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效應在股市中如何體現,你有過哪些經歷? - 劇多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在股市中的馬太效應其實就是強者恆強、弱者恆弱的現象,也就是說走勢強的股票受到資金追捧越漲越高,跌勢明顯的股票遭遇市場拋售不斷創新低,在股市中資金 ...
首頁>Club>2022-01-1121:47
馬太效應在股市中如何體現,你有過哪些經歷?
6
回覆列表
1#珞珈說股市
馬太效應簡單講叫強者愈強,弱者愈弱,體現在股市就是強股恆強,弱股恆弱。
具體在股票上是怎麼表現的,我們如何去抓強勢股賺錢,我結合我的做強勢股的經歷具體說一說。
馬太效應的本意
馬太效應的名字就來源於聖經《新約·馬太福音》中的一則寓言:從前,一個國王要出門遠行,臨行前,交給3個僕人每人一錠銀子,吩咐道:“你們去做生意,等我回來時,再來見我。
”國王回來時,第一個僕人說:“主人,你交給我的一錠銀子,我已賺了10錠。
”於是,國王獎勵他10座城邑。
第二個僕人報告:“主人,你給我的一錠銀子,我已賺了5錠。
”於是,國王獎勵他5座城邑。
第三僕人報告說:“主人,你給我的1錠銀子,我一直包在手帕裡,怕丟失,一直沒有拿出來。
於是,國王命令將第三個僕人的1錠銀子賞給第一個僕人,說:“凡是少的,就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
凡是多的,還要給他,叫他多多益善。
”這就是“馬太效應”。
越強的人,將會擁有越多的資源,主動或被動都有。
馬太效應在股市也是有完美的體現。
那就是強股恆強,弱股恆弱。
什麼是強股?強股就是強勢股,漲得好得股,意思是強勢股漲起來就不容易停下來,讓裡面絕大部分的人都賺錢。
弱股就是下跌的股,弱股總是一直跌,不斷的跌。
那麼,要想股票上賺錢,最好就是參與強勢股。
那是不是漲起來的股就一定是強勢股,就能一直漲的?肯定不是!是不是漲起來的股就是強勢股,就能強股恆強?
強勢股,在不同的投資者認知當中,看法是不一樣的。
有人的人認為強勢股就是能漲停的股,有的人認為強勢股就是不斷上漲的股,不一定要漲停。
所以,這個標準是很難統一的。
我只能按我的標準來表達:強勢股就是不斷重複上漲的股。
注意我這句話中的關鍵詞“不斷”和“重複”。
一是不斷上漲,漲不漲停都行。
二是重複上漲,什麼叫重複上漲?意思就是先漲一段,回撥一段,再繼續漲一段,高點不斷的抬高。
滿足這兩個條件,才可以叫強勢股。
也只有滿足這兩個條件的股票,才可以叫強股恆強。
這其實說的是一個很多人都知道的概念——趨勢!趨勢,才是強者恆強的根本原因。
趨勢一旦形成,就不會立刻停下來。
這就好比汽車以100碼的速度行駛,沒有可能突然掉頭往回走。
高速行駛的汽車,要掉頭往回走,一定得先減速,再停下來,再掉頭。
這就是趨勢的力量。
本人做過的強股恆強例子下圖是我做過的一個票,紅色框內的走勢,屬於平臺震盪,那個時候並沒有形成一個趨勢。
也就是還沒有變強。
直到後面走勢突破紅色框,再次回踩後又繼續上漲,這樣就形成了趨勢,走強了。
就好比汽車的行駛速度已經起來了,不容易突然掉頭,找個適合自己的買點,即可介入。
我的買點再藍色的圓圈處。
這是趨勢形成之後的一個回檔低點。
1和2構成的趨勢線,靠近趨勢線是比較理想的買入點。
2#靈魂守衛
所謂馬太效應和當今強者通吃,大企業壟斷是差不多意思,那些把資源佔盡的龍頭股,自然會受資金追捧,股價就越漲越高,企業發展也會越來越好,而相對弱小的企業就會分配不到資源,不受資金關注,最後變成沒有成交的仙股
3#股民的學堂
馬太效應(MatthewEffect)是社會學家和經濟學家們常用的術語,反映的社會現象是兩極分化,富的更富,窮的更窮。
出自聖經《新約·馬太福音》一則寓言:“凡有的,還要加倍給他叫他多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
在股市中的馬太效應其實就是強者恆強、弱者恆弱的現象,也就是說走勢強的股票受到資金追捧越漲越高,跌勢明顯的股票遭遇市場拋售不斷創新低,在股市中資金都喜好錦上添花,不願意雪中送炭。
馬太效應具體的體現,在白酒白馬股和醫療藍籌近兩年的走勢可以很明顯的感覺得出,特別是在弱勢市場中,一些機構抱團取暖選擇業績優良的藍籌股炒作,不斷推高股價,比如貴州茅臺,在大盤指數弱勢時,其股價卻一路新高,走出強者恆強的走勢。
除了白酒白馬股,醫療藍籌相關個股也是表現出強者恆強的走勢,我個人經歷參與過的是通策醫療,這個個股在2018年大盤指數不斷創新低的時候,它一直沿著120日均線不段攀升,我根據120日均線的支撐參與了幾次波段,當股價在高位寬幅震盪了幾個月後,在今年年初時我根據我自己的指標訊號再次進場買入,持有了幾個月。
整體來說,馬太效應在股市中的表現很明顯,在擇股上,主要參與趨勢向上走勢完好的個股,這樣的股票容易受到市場資金的青睞而不斷走出新高,而處於下跌趨勢的個股,說明其普遍不被市場投資者看好,所以才會不斷創新低,所以根據馬太效應來選股是很不錯的操作依據。
4#遁逃者
一、什麼是馬太效應
馬太效應出自聖經《新約·馬太福音》一則寓言:”凡有的,還要加倍給他叫他多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
這個詞被經濟學者和社會學家借用來反映兩極分化這樣一種社會現象,通俗的說,就是富的更富,窮的更窮。
無獨有偶,中國古代先哲老子在《道德經》中也說過類似的話,“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
這後面的一句說的就是人類社會中就是這樣,你越是不足,反而越被“損”,被用去“奉”有餘。
二、股市如何體現馬太效應大家應該都有這樣的感覺,在A股市場,越是普通散戶,越是交易頻繁,越喜歡追漲殺跌,做超短線的高頻交易,而越是機構投資者,越是牛散,越注重長期投資。
這是操作風格。
從操作結果看,越是短線交易,越容易虧錢,短線交易者80%會虧錢,而長線交易者90%以上都會盈利。
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這是因為窮和富本身的天然差距決定的,窮人之所以參與這個遊戲,自然是希望變富,但是窮人的本金少(這就能看出股市這個遊戲的設計者厲害之處了,門檻放的低低的,大韭菜小韭菜都是韭菜),想富的話,就要追求快速盈利和快速複利,因為在窮人看來,慢的話意義不大(實際上並非如此),因此通常會選擇超短線,但是在股市,越是短線,影響因素越多,不可測的因素越多,成功的機率自然就越小。
所以,錢越少的人,在股市反而越容易虧。
相反,富人因為財富基數大,追求的是穩定和成功率,所以更關注確定性,因此在股市的交易風格上選擇長線居多,這樣成功率反而高,然而錢就越來越多。
此消彼長之下,就形成了馬太效應。
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問題,那就是在一個不成熟和制度不健全的市場中,富人擁有更多財富的同時,其實也擁有更多的資源,而這些資源很多時候完全可以決定股市或者一些股票的走勢,在這樣的情況下,富人完全可以把股市作為割韭菜的工具,縱情收割,比如A股查處的很多案例看,散戶從來是沒可能操縱市場的,操縱市場的都是富人,這自然也會加速馬太效應。
三、我在A股經歷的馬太效應
在A股投資,我喜歡關注國家隊和明星基金的動向,有候會抄作業,比如證金、比如社保基金、比如淡水泉、大成基金、高毅資本,會關注蕭楠、歸凱、馮柳這樣的頂尖基金經理。
他們屬於這個市場中已經被證明的“富人”和“強者”,透過這樣的方式,一方面會節省自己的精力,另一方面也在跟隨的過程中不斷驗證從他們身上學到的投資邏輯和理念,總體來看,自從最近7年來,效果還是很好的。
相比而言,自己之前在熊市之中摸爬滾打歷練出來的那些經驗,雖然勝率也還可以,但是終究只適合早幾年前的市場,而且太累、太難,也經常陷入一些莫名其妙的情緒之中,不像現在這樣淡定和坦然,這可能就是所謂的成長吧。
5#量式
馬太效應簡單通俗地說就是強者恆強,弱者恆弱。
這個效應也正是我一直以來從股市裡琢磨並體會的,而且在段的交易或者在看盤分析的時候,都會時刻想著強者恆強弱者恆弱。
在股市當中,本人有過很多這樣的經歷,也就是從不理解馬太效應吃虧或者沒賺到錢,再慢慢去理解和琢磨總結之後,現在把這種思路貫徹到股市的交易當中,盈利的能力就大大提高了。
1痛苦的經歷。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在2013年的TMT行情中,當時看到美國股市已經開始在大幅炒作科技股和傳媒娛樂板塊。
按照內外聯動的方法,我們也看好當時的國內傳媒板塊。
當時先啟動的是光線傳媒,浙報傳媒等,由於這兩個個股啟動時間早,而且經常是漲停板上漲,當時我就沒有敢追進,反而買了中南傳媒,鳳凰傳媒等,後來浙報傳媒從2013年6月到9月短時間內漲了漲了3倍,中南傳媒漲幅遠遠落後。
後來還在2015年經歷東方財富從6元漲到32,網宿科技從6元漲到25,但是都沒有敢追這些龍頭,買了同樣是網際網路科技的票,漲幅遠遠不如他們這些最強龍頭。
2甜蜜的交易。
經過2013年到2015年的教訓之後,我開始潛心研究這強者恆強的規律,發現只要挖掘到一個潛在的大趨勢,哪怕龍頭漲了一段時間,也是可以繼續買進不放鬆!因此後來在2017年的週期股行情中,利用馬太效應強者恆強的原理,抓住了神火股份,凌鋼股份,滄州大化等大牛股。
當時的背景是我們判斷期貨上螺紋鋼,鋁和化工品種將出現大幅上漲,而且啟動時間大約在2017年的6月下旬左右。
就從這時候開始,我們去觀察到了股市裡神火股份率先啟動,而且經常大幅領漲,因此在7月左右神火股份突破平臺時候追進!短短一個多月時間裡翻了一倍多。
而當時的有色板塊裡,像雲南銅業等漲幅不足15%。
漲幅遠遠低於神火股份。
經歷了2013年眼睜睜看著大牛跑掉,到2017年抓住了幾個龍頭股,我們就開始深刻理解強者恆強弱者恆弱的股市規律。
在2019年以來,也是應用了這些規律,在7月到9月的PCB行情中做到了生益科技等個股。
還有從9月中旬以來,雖然大盤指數走弱,但TWS板塊越走越強,儼然成為領漲的龍頭。
透過以上我們的經驗分享,希望朋友們也能按照馬太效應的思路,去捕捉到最強龍頭。
6#股市正途
馬太效應出自聖經《新約·馬太福音》一則寓言:“凡有的,還要加倍給他叫他多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
簡單明瞭的來說就是弱肉強食,在股市就是強者恆強弱者很弱,也就是趨勢不輕易做出改變。
先看大盤,無論A股還是美股都是有牛市和熊市的轉變過程,而且不是所今天牛市明天是熊市,這是一個相當長的過程。
美股在2008年經歷次級債危機後走上了11年的牛途;而A股在2015年的“去槓桿化”的打壓下直到2018年年底才開始緩過勁來,一熊熊了3年多。
這些都是“馬太效應”在股市中的整體表現。
再來看看行業和個股,2001年的網路泡沫(網際網路經濟)後,科技股歷經磨難強者走上了正軌,引領這個時代生活的發展。
這我們生活中用到的蘋果、亞馬遜、騰訊、阿里等巨頭紛紛湧現,市值不斷飆升,這也可以用馬太效應來解釋即強者恆強的原理。
而我們再看一些財務造假的公司比如康美集團、比如低於面值退市的公司華信資本和雛鷹農牧、比如無人管理的暴風集團、比如中國最坑股民的中國石油和華銳風電,這些股票攤上了,又是“馬太效應”的一個極端表現——弱者恆弱。
在股市,我也經常遇到過這樣的經歷。
比如05-07年的牛市、2014-2015年的牛市,讓我知道了牛市股票瘋漲的過程。
哪怕是垃圾股也會隨著滿天訊息飛舞而不斷上漲;而在熊市就是無論什麼利好刺激也難扭轉頹勢。
在這裡舉個例子,中國的醫藥和白酒類尤其是醫藥類,因為中國特殊的國情,醫藥類的估值比較特殊。
我曾經錯失像通策醫療、恆瑞醫藥等大牛股。
有些市值低的尤其又有自己核心價值競爭力的醫藥股不妨多去留意。
總之,在我眼裡“馬太效應”在股市的表現方式具體來說就是要做趨勢交易,不要和趨勢作對!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發表回復
相關內容股市裡面你見過哪些離奇的經歷?人只有經歷過挫折後才會更強大體現了什麼哲學思想?你在股市裡有什麼難忘的經歷或記憶嗎?
∧一個管理者必須具備的11項職責?∨王者榮耀野王具備哪些素質?
熱門排行
有些建築公司為什麼會跟鋼材經銷商進貨,不從鋼廠直接進貨?HipHop和rap之間為什麼有著不可分離的關係?高濃度綠茶排名?貸款逾期,催收員突然不催收了,是為什麼?還需要還錢嗎?農村的孩子最缺的是什麼?迷信屬於唯物主義還是唯心主義?我想多看你一眼什麼歌?蘇軾的“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何以被稱為神品?國內的服飾潮牌都有哪些?國內三家通訊運營商的4GLTE制式有何區別?哪一家更有優勢?
延伸文章資訊
- 1【投資心理學】從The Penthouse 看馬太效應如何應用在經濟學上
今日要跟讀者介紹「馬太效應」(Matthew effect),是由美國社會學家Robert King Merton於六十年代提出,是指人、群體在名聲、財富和地位上有所成就的 ...
- 2如何抓住大漲 投資中的“馬太效應” - StockFeel 股感
美國股市一直往上漲,但是我卻賠錢。這怎能不沮喪? 我太早停損,被股市清洗出場。出場後卻眼睜睜看著剛賣掉的股票揚長 ...
- 3【故事分享】馬太效應|方格子vocus
而馬太效應一詞,是源自於《新約聖經·馬太福音》中的一則寓言。 ... 社會現象, 馬太效應, 股市現象, 社會, 物理學, 研究生, 諾貝爾, 投資理財, 股票, ...
- 4股市的馬太效應sagemao - Sage Mao | 投資網誌| 玩股網
2020年8月30日禮拜天☆股市的馬太效應(Matthew Effect),是指厲害的人愈有錢;不厲害的人愈沒錢。靈感來自《新約•馬太福音》的一則寓言。
- 5學會1個贏家心法:越下跌,資金越安全、心情越平靜!
近半個月內多次見到股票「要馬跌停,不然就是走在跌停的路上…」 —. 這樣行情如何應對? ... 而把馬太效應具體運用在股市裡,會是怎樣的資金控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