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成岩學習資源 - 自然與人文數位博物館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岩石中礦物的顆粒大小火成岩內晶體的大小可用微視與巨視兩種尺度來衡量,如在偉晶中之石英與長石晶體大小可用公分或甚至公尺為計算單位。

如果一岩石之結晶體可由肉眼或 ...  Mode: ViewEdit     |回首頁|ENGLISH|兒童館|CHILDREN|MyMuseum |進階檢索 現在位置:自然與人文數位博物館 » 一般大眾 » 數位典藏 » 地質學 » 火成岩 » 學習資源 ::: 相關連結 學習資源 多媒體 標本庫瀏覽 知識庫瀏覽 概論 火山岩之組織與構造 Path::台灣之火山活動與火成岩->火成岩之礦物與岩石->火山岩之組織與構造 台灣之火山活動與火成岩 火成岩之礦物與岩石 岩石 火成岩 岩漿 世界火山的分布 台灣的火山區 火山作用與火山地形 火山岩之組織與構造 火山岩之特性 深成岩體之特性 火成岩之礦物組成 火成岩之分類 火成岩的化學特性 岩漿演化 火成岩的年代測定 板塊構造運動 中洋脊岩漿活動與火成岩 隱沒帶的火成岩 大陸裂隙玄武岩之成因 矽質玄武岩與鹼性玄武岩的區別 台灣北部隱沒帶的火山岩 台灣東部弧陸碰撞帶的火山岩 台灣西部大陸裂谷型的火成岩 金門之礦物與岩石 火山岩之組織與構造 結晶程度(圖1)  岩石若達到完全結晶的程度,全部由結晶體所構成,則為全晶質;若全由玻璃質所構成,則稱為全玻質;若由結晶質與玻璃質混合形成,則稱為半晶質。

全晶質為深成岩類之特性,半晶質則是於地表或近地表冷凝所形成。

全玻質者極少,它常見於熔岩如黑曜岩或為岩脈、岩床或岩體之邊緣部分。

一個厚的玄武岩質岩床可能同時存在著這幾種組織;在邊緣部分可能為玻璃質,在中心部分為全晶質,而在中間部分則可能為半晶質。

結晶的速度與岩漿的黏度為控制結晶程度之主要因子。

 岩石中礦物的顆粒大小  火成岩內晶體的大小可用微視與巨視兩種尺度來衡量,如在偉晶中之石英與長石晶體大小可用公分或甚至公尺為計算單位。

如果一岩石之結晶體可由肉眼或藉手拿放大鏡觀察者稱為顯晶質;反之,無法以上述方式觀察到者稱為隱晶質。

隱晶質者可能為細晶質、半晶質或玻璃質。

顯晶質依其顆粒大小又可分為平均顆粒大小大於5mm之粗粒與5~1mm之中粒和小於1mm之細粒三類,但這種分法最好用在所有粒度大致均一的等粒岩石上。

  晶體粒度的大小,就如同結晶度一樣,完全受到冷卻速率與黏度所控制,但在其他方面如結晶物質在岩漿中之濃度,以及在冷凝過程中是在寧靜或是擾動的環境下結晶亦是重要的控制因素。

 岩石中礦物的自形程度(圖2)  岩石之組成礦物其外形之描述,主要是討論其結晶面的發育情形,也就是結晶的形態。

如果一結晶體具有良好之結晶面,則稱之為自形;否則稱之為他形;介於二者間之發育情形,則稱之為半自形。

晶形指示了結晶時的環境,自形礦物是在較厚的岩漿體中緩慢冷卻孕育,且不受鄰近的晶體干擾影響,逐漸發育成長。

他形結晶體是由於環境的攪動或是與岩漿起反應,或和其他晶體毗連而妨礙結晶的發育,因此只能就晶體間殘留之空間內去求發展。

橄欖石結晶在玄武岩內通常是圓球狀,而許多的例子中,石英在矽質岩流內不但是圓球狀.而且是深深地被其他礦物所圍繞著,這些他形晶體是由於與岩漿反應或部分被熔蝕,導致原有的自形外形部分或完全被摧毀。

  結晶體之形狀可以是等大的或非等大的;等大者在各方向上大小相當,非等大者大部分可以畫歸為板狀﹑柱狀和不規則形狀。

板狀礦物如雲母﹑綠泥石和一些長石類礦物。

柱狀礦物之外形可為柱狀﹑條狀或針狀;如角閃石﹑矽線石和電氣石等。

其他的結晶形狀如碎片狀﹑凹凸不平狀﹑脈狀或骨架狀全歸在不規則形狀中。

 岩石中礦物顆粒間的相互關係(圖3)  礦物間之相互關係可以分為等粒﹑不等粒﹑定向和共生之關係。

等粒之組織,其礦物大小大致相等,岩石外觀看來相當均一。

若其大部分為他形結晶構成,則稱之為他形粒狀結構,如一些輝長岩或細晶岩。

在花崗岩及其他深成岩中,其構成者大部分為半自形礦物,此稱之為半自形粒狀結構。

在有些花崗岩區域中侵入的玄武岩岩脈(煌斑岩脈)大部分由自形礦物構成,此稱之為全自形粒狀結構。

典型的非等粒結構包括斑狀、輝綠結構。

定向結構指的是流紋或粗面狀、帶狀或片麻狀結構。

共生結構指的是文象組織。

其他有關之結構將在以後的章節中陸續給予描述。

  *圖說: 圖1.按結晶程度劃分的三種組織:左上-全晶質組織,單偏光;下部-全玻質組織,正交偏光;右上-半晶質組織,單偏光。

*圖說: 圖2.岩石中礦物顆粒的自形程度,單偏光左-半自形粒狀;右-他形粒狀。

*圖說: 圖3.由顆粒相對大小劃分的組織類型:左上-等粒;右下-不等粒;右上-似斑狀;左下-斑狀組織。

        推薦關鍵字 延伸閱讀     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版權所有 CopyrightNationalDigitalArchivesProgram./NationalMuseumofNaturalScience.AllrightsReserved. 瀏覽人次:16210139 |  關於我們|  最新消息|  網站地圖|  科博館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