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黑熊-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是臺灣特有的亞洲黑熊亞種,胸前的V字型白色斑紋(太魯閣語稱做rabang)是亞洲黑熊共有的特徵。

台灣黑熊現存族群數量約為200~600隻,出沒於台灣中央山脈海拔1000公 ... 台灣黑熊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台灣黑熊化石時期:更新世中期至今,0.7–0 Ma PreЄ Є O S D C P T J K Pg N ⬇ 保護狀況 易危(IUCN3.1) 科學分類 界: 動物界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Chordata 綱: 哺乳綱Mammalia 目: 食肉目Carnivora 科: 熊科Ursidae 屬: 熊屬Ursus 種: 亞洲黑熊U.thibetanus 亞種: 台灣黑熊U.t.subsp.formosanus 三名法 Ursusthibetanussubsp.formosanusSwinhoe,1864 異名 Selenarctosthibetanusformosanus 臺灣黑熊(學名:Ursusthibetanusformosanus布農族語:tumaz、賽夏語:somay、泰雅語:ngarox、鄒語:cmoi、卡那卡那富語:cumai、太魯閣語:kumay),俗稱:狗熊、月熊。

是臺灣特有的亞洲黑熊亞種,胸前的V字型白色斑紋(太魯閣語稱做rabang)是亞洲黑熊共有的特徵。

台灣黑熊現存族群數量約為200~600隻[1],出沒於台灣中央山脈海拔1000公尺-3500公尺的山區,活動範圍可達560平方公里。

早在1932年日本探險家堀川安市(日語:堀川安市)所著的《台灣哺乳動物圖說》中,因土地開發導致棲息地喪失,臺灣黑熊的數量正在下降中。

在1989年依照中華民國《野生動物保育法》,台灣黑熊被列為瀕危。

2001年台灣黑熊被選為台灣最具代表性的野生動物,不少台灣公司、企業、地方政府,都選用台灣黑熊作為吉祥物,是著名的台灣意象之一。

目次 1生物特徵 2習性 2.1植物性食物種類 2.2動物性食物種類 3與人的關係 3.1紀錄片 4保護狀態 4.1建立基因資料庫 5目擊事件 6吉祥物 7相關條目 8參考文獻 9外部連結 生物特徵[編輯] 臺灣黑熊胸頸之際的V字形白毛 臺灣黑熊極為強壯,體長120-180公分,肩寬60-70公分,可達250(世界最重600)公斤。

牠的頭呈圓形、頸部短、眼睛小、吻部很長。

牠的頭約26-35公分長,頭圍約40-60公分。

耳長8-12公分,牠的吻部形狀像狗,因此許多人習慣稱呼牠為「狗熊」。

牙齒具42枚(上、下頷各6顆門齒、2顆犬齒、8顆前臼齒,以及上4顆和下6顆的臼齒。

後臼齒呈平滑略凹凸狀,適削磨粗礪植物與果實)。

牠的尾巴短,通常不到10公分。

前、後腳掌均具5趾。

每年冬季(12月左右)為繁殖期。

懷孕期約6個月,每胎產約1~3幼仔。

三歲左右性成熟。

母熊前胸具有乳頭三對。

身體覆蓋著粗且濃密而具有光澤的黑毛,在頸部的毛可以超過10公分長。

牠的頷部末端是白色的,「在胸口有黃色或白色毛呈V字型」、或是弦月的形狀,因此英文中也有「月熊」(MoonBear)的稱呼。

習性[編輯] 樹上幼熊 除了交配期或撫育小熊期間外,通常獨居。

白天在樹洞或岩洞內休息,全世界唯一有築巢特性的熊類,黃昏或夜晚時外出覓食。

活動範圍大(約500平方公里,主要依據食物分布廣度與豐富程度),較偏好棲習海拔1,500公尺至2,500公尺之間針葉林、闊葉林及針闊葉的山區(但是出沒記錄其最高為海拔3,700公尺),習慣於四處遊走(是增加植物種子散播距離的最佳散播者)。

休息區域有時為樹洞、石壁下、岩洞裡,有時會上樹折枝或於草區折草為窩(熊窩深約30公分,外徑約80至150公分)[2],擅涉水、爬樹,孔武有力,在受傷、受逼迫或保護幼熊時攻擊性強,速度快(時速30至40公里)。

無冬季冬眠習性,但可能會移至較低海拔區域覓食。

屬雜食性,臺灣黑熊是聰明的機會主義覓食者,其覓食策略乃依食物養分含量、消化率影響及食物的豐富度為考量。

考量長期的營養和能量需求而言,黑熊通常會選擇混和進食,以避免身體缺乏鈣、蛋白質等其他必要養分。

在各種環境中,超過80%的食物來自於植物,是為其短期內更有效地獲得最大能量。

植物性食物種類[編輯] 黑熊取食的植物種類及部位繁多,包括植物的根、莖、葉與果實。

對於食物的接受度相當廣泛。

咬人貓(全株佈有細毛會分泌蟻酸的植物):莖、葉。

樟科果實:香楠、臺灣肉桂和各種木薑子。

其他果實:懸鉤子、山枇杷、臺灣蘋果、呂宋莢蒾、山櫻花、山柿等。

為動物在夏、秋兩季的食物提供(地處低、中海拔山區)。

其他果實(殼斗科堅果):青剛櫟、鬼櫟、森氏櫟、狹葉櫟、錐果櫟、臺灣胡桃等。

因富含高脂肪與能量,可幫助動物在秋、冬二季中,能快速累積脂肪、抵禦低溫。

動物性食物種類[編輯] 當植物性食物短缺時,會增加捕食動物的機會(捕獵孱弱個體或撿拾屍體腐肉),黑熊會獵捕台灣野豬、山羌等,但主要以小型動物、昆蟲為主,台灣黑熊極度喜愛蜂蜜、蜂蛹、蜂蠟、蟻蛹(此為提供動物性蛋白質與必要之胺基酸養分的重要來源),亦有侵入養蜂場偷食蜂蜜的紀錄。

有蹄類:山羌、水鹿、野豬、臺灣長鬃山羊。

昆蟲:蜂巢、甲蟲、蟻蛹。

水中生物:魚類、螃蟹、蝦等。

與人的關係[編輯] 臺灣黑熊吉祥物布偶在雪季臺灣臺北陽明山國家公園 台灣黑熊生性謹慎(遠遠聽到聲響即遠避),不主動攻擊人類。

若意外碰上,最好是面對著對方,靜靜、慢慢地退離相遇現場。

切莫急速轉身且驚慌大叫及狂奔逃離,這樣可能會促發黑熊追逐本能與加速攻擊意願。

紀錄片[編輯] 生態紀錄片:臺灣節目《MIT台灣誌》導演兼製作人麥覺明歷時11年執導的紀錄片《黑熊來了》,於2019年12月13日發布全臺上映,至2020年1月12日止,全臺票房已突破新臺幣1,000萬元關口[3][4][5]。

保護狀態[編輯] 從1997到2000年共有15隻玉山國家公園的臺灣黑熊被裝上無線電項圈,目擊黑熊的事件非常多,有證據證明尚有300隻臺灣黑熊存在。

從1979年開始臺灣黑熊就正式被列入保護動物。

但盜獵可能沒有因此禁絕,對台灣黑熊的危害依然存在。

當年捕捉到的15隻黑熊中,由於盜獵陷阱有8隻喪失了腳趾或是腳掌。

從1999年至2007年間,臺灣黑熊依中華民國《文化資產保存法》列入瀕危動物或珍貴稀有動物,之後在農委會公告的《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中屬於「瀕臨絕種野生動物」[6]。

在國際上,亞洲黑熊屬《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CITES)的附錄I,禁止國際間對這個物種任何產品與任何形式的交易[7]、也是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的《IUCN紅色名錄》易危物種[8]。

建立基因資料庫[編輯] 臺灣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系朱有田教授,利用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研究所,黃美秀研究團隊所提供(多年蒐集)的臺灣野外黑熊排遺,建立起臺灣第一座野外黑熊基因資料庫。

利用排遺裡的DNA,建立臺灣黑熊族譜關係與親子鑑定,自2009年至2019年止,已建立157隻野外黑熊基因遺傳樣本。

此舉可避免台灣黑熊因近親繁殖,導致族群數量逐年縮減(易引發隱藏性基因缺陷及疾病)[9]。

未來計畫(細胞複製再生計畫),當必要時,可取出液態氮(零下196度C)低溫冷凍之活細胞,以細胞複製再生技術,複製出台灣黑熊。

目擊事件[編輯] 2009年5月20日在玉山國家公園瓦拉米山屋步道目擊黑熊並加以拍照攝影。

[10] 2011年7月10日台20線205公里處約海拔300-400公尺高的南橫山區目睹臺灣黑熊之後台鐵自強號行經新武呂溪橋(池上=海端間)時,有三列班車目擊。

[11][12] 2017年12月下旬,在利嘉林道用紅外線數位攝影機拍到。

[13] 2018年7月10日,花蓮南安瀑布,臺灣紀錄史上第一頭與母親失散的小熊(取名為南安小熊,耳標編號:191),暱稱名為「妹ㄚ」,原預想讓其母熊回原失散處將其帶回,但因媒體披露,促民眾齊集圍觀拍攝事件。

在小熊歷經肺炎、腸胃炎、貧血,被動保團體以緊急安置救助處理。

2019年4月30日,健康長大的小熊,經各方團隊協助,最終野放至花蓮縣卓溪鄉的山林中[14]。

2019年6月29日(野放小熊後的第二個月),於一處山岩大崩壁芒草基部乾燥處,發現野放小熊自動脫落的衛星訊號追蹤頸圈,追蹤團隊觀察周遭生活環境,預判野放效果成功。

2019年8月30日,於發現頸圈處後增設的自動相機,拍到其身影與其他黑熊,山羌、水鹿、獼猴等影像[15]。

2019年3月2日,阿里山森林鐵路鐵道目睹拍下臺灣黑熊下山覓食之影片。

2019年7月27,臺東縣海端鄉廣原村村民王萬有發現一小熊(取名為廣原小熊),經緊急通報林管處與黑熊保育協會,暫以隔離保護,試誘母熊來領回小熊[16]。

同年7月27日晚間,轉移安置小熊鐵籠至原發現處的僻靜樹林內,盼其母熊可自行領回。

但至隔天(7月28日)上午,依舊未見母熊蹤影。

照護團隊討論後決議,暫由照護人員餵食,但依舊以原地野放為限(第一階段暫定10天)[17][18]。

同年8月7日,由於試著原地放養的小熊,其母熊一直未現行蹤。

經討論後決議,移轉至林管處轄屬場域繼續餵養至約一歲年紀後,再行以適時適地野放處理[19]。

同年8月28日,小熊體重於餵養一個月後,已由當初發現時的3.9公斤增長至目前的7.43公斤[20]。

同年8月6日,經臺北市立動物園的基因鑑定之下,小熊性別為母熊[21]。

2019年9月27日,臺東縣海端鄉利稻村出現一隻小公熊,闖入雞舍偷食雞飼料。

被誘捕後,交由台東林管處緊急安置,並移至特有生物保育研究中心低海拔試驗站照養與訓練,取名《利稻小熊》,經過3個月照養後,體重由原來16公斤,長到37.5公斤重,經過2次的健康檢查,顯示小熊健康狀況良好[22]。

,但在2020年1月2日發現利稻小熊已意外逃出籠舍,誘捕數日未果,研判應該已經回到大雪山山區。

[23]。

2020年3月17日,花蓮縣卓溪鄉當地黑熊巡守隊於南安友善田區發現1隻4歲且已具泌乳現象的母黑熊,發現時已死亡多時,死亡原因待查,初步排除人為所致(無耳標,四肢完整),熊屍已轉送淡水家畜衛生試驗所剖檢,以利查明相關死因[24][25]。

4月9日公布剖檢結果,其生前因不明原因自峭壁、高處墜落重傷,爾後又再遭其他動物啃咬致死[26]。

2020年4月,臺東錦屏林道母熊,前掌雙雙中陷阱,在救傷、收容2個月後,才野放回山林。

2020年10月1日,東勢林管處已確認編號「711」之公台灣黑熊,又再一次誤觸農家原預計用來抓山豬的套索陷阱而濺血,此為其第二或第三次誤中陷阱。

同日下午,黑熊在特生中心獸醫團隊的救援下,順利脫困並送往特生中心照護。

這隻黑熊的活動範圍,經特生中心歷時22個月人造衛星的追蹤,其涵蓋了臺中和平區和苗栗泰安鄉及台8線以北的範圍(含大雪山森林遊樂區、雪霸國家公園,還有雪山坑溪野生動物重要棲息地)[27]。

2021年1月23日,事隔3個多月,編號「711」之公台灣黑熊,第四次誤入陷阱,導致發現時,左前掌已有套索勒痕及表皮挫傷。

轉運特生中心低海拔試驗站進行安置處理[28]。

吉祥物[編輯] 2017年臺北世界大學運動會吉祥物熊讚 台灣黑熊是台灣特有的黑熊亞種,所以有些機構以台灣黑熊為藍本設計吉祥物。

熊讚,2017年台北世大運及台北市吉祥物「Bravo」 高雄熊,高雄市吉祥物「Hero」 喔熊,台灣觀光局吉祥物「OhBear」 黑啤,臺灣吧旗下動畫角色「BEERU」 威熊,威航吉祥物「Vair」 台鐵便當餐旅熊,台鐵吉祥物「鐵魯、漢娜將」 寧夏熊,寧夏夜市吉祥物 相關條目[編輯] 黃美秀 亞洲黑熊 參考文獻[編輯] ^何宜.黃美秀與台灣黑熊愛的三部曲.台灣動物新聞網.2014-03-13[2019-03-17].(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02).  ^臺灣黑熊─深山密林中的獨行者.[2020-07-03].(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10).  ^黑熊來了全台票房破千萬有望挺進賀歲檔(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洪健倫中央社2020-01-13 ^專訪《黑熊來了》導演麥覺明,追熊11年只因「這值得讓更多人看見。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林侑青/大麥影像傳播工作室美麗佳人2019-12-29 ^耗時11年追熊跡黑熊來了紀錄片花蓮首映(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張祈中央社2019-12-13 ^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7.2019.  ^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附錄(PDF).聯合國環境署.2017[2019-03-13].(原始內容存檔(PDF)於2017-01-03)(英語).  ^Garshelis,D.&Steinmetz,R.Ursusthibetanus(errataversionpublishedin2017).TheIUCNRedListofThreatenedSpecies.2016:e.T22824A114252336[2019-03-17].doi:10.2305/IUCN.UK.2016-3.RLTS.T22824A45034242.en.(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30)(英語).  ^黑熊排遺記錄DNA(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熱線追蹤/臺灣電視2019-05-18 ^陳信仁、陳信升.驚·喜研究生離黑熊不到30公尺.自由時報.2009-05-26[2013-01-14].(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10).  ^7月10日熊出沒時間表.自由時報.2011-07-12[2011-07-12].(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11).  ^王秀亭、曾鴻儒.「V字很明顯確實是臺灣黑熊」/熊出沒鐵道和司機員對看.自由時報.2011-07-12[2011-07-12].(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11).  ^台灣黑熊現蹤利嘉林道首次拍到.[2018-01-1209:40].(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29). 請檢查|access-date=中的日期值(幫助) ^南安小熊報平安以及感謝(黃美秀)(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台灣黑熊保育協會2019-05-03 ^拍到了!南安小熊驚喜現身有熊國(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陳璽安台灣動物新聞網2019-11-09 ^臺東廣原村迷途小黑熊,初步緊急安置後視情況就地野放(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林務局臺東林區管理處2019-07-27 ^臺東廣原小熊活力佳,已啟動原地野放前置工作(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林務局臺東林區管理處2019-07-28 ^臺東廣原小熊野外移籠第一晚,熊媽媽未出現(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林務局臺東林區管理處2019-07-28 ^等嘸媽媽!臺東廣原小熊進入照養野放程序(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林務局臺東林區管理處2019-08-07 ^https://taitung.forest.gov.tw/all-news/006449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臺東「廣原小熊」照養滿月已頭好壯壯,實施牠熊生第一次完整的健檢]林務局臺東林區管理處2019-08-07 ^廣原小熊性別鑑定揭曉是個可愛的女娃(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林務局臺東林區管理處2019-09-06 ^利稻黑熊今健檢朝野放目標努力(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林務局臺東林區管理處2019-10-05 ^([//web.archive.org/web/20200721034618/https://taronews.tw/2020/01/10/583640/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花蓮南安發現台灣黑熊屍體死因不排除人為因素【更新】(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李先鳳中央社2020-03-17 ^台灣黑熊陳屍花蓮 下腹有大傷口!「不排除他殺」將解剖鑑定(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王兆麟寵物雲/東森2020-03-17 ^高處墜落再遭啃食! 台灣黑熊慘死報告出爐(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蘋果日報2020-04-09 ^台灣黑熊又誤觸陷阱黑熊媽媽發起1人1信護生存(新聞稿).中央社(郭芷瑄).2020-10-01[2021-04-11].(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0)(中文(臺灣)).  ^可憐台灣黑熊4次誤中陷阱黑熊媽媽黃美秀感慨「何處是熊家」?(新聞稿).自由時報(歐素美).2021-01-24[2021-04-11].(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0)(中文(臺灣)).  外部連結[編輯] 維基共享資源中相關的多媒體資源:台灣黑熊 台灣黑熊保育研究網(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台灣黑熊保育協會(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台灣黑熊保育(YouTube) 分類單元識別碼 維基數據:Q716455 維基物種:Ursusthibetanusformosanus 臺灣物種名錄:380525 EoL:1241674 GBIF:6163864 iNaturalist:711632 ITIS:726997 MSW:14000990 NCBI:411875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台灣黑熊&oldid=69059711」 分類:IUCN易危物種熊屬台灣哺乳動物瀕危物種台灣特有亞種台灣之最隱藏分類:CS1英語來源(en)引文格式1錯誤:日期物種微格式條目含有拉丁語的條目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已展開 已摺疊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已展開 已摺疊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專案 維基共享資源維基物種 其他語言 العربيةمصرىKotavaCatalàDeutschEnglishEspañolفارسیעבריתInterlinguaBahasaIndonesiaItaliano日本語ПеремкомиLietuviųLatviešuМакедонскиNederlandsРусскийСрпски/srpskiTiếngViệtBân-lâm-gú 編輯連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