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蘭克福學派的批判理論@ 趙忠傑的公共政策與公民社會論壇。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200605142156法蘭克福學派的批判理論 · 批判理論認為異化、物化以及結果的不自由經驗歸根究底都是人羣的分裂所造成的。

少數人支配著大數人的行動,主宰著 ... 趙忠傑的公共政策與公民社會論壇。

這裡發表公共政策與公民社會相關議題,歡迎參閱並留下您的寶貴意見,交流交流!日誌相簿影音好友名片 200605142156法蘭克福學派的批判理論?未分類資料夾法蘭克福學派的批判理論   一、前言 「法蘭克福學派」(FrankfurtSchool)是一般的通稱,他們則自稱他們的立場為「社會批判理論」(TheCriticalTheoryofSociety)或逕稱「批判理論」(CriticalThoery)。

1920年代初期,霍克海默(MaxHorkheimer,1895~1973)以及幾位德國年輕人共同策劃成立一個社會研究所。

此研究所於1923年正式成立,但ㄧ直要到1930年霍克海默擔任所長之後,社會研究所才有一個較明確的發展方向,而今日所習稱之社會批判理論也才稍具雛形。

二次大戰前德國納粹執政,法蘭克福社會研究所輾轉遷到美國,附屬於紐約哥倫比亞大學。

戰後,應西德政府之邀,遷回德國法蘭克福大學。

從1930年代後期到1940年代前期(也就是流亡美國期間),是法蘭克福學派最豐碩的創作時期。

早期主要的成員包括霍克海默、阿多諾(T.Adrno,1903~1969)、馬庫色(H.Marcuse,1898~1979)、佛洛姆(E.Fromm)等,當代則以哈伯馬斯(J.Habermas,1929~)最為傑出,哈柏馬斯可說是法蘭克福學派集大成者。

所以批判理論可說是天才羣經過十年集體的、持續的努力的一個結晶。

二次大戰之後,批判理論的影響力日漸增加,不但對現代的的社會學、政治學、哲學等有直接的衝擊,對一般年輕的知識份子也有相當大的影響。

雖然批判理論所繼承的思想傳統主要是黑格爾的辯證觀念、馬克思的歷史唯物論與意識形態批判(Ideology-Critique),以及佛洛依德的心理分析,但是康德、叔本華、尼采、胡塞爾、海德格等人的哲學對批判理論也都有影響。

晚近哈伯馬斯所建立的理論體系,連英美學界的語言哲學、科學哲學(PhilosophyofScience),以及社會學理論都兼容並蓄。

因此法蘭克福學派的思想淵源是多方面的,對任何一方都採取批判的態度,從未全盤接受任何一個思想來源(包括馬克思)。

以下僅就早期法蘭克福學派幾項常見而基本的特徵作一概略的闡述。

  二、法蘭克福學派批判理論的批判層次與代表人物 (一)批判理論的批判層次 法蘭克福學派的理論一直都被命名為"批判理論",這樣認為,強調的無疑是其中的批判精神和批判意識。

那麼,何謂批判呢?粗略地說,根據盧卡奇對批判理論的論述來看,大概不出以下三個層面: 1.思想層面,指的是理性批判和形而上學批判; 2.社會層面,強調的是社會批判(大眾文化批判); 3.最後是國家層面,側重於意識形態(政黨意識形態和科學主義意識形態)。

當然,這三個層面並非各自獨立,而是相互照應,構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

於是,可以這樣認為:法蘭克福學派的批判實際上強調的是一個總體性。

在總體性批判概念的指引下,法蘭克福學派經歷了三代七十多年的發展,在每一代,都有一個核心人物。

 (二)代表人物及其觀點: ●霍克海墨(MaxHorkheimer)、阿多諾(TheodorAdirno)、馬庫色(HerbertMarcuse)、哈伯瑪斯(JurgenHabermas)…。

●阿多諾與霍克海墨:「偏見」即是當代文明的反應。

社會結構中的分工、獨佔、交換、成功、競爭等概念,不斷增強性格中的某些心理反應(權威人格),而造成了一套潛在的法西斯文化。

●馬庫色的「單面向人」(one-dimensionalman)用來描繪:現代科技進步,造成了一個無法反抗的控制系統,人只能學習、順應,而無力批判、反擊。

為了追求物質享受,人們放棄了自由,向「假需求」投降,誤信自己有某種社會需求。

單面向的追求科技與物質,生活被單一的科技物質所統制,不是一個完整的人。

●哈伯瑪斯認為:批判理論的合法性必須建立在「理想的溝通情境」(anideal-speechsituation)中,每個人均有同樣的自由根據其理性,發表自己的意見,而真理便在這不受扭曲的溝通中展現。

  三、法蘭克福學派與馬克思主義 (一)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 馬克思所謂的「商品拜物教」(CommodityFetishism),也是指人們蔽於現成的商品,無法透過商品看到商品製造過程中的社會關係。

因而將商品及商品的交易絕對化、神秘化了。

法蘭克福學派的思想也具有這種傾向。

根據霍克海默的意思「批判理論的任務就是要透視事物的世界,以顯露底下的人際關係。

資本主義的社會關係即事物之間的平等交易。

批判理論就是要看『物底下的人』(TheHumanBottomofNonhumanThing),並揭開平等的表象。

」他們對於文化產品如音樂、藝術也是秉持著這一貫的觀點。

透過音樂或藝術來看當時社會的人羣關係,而不是探討音樂或藝術的表達形式或內涵。

(二)新馬克思主義 法蘭克福學派一般亦稱之為新馬克思主義,因為黑格爾、馬克思的思想以及二者之間的關聯,乃是批判理論的重要基礎。

然而,事實上,法蘭克福學派到目前為止的發展,可視為逐漸背離馬克思原始教義的過程。

到了當代的哈伯馬斯,馬克思的色彩更是沖淡了許多。

而且哈氏對馬克思的學說有許多批評及修正。

其差異如下: 1.其中一個很主要的差異就是,法蘭克福學派認為,在當代的工業先進社會中,工人(無 產階級)的處境已獲得大幅的改善,逐漸被整合到當代社會之中。

所以許多的調查研究 都顯示,工人的政治態度相當保守。

因此法蘭克福學派的理論家認為在當代資本主義社 會工人已喪失了革命的動力了,如果要將徹底轉變當代社會的希望寄託在工人身上,勢 必落空。

 2.當代的批判理論家哈伯馬斯也曾非常扼要的指出當代資本主義的兩項特徵,及其在理 論上的後果。

一者為科學已經成為主要的生產力了,亦即在當代工業生產的過程中主要 是靠科學、技術或自動化的機器,而不是靠勞力,因此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能否適 用於當代社會就很有疑問了。

哈柏馬斯也指出另一項特徵,政府在經濟過程中的角色大 為增加,經濟不再是一個獨立自主的範疇了,像早期資本主義社會那樣。

所以分析當代 社會,政治的範疇具有基本的重要性。

不能再像馬克思分析早期資本主義社會把政治範 疇當作「殘餘範疇」(Residualcategory),或將政治當作附屬現象。

3.再者,批判理論似乎很注重馬克思所謂的「上層建築」的分析,例如大眾文化、音樂、 文學,以及意識型態的批判,這些構成批判理論的一個主要內容。

而相對地,批判理論 對於馬克思所謂的「經濟基礎」的分析似乎沒有那麼關注。

因此一般論者認為法蘭克福 學派似乎缺少經濟理論。

不過由此亦可知法蘭克福學派與馬克思學說二者的重心不大相 同。

4.對烏扥邦看法的不同;馬克思對於他的烏托邦──共產主義社會一向著墨不多,語焉不 詳。

因此關於共產主義社會,我們所知道的也僅僅是一些空泛的話頭,如「各盡所能, 各取所需」、「共產社會的人,上午到工廠工作,下午去釣魚,晚上讀柏拉圖」,很難藉此 進窺共產主義社會的全貌。

而法蘭克福學派的理論家則拒絕清楚地界定他們的理想社 會,他們認為這樣做超出了一個理論家的本分,而且也不切實際。

例如馬庫色就認為社 會理論能透過分析現存之社會經濟情況,而推動社會的變遷,但「其後新社會的建設就 不再是理論探究的對象了,因為新社會應該是被解放之人的自由創造」,而不是理論家能 夠在事前詳細規劃的。

  四、異化與物化 批判理論的辯證思想係以個人不自由的經驗為起點。

社會政治現象是人的行動所造成的,可是卻經常脫離人的控制,成為一種陌生的力量,甚至反過來控制人類的歷史行程。

這就是一般所謂的「異化」(Alienation)或「物化」(Reification),也是人類不自由的經驗根源。

批判理論認為異化、物化以及結果的不自由經驗歸根究底都是人羣的分裂所造成的。

少數人支配著大數人的行動,主宰著他們的命運。

雖然社會建制(Establishment)與歷史是大多數人參與創造的,但面對著社會建制,作為歷史創造之主體的羣眾卻感到陌生,感到無力。

社會建制似乎具有永恆不變的實在性,歷史似乎具有不可改變的力量,因此羣眾遂淪為不可知之社會及歷史力量所操縱的客體了。

羣眾之所以從歷史之主體淪為歷史之客體,因為他們被宰制,被某種意識形態與權力關係所「限制」,因而不自覺地(或身不由主地)重複著僵化的思想模式及行動模式,維持著現存的社會建制。

批判理論認為要克服異化與物化消除人羣的分裂或人宰制人的局面,在平等的基礎之上形成共同的意志(CommonWill)或共識,以引導及規範社會行動。

如此,人類才能有意識地,自覺地創造歷史,也才能共同主宰自身的命運在此之前,人類的歷史只是史前史(Prehistory),人類的意識與意志在歷史行程中並不扮演重要角色,只有當人羣的共同意志凝結起來,主導歷史的發展,掌握共同的命運,人類真正的歷史時期才開始。

  五、傳統理論與批判理論 就法蘭克福學派的觀點,社會科學界所謂的「理論」其實只是指「經驗理論」(EmpiricalThoery),或霍克海默所謂的「傳統理論」(TraditionalTheory)。

此種意義的理論係包括一組相互關聯的命題,為研究某一種經驗現象之所得,其目的在於精確的描述、說明、及預測該現象。

既然要精確預測,則必須儘量使研究的過程以及研究的結果不致「干擾」研究對象,儘量使研究對象保持原封不動。

如此才能確保理論預測的有效性。

但這一個路子下來,卻因為社會科學知識的分配而將會分化為兩大陣營-明智的社會工程師與無知的大眾。

這種局面就是通常所謂的「科技專家統治」。

而法蘭克福學派所謂的理論,主要是一種對社會現象的批判。

當然,要批判社會現象必須先要分析與了解。

由此可見批判理論與經驗理論並不是一種對立的關係。

批判理論必須涵攝經驗理論,才能作有效的批判。

這種批判理論類似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批判以及佛洛依德的心理分析理論,其主要的目的不在於一種靜態的了解,而是希望透過靜態的了解而思有以轉化之。

如馬克思分析資本主義的經濟體系,就是希望找出資本主義社會中矛盾或變遷的潛在來源,進而組織集體行動來改變現狀。

佛洛依德對潛意識領域的了解也是取向於將潛意識的病因轉化成意識,以解除精神病患的痛苦。

所以批判理論就是希望透過對事實或現實的批判與否定,來喚醒或轉變羣眾的意識,也就是希望社會理論家的分析、診斷能為羣眾所取用,以破除他們的假意識(FalseConsciousness),從而喚起羣眾自發性的行動來改革社會現狀,邁向合理的社會秩序。

所以在上述兩路的思想傳統裡,「理論」的意義與功能能有相當大的差別,而其可能造成的社會後果也大相逕庭,茲以下來表示: 1.    經驗理論→科學預測→方法論的禁制→(MethodologicalProhibitionism)→科技專家統治。

2.    批判理論→意識的啟蒙或喚醒→集體行動→邁向合理的社會   六、批判理論的檢證邏輯 批判理論與經驗理論(或經驗科學)二者的「檢證邏輯」(LogicofVerification)大異其趣。

經驗理論由於目的在於描述、說明現實情況,所以它的檢證脈絡(ContextofVerification)自然是在現實的經驗世界。

而批判理論固然也要先了解現實情況,但它主要的目的還是在於尋找現實中矛盾、緊張的事實,加以揭發披露,以喚起人們的關注,促進現實社會的轉變。

所以批判理論正確與否必須在此一過程中檢證,而不能在當下的經驗事實裡獲得決定性的驗證。

但在這裡也有個問題存在,即理論如果無法引發人們自發性的行動,而導致社會變遷,是否就證明理論對社會的分析、診斷是錯誤呢?這只是其中的一種可能性,另外一種可能性是羣眾的抗拒。

這種抗拒有點類似心理分析者所遭遇到的精神病患的抗拒。

在心裡分析中,遭遇病患的抗拒並不代表診斷錯誤。

至於到底是理論錯誤,還是遭遇羣眾的抗拒,必須作進ㄧ步的試探,在未來的歷史過程中求證。

批判理論的目的在於促使現實社會繼續不斷地邁向一個合理的社會組織,批判理論就在此一過程中繼續不斷地接收檢證。

因此批判理論的檢證不僅是一邏輯的過程,同時也是一歷史的過程。

  七、批判理論的三角點(辯證─批判─否定) 在此批判理論中,辯證、批判、與否定三個概念互相扣聯且交互運用。

辯證的過程其實就是一種不斷否定的過程。

所以辯證的思考方式也就是一種否定性的思考方式(NegativeThinking)。

如果應用到社會政治現象,就是透過不斷的批判、否定,而使社會現實朝合理的方向轉變。

當然這種「否定」或「批判」若是要有轉變社會的力量,必須兼顧兩個層次: (一)       理論上的分析、批判層次; (二)       其次是實質的否定力量(MaterialNegativeForce)的形成,就是要以理論上的批判來喚醒或轉變民眾的意識,進而組織集體的行動,以改變實際的生活條件。

所以理論的批判、意識的啟蒙,以及集體行動三者是不可分割的整體。

只有在此一脈絡中,理論才具有轉變社會的實質力量,否則只是抽象的思辯而已。

所以在批判理論的目標其實就是要引發社會變遷,以改變現狀。

只有對現存的社會建制加以有效的而且不斷的批判與否定,促使它轉化,我門才能繼續邁向合理的社會。

這也就是為什麼批判理論家相信「否定性思考方式的力量」(ThePowerofNegativeThinking)。

再者,一個具有批判心靈的人,必然會經驗到思想與存在、觀念與現實之間的緊張,要解決這種緊張就必須批判存在、批判現實,以喚起實質的否定力量,來改變存在或現實,究極而言,思想與存在或觀念與現實之間的緊張不可能永久消失,因為這是人類的基本處境(HumanCondition),只能暫時抑制或緩和而已。

因此,批判的活動必須繼續下去,否定性的力量也必須不斷地喚起。

這就是歷史的辯證過程。

八、工具理性的問題 批判理論乃是相應於20世紀科技文明而崛起的一種社會思潮。

因此若要了解批判理論,不僅要注意它所繼承的思想傳統,更要注意它的時代背景。

批判理論家的時代感很強,他們對思想傳統所做的批判性繼承,主要即根據當代文明的事實及需要。

法蘭克福學派認為,現代人在科技意識的籠罩之下,試圖將一切生活實踐(LifePraxis)及制度安排問題都化約為技術性的問題來處理,於是而有決策理論、政策科學、社會工程學等的發展,希望模仿自然科學與工藝技術之間的關係模式,來「應用」社會科學的知識。

而生活實踐中無法化約為技術問題的,如與公共政策密切關連的價值判斷、目標形成的問題,就只好歸之於在位者主觀的決定了。

就這樣輕易地將眾人之事的最後決定權讓渡給少數幾個人。

這種心態與作法很可能造成專家統治,由少數幾個人操縱、統治著廣大的羣眾。

所以科技意識實在是一種最厲害的意識型態,它默認甚是加強了科技文明底下人宰制人的不合理局面。

再者,工具理性氾濫,科技意識滲透的結果,使得人們實質理性(SubstantiveRationality)或道德理性逐漸麻痺。

面對著價值、目標、道德、倫理等無法化約為技術問題的「殘餘問題」現代人常感到徬徨不安,無法抉擇,所謂「迷失」、「失落」的感覺,大都根源於此。

所以工具理性必須要加以接引、超渡才能造福人類,它的犯濫與墮落終究會成為人類的禍害。

在法蘭克福學派看來,這個時代問題的解決之道,不是要全盤的否定科技文明,也不是要減緩科技進步的速度,而是要使人羣成為科技發展之主體,以駕馭力量龐大、發展神速的科技。

人羣之共同意志或共識的形成,乃是人羣共同控制科技的一個先決條件。

只有如此,科技才不會淪為人宰制人的一種媒介(幫兇),才能提升為人類解放的一項不可或缺的助力   九、批判理論與人類解放 批判理論繼承黑格爾的一個觀念,就是將自然現象的因果規律與社會現象的規律加以區別。

前者他稱之為「自然的因果」(CausalityofNature),後者為「命運的因果」(CausalityofFate)。

二者的差異在於「自然的因果」是冥頑不靈、永恆不變的,而「命運的因果」則是可以轉化的,只要人類有這種覺醒。

批判理論探求社會事實以及種種因果關係,就是著眼於它們的轉化,希望透過分析、批判來活轉它們。

「命運的因果」好像心理分析中的「潛意識的法則」,它們之得以作用,乃是由於人們根本沒有意識到它們,因而無法控制它們。

如果將潛意識動機加以揭露,使之成為意識的,則可以納入意識控制的範圍,使人可以真正了解自己而能夠控制自己。

「命運的因果」之得以運作係由於人之不自知,而其運作之結果又導致人之不能自主。

如何察覺、暴露這種因果,使人能自知,進而轉化之,使人能夠自主,這是批判理論的任務。

因此,批判理論的性質與目標最終還是歸結到認識人類自己,並轉化命運的因果,進而得到實質的解脫。

  十、結語    批判理論家大都不是系統的理論家。

這主要是由於他們一直不肯在理論上作正面的肯定。

因為一經肯定,則很可能會成為被批判的對象,而不能永遠站在批判者的立場。

因此他們對於批判所根據的標準或基礎一直不肯作有系統的表述與檢討。

但他們的批判一定隱含著某種標準,如不加以檢討、驗證,勢必會削弱他們所作的批判的說服力,甚至有將他們的理想強加於他人之嫌。

批判理論這一傳統性格一直到晚近的哈伯馬斯才有所轉變,他發展知識論以及溝通理論就是在構築批判理論的基礎。

批判理論發展到目前,還留下許多問題有待解決,例如理論與實踐之間的關聯以及批判之標準或基礎,都還沒有一個明顯,且可資運用的模型,留下許多空隙有待填補。

 /Xuite日誌/回應(0)/引用(0)沒有上一則|日誌首頁|沒有下一則回應 ajackperson's新回應沒有新回應! 關鍵字 加我為好友日誌相簿影音 我的相簿 ajackperson's新文章企業家與社會企業我們一起譜寫的公益奏鳴曲NGO「公益休閒產業」創新經營模式之芻議--趙忠傑NGO是兩岸和平與長治久安的重要契機--趙忠傑NGO文化藝術之路的迷航與返航--趙忠傑六月的感謝微風、陽光、金色大道。

時光的聲音。

NGO簡單說--趙忠傑NGO圖繪出的藝術史詩與公民社會 全部展開|全部收合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