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填補各領域人力缺口 - 名家評論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檢討人力缺口,豈能只看眼前!如何營造出深度扎根、人才輩出、十步芳草、各適其所的社會,不但是未來世代的課題,更是 ... 總經經濟 國際經貿 企業管理 法務稅務 金融保險 社會觀察 ESG 數據科技 科技發展 名家群 名家薈萃 編採線上 名家Video 名家來了 工商財經周報 工商財經網 搜尋 工商名家見解洞悉財經 FacebookMailYoutube PulsesPRO工商名家見解洞悉財經 PulsesPRO工商名家見解洞悉財經 FacebookMailYoutube 工商名家見解洞悉財經 輸入搜尋字...搜尋 我要投稿 總經經濟 總經經濟 正視台灣產業結構失衡發展危機 戴肇洋- 2022.04.08 總經經濟 物價回不去了嗎? 經濟教室- 2022.04.03 總經經濟 兩岸和則兩利,爭則兩傷─從三角貿易創歷年新高談起 社論- 2022.03.28 總經經濟 央行這次不一樣了 許嘉棟- 2022.03.25 總經經濟 談統計的小數點 于國欽- 2022.03.25 國際經貿 國際經貿 印太經濟架構,可能淪為大火熱炒過的涼菜 盧信昌- 2022.04.11 國際經貿 日圓的避險貨幣光環為何失色? 社論- 2022.04.08 國際經貿 亞洲第二季展望:迎來轉折點 名家廣場- 2022.04.07 國際經貿 台灣最該擔心的地緣政治風險有哪些? 名家廣場- 2022.04.06 國際經貿 從俄烏戰事看人民幣發展方向 社論- 2022.04.02 企業管理 企業管理 向世界最賺錢的APP學行銷定位 朱訓麒- 2022.04.11 企業管理 突破財務指標限制:數據分析與機器學習技術 名家廣場- 2022.04.11 企業管理 你的產品不是你的產品 胡恒士- 2022.04.06 企業管理 家族傳承要先確認資產真實現狀 名家廣場- 2022.04.06 企業管理 善用大獲利、大配息、大減資的現金 社論- 2022.04.04 法務稅務 法務稅務 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5月上路後如何勞資雙贏 寰瀛法律- 2022.04.08 法務稅務 企業不可不知的碳費與碳關稅 寰瀛法律- 2022.04.06 法務稅務 不要怕去法院勞動調解 寰瀛法律- 2022.03.25 法務稅務 修財劃法不能縱容地方政府卸責 經濟思維- 2022.03.23 法務稅務 沒有申請加班,就不能請領加班費? 寰瀛法律- 2022.03.18 金融保險 金融保險 金融世界下的戰爭與和平 黃崇哲- 2022.04.01 金融保險 高配息與高殖利率的迷思 林燦澤- 2022.03.30 金融保險 逐步開展的中小企業籌資與純網路證券商 名家廣場- 2022.03.29 金融保險 TRF到底誰賺到? 名家廣場- 2022.03.28 金融保險 買防疫保單就像買樂透? 黃惠聆- 2022.03.21 社會觀察 社會觀察 2050年除了淨零目標,更要關注人口跌破2,000萬 社論- 2022.04.11 社會觀察 痛苦指數升高了 經濟教室- 2022.04.10 社會觀察 拿捏防疫和經濟成長的平衡點 社論- 2022.04.09 社會觀察 少子化與高齡化趨勢對台灣產業未來的影響 名家廣場- 2022.04.08 社會觀察 薪資物價螺旋上升可能捲土重來? 社論- 2022.04.07 ESG ESG 無所不在的ESG風險及因應對策 王嘉緯- 2022.04.11 ESG 見微知著推動淨零排碳需有更周延的規則與配套 社論- 2022.04.10 ESG 遠距醫療─醫療模式或環境永續選擇? 名家廣場- 2022.04.07 ESG 還是老問題—經濟成長和環境保護孰重? 名家廣場- 2022.04.07 ESG 什麼是碳權的國際接軌? 名家廣場- 2022.04.07 數據科技 數據科技 股東數、股權集中度是股價溫度計 呂淑美- 2022.04.08 數據科技 協助產業跨進數位經濟時代,須政策創新 社論- 2022.04.06 數據科技 後疫時代資料中心華麗轉型 名家廣場- 2022.04.03 數據科技 節能風吹進數位邁向綠色運算 名家廣場- 2022.04.03 數據科技 工業智慧技術點亮高雄未來 名家廣場- 2022.03.23 科技發展 科技發展 LCD供需落差大2022年TV面板迎挑戰 產業分析- 2022.04.10 科技發展 數位孿生技術讓新加坡智慧城市升級 名家廣場- 2022.04.01 科技發展 被砍單?科技大廠與小廠的兩樣情 吳筱雯- 2022.04.01 科技發展 低軌道衛星引爆全球商機 產業分析- 2022.03.27 科技發展 企業上雲3+1項成功關鍵 產業分析- 2022.03.27 名家群 名家薈萃 編採線上 名家Video 名家來了 工商財經周報 工商財經網 名家評論工商名家見解洞悉財經 總經經濟 總經經濟 正視台灣產業結構失衡發展危機 戴肇洋- 2022.04.08 總經經濟 物價回不去了嗎? 經濟教室- 2022.04.03 總經經濟 兩岸和則兩利,爭則兩傷─從三角貿易創歷年新高談起 社論- 2022.03.28 總經經濟 央行這次不一樣了 許嘉棟- 2022.03.25 總經經濟 談統計的小數點 于國欽- 2022.03.25 國際經貿 國際經貿 印太經濟架構,可能淪為大火熱炒過的涼菜 盧信昌- 2022.04.11 國際經貿 日圓的避險貨幣光環為何失色? 社論- 2022.04.08 國際經貿 亞洲第二季展望:迎來轉折點 名家廣場- 2022.04.07 國際經貿 台灣最該擔心的地緣政治風險有哪些? 名家廣場- 2022.04.06 國際經貿 從俄烏戰事看人民幣發展方向 社論- 2022.04.02 企業管理 企業管理 向世界最賺錢的APP學行銷定位 朱訓麒- 2022.04.11 企業管理 突破財務指標限制:數據分析與機器學習技術 名家廣場- 2022.04.11 企業管理 你的產品不是你的產品 胡恒士- 2022.04.06 企業管理 家族傳承要先確認資產真實現狀 名家廣場- 2022.04.06 企業管理 善用大獲利、大配息、大減資的現金 社論- 2022.04.04 法務稅務 法務稅務 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5月上路後如何勞資雙贏 寰瀛法律- 2022.04.08 法務稅務 企業不可不知的碳費與碳關稅 寰瀛法律- 2022.04.06 法務稅務 不要怕去法院勞動調解 寰瀛法律- 2022.03.25 法務稅務 修財劃法不能縱容地方政府卸責 經濟思維- 2022.03.23 法務稅務 沒有申請加班,就不能請領加班費? 寰瀛法律- 2022.03.18 金融保險 金融保險 金融世界下的戰爭與和平 黃崇哲- 2022.04.01 金融保險 高配息與高殖利率的迷思 林燦澤- 2022.03.30 金融保險 逐步開展的中小企業籌資與純網路證券商 名家廣場- 2022.03.29 金融保險 TRF到底誰賺到? 名家廣場- 2022.03.28 金融保險 買防疫保單就像買樂透? 黃惠聆- 2022.03.21 社會觀察 社會觀察 2050年除了淨零目標,更要關注人口跌破2,000萬 社論- 2022.04.11 社會觀察 痛苦指數升高了 經濟教室- 2022.04.10 社會觀察 拿捏防疫和經濟成長的平衡點 社論- 2022.04.09 社會觀察 少子化與高齡化趨勢對台灣產業未來的影響 名家廣場- 2022.04.08 社會觀察 薪資物價螺旋上升可能捲土重來? 社論- 2022.04.07 ESG ESG 無所不在的ESG風險及因應對策 王嘉緯- 2022.04.11 ESG 見微知著推動淨零排碳需有更周延的規則與配套 社論- 2022.04.10 ESG 遠距醫療─醫療模式或環境永續選擇? 名家廣場- 2022.04.07 ESG 還是老問題—經濟成長和環境保護孰重? 名家廣場- 2022.04.07 ESG 什麼是碳權的國際接軌? 名家廣場- 2022.04.07 數據科技 數據科技 股東數、股權集中度是股價溫度計 呂淑美- 2022.04.08 數據科技 協助產業跨進數位經濟時代,須政策創新 社論- 2022.04.06 數據科技 後疫時代資料中心華麗轉型 名家廣場- 2022.04.03 數據科技 節能風吹進數位邁向綠色運算 名家廣場- 2022.04.03 數據科技 工業智慧技術點亮高雄未來 名家廣場- 2022.03.23 科技發展 科技發展 LCD供需落差大2022年TV面板迎挑戰 產業分析- 2022.04.10 科技發展 數位孿生技術讓新加坡智慧城市升級 名家廣場- 2022.04.01 科技發展 被砍單?科技大廠與小廠的兩樣情 吳筱雯- 2022.04.01 科技發展 低軌道衛星引爆全球商機 產業分析- 2022.03.27 科技發展 企業上雲3+1項成功關鍵 產業分析- 2022.03.27 名家群 名家薈萃 編採線上 名家Video 名家來了 工商財經周報 工商財經網 首頁社會觀察前瞻填補各領域人力缺口 前瞻填補各領域人力缺口 楊雅惠 2022.01.21 Facebook LINE Twitter Telegram WhatsApp 圖為大學生上課。

圖/本報資料照片 社會上各行各業,昔稱三十六行,又稱七十二行,又謂百業千姿,數字一直增加,仍無法盡述各行各業衍生幅度。

行行業業據地立足,興盛蕭條,各有其時;所需人才的專長素養,相距有近有遠;所須投入時日磨鍊,費時有短有長。

由此可見各領域之教育、培養、任用機制,亦應有所不同。

然而,當前不少領域出現人力缺口,放眼未來,缺口亦難快速補足,令人憂慮。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昔日學徒自小拜師學藝,今日教育在各級學校執行,任用機制由公私部門決定,訓練機制歸各公司機關職涯設計。

對人力之培訓,必須具備前瞻觀點,認識台灣所需重要人才,規劃所需培育機制,否則環境變遷,產業更迭,結構調整,往往有些行業求才若渴,有些行業則求職見摒。

在這少子化的世代,更不可浪費人力,應助年輕人充實百般武藝,打造充滿光輝璀燦的未來。

人力資源涉及供需兩層面,先以需求面言,製造業與服務業所需人力不同,高科技產業與傳統產業有別,生產事業與金融事業工作差異。

由國發會歷年所公布的人力需求調查,其對110至112年間的21項重點產業中相關職業項目118項,其中數位發展相關職類所須人力占比超過一半,包括研發、軟體、工程、資訊、系統等等。

究其缺乏人才原因,業者所反映的首位原因,是「應屆畢業生供給數量不足」,占總原因比例26.3%最多,其次為「在職人員技能或素質不符」占26.0%,再次之為「在職人員易被挖角,流動率過高」占16.1%。

此外,根據勞動部110年第4次調查,以111年1月與110年10底相較,各行業中以製造業人力需求較多(包括電子零組件、金屬製品製造業、機械設備製造業等),高於服務業;人力需求原因主要是「公司營運擴增或多角化經濟」及「退離者之補充」。

另從供給面而言,根據教育部所公布的108學年度各級教育統計,以大專校院學生人數而言,檢視90年至108年間歷年結構占比變化,其中商業及管理從90年23.0%降至108年16.9%,工程及工程業在同期間從24.3%降至16.6%,而醫藥衛生從8.4%增至9.8%,餐飲及民生服務業更從3.3%增至10.7%。

上述的學生領域比重與當今社會需求趨勢相較,醫藥衛生確實反應了社會之強烈需求,然而餐飲民生服務業在近兩年疫情環境下已跌落雲端,至於需才殷切的工程類科卻反有下降趨勢。

探其原由,108學年度的學生們在COVID-19襲擊前已決志投入的職場領域,常只反應當時市場上之行業興衰,而不少學校在招生壓力下,也總是數算著開學日學生報到人數,未能規劃到數年後學生畢業分叉路的選擇機會。

若能具備前瞻眼光,先預測到行業興衰趨勢,自是上上之策。

但是精準預測不易,則具備跨域能力者,較有生存優勢。

一般而言,科技專長者轉到非科技類較為容易,反之則不然。

求職者若已具備相當科技基礎訓練,無論在原本領域或轉入其他領域,較易找到機會,可以降低人力缺口。

於是乎,在教育訓練階段,若鼓勵增加理工科技領域人數,則未來產業發展情境改變後,人力配合產業發展,就有了活化的生機。

固然某些招聘人力的消息來自於非理工科技類科,其入行門檻低,然而其流動性高,人力可替代性大;一旦市場風吹草動,有時遭受淘汰割捨之事常有所聞。

政府部門以服務社會大眾為宗旨,在人力配置上,宜反應社會之各階段需求,具備彈性與專業性。

政府透過高普考遴選人才,包括行政類與技術類兩大類。

以高考三級而言,行政類有9個職組,25職系,46類科;技術類有16職組,32職系,52類科。

一般而言,技術類可轉調行政類,行政類不得轉調技術類;至於行政類中,專業職組可轉調基本職組,反之則不然。

由此可見,技術與專業密度較高者,無論在公職抑或私部門工作上,一旦考慮職涯轉換與人力調度時,較具彈性與應變力。

人才培育,沒有遠慮必有近憂。

人口結構、產業發展、各級教育之間,應相互配合規劃。

各領域人力缺口問題,並非突發事件,乃是早可預知。

檢討人力缺口,豈能只看眼前!如何營造出深度扎根、人才輩出、十步芳草、各適其所的社會,不但是未來世代的課題,更是當代決策與執行者的職責。

今日的落腳,植基於昨日的抉擇;今日的方向,決定了來日的山水。

(本文為個人意見,不代表服務機關看法) >>訂閱名家評論周報,關心全球財經大小事 延伸閱讀 誰來解決台灣當前職業訓練的困局? 以政策介入化解半導體人才供需失衡 論海外就業劇減二十多萬人的迷思 最新人口推估所傳達的警訊 美國工資走揚趨勢將加大通膨壓力 關鍵字 人力缺口人力資源教育訓練高普考 相關主題內容 金融保險 如果KakaoBank在台灣上市有可能嗎? 數據科技 數位轉型要成功從網路寬頻政策見真章 上一篇「淨零排放路徑藍圖」需要更多具體內涵下一篇談二十年來經濟成長的表象與內涵 熱門 戰爭、封城與通膨 供應鏈斷鏈危機再現? 2022.04.07 人口下滑比你想得快 2022.03.27 央行這次不一樣了 2022.03.25 日圓的避險貨幣光環為何失色? 2022.04.08 2050年除了淨零目標,更要關注人口跌破2,000萬 2022.04.11 戰爭、封城與通膨 供應鏈斷鏈危機再現? 訂閱名家評論報 每周一早上10:00發送,讓您掌握熱門時事評論、嚴選名家好文,歡迎訂閱。

已送出,請至您的EMail信箱收取訂閱確認信,按下確認連結以完成訂閱。

名家評論工商名家見解洞悉財經 客服專線:(02)2306-3848業務專線:(02)2308-7111#6611     #6612#6613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2:00、13:30~18:00 FacebookInstagramMailTelegramYoutube 財經要聞財經 稅法 國際 大陸 證券產業 科技 金融 基金 房市 證券投資上市櫃 期貨動態 權  證操盤心法 法人透視 台股逐洞賽 金融理財保險天地 保險達人 發票對獎金融見聞 稅務法規 信用卡年級理財 外匯探搜 基金通 房地產房市快訊 房市亮點 房市專題專家看房 大老闆聊天室 產業快訊智慧機械 大健康金融.理財 房市.建材 科技.綠能消費.時尚 產學.管顧 社企.公益 生技醫療生醫快訊 生醫觀點 生醫趨勢 數位專題 人物面對面  星期人物  戰略高手  職場達人新聞熱點  人事異動站  人物剪影 工商書房書房嚴選  名人書單  雜誌精選全球財經周報  好書推薦  商訊出版電子書 樂活美食   愛車   養生   休閒   時尚   風格 付費專區工商頭條 全版閱讀 線上讀報 展覽工商時報展覽網自動化機械暨智慧製造展台南品味週臺南國際綠色產業展 友好網站翻爆   旺旺中時媒體集團 名家評論工商名家見解洞悉財經 客服專線:(02)2306-3848業務專線:(02)2308-7111#6611     #6612#6613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2:00、13:30~18:00 FacebookInstagramMailTelegramYoutube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權聲明 ©Copyright2022工商財經數位股份有限公司ChinaTimesGroupAllRightsReserved. 請寄 [email protected],陳碧芬收 請勿一稿多投 本報對來稿有刪修權 來稿將刊於工商時報及旗下網站群,並收錄於中時電子報資料庫。

因紙本版面有限,來稿若報紙未能刊登,將於工商時報網站及旗下網站使用。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