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健行登山會-- 吉爾吉斯天山的悲劇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 山岳聯盟的消息,證實八月中旬隻身前往中亞吉爾吉斯坦接受國際山岳聯盟所辦的國際青年遠征訓練營的國立清華大學登山社研究所學生王守德發生山難,命喪天山山脈。

中華民國健行登山會--吉爾吉斯天山的悲劇 正在加載...... 中華民國健行登山會 首 頁 加到我的最愛 加入會籍會員 X   會員帳號: 會員密碼: 忘記密碼    加入會員 中華登山 關於本會 宗旨/沿革/組織表 本會組織章程 歷任理事長 歷年相關榮譽榜 本會顧問 理事長的話_黃一元 「中華健行」五十年年表 會籍會員 入會申請 全省各分會 北區各小隊 國際交流 世界山岳聯盟(UIAA) 亞洲山岳聯盟(UAAA) 亞洲全民運動協會(ASFAA) 日本山岳會百年簡史(JAC) 交流活動 海外攀登 天山組曲 天山序曲 天山首部曲 天山二部曲 天山三部曲 七頂峰 喜瑪拉雅 喀喇崑崙 台灣海外高峰攀登活動一覽表 登山教室 登山安全 山難防救 技術攀登 高山醫學 台灣登山史 高山嚮導研習會講稿輯 登山保健 首頁>海外攀登>天山組曲>天山二部曲 吉爾吉斯天山的悲劇 國際山岳聯盟(UIAA)2000年國際青年遠征體驗營 我不能提供任何的解決之道,但此次意外最可能的原因為技術上的疏失 /Jean-ClaudeMarmier,PresidentFFME(1)法國山岳協會理事長 馮一心譯 1999年11月,國際山岳聯盟遠征委員會(UIAAExpeditionCommission)在西班牙巴賽隆納決定為年輕的登山者另外組織一個國際青年遠征體驗營。

天山Terskey山脈國際青年遠征體驗營是經由來自烏克蘭的ViktorGryshchenko之建議而選出的提案,他曾參與前一年在印度的Raj國際青年遠征體驗營。

天山Terskey山脈國際青年遠征體驗營位在吉爾吉斯和塔吉克邊境的伊薩克湖LakeIssakKul以南100公里處。

它涵蓋了兩百公里長的腹地,其中有3500至5000公尺的高山群;最高峰為喀拉庫山(Karakol,5230m)。

這些山提供各式標準的山岳攀登,包括各種型態甚至冰雪岩混合攀登等。

天山Terskey國際青年遠征體驗營為首次遠征者提供了一個理想的地形:適當的高度,合理客觀的危險,短的途徑,多種路線選擇,直昇機急救,當地登山社的支援,沒有政治緊張或禁止活動。

此間只有牧羊人。

該次的遠征消息發佈在國際山岳聯盟定期刊物,登山雜誌及網站上。

我們發現西歐人民對此興趣缺缺;他們只對有名的高峰有興趣。

該次有來自南非,澳小利亞,美國,台灣,紐西蘭,奧地利,法國,瑞士,義小利及匈牙利的各國人士。

雖因故取消,最後仍組成了一支迷你的五人隊伍。

即使有虧錢之虞,基於對該區的興趣,我們決定成行。

隊員計有來自法國UIAGM(2)的嚮導EmmanuelGuy,烏克蘭的官員及登山專家ViktorGryshchenko,來自Bishkek的俄羅斯醫生,法國的GregoryCoubat,台灣的王守德,瑞士的CarolineBrugvin,美國的JohnJackson,及匈牙利的AndrasZsenei。

另有三位來自烏克蘭的登山者,他們是Viktor的朋友,加入遠征隊以使用基地營的設備。

所有後勤的問題皆由Viktor透過位在Bishkek(3)的I.T.M.C.登山社(4)處理。

它提供非常好的服務,尤其為本次遠征隊所發生的意外給予許多協助。

每天在基地營與Bishkek之間都有無線電之通聯,雖然老舊卻很有效率。

我檢查了所有成員過去兩年來的攀登紀錄。

以我之見,所有的參與者都有足夠的經驗。

意外事件不幸發生,兩位隊員來自台灣的王守德和美國的John在8月29日攀登索諾聶克山(SlonenekPeak,4726m)西峰(5)時自8百公尺處摔下造成意外喪生。

在山裡年輕的登山客之死,總是一件令人傷心又慘忍的事情。

在此我必須回答一些問題以確認我方(FFME)是否有任何疏失,並期望未來類似意外不再發生。

1.帶領營隊?----否,嚮導的身份如同顧問,同時必須具有檢定參與者技術的能力,而參與者必須是能夠獨立作業的。

2.技術檢定?----是,在基地營由參與者實際演練。

3.健康檢查?----是,有健康證明及基地營的醫生。

4.隊員之間的通聯?----是。

5.急救行動的通聯?----是。

6.針對所選擇的路線給予建議?----是。

王守德及John是否具備足夠的攀登技術以登上索諾聶克山的西峰?我可以回答:有的。

西峰是這座山的一般路線。

主要是白雪覆蓋的山脊,不會很陡但有一些岩石和雪簷。

在舊俄時代的登山進階課程中屬於經典路線。

著名的俄羅斯登山家ValerykBabanov曾報導說此一路線和法國霞慕尼的AreteMidiPlan屬於同一等級,它有一些山溝,尤其因雪簷而更形複雜。

根據他的描述它和霞慕尼西峰的最後山溝AiguilledeBionnassay相仿。

根據直昇機所拍攝的照片及遺體所發現的地點,王守德及John由四千五百公尺的山脊墬落。

對意外的經過無法正確說明,只有幾個可能的推測:雪地中冰爪技術疏失?雪簷的崩坍?或是低估了困難度而未善用繩索操作? 我不能提供任何的解決之道,但此次意外最可能的原因為技術上的疏失。

遠征隊的重要日誌 8月25日:Emmanuel,John,Gregory和王守德:在喀拉庫冰舌建立前進基地營,那附近有喀拉庫山(5230公尺),索諾聶克山(4700公尺,又名小象峰),帝吉特山(Djighit,4800m)。

他們預計在此停留一週以探勘該區域。

8月26日:騎四小時的馬至喀拉庫冰河附近架設前進基地營並與在基地營的Viktor作無線電聯繫。

8月27日:進行喀拉庫冰河之調查,研究喀拉庫、索諾聶克和帝吉特山的路線後,決議分兩組:Emmanuel和Gregory在帝吉特山的北面,John和王守德在小象峰的西峰。

每一隊均配有無線電設備。

8月28日:再度因天候不佳,於凌晨零時出發,折返基地營。

8月29日:零時Gregory和Emmanuel離開前進基地營前往帝吉特山,而凌晨三點John和王守德出發前往小象山西峰。

兩組人員至中午12點沒有相互聯繫。

下午五點,Emmanue和Gregory到達帝吉特山最高峰,未與小象西峰隊取得聯繫;午後七點仍未取得聯繫。

晚上十點Emmanuel和Gregory返抵前進基地營,仍未取得聯繫。

8月30日:仍無法與小象西峰隊取得聯繫,Viktor,Andras和Caroline到達前進基地營。

Emmanuel,Gregory和Andras決定搜尋John和王守德。

走了三小時之後,他們在小象山的山腳發現John和王守德的屍體。

他們於晚上十點返回前進基地營。

8月31日:回到基地營,等直昇機接運遺體。

因氣候不佳,直升機被困在喀拉庫鎮附近。

9月1日:天候佳,直昇機可以接運遺體並運至Bishkek。

Andras和Caroline同時一起飛回Bishkek。

當地的ITMC登山組織通知了他們所屬的組織及家人。

遠征結束了,Caroline和Andras返回了他們的國家。

Emmanuel和Gregory和兩人的家人及朋友見面,之後兩人於十七日返回法國。

註: (1)FFME法國山岳協會 (2)UIAGM(UnionInternationaleAlpineGuideMontagne)、 IFMGA(InternationalFedrationMountainGuidesAssociations)、 IVBV(InternationalenVereinigungderBergfuhrerverbande) 三者皆為國際山岳嚮導協會聯盟簡稱 (3)Bishkek:吉爾吉斯共和國首府比什凱克。

(4)InternationalTravel&MountaineeringCentreTienShan(ITMC)(吉爾吉斯山岳旅遊服務公司) (5)索諾聶克西峰攀登路線(傳統路線)依前蘇聯攀登等級為3B,相當於UIAA之VI+路線。

附錄: (2000-09-01)清大登山學生王守德命喪中亞天山山脈 (中央社記者韋樞台北一日電) 中華民國山岳協會獲自瑞士國際山岳聯盟的消息,證實八月中旬隻身前往中亞吉爾吉斯坦接受國際山岳聯盟所辦的國際青年遠征訓練營的國立清華大學登山社研究所學生王守德發生山難,命喪天山山脈。

和王守德一起命喪天山山脈的美國青年約翰.傑克森(JohnJackson),兩人的遺體已經當地八位救援隊移到平坦地點,以便直昇機進行吊掛作業,隨後視天氣狀況許可,將在今天下午或晚上送到吉爾吉斯坦首都,等待家屬前來。

山岳協會秘書長梁明本表示,昨天晚間協會主動發電子郵件到瑞士的國際山岳聯盟,詢問救援行動的進度,結果今天早上一打開電腦就獲知這項消息,協會立即通知家屬,他和一位家屬明天出發前往當地處理後事。

梁明本指出,受訓中王守德是和傑克森一組,在攀登山岳時,兩人需用繩索串在一起,以增加兩人的安全性,雖然至今不明白為何罹難,但據判可能是繩索在技術操作上發生錯誤而導致兩人同時墜落在受訓地點-卡拉康(Karakom)峽谷。

國際山岳聯盟所舉辦的國際青年遠征訓練營在今年初曾發文到我國詢問是否有青年願意參加遠征訓練,這份來文經山岳協會登載在網路上,結果我國當時有三位青年報名,但最後只有王守德一人成行。

這個活動是由非常有經驗的法國登山協會承辦,舉辦遠征訓練地點是在吉爾吉斯坦的天山阿爾泰山山脈,海拔高度約四千至五千公尺,梁明本表示,王守德是在八月十二日出發,參加八月十六日到九月十三日的訓練。

編按:1.本文譯自國際山岳聯盟2001年第一期季刊    2.事件詳盡資料請參閱「再見,守德」一書,可洽詢何志浩先生 電話(03)571-5131轉3824或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發表日期:2004-12-08 中華民國健行登山會Since2007  版權所有     ※本頁各連結標題及連結內容歸原權利人所有     ※隱私權及個人資料保護政策宣告                     服務信箱:[email protected]     客服專線:(02)2751-0938     傳真:(02)2752-4741              網站建置維護:產經網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