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大馬的學妹告訴我:「我希望以後,不會有人再叫我華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有些人以僑生身分來台讀書後,才知道華僑的意思,他們無法接受這樣的定義,便放棄僑生的各項優待,以外籍生身分讀書。

」 標籤: 檳城, 辜鴻銘, 李鴻章, ... 集團資訊關於我們集團介紹我們的團隊旗下媒體關鍵評論網everylittled.INSIDE運動視界Cool3c電影神搜未來大人物歐搜哇旗下節目多元服務Ad2Taketla拿票趣關鍵議題研究中心Cr.EDShareParty達思智能科技與我們合作內容行銷與廣告業務異業合作原創內容暨內容媒體業者合作加入我們新聞中心日本版新上線EnglishEdition簡體/正體2017/03/17,國際PhotoCredit:AP/達志影像 精選書摘TNL精選書籍,讓你站上文字巨人的肩膀,遠眺世界。

看更多此作者文章...訂閱作者收藏本文每月一杯咖啡的金額,支持優質觀點的誕生,享有更好的閱讀體驗。

立即支持文:阿潑(黃奕瀅)我和南洋又一次相逢,是由華人所開墾的「檳城」。

這回南洋不再能夠衝擊我,我也習慣了四處感覺到的福建腔和福建味,比起吉隆坡,檳城渾身華味,若不細辨腔調,時常讓人有走進某個中國小城鎮或台灣府城的錯覺——或許是因為中國怪傑辜鴻銘的故事,我總覺得檳城和台灣鹿港有著連結,因而感覺親切。

祖籍福建同安的辜鴻銘生於檳城,和台灣鹿港辜顯榮家族有著親戚關係,父親是華人,母親是高加索人,以今日的眼光來看,這個混血兒是不折不扣的土生華人。

辜鴻銘因自小聰明伶俐,被一個經營橡膠園的英國人收為養子,並送他出國唸書;十歲便赴歐讀書的辜鴻銘精通許多語言,他所學所思皆是歐洲經典,離他祖輩的母國更是遙遠。

一八八一年,他在新加坡遇到奉李鴻章命調查鴉片貿易問題的馬建忠後,認同產生一百八十度轉變,之後,啟程到中國,再也沒回到南洋。

彼時正值西方現代化思潮湧入中國,維新變革呼聲四起,這位大半生致力於西學的才子卻反對革命、支持復辟。

一直到今天,後人仍然不解,為什麼這麼一個「外國人」,會堅貞不移地捍衛著一個腐朽衰老的舊中國?他是如何想像、理解他的中國?這只是個特例。

對大部分教育程度不高的華人移民來說,中國只是個模糊的名詞,他們對祖國的想像僅只是故鄉,他們的認同來自於土地、方言和生活習慣,並非偌大的中國,更遑論中華民國或中華人民共和國。

他們不說自己是中國人,而說自己是唐人,來自唐山。

這些海外華人的神位上只刻有家鄉名,連「省」都不寫上去,他們在異鄉的社會關係,也多不離會所和同鄉會,不僅因同鄉協助而移居或成為移工,生活上多半仰賴同鄉會的親緣協助,社群更為穩固,文化認同更有在地特色,也更為團結。

只是,這種寄居他鄉而生的團結心,在清末因列強侵略加上民族主義的宣揚,轉成了「中國人」的思維-海外華人毫不遲疑地資助百年前維新派和革命派的知識分子。

當孫文遊走世界,以民族主義號召華人的團結時,更讓這些明清政府眼中的「叛國者」有了「國家」的歸屬。

一九○六年起,孫文稱這些海外華人為「華僑」,而「華僑為革命之母」這句名言,正是孫文對檳城華人所說的話。

檳城是同盟會重要的革命據點,革命黨人士在這裡辦報、募款及鼓吹革命,三二九廣州起義也是孫文來到檳城和黃興、胡漢民等同盟會幹部策劃的,這場起義的主要資金,是同盟會藉教育的名義,向馬來西亞華人募集所得。

於是,革命的榮光也是檳城人的驕傲。

辛亥百年前夕,《光華日報》百週年慶的旗幟遍布檳城——這份孫文辦的報紙還活著,就和他建立的「中華民國」一樣。

我們特別來到孫文的寓所——城柑仔園四○四號,這裡雖然開放給觀光客,但入場參觀的大多數是當地華人學生。

我們在裡頭閒晃時,突然聽到一個華語導覽人員問一群小學生:「中華民國的建立,誰的功勞最大呀?」小學生們一臉茫然,而我們也愣住了,真不知道這問題該有什麼答案,只好停下腳步,等著有人解答。

只是,等了許久,孩子們還是沉默,導覽人員忍不住自己回答,聲音洪亮而堅定:「當然是檳城人阿,中華民國的建立是我們檳城人的功勞最大。

」PhotoCredit:Corbis/達志影像檳城喬治市我的大學學妹梁友瑄正是在檳城成長的。

為了逃離戰亂,她的祖父帶著年僅四歲的父親從廣東台山來到檳城。

從父親這代開始,她們都對中國毫無認識了解。

檳城的發展史,是由華人開始的。

舊稱檳榔嶼的檳城,曾出現在鄭和的航海圖內,是首個鼓勵華人移民之地,因此,這是個十足華人的城市,彷彿就是個小「唐山」,移民們說的是夾雜馬來文變體的福建話、招牌使用漢字、婚喪嫁娶出門做工,看的是傳統的農曆,也過著中國節慶。

梁友瑄在這樣的環境中生長,因此未曾覺得自己和「馬來西亞」有如何深切的關連:「我連個馬來朋友都沒有。

」如同我們很難切分語言文化和國家的關連,馬來西亞華人也是,但在國境之內,不需也無從質疑這一切——她的身分註記在國家核發的身分證中。

「在檳城,看得見對中華民國的鄉愁。

」梁友瑄不否認會來台灣留學,是對「中華民國」懷有親切感,但來台灣讀書,卻也讓她受到打擊。

當僑生大學校長在入學典禮說出「歡迎你們回國」時,她腦門轟轟:「我不是出國嗎?為什麼在台灣卻是回國?」這個台灣初體驗,啟動她的國族追尋思考,真正意識到自己的「國家」。

於是面對許多台灣人對她的國籍身分疑惑時,總會不厭其煩強調:「我來自檳城,我有著馬來西亞國籍,我也是個華人。

」當我第一次在她面前提到「華僑」這個詞時,她有些排斥:「對我來說,華僑的定義是移居國外的華人,仍帶有原國籍及國家認同,但我是出生在馬來西亞,對中國和台灣都沒有國家認同,我有的,只是華人血緣。

」除非對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有強烈認同,否則這些出生於東南亞的華人都不稱自己為「華僑」,即使是中國政府也不這麼稱呼他們。

在二戰後、民族主義興起時期,周恩來在萬隆會議便宣布中國對華僑的立場:「海外華人應該要效忠當地政府,並遵守當地政府的法令」。

對中國官方來說,所謂的華僑是「以中國國籍身分移居國外者」。

儘管大部分中國人在中華民族思想的催化下,無法釐清國家和族群的差異,因而時常將「華人」等同於「中國人」,但在國家法令上,華僑、華人和中國人則有清楚的界線區別。

然而,延續「中華民國」思想的台灣卻相反,為了答謝海外華人對革命事業的支持,政府在法律和政策上都將有中華民族血統者視為「華僑」,並設立了「僑教政策」,接受全球華裔「歸國」升學。

12»全文閱讀不想分頁?試試看我們的新服務猜你喜歡 最新發展:國民黨的「海外華僑」和民進黨的「華人世界」,到底孰高孰低?2年前南洋華僑往事:位於大稻埕的新加坡舞廳樓下,有家沒賣馬來菜的「馬來亞餐廳」1年前從歷史、世代差異、媒體報導解構,為何有的馬國華人對台灣選舉也有「亡國感」2年前馬來西亞外籍生參選臺大學生會長:想為這塊土地付出的信念是堅定不移的2年前【影片】峇峇娘惹、海南雞飯、肉骨茶,這些和華人下南洋有什麼關係?3年前誰說的腔調才道地?走進檳城華人「迅速切換語言」的日常4年前當政治淪為算計的工具,馬華青年該如何另尋思想出路?4年前不只台灣,連東南亞華人也漸漸陌生、遺忘的「華僑節」4年前「我就是馬來西亞的土生華人,故事由我開始」4年前Tags:檳城辜鴻銘李鴻章馬建忠華僑為革命之母華僑五一三事件十月圍城陳少白More...成為會員,在關鍵評論網暢所欲言成為會員成為會員蓬佩奧演說稱中華民國台灣是「自由主權國家」,美國應外交承認1則觀點香港晚報:72%安老院舍染疫,業界認已「全軍覆沒」1則觀點東歐疫苗覆蓋率偏低,俄國入侵烏克蘭引發的逃難潮恐使疫情擴散1則觀點【TNL沙龍本週議題】烏俄戰爭開打,你有什麼看法?1則觀點俄烏戰爭對世界局勢的影響:普亭的入侵行動高度不合理,美中兩國或成最大贏家1則觀點普亭放話三大訴求:俄烏第一輪談判沒有結果,雙方相約波蘭邊境進行第二輪談判1則觀點【書評】譚松《血紅的土地》:中共的暴力土改,是一場規模超過納粹屠猶的階級屠殺3則觀點亡國之君的另一面:宋徽宗的極品文青生活1則觀點日本9月30日全面解除緊急事態宣言,東京餐廳符合條件即可販賣酒精飲料1則觀點職場版《Tinder大騙徒》:設計公司Madbird招聘了50多位員工,結果從辦公室地址到創辦人身分都是假的1則觀點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