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湯蹈火[正文] - 成語檢視- 教育部《成語典》2020 [進階版]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韓嵩對劉表說:「雖赴湯蹈火,死無辭也。
」表示在君臣的名分下,他一定會堅守節操,為達使命而不顧艱難危險。
這裡的「赴湯蹈火」,意思同樣 ...
教育部《成語典》
:::首頁〉成語檢索〉正文〉[赴湯蹈火]
正文修訂本參考資料編輯總資料庫
赴湯蹈火
成 語赴湯蹈火
注 音ㄈㄨˋㄊㄤㄉㄠˋㄏㄨㄛˇ
漢語拼音fùtāngdàohuǒ
釋 義甘願奔投至烈火沸水當中。
比喻奮不顧身,不避艱險。
※#語本《漢書.卷四九.爰盎鼂錯傳.鼂錯》。
△「出生入死」、「赴火蹈刃」
典 源※#《漢書.卷四九.爰盎鼂錯傳.鼂錯》1>
且夫起兵而不知其勢,戰則為人禽,屯則卒積死。
夫胡貉之地,積陰之處也,木皮三寸,冰厚六尺,食肉而飲酪,其人密理,鳥獸毳毛,其性能寒。
楊粵之地少陰多陽,其人疏理,鳥獸希毛,其性能暑。
秦之戍卒不能其水土,戍者死於邊,輸者僨於道。
秦民見行,如往棄市,因以謫發之,名曰「謫戍」。
先發吏有謫及贅婿、賈人,後以嘗有市籍者,又後以大父母、父母嘗有市籍者,後入閭,取其左。
發之不順,行者深怨,有背畔之心。
凡民守戰至死而不降北者,以計為之也。
故戰勝守固則有拜爵之賞2>,攻城屠邑則得其財鹵3>以富家室,故能使其眾蒙矢石4>,赴湯5>火,視死如生。
今秦之發卒也,有萬死之害,而亡銖兩之報,死事之後不得一算之復,天下明知禍烈及己也。
陳勝行戍,至於大澤,為天下先倡,天下從之如流水者,秦以威劫而行之之敝也。
〔注解〕
典故或見於《傅子》。
拜爵之賞:授予爵位作為賞賜。
財鹵:掠奪的財物。
鹵,通「擄」,掠奪、強取。
蒙矢石:冒著箭矢和石頭的攻擊。
蒙,冒。
湯:沸水。
〔參考資料〕
《傅子》(據《三國志.卷六.魏書.董二袁劉傳.劉表》裴松之注引)
初表謂嵩曰:「今天下大亂,未知所定,曹公擁天子都許,君為我觀其釁。
」嵩對曰:「聖達節,次守節。
嵩,守節者也。
夫事君為君,君臣名定,以死守之;今策名委質,唯將軍所命,雖赴湯蹈火,死無辭也。
以嵩觀之,曹公至明,必濟天下。
將軍能上順天子,下歸曹公,必享百世之利,楚國實受其祐,使嵩可也;設計未定,嵩使京師,天子假嵩一官,則天子之臣,而將軍之故吏耳……。
」
典故說明鼂錯(西元前200∼前154)為西漢潁川(地約當今河南省中部及南部等地)人,文帝時,奉命記錄和整理已失傳的《尚書》,後屢屢升遷,調任為太子家令。
由於他學識豐富,被人稱為「智囊」。
太子(景帝)即位後,更升任為御史大夫,常上疏建言,景帝幾乎沒有不接受的。
後來他倡議削諸侯封地,讓各諸侯王懷恨在心,當景帝果真採用其議,削奪諸侯王封地時,吳、楚等七個諸侯國便舉兵叛變,要求皇帝誅殺鼂錯,形成西漢史上著名的「七國之亂」。
景帝為平息內亂,於是答應諸侯王的要求,犧牲了鼂錯。
鼂錯雖然含怨而終,但他所提出的種種建議,對景帝都有極大的影響力。
例如他曾對邊塞的守備提出建議,主張應用鼓勵的方式激勵將士保衛疆土,他說:「對於能固守城池及戰勝敵人者,要給予爵位以示獎賞;對於能攻陷敵方城池者,要贈予所得的財貨以增加他的財富與權勢。
唯有如此,才能使將士們甘願冒著生命的危險,不顧生死的為國效忠。
」後來「赴湯蹈火」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奮不顧身,不避艱險。
但也有學者以為,「赴湯蹈火」一語應源自《傅子》。
據載,東漢末年豪強四起,劉表佔領了荊州,有一次他派部下韓嵩前去刺探曹操的虛實。
韓嵩對劉表說:「雖赴湯蹈火,死無辭也。
」表示在君臣的名分下,他一定會堅守節操,為達使命而不顧艱難危險。
這裡的「赴湯蹈火」,意思同樣是奮不顧身,不避艱險,與〈鼂錯傳〉中的「赴湯火」並無差別。
書 證
《三國志.卷六.魏書.董二袁劉傳.劉表》裴松之注引《傅子》:「今策名委質,唯將軍所命,雖赴湯蹈火,死無辭也。
」
《金史.卷一○六.朮虎高琪列傳.劉炳》:「自古名將料敵制勝,訓練士卒,故可使赴湯蹈火,百戰不殆。
」
《醒世恆言.卷三.賣油郎獨占花魁》:「秦重道:『小娘子若用得著小可時,就赴湯蹈火,亦所不辭,豈有推托之理。
』」
《兒女英雄傳》第九回:「漫講上山捉虎,下海擒龍,就是赴湯蹈火,碎骨粉身,我安龍媒此時都敢替你去作!」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四回:「這是什麼話!這種不平之事,我是赴湯蹈火,都要做的。
」
用法說明語義說明比喻奮不顧身,不避艱險。
使用類別用在「不畏艱險」的表述上。
例句
只要是您老交代的事,我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只要國家需要,即使赴湯蹈火,我們也在所不辭。
只要我答應了你,就是赴湯蹈火,我也絕不推辭。
這些人個個都是英雄好漢,赴湯蹈火,何所畏懼?他早已下了赴湯蹈火的決心,要挑戰任何艱難險阻。
為了國家和民族的利益,即使赴湯蹈火,我也在所不辭。
這些年來,為了爭取農民的權益,他不惜赴湯蹈火,冒險犯難。
他心裡面想:「自己縱然不敢赴湯蹈火,總也不能顯得太過懦弱。
」
辨 識近義成語出生入死、肝腦塗地、粉身碎骨、奮不顧身反義成語畏縮不前、貪生怕死「赴湯蹈火」及「出生入死」都有冒險犯難的意思。
「赴湯蹈火」側重於不懼艱險;「出生入死」側重於不顧生死。
赴湯蹈火出生入死例句○ㄨ這些年來,為了爭取農民的權益,他不惜∼,冒險犯難。
ㄨ○憑著他的機智和勇敢,在八二三砲戰中,∼地完成了軍情傳遞任務。
參考詞語探湯赴火
ㄊㄢˋㄊㄤㄈㄨˋㄏㄨㄛˇ
tàntāngfùhuǒ
猶「赴湯蹈火」。
見「赴湯蹈火」條。
晉.傅玄《傅子.卷一.貴教》:「使下唯力是恃,唯爭是務。
恃力務爭,至有探湯赴火而忘其身者。
」
探湯蹈火
ㄊㄢˋㄊㄤㄉㄠˋㄏㄨㄛˇ
tàntāngdàohuǒ
猶「赴湯蹈火」。
見「赴湯蹈火」條。
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三三齣:「寧南兵變,料無人能將檄傳;探湯蹈火咱情願,也只為文士遭譴。
」
赴湯投火
ㄈㄨˋㄊㄤㄊㄡˊㄏㄨㄛˇ
fùtāngtóuhuǒ
猶「赴湯蹈火」。
見「赴湯蹈火」條。
《三俠五義》第四回:「這有何難?只要你家相公應允,我就是赴湯投火也是情願的。
」
赴湯跳火
ㄈㄨˋㄊㄤㄊㄧㄠˋㄏㄨㄛˇ
fùtāngtiàohuǒ
即「赴湯蹈火」。
見「赴湯蹈火」條。
《崇禎本金瓶梅》第八八回:「小夫人說那裡話,若肯在老爺前,抬舉小人一二,便消受不了,雖赴湯跳火,敢說不去?」
赴蹈湯火
ㄈㄨˋㄉㄠˋㄊㄤㄏㄨㄛˇ
fùdàotānghuǒ
即「赴湯蹈火」。
見「赴湯蹈火」條。
三國魏.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長而見羈,則狂顧頓纓,赴蹈湯火。
」
明.張居正〈乞鑒別忠邪以定國是疏〉:「臣是顧命大臣,義當以死報國,雖赴蹈湯火皆所不避,況於毀譽得喪之間。
」
蹈湯赴火
ㄉㄠˋㄊㄤㄈㄨˋㄏㄨㄛˇ
dàotāngfùhuǒ
即「赴湯蹈火」。
見「赴湯蹈火」條。
唐.趙元一《奉天錄》卷三:「且須散金帛犒師旅,使聞鼓而蹈湯赴火,聞金而星布雲合。
」
蹈赴湯火
ㄉㄠˋㄈㄨˋㄊㄤㄏㄨㄛˇ
dàofùtānghuǒ
即「赴湯蹈火」。
見「赴湯蹈火」條。
《太平廣記.卷四九二.靈應傳》:「君子殺身以成仁,徇其毅烈,蹈赴湯火,旁雪不平,乃寶之志也。
」
清.王韜〈代上廣州府馮太守書〉:「犬馬之報,惟力是視,雖蹈赴湯火所不辭。
」
︿回頂端
延伸文章資訊
- 1赴湯蹈火[正文] - 成語檢視- 教育部《成語典》2020 [基礎版]
成語: 赴湯蹈火[正文],注音: ㄈㄨˋ ㄊㄤㄉㄠˋ ㄏㄨㄛˇ,釋義: 甘願奔投至烈火沸水當中。 ... 為了國家和民族的利益,即使赴湯蹈火,我也在所不辭。
- 2用在所不辞造句大全(5-300个句子)
十五、为他所热爱的祖国,他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更多相似词语造句: 在所不惜 无所不在 所在 在所难免 不辞 不辞辛苦 义不容辞 辞不达意 ...
- 3在所不辞是什么意思_成语大全 - 新华字典
- 43. 下列文句中的「 辭」,何者與「 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的「 辭
3. 下列文句中的「 辭」,何者與「 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的「 辭」 意思不同? (A)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 (B) 於學無所遺,於「辭 ...
- 5赴湯蹈火[正文] - 成語檢視- 教育部《成語典》2020 [進階版]
韓嵩對劉表說:「雖赴湯蹈火,死無辭也。」表示在君臣的名分下,他一定會堅守節操,為達使命而不顧艱難危險。這裡的「赴湯蹈火」,意思同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