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電影風雲18:好萊塢遷就李小龍,《龍爭虎鬥》狀況頻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我們來看一下啊,《龍爭虎鬥》是美國華納邀請香港巨星李小龍,與香港嘉禾 ... 當然這導演高洛斯也不是全無準備,比如大反派韓先生斷了一隻手,斷手的 ... MdEditor 香港電影風雲18:好萊塢遷就李小龍,《龍爭虎鬥》狀況頻生 語言:CN/TW/HK 時間 2021-06-0900:43:27 電影每週薦 主題: 娛樂 1973年1月,李小龍剛剛憑藉《猛龍過江》第三次打破香港有史以來最高的票房記錄。

華納公司已經派包括導演、監製在內的美國攝製組來到香港,開始拍攝《龍爭虎鬥》了。

這對香港影壇來説是一個巨大的衝擊啊。

為什麼呢?我們來看一下啊,《龍爭虎鬥》是美國華納邀請香港巨星李小龍,與香港嘉禾公司聯合出品,由嘉禾的控股衞星公司——也就是李小龍的協和公司,製作的合拍片。

短短這一句話,信息量卻很大,因為他暗含着幾個前所未有的第一。

首先,美國公司邀請華人演員演出絕對的男一號,這個不僅前所未有,後面也要到10年後,成龍才在好萊塢電影中演男一號。

但不管是《殺手壕》,還是《威龍猛探》都不成功。

直到《龍爭虎鬥》過後二十五年,也就是1998年,成龍才憑藉《尖峯時刻》,在好萊塢實現了全面的成功。

但那部戲是雙男主,也不像《龍爭虎鬥》這樣,李小龍是絕對的男一號。

雖然這部戲也有一白一黑,華納安排的兩個美國演員戲份不少,但從角色配置來看,明顯都是給李小龍做陪襯的。

這是第一。

第二,《龍爭虎鬥》雖然是美國華納公司出資,但嘉禾是作為聯合出品方出現的,並且起碼擁有中國、香港和台灣的發行權利,這在以前也是不可能的。

好萊塢電影能分你一杯羹嗎?這麼好的事兒,連邵逸夫都沒想過,其他人更是隻有做夢才會想想吧。

但因為李小龍和嘉禾的關係,鄒文懷美夢成真了。

這裏面有個小插曲,《龍爭虎鬥》當年嘉禾申請在中國台灣上映的時候,因為台灣之前上映過一部西片,當時翻譯的片名就是《龍爭虎鬥》,所以李小龍這部在台灣上映的時候啊,你就不能叫《龍爭虎鬥》了。

你得改名兒改叫什麼呢?叫《新龍爭虎鬥》。

那台灣片商是非常害怕李小龍的票房號召力的,所以就想方設法阻礙李小龍這部《龍爭虎鬥》,他們什麼理由呢?是以《龍爭虎鬥》是美國投資為由,應該當做西片在台灣上映,這裏有什麼區別呢?當年中國台灣省和韓國一樣,都是保護本土電影的。

對於西片首先限制的是進口數額,其次限制的是影院上映的數量。

所以《龍爭虎鬥》當做華語片和當做西片發行,在台灣上映的待遇是大不一樣的。

可惜呀,《龍爭虎鬥》最終還是當做西片發行了,原因就是他確實是美國投資,嘉禾是作為聯合投資方的。

不過即便《龍爭虎鬥》,是當做西片發行,在台灣的放映的影院的數量沒有國片多。

但是他一樣打敗了那些國片,這是第二。

第三,《龍爭虎鬥》雖然是美國華納公司投資,卻貨真價實,是李小龍與嘉禾合組的協和公司作為製作方的。

雖然導演和監製以及很多演職員是美國的,但嘉禾這邊也是一對一的出中方的演職人員。

比如,鄒文懷就擔任中文版的監製,為李小龍《猛龍過江》擔任副導演的植耀昌,也擔任《龍爭虎鬥》中文版的副導演。

攝影也是,你有美國派來的攝影,我就配上賀蘭山,也就是之前給張徹做攝影,後來被嘉禾請來拍《猛龍過江》的日本著名攝影師西本正。

你想一想,之前香港電影人在好萊塢怎麼可能有這樣的權力呀?而對於鄒文懷來講,這不僅是權力呀,還正好藉機學習好萊塢的製片模式,為嘉禾後來進軍國際市場,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當然所謂學習,可能更多的是好萊塢的製片方式。

至於拍攝方式,即便是《龍爭虎鬥》的導演,也得聽李小龍的。

比如這來香港取景拍攝,那不就是遷就李小龍嘛。

這部戲的劇本雖然是華納公司出的,但具體到製作的創作和拍攝,都是以李小龍為核心完成的。

所以説,當時即便影壇內外對李小龍頗有非議,這也是因為他性格了,我們稍後可能會詳細講,即便對李小龍有很多非議的聲音,但在電影的成就來講,李小龍是前無古人的,連好萊塢都拜倒在他腳下呀,你都得遷就他拍戲。

那對於香港動作演員,就是香港動作電影的這些幕後人員來講,尤其是那些武行,也就是龍虎武師,對他們來説,《龍爭虎鬥》也是一次特別好的學習機會。

聖保羅號炮艇我訪問這些前輩的時候,他們都會講兩部電影對他們這一行,衝擊和影響特別大。

第一部是1966年,有一部好萊塢電影著名動作影星史蒂夫·麥奎因主演的《聖保羅號炮艇》。

這部戲是來香港取景拍攝的,包括韓英傑、劉家良在內的很多香港的龍虎武師都參與演出了。

那在這部戲裏,對龍虎武師的好處,不僅是好萊塢給的人工比較高,他們還學了很多動作演出的保護措施。

以前,這些龍虎武師從三樓、四樓、五樓跳下來,底下什麼都不鋪,那很危險。

可是他們看到好萊塢拍這些戲,原來從幾樓跳下來,底下是要鋪紙皮箱或者泡沫塑料的,因為這樣就安全許多。

那這些香港的龍虎武師們就學了這些安全保護措施。

第二部就是《龍爭虎鬥》,幾乎當時香港所有的武行,除了那些蛇頭啊——也就是有名氣的動作指導之外,基本都來《龍爭虎鬥》這兒撈了,洪金寶、成龍、元彪,火星(蔣榮法)、董瑋、元華、吳明才,哎呀太多了,更不用説李小龍最器重的兩位林正英和陳會毅了。

因為這《龍爭虎鬥》算是西片啊,人工比拍港片要多出一倍啊。

不過,這些龍虎武師們在《龍爭虎鬥》裏更多的是從李小龍身上學東西,包括一些捱打是需要帶的護具啊,這些都是李小龍教給他們的。

陳會毅(左一)李小龍(中間)林正英(右一)那我們前面也講過,李小龍不僅是這《龍爭虎鬥》的主演,還是動作指導,他的協和公司啊,還是製作方,他是擁有絕對的主導權的。

相反,雖然是好萊塢來的,華納派的這種美國團隊,這導演高洛斯,在此之前也沒有什麼代表作。

拍動作片,美方的副導演和攝影,也是遠不及李小龍這邊的副導演植耀昌和攝影指導西本正經驗豐富的。

當然這導演高洛斯也不是全無準備,比如大反派韓先生斷了一隻手,斷手的地方,插了一個虎爪,後來這爪掉了啊,又插了兩把刀。

這設計你是不是想起了漫威的《金剛狼》啊。

那我還真查了一下,《龍爭虎鬥》上映於1973年,而《金剛狼》首次亮相漫畫是1974年。

誰先誰後,《金剛狼》是否受《龍爭虎鬥》的影響也未可知。

那麼李小龍對這個斷手插虎爪再插雙刀的設計很喜歡,這也是來自於高洛斯,但是更多的動作設計還是來自李小龍本尊。

金剛狼漫畫客觀來講啊,這華納雖然對於李小龍非常重視,滿足他的一切要求,但對於這種純賣格鬥動作的類型片,還是不願意投入過於龐大的資金。

《龍爭虎鬥》的製作成本,有人説是60萬美金,也有説是80萬美金的,總之是沒超過100萬美金。

在好萊塢當時,也就算是個B級或者是C級製作。

當然,這個預算對於港片來説,已經是天文數字了。

那邵氏和嘉禾當時的大製作也不過是五六十萬港幣,最多100萬到頭了嘛。

長城其實,好萊塢和我們相比,主要是人工太貴,這個傳統一直延續到現在。

張藝謀拍《長城》的時候,在內地拍,但連給城牆刷漆的,都是從好萊塢運過來的,坐飛機運過來的工人,人家是有工會保護的,人工比內地高,每週還只拍5天,休息兩天。

那這樣下來你説這成本能不高嗎。

再説,也就是給城牆刷漆啊,這咱們中國人是不是也能幹啊。

所以《長城》號稱制作成本1億5000萬美金,很多錢就是我剛才舉例的這些非常昂貴的人工堆砌起來的。

當年華納來香港拍《龍爭虎鬥》也是這樣。

所以李小龍一看,你這華納派往香港拍攝的這個製作團隊,你包括導演在內,你在好萊塢也就是二流水平吧。

李小龍混過好萊塢啊,當然知道這個真實情況。

但是沒有辦法,只好靠自己和香港團隊來完成殺回好萊塢的雄心了。

從目前的各種資料新聞來看,李小龍拍《龍爭虎鬥》,壓力巨大,這是他真正意義上的首部好萊塢電影。

雖然華納派來的團隊不理想,但他本身是一個追求完美的人,而且因為存着在美國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念頭。

所以在拍戲現場,完全是吹毛求疵和玩命的工作狀態。

這讓好萊塢這幫二流團隊很不適應,所以現場是衝突不斷。

更要命的不僅衝突不斷,各種意外事故也不斷。

比如有一場李小龍遭遇毒蛇的戲,結果拍攝過程中,李小龍被蛇咬了。

還好這條蛇事先已經摘掉了毒腺,但依然讓他心有餘悸好幾天。

還有,在拍攝大反派石堅和洋人的打鬥戲的時候,李小龍親自給他們進行講解,因為李小龍手足並用,結果這石堅以為李小龍的一個手勢是指令,因為李小龍動作指導嘛,其實並不是,所以他就以為這是指令,就按照這個指令,是錯誤的理解啊,突然揮出一記右拳重拳,正在聚精會神講解動作的李小龍沒有注意,結果被這一拳揍在了臉頰上,讓他不得不休息了好一陣才繼續。

石堅這還不算呢,到拍重要的打戲部分的時候,李小龍又被美國演員鮑伯·華爾飾演的對手,用打碎的玻璃瓶刺傷手掌,血流如注,導致整部戲的拍攝工作停了下來。

復拍之後,正好有一場李小龍墊步側踢鮑伯·華爾,結果他一腳就將這鮑伯·華爾踢出數米開外。

當時媒體都報道説,説這李小龍是公報私仇啊。

還好這鮑伯·華爾親自否認了這個説法。

他在一部紀錄片裏邊接受訪問的時候,他是這麼回憶的。

他説,首先當時在李小龍踢他之前,鮑伯·華爾胸前已經放了一個護墊,如果李小龍真的想報復的話,只要他將腳的高度略提一下,就可以準確地踢中鮑伯·華爾的臉,那護墊就不用踢了,但是李小龍沒有這樣做。

而且,即便在被鮑伯·華爾刺傷之後,他們依然相處融洽。

所以鮑伯·華爾説,李小龍不是這樣的人。

李小龍這《龍爭虎鬥》啊,實在讓李小龍太耗費心神體力了,這是寄託着他打回好萊塢的希望。

雖然從整體來看,《龍爭虎鬥》相比好萊塢製作還是粗糙了點,但已經是李小龍存世的四部半電影裏製作最精良的了。

除了美術、置景、造型、設計和加進007諜戰的元素,李小龍的動作格鬥當然才是《龍爭虎鬥》最大的賣點。

事實上,這部戲雖然也有兩個美國演員的劇情支線和動作部分,但最好看的部分,精華還是聚焦在李小龍身上。

李小龍確實也花了很多心思,展示各種格鬥技巧和他對哲學的理解,甚至還為自己設計了兩次翻跟斗的舞台雜技動作,一個是凌空翻過的幾個人,一個是凌空翻跟頭倒踢對手,這兩個都是元華踢的。

當然,最精彩的還是後面三場打戲。

第一場,李小龍為妹妹報仇,鬥殺鮑伯·華爾。

第二場,潛入地牢,連續用齊眉棍、菲律賓短棍和雙節棍橫掃眾對手。

以及第三場,決戰大反派韓先生,面對鏡子幻象戰勝自我的設計。

這些都是我們影迷津津樂道的。

但説實話啊,李小龍的電影,我最喜歡的,我只能説我個人最喜歡的,還是《猛龍過江》。

因為那部戲的李小龍,沒有被仇恨衝昏頭腦,更多是展示自己的武學以及修養。

面對敵人,不用説對戰羅禮士這種尊重,就算在小巷中懲戒洋人,也只是打倒,而不是招招致命。

但《龍爭虎鬥》和《精武門》展現的,更多是殺戮和暴力,《龍爭虎鬥》優勝。

可能,這樣渲染感官刺激,作為B級片或者cult片更有市場吧。

但我個人還是,對於這《龍爭虎鬥》裏那個顯得暴烈,甚至躁狂的李小龍,沒有那麼感冒,我更懷念《猛龍過江》那種憨厚可愛,注重武學修為的鄉巴佬——唐龍。

可能這也和拍《龍爭虎鬥》時,李小龍過於緊張和壓力有關吧。

我説的是,李小龍在《龍爭虎鬥》裏表現的那種有點那種躁狂的狀態,他實在是太看重這部電影了,包括片名。

本來華納公司想取名叫血與鋼,被李小龍拒絕了。

他堅持叫很有這個東方功夫電影意味的名字《龍爭虎鬥》,英文名就叫《EnterTheDragon》。

後來,華納又想改名,想改叫韓先生的島,這下激怒了李小龍,當時他正在做電影的後期,直接宣佈罷工,停止後期製作。

華納和李小龍討價還價了據説有一週的時間,最後還是華納妥協了,那還是叫《龍爭虎鬥》吧,華納的高層因此氣得罵李小龍是個瘋子。

但問題是,你再生氣也不敢得罪李小龍。

看過樣片的華納已經知道,這是一部會讓他們賺大錢的電影。

而李小龍也堅信如此,才堅持要在這部電影的片名打上東方色彩的烙印。

事實證明,李小龍是對的,《龍爭虎鬥》也實現了李小龍打回好萊塢,在國際上揚眉吐氣的願望。

只可惜,他沒有看到這一天,《龍爭虎鬥》上映的時候,李小龍已經過世了。

李小龍與熒幕情侶那麼,關於李小龍之死,雖然現在已經有那麼多資料披露,但在很多人心中,依然是一個謎。

而且,李小龍的神話,在他生前其實也是一直遭受着質疑。

李小龍本人,在他離世前的那段時間也一直飽受爭議。

可以説,李小龍的生與死,都關係着香港電影的發展與未來。

那麼,李小龍之死,這個謎底究竟是什麼呢?香豔、兇殺、自殘?我們下回接着説吧。

「娛樂」 《喬家的兒女》慈父不是渣爹喬祖望,而是他,賺足了我的眼淚 胡軍:從沒膨脹過,父輩都是藝術家,我有什麼可牛的? 現在,我還在被砍的那間辦公室給人看病 童年噩夢變成夢中情人,曾黎的梅三娘究竟有何魅力? 有一種硬漢,叫顧佑明!他的日常健身,一般人可受不了…… 承認吧!演技差就別亂吼,來,讓這10位女星吿訴你啥叫仙女落淚 王大奇《人世間》收官小人物強力譜寫希望人生 《人世間》收視破5年紀錄王藝禪塑造吳倩成熒屏經典 千呼萬喚始出來!李子柒微博終更新,新的一年繼續為鄉村振興奮鬥 200年一遇的中戲校花曾黎,出道20年顏值居然逆生長了 「其他文章」 香港電影風雲15:李翰祥開風&月笑片潮流!枕頭大戰拳頭 香港電影風雲16:不是羅維!李小龍如何證明自己才是賣座保證? 香港電影風雲17:天下第一拳、死亡遊戲、功夫,昆汀的迷影記憶 香港電影風雲18:好萊塢遷就李小龍,《龍爭虎鬥》狀況頻生 香港電影風雲19:李小龍之死 香港電影風雲24:許冠文粵語英文亂飛演繹《大軍閥》 香港電影風雲27:許冠文轉投嘉禾,邵逸夫為何再次走寶? 香港電影故事2:「哥哥張國榮」票房福將旺了周潤發王祖賢梅豔芳 香港電影風雲20:港產動作片低谷?打不過台灣文藝愛情片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