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生代-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中生代(Mesozoic)是显生宙的三個地质时代之一,可分為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三个地質年代。

... 是爬蟲類動物,尤其是恐龍,因此又稱為爬行動物時代(Age of the Reptiles)。

中生代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地質年代閱論編-4500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顯生宙始太古代古太古代中太古代新太古代古元古代中元古代新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  單位:百萬年前 中生代(Mesozoic)是顯生宙的三個地質時代之一,可分為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三個地質年代。

中生代最早是由義大利地質學家GiovanniArduino所發表,當時名為第二紀(Secondary),以相對於現代的第三紀。

在希臘文中,中生代意為「中間的」+「生物」。

中生代介於古生代與新生代之間。

由於這段時期的優勢動物是爬蟲類動物,尤其是恐龍,因此又稱為爬行動物時代(AgeoftheReptiles)。

中生代也是板塊、氣候、生物演化改變極大的時代。

在中生代開始時,各大陸連接為一塊超大陸-盤古大陸。

盤古大陸後來分裂成南北兩片,北部大陸進一步分為北美和歐亞大陸,南部大陸分裂為南美、非洲、印度與馬達加斯加、澳洲和南極洲,只有澳洲沒有和南極洲完全分裂。

中生代的氣候非常溫暖,對動物的演化產生影響。

目次 1年代 2板塊 3氣候 4生物 4.1三疊紀 4.2侏羅紀 4.3白堊紀 5參考資料 5.1腳注 6外部連結 年代[編輯] 中生代的年代為2.51億年前至6600萬年前,開始於二疊紀-三疊紀滅絕事件,結束於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為止,前後橫跨1.8億年。

中生代可以分為以下三個紀: 三疊紀:2億5190萬年前到2億130萬年前 侏羅紀:2億130萬年前到1億4500萬年前 白堊紀:1億4500萬年前到6600萬年前 中生代的上界限是二疊紀-三疊紀滅絕事件,滅絕了當時的90%到96%的海洋生物,與70%的陸生生物,也是地質年代中最嚴重的生物大滅絕事件,因此又稱為大死亡(TheGreatDying)。

中生代的下界限是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可能是由猶加敦半島的希克蘇魯伯撞擊事件造成,此次滅絕事件造成當時的50%物種消失,包括所有的非鳥類恐龍。

板塊[編輯] 古生代晚期的大陸位置相當不明確,而科學家已能大致推算出中生代的各大陸位置。

在中生代開始時,各大陸連接為一塊超大陸-盤古大陸。

盤古大陸後來分裂成南北兩片,北方的勞亞大陸,與南方的岡瓦納大陸,之間是特提斯海。

各大陸的分裂形成大西洋沿岸的被動大陸邊緣,例如美國的東部海岸。

[1] 在中生代期間,各大陸逐漸移動到接近現在的位置。

勞亞大陸分裂為北美和歐亞大陸,南方的岡瓦納大陸分裂為南美、非洲、印度與馬達加斯加、澳洲和南極洲,只有澳洲沒有和南極洲完全分裂。

印度在新生代時期與歐亞大陸碰撞、聚合,形成喜馬拉雅山脈。

氣候[編輯] 三疊紀的全球氣候較為乾旱,季節性變化大,尤其是盤古大陸內部;自石炭紀晚期開始,全球的氣候逐漸變得乾旱。

這段時期的海平面低,可能助長了極端的氣溫。

由於水的比熱高,大體積的水體可以穩定氣溫,尤其是海洋,而鄰近大規模水體的陸地氣溫變化較小。

由於盤古大陸的內陸區域離海洋很遠,這些地區的氣溫變化非常大,可能有廣大的沙漠。

大量的紅層與蒸發岩(例如鹽),支持這個理論。

在侏羅紀時期,海平面開始上升,原因可能是海底擴張的加速。

新形成的海洋地殼,使海平面上升至現今的海拔200公尺左右。

此外,盤古大陸開始分裂,形成特提斯洋。

氣溫逐漸上升、穩定。

由於各大陸接鄰海洋,沙漠縮小,大氣中的溼度增加。

白堊紀的氣候狀況較不確定,也較多爭議。

大氣層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使熱帶與極區的溫度梯度較為平順,各地區的氣溫差異不大。

平均氣溫高於現今約攝氏10°。

在白堊紀中期,赤道地區的海洋底層溫度約為攝氏42°,對於許多海洋生物可能過於溫暖,鄰近赤道海洋的陸地反而成為沙漠。

海洋低層的氧氣循環系統,可能因此緩慢、中斷。

因此,大量的生物有機體無法順利分解,進而大量堆積,最終沉積成油頁岩。

但是,不是所有的現存資料可以支持以上假說。

即使全球的氣候溫暖,極區的冰帽、冰河仍最造成氣溫的變動;但目前並沒有發現中生代有冰帽、冰河存在的證據。

定量模型可能無法重建出白堊紀的平坦溫度梯度。

在中生代時期,大氣層中的氧氣含量約12-15%,低於現今的20-21%。

某些科學家甚至提出12%的氧氣含量,因為這是自然燃燒的最低氧氣濃度。

但是一個2008年的研究,認為自然燃燒的最低氧氣濃度是15%。

[2] 生物[編輯] 參見:三疊紀-侏羅紀滅絕事件 三疊紀[編輯] 發生於二疊紀末期的滅絕事件,滅絕當時地球的大部分生物,使許多生物在事件後開始輻射適應。

大型植食性與肉食性恐頭獸類的消失,形成許多空缺的生態位。

繼續存活的二齒獸類、犬齒獸類佔據部分生態位。

在二疊紀末滅絕事件後數百萬年,大型主龍類爬行動物成為中生代的陸地優勢動物,包括:原始鱷魚、恐龍、翼龍類;水中的爬行動物則有:幻龍類、魚龍類、蛇頸龍類。

三疊紀的恐龍體型較小,主要生活在炎熱貧瘠的環境中。

早期出現的恐龍包括艾雷拉龍、板龍、欽迪龍、腔骨龍、始盜龍等。

侏羅紀[編輯] 侏羅紀晚期與白堊紀的氣候變遷,造成另一次輻射適應。

巨大的植食性蜥腳類恐龍(腕龍、梁龍)和大型肉食性恐龍(異特龍)出現。

這一時期的常見植物包括針葉樹、銀杏、蘇鐵和蕨類植物。

主龍類的多樣性在侏儸紀時期達到高峰,鳥翼類和胎盤類哺乳動物也開始出現並持續發展。

部分科學家認為昆蟲的一些器官相當適合被子植物,尤其是口器,而認為昆蟲與被子植物同時開始多樣化。

但是昆蟲的口器的出現時間遠早於被子植物,也早於昆蟲開始多樣化的時間,因此昆蟲的口器是基於其他原因而演化出現的。

白堊紀[編輯] 主條目:白堊紀末滅絕事件 隨著大陸持續分裂,白堊紀的恐龍開始往不同的方向演化,產生了暴龍、三角龍和禽龍以及其他新物種。

翼龍和昆蟲佔領著天空。

白堊紀早期(145-100百萬年前[3])陸地逐漸被擴張的海洋分隔,因此也導致大多數(除了南美洲之外)蜥腳下目走向滅絕。

部分會進行跳島的恐龍,如美扭椎龍,演化出適應歐洲沿岸以及島嶼生活的特徵。

許多恐龍也演化以填補侏儸紀-白堊紀滅絕事件所空下來的生態區位,例如鯊齒龍以及棘龍。

其中最成功的物種為禽龍,幾乎散佈至全球各洲。

極地在某些時節會變得十分寒冷,但是有些恐龍例如雷利諾龍與木他龍仍然生存於極地的森林之中。

極地對於鱷魚來說太過於寒冷,因此最後的離片椎目物種酷拉龍得以在此存活。

翼龍開始演化出更大型的物種像是古神翼龍以及鳥掌翼龍。

哺乳動物繼續興盛:真三尖齒獸類(英語:eutriconodont)出現了體型較大、類似貂熊的掠食者爬獸(英語:Repenomamus)及戈壁錐齒獸(英語:Gobiconodon);獸亞綱也開始有後獸下綱及真獸下綱的物種出現;多瘤齒獸目的土鼠亞目(英語:cimolodont)在此時的化石紀錄十分普遍。

被子植物在白堊紀早期開始發展,自熱帶地區開始出現,白堊紀的全球氣溫允許被子植物分佈到極區。

在白堊紀末期,被子植物已經成為許多地區的大型優勢植物,若以生物量計算,各地的優勢植物仍是裸子植物、蕨類,直到白堊紀末滅絕事件的發生。

在中生代的進程中,早期的大型動物逐漸減少,而小型動物的數量逐漸增多,包括蜥蜴、蛇、哺乳類、鳥翼類、非鳥恐龍。

白堊紀末滅絕事件更加重這種傾向,大型的主龍類消失,而鳥類與哺乳類繼續存活至今。

中生代末發生了白堊紀滅絕事件,50%的生物滅絕,包括所有的非鳥恐龍。

大多學者認為有一顆彗星撞擊地球,引起特大氣候變化,很多動物,尤其是部分變溫動物,無法適應低溫而滅絕。

參考資料[編輯] ^Stanley,StevenM.EarthSystemHistory.NewYork:W.H.FreemanandCompany,1999.ISBN0-7167-2882-6 ^Chemical&EngineeringNews,Vol.86No.35,1Sept.2008,"O2RequirementforBurningRises",p.12 ^CarlFredKoch.Cretaceous.OldDominionUniversity.[2019-04-14].(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14).  BritishMesozoicFossils,1983,TheNaturalHistoryMuseum,London. 腳注[編輯] 外部連結[編輯] TheMesozoicfromPalaeos TheMesozoic,ageofcycadsanddinosaurs Mesozoicterrestrialecosystems Mesozoicclimates Paleozoic/Mesozoicclimate 閱論編地質年代前寒武紀冥古宙(46億至40億年前)(未有任何年代分段被國際地層學委員會承認)太古宙(40億至25億年前) 始太古代(40億至36億年前) 古太古代(36億至32億年前) 中太古代(32億至28億年前) 新太古代(28億至25億年前) 元古宙(25億至5.41億年前)古元古代(25億至16億年前) 成鐵紀(25億至23億年前) 層侵紀(23億至20.5億年前) 造山紀(20.5億至18億年前) 固結紀(18億至16億年前) 中元古代(16億至10億年前) 蓋層紀(16億至14億年前) 延展紀(14億至12億年前) 狹帶紀(12億至10億年前) 新元古代(10億至5.41億年前) 拉伸紀(10億至7.2億年前) 成冰紀(7.2億至6.35億年前) 埃迪卡拉紀(6.35億至5.41億年前) 顯生宙︵5.41億年前至今︶古生代(5.41億至2.52億年前)寒武紀(5.41億至4.85億年前) 紐芬蘭世(5.41億至5.21億年前) 第二世(5.21億至5.09億年前) 苗嶺世(5.09億至4.97億年前)(英語:Miaolingian) 芙蓉世(4.97億至4.85億年前) 奧陶紀(4.85億至4.44億年前) 早奧陶世(4.85億至4.70億年前) 中奧陶世(4.70億至4.58億年前) 晚奧陶世(4.58億至4.44億年前) 志留紀(4.44億至4.19億年前) 蘭多維列世(4.44億至4.33億年前) 文洛克世(4.33億至4.27億年前) 羅德洛世(4.27億至4.23億年前) 普里道利世(4.23億至4.19億年前) 泥盆紀(4.19億至3.59億年前) 早泥盆世(4.19億至3.93億年前) 中泥盆世(3.93億至3.83億年前) 晚泥盆世(3.83億至3.59億年前) 石炭紀(3.59億至2.99億年前) 密西西比世(3.59億至3.23億年前) 賓夕法尼亞世(3.23億至2.99億年前) 二疊紀(2.99億至2.52億年前) 烏拉爾世(2.99億至2.72億年前) 瓜達洛普世(2.72億至2.6億年前) 樂平世(2.6億至2.52億年前) 中生代(2.52億至6600萬年前)三疊紀(2.52億至2.01億年前) 早三疊世(2.52億至2.47億年前) 中三疊世(2.47億至2.37億年前) 晚三疊世(2.37億至2.01億年前)(英語:LateTriassic) 侏羅紀(2.01億至1.45億年前) 早侏羅世(2.01億至1.74億年前) 中侏羅世(1.74億至1.64億年前) 晚侏羅世(1.64億至1.45億年前) 白堊紀(1.45億至6600萬年前) 早白堊世(1.45億至1億年前) 晚白堊世(1億至6600萬年前) 新生代(6600萬年前至今)古近紀(6600萬至2303萬年前) 古新世(6600萬至5600萬年前) 始新世(5600萬至3390萬年前) 漸新世(3390萬至2303萬年前) 新近紀(2303萬至258萬年前) 中新世(2303萬至533萬年前) 上新世(533萬至258萬年前) 第四紀(258萬年前至今) 更新世(258萬至1.17萬年前) 全新世(1.17萬年前至今) 規範控制 AAT:300391255 BNF:cb119469745(data) GND:4038793-8 LCCN:sh85097131 NDL:00573928 閱論編恐龍-有關議題特徵 恐龍木乃伊 恐龍的體型 恐龍骨骼 恐龍牙齒(英語:Dinosaurtooth) 恐龍皮膚 恐龍糞便 恐龍蛋 恐龍的羽毛 中生代 三疊紀 晚三疊世 侏羅紀 早侏羅世 中侏羅世 晚侏羅世 白堊紀 白堊紀﹣古近紀滅絕事件 分類蜥臀目 艾雷拉龍類 獸腳亞目 堅尾龍類 角鼻龍類 蜥腳形亞目 原蜥腳下目 蜥腳下目 鳥臀目 角足龍類 鳥腳亞目 頭飾龍類 角龍亞目 厚頭龍亞目 裝甲類 劍龍亞目 甲龍亞目 分布 亞洲 北美洲 南極洲 南美洲 印度與馬達加斯加 大洋洲 歐洲 非洲 博物館 中國 祿豐縣恐龍博物館 自貢恐龍博物館 美國 美國自然史博物館 波士頓科學博物館 加拿大皇家蒂勒爾博物館 柏林自然博物館 倫敦自然博物館 維也納自然史博物館 主題公園/保護區 中華恐龍園 西峽恐龍遺址園 河南南陽恐龍蛋化石群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大山鋪恐龍化石群遺址 相關學科 恐龍生理學 古生物學 古動物學 古生態學 地質學 埋藏學 恐龍分類 恐龍主題頁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中生代&oldid=69508834」 分類:​中生代隱藏分類:​使用ISBN魔術連結的頁面包含AAT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BNF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GND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LCCN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DL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專案 維基共享資源 其他語言 AfrikaansAlemannischالعربيةAsturianuAzərbaycancaБашҡортсаБеларускаяБеларуская(тарашкевіца)БългарскиBrezhonegBosanskiCatalàČeštinaЧӑвашлаCymraegDanskDeutschΕλληνικάEnglishEsperantoEspañolEestiEuskaraفارسیSuomiFrançaisNordfriiskGaeilgeGalegoעבריתहिन्दीHrvatskiKreyòlayisyenMagyarՀայերենBahasaIndonesiaÍslenskaItaliano日本語JawaქართულიҚазақша한국어КыргызчаLatinaLëtzebuergeschLietuviųLatviešuМакедонскиМонголBahasaMelayuPlattdüütschनेपालीNederlandsNorsknynorskNorskbokmålOccitanPicardPolskiPiemontèisپنجابیPortuguêsRomânăРусскийSrpskohrvatski/српскохрватскиSimpleEnglishSlovenčinaSlovenščinaСрпски/srpskiSundaSvenskaไทยTagalogTürkçeУкраїнськаOʻzbekcha/ўзбекчаTiếngViệtWinaray吴语Bân-lâm-gú粵語 編輯連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