)在上述過程中,有構音位置的錯誤,亦或氣流方向、壓力或速度不準確,甚至整個構音動作的不協調,導致語音發生省略或不精確的現象,也就是我們一般所俗稱的「臭乳呆」、「大舌頭」等。

  不同階段的嬰幼兒,都將陸續學會並試著發出許多的語音,2歲的孩子應學會所有母音和音調;3歲前的孩子一般都能發出ㄅ、ㄆ、ㄇ、ㄉ、ㄊ、ㄋ、ㄍ、ㄎ的音;3、4歲的孩子一般能發出ㄐ、ㄑ、ㄗ、ㄘ的音;4、5歲的孩子一般能發出ㄒ、ㄙ、ㄓ、ㄔ、ㄕ的音。

如果上述的語音無法清晰且準確地發聲,就是明顯的構音異常。

常見的構音音韻異常如「阿公」說成「阿東」、「姑姑」說成「嘟嘟」、「兔子」說成「褲子」等等。

  不少爸比媽咪對於孩子何時或是否會發生構音異常這件事,感到特別的困惑,部分還會在寶寶牙牙學語期,就非常緊張地開始關注,甚至還在意能否清楚發出捲舌音(也稱為「卷舌音」、「翹舌音」、「舌尖後音」)的問題。

其實孩子最初學講話時,會發生構音不清楚的狀況是極常見的,主要是以下兩種情形:  1.相關的構音器官(唇、舌、牙齒、上顎、咽喉等)未完全成熟。

  2.不熟悉如何靈活控制構音器官(唇、舌、牙齒、上顎、咽喉等部位)。

     畢竟語言是需要時間的學習過程,通常孩子需要到四歲以上,才能比較熟悉發音和表達(但也尚未完全熟練)。

另外,從專業語言治療師的角度來討論「構音是否沒問題」,希望達到的是「聽得懂、可理解」的清晰程度,換句話說為「具溝通效度」,當孩子說的話能夠讓大人聽明白,一般來說就沒有大問題;請毋須強制要求孩子標準捲舌音的字正腔圓,更何況捲舌音必須等孩子滿六歲後,才能會逐漸掌握箇中訣竅。

  不少爸比媽咪會因為孩子說話不太清楚,就主動帶著兩歲多孩子就診。

而我們在嬰幼兒的語言發展歷程中,往往會發現許多孩子會有構音不清楚的狀況,這是因為在三歲半以前的孩子正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且他們常常會選擇對自己較輕鬆的方式來發出聲音;事實上,大多數的孩子都會隨著構音器官和掌握技巧的成熟,語音會日益變得清晰。

故若二至三歲的孩子若有構音的問題,家長不需要過於擔心,但孩子如果到了三歲半仍有口齒不清的問題,若真的感到憂心,可帶孩子到醫院接受語言治療師的評估。

  當碰到家長帶著兩、三歲左右的孩子就診時,通常不會直接進行語言治療,主因是此階段幼兒通常還沒上學,無法習慣坐著上靜態的課,容易坐不住,處於活力旺盛、很難聆聽指令的狀態,如果外人想強行給予矯正,不但得不到效果,還會讓孩子充滿挫折感。

因此,一般會建議先觀察,等到滿四、五歲後,真的有需要(如說的話無法讓他人聽懂),再找復健科醫師進行相關檢查、評估與安排語言治療。

一般來說,最適當矯正構音異常的語言治療年齡為4到6歲,並且最好在六歲前(學齡前)進行矯正與治療,也就是說可以的話請爸比媽咪儘量能在孩子上國小一年級之前,就必須矯正好構音異常情形,以免口齒不清的問題造成孩子自卑心理以及遭受同學的譏笑,會影響孩子未來入學後的課業學習、心理健康及人際關係。

且語言狀態在六歲後會比較定型,多少會增加語言治療的困難度與治癒時間,孩子也可能較沒自信。

  家裡幼童如果有俗語說的「臭奶呆」,也就是指口齒不清的問題,老一輩的觀念常會誤以為是和舌繫帶(舌頭底下連接口腔底部的一根薄膜)過短或是大舌頭有關,認為只要透過開刀就能獲得改善。

事實上問題並非那麼單純,即使說話能力對於每個正常人來說似乎很稀鬆平常,但是要做到每一個字的準確發音,其中包含了多項複雜的技巧組合,所以在最初學習階段時,必須要持續藉由聆聽聲音、觀察嘴型與區辨發音的方式和部位,大腦也同時進行統合整理與孩子主動嘗試錯誤及練習的回饋等,最後才能達到正確的發音。

而真正造成口齒不清的常見原因主要有兩個:   一、聽力問題  嬰幼兒聽語發展的黃金期是在3歲以前,其實正常胎兒晚期在母體內就有完備的聽覺神經系統在接收媽媽的聲音,所以這也是為什麼媽媽的聲音最能安撫新生兒的原因,以便能清晰接收語音和語言,聽力正常至為關鍵。

因此目前醫學建議新生兒最好能在出生的3個月內接受聽力篩檢,一旦確定為聽障兒時,若能在6個月以前給予治療,將來在語言和身心發展上達到正常程度的機率相當高,相反來說,若等到3歲以後才進行矯正,極可能造成語音學習困難,連帶使得語言和社交技巧上因此而發展遲緩。

  二、構音異常  構音異常是兒童語言障礙中最為常見的問題,但只有少部分是因先天發音器官構造缺陷的關係,例如舌繫帶過短,使得舌頭無法碰觸到上顎或上唇,或是有唇顎裂的問題,而絕大多數還是因為發音的方式或位置不正確所導致,除了可能和口腔感覺動作協調性不佳、語音聽辨力和口腔靈敏度較弱有關之外,家庭環境因素影響的情況也相當常見,像是父母親平時過於忙碌,與孩子交流互動的時間少之又少,或是從小只是由老人家、外傭所照顧的幼童,可能較少有機會溝通對話,在缺乏學習、指導和刺激的封閉環境中,容易導致孩子對於語音理解和表達不足,進而影響到語言的發展。

  發音要正確,必須兼顧嘴型、舌頭擺放位置和吐氣運用這三大要素,以下是最為常見的四大構音異常類型,爸比媽咪們不妨可藉此從中觀察,有哪些特定發音讓孩子感到特別困難。

   一、替代音:會以其他音代替原來的發音,例如把「ㄆ」唸成「ㄅ」,「跑步」就會說成「飽步」;把「ㄊ」唸成「ㄉ」,「兔子」就會說成「肚子」;「ㄔ」說成「ㄗ」,「ㄈ」說成「ㄅ」,「吃飯」說成「資拌」。

   二、省略音:在發音時將語音簡化,而通常是省略第一個音,例如把「謝謝」(ㄒ一ㄝ)說成了「夜夜」(一ㄝ);把「花朵」(ㄏㄨㄚㄉㄨㄛ)說成了「蛙我」(ㄨㄚㄨㄛ)。

   三、歪曲音:錯誤扭曲的發音,有時讓人根本聽不出究竟在說些什麼,這通常是由於聽力異常、發音器官構造缺陷或是其他腦部疾病所導致。

   四、附加音:和省略音正好相反,而是在原本的發音中加入不必要的音,例如把「吃飯」(ㄔㄈㄢˋ)說成「出換」(ㄔㄨㄏㄨㄢˋ)。

  不要以為說話只和大腦有關係,說話其實和孩子的口腔肌肉也有密切的關係,平時孩子吃的過於精細,舌頭運動不靈活,口腔的肌肉得不到應有的鍛鍊,就會導致構音障礙,說話不清晰,影響孩子的正常發音。

所以在安全得以顧及的前提之下,平時可以為孩子準備需要咀嚼的飲食,將有利於鍛鍊孩子的口腔肌肉。

同時嘴唇和舌頭的靈活度與發音準不準確也大有關係,就像從小習慣使用右手寫字、拿筷子的人,長大後想換成左手拿筆、筷子時,勢必會因為不夠熟練和靈活而拿不穩,口腔肌肉的訓練也是一樣,越早開始進行,唇舌的操控自然越靈活自如。

讓我們運用一些簡單的小遊戲陪孩子一起來幫口腔做運動、發音更準確:  1.把奶瓶換成吸管  雖然看似同樣是吸吮的動作,但因為吸管比奶嘴細長,因此嘴唇要更為緊閉,還要懂得控制嘴巴吸吮的力道才能順利吸到東西,所以不失為一種能夠直接得到回饋又能有效刺激口腔運動的方式。

  2.將細碎食物改成大顆粒  有些爸比媽咪因為擔心孩子還不太會咀嚼,容易導致消化不良,所以會習慣先把食物弄得細碎後再餵給孩子吃,其實當孩子開始長牙齒以後,就應該開始充份訓練他的咀嚼能力,於此同時還可以幫助孩子的牙齒發育及口腔肌肉發展,尤其是在咬碎大塊食物時,舌頭必須跟著不停翻攪,也正是訓練舌頭靈活度的一種好方法。

另外,「舔」這個動作,也是訓練舌頭靈活度的另一種方式,同時可把美味的醬汁如果醬、花生醬等塗在寶寶的嘴唇上,讓孩子伸出舌頭舔去醬汁,或是如果偶爾讓孩子用「舔」冰淇淋或棒棒糖訓練他控制舌頭的能力,相信他們應該都會很認真地樂於練習的。

  3.吃多元種類的食物  軟綿、酥脆、堅硬等口感各異的食物,能為口腔帶來不同的刺激和鍛鍊,藉由接觸豐富的食材來增進口腔感覺,對咬字發音自能達到一定程度的幫助。

爸比媽咪亦可把較硬的食物如菜莖、蘋果條等,切成手指大小的條狀,放在孩子的門牙中間試著讓他練習含住及進一步咀嚼。

亦可以叫孩子用門牙咬住(或用嘴唇含住)黃瓜條、紅蘿蔔條上下甩動,跟孩子玩鬥力的遊戲,這小遊戲可以訓練孩子下顎的穩定性和力度,對孩子說話的清晰度很有幫助。

  4.玩吹泡泡或吹蠟燭的遊戲  學習把氣從嘴巴吹出來,要運用到嘟嘴再從口腔送出氣流的技巧,是利用有趣的遊戲來練習嘴形和送氣控制的好方法。

  5.仰頭漱口  學習刷牙、漱口、吐水這一連串的動作,除了能養成牙齒健康保健的好習慣之外,也是運用口腔技巧的各種練習方式,等到孩子能熟悉這些動作之後,就能夠開始嘗試更高難度的仰頭漱口訓練,可以先從讓孩子含著白開水仰頭動作開始練習,確定不會將水吞下或嗆到時,爸比媽咪再示範仰頭漱口給孩子看,這個動作主要是在訓練舌根肌肉的控制,幫助日後能順利地發出舌根音。

  6.嘗試用嘴唇和舌頭製造聲音  孩子的唇部肌肉跟流口水和發音不正很有關係,如果孩子唇部肌肉較弱,無法有效地把雙唇合起來,口水就很容易從口腔流出,孩子也難以把需要合唇的字詞如「爸爸、媽媽」準確地講出來。

爸比媽咪可以用簡單的旋律重覆唱出同一個發音,引導孩子跟著練習,例如「ㄨ、ㄨ、ㄨ、ㄨ」,等到孩子熟練之後,就改為「ㄌㄨ、ㄌㄨ、ㄌㄨ、ㄌㄨ」…以此類推,重點是要讓孩子覺得是在玩遊戲般輕鬆有趣的自然學習,不會因感到壓力反而產生排斥。

也可以利用吹泡泡及吹笛子來訓練孩子的唇部肌肉,吹氣時協助或提示孩子做出嘟嘴的動作。

如此可以加強唇部肌肉的活動幅度及力度,並且有助提升兒童發嘟嘴音,如「碗」的能力。

  一般而言,3歲半至4歲的兒童,語音能力已逐漸趨於成熟,能夠正確發音和以流暢的語言進行表達,如果爸比媽咪發現,孩童到了這個年紀還是很難聽得懂他在說些什麼,或是說話時不斷重覆同一個單字、突然停頓、速度有異常、表達動作似乎有困難,就要開始留意他是否有「構音異常」或「語暢障礙」的問題了。

在此想讓您知道的是:家中孩子如果有口齒不清(俗稱臭乳呆)的問題,建議要在4到6歲前矯正,以免錯失治療的黃金期! 推薦閱讀寶寶學說話:我會打招呼套書(全2冊)(小熊)寶寶學說話:喔!(小熊)牙醫怕怕,鱷魚怕怕(上誼)猜猜我是誰(格林文化)猜一猜我是誰(親子天下)巴巴爸爸系列(接力)第一次上街買東西(漢聲)小小孩,學說話(上誼) DesktopVersion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