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官品服色制」:以顏色定尊卑的方法,爲何後來失靈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到了唐太宗時期,官員們開始根據官品的不同,穿不同顏色的官服,三品以上的官員穿紫色官服,四、五品的官員穿緋色官服,六、七品的官員穿綠色官服,而 ... 人人焦點 影視 健康 歷史 數碼 遊戲 美食 時尚 旅遊 運動 星座 情感 動漫 科學 寵物 家居 文化 教育 故事 唐朝的「官品服色制」:以顏色定尊卑的方法,爲何後來失靈了? 2020-08-13鄧海春 不同的顏色代表不同的意義,黃色代表快樂、明朗;藍色代表憂鬱、理智;紅色代表熱情、祝福;紫色代表高貴、神祕。

顏色賦予我們多姿多彩的生活,我們常常通過眼睛感知、分辨色彩並在腦中解讀其寓意。

隨着現代文明社會的進步,顏色除了具有不同的意義,還能代表不同的性格、心理等。

但在古代社會,不同顏色的着裝卻代表着不同的階級地位,有些顏色的衣服只有皇室才能穿着,有些只有達官貴族才能穿着,若普通老百姓穿了不該穿的顏色的衣服,將會面臨嚴峻的責罰。

&34;的起源孔子是春秋戰國時期最傑出的思想家、教育家之一,他創辦的儒家思想對我國的歷史有着深遠的影響。

爲了適應當時的社會等級制度,孔子強調人們的衣食住行要合乎&34;的規範,衣服除了基本的遮羞蔽體功能外,還要能&34;,不僅在材質、樣式上,甚至連顏色都做了區分。

而戰國時期的陰陽家鄒衍認爲五行&34;的循環與朝代之間的更迭有關,遂提出了&34;。

五行與五方(方位)、五色(顏色)之間也存在着一定的關聯:&34;其中的玄武指的是龜蛇,龜的背部是黑色的,秦始皇認爲自己的王朝屬水德,因此古書上說,&34;,所以從秦朝開始皇帝乃至官員皆以黑色爲貴,這也是官服顏色固有化的開始。

到了隋唐,儒家的穿衣思想加上歷代王朝的官服顏色觀,才最終形成了&34;。

&34;走向成熟唐代自居&34;,崇尚黃色,但這個黃色不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所見的檸檬黃、香蕉黃,而是帶有一點紅色的赤黃色。

唐高祖要求君臣在服飾上需要有明確的區分,因爲當時的君臣都可以穿戴黃色和紫色,很容易混淆彼此之間的身份。

經過一番調整後,有了&34;的服飾制度,規定只有皇帝才能穿着赤黃色,《舊唐書》裏曾寫到&34;。

到了唐太宗時期,官員們開始根據官品的不同,穿不同顏色的官服,三品以上的官員穿紫色官服,四、五品的官員穿緋色官服,六、七品的官員穿綠色官服,而八、九品的官員則穿青色的官服。

白居易的《琵琶行》曾寫到&34;當時,白居易被貶江州任司馬,只能穿青色官服,在官員中地位低下,所以才會同情身世悽慘的琵琶女。

到了唐高宗時期,除了對官服的顏色進行了的深淺之分外,還按照官員們品級的不同要求他們佩戴不同的腰帶,四、五品佩戴金制腰帶;六、七品佩戴銀制腰帶;八、九品則佩戴鍮石腰帶。

至此,&34;趨於成熟。

&34;的沒落當今世界上有很多&34;產品,且屢禁不絕。

其實&34;並非現代產物,早在古代就已經出現了。

由於唐朝人民嚮往達官貴族的生活,他們便在私底下模仿貴族們穿着打扮,穿着不屬於自己身份的顏色的衣服,但他們不敢明目張胆的穿,只敢私下在家裏過過癮,因爲這事萬一被官員知道,是要被治罪的。

《唐會要》中曾記載&34;唐朝&34;的興起也導致了&34;逐漸沒落。

了解唐朝史的人,也許或多或少的聽說過&34;一詞語,它是指有級別但沒有實際工作內容的職位。

唐高宗在官服制度剛確立時,爲了防止過多人穿上相同顏色的服裝,皇帝對官員的晉升要求還比較嚴格,但隨着時間的推移,皇帝們總是在重大節日裏大肆獎賞晉升官員,尤其是三、五品官員最容易得到晉升。

到了晚唐,朝廷動盪,皇帝爲了穩住自己的勢力,經常大肆晉升&34;以拉攏官員,這樣就導致了高品級的官員越來越多,穿相同顏色官服的官員也越來越多,大家都知道&34;,一旦穿紫色官服的人越來越來,那麼這份尊貴好像也就變得不那麼尊貴了!正是因爲唐朝後期的高品級官員泛濫,穿同色官服的人漸漸變多,才使得&34;慢慢沒落。

這就好比你辛苦攢了好幾個月的錢,終於買了一個心儀的愛馬仕包包,然後想背它出門上街炫耀一番,卻發現滿街都是愛馬仕包包,此時的你作何感想?還會覺得愛馬仕尊貴嗎? 相關焦點 黃色爲什麼會成爲帝王的顏色?詩經:原來顏色也有尊卑之分 在現代,從聞一多先生開始,《綠衣》被解讀爲感舊詩,再後來其實結合聞一多先生所處的時代就可以發現,那時候正是破除舊思想盛行的時代,對所有古代的文化幾乎採取一竿子打盡的態度,妻妾尊卑,禮樂制度如何能流行與提及呢?自然需要換一個符合現代思想的解釋。

「被服羅裳衣,當戶理清曲」,明朝專制集權下官服的演進 一、明朝的建立,統治者在官服上進行前所未有的創新,將動物圖案作爲補丁放在官服前面,代表官品的大小明太祖朱元璋在打敗了蒙元之後建立明朝帝國,廢除了元代的服飾以及相關的制度並在以往的唐朝和宋朝官服基礎之上進行了修改,將飛禽走獸作爲新的元素加進去,從而確定了明朝的基本官服樣式。

唐朝爲何要定都長安,後來又定都洛陽?背後到底有什麼祕密 那麼,唐朝爲何要定都長安,隨後又把洛陽當作都城呢?這裏面有什麼不爲人知的原因嗎?唐朝統治者定都長安和洛陽的時候又是如何考慮的呢?欲知後事如何,且聽筆者慢慢道來。

唐朝和北周、隋朝一樣,是關隴貴族在關中地區建立的封建王朝,不僅有着一定的政治延續性,還是關隴集團操作的必然結果。

各朝各代,官員官服又叫做聘品服,那麼唐朝的品服是怎樣的呢? 品服就是古代官員在公務場合的着裝,又叫作「公服」,這就是古代的正規制服了品官等級不同,其品服的顏色、形制、質地也不同,以示尊卑。

如《唐會要》載:「三品以上服紫,四品五品服緋(大紅),六品七品以綠,八品九品以青。

婦人從夫之色。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黃服,是當時表識政府官員身份的一般性識別,但是卻沒有品階的區別。

穿黃便服的好處之一,是可以避免品級不同者相見時身份尊卑的尷尬,方便平等交往,但有時也會造成麻煩。

熹妃q傳官品晉升攻略官品怎麼晉升 ,怎麼做才能讓自己的官品提升呢,九游小編給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喜歡的小夥伴們不要錯過哦!官大一品就壓人一級,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常識,在熹妃q傳中的官品越大,權利與獎勵就越多,那麼怎麼才能快速晉升呢,怎麼做才能讓自己的官品提升呢,九游小編給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喜歡的小夥伴們不要錯過哦! 歷史鉤沉:古人穿衣指南——顏色不能隨意挑 在封建社會,等級十分森嚴,就連衣服的顏色都有嚴格的規定,不許僭越。

由於官職的品級不同,所着衣色也不相同。

這種制度叫品色衣制度。

下面介紹幾種衣色與人的關係。

白衣在古代時候,老百姓穿的衣服總是以本色爲主,因爲那時印染技術低而成本高,老百姓沒有錢,就不給衣服染色。

古裝劇里的官品你真的懂嗎?一文教會你怎麼看各個朝代的官品 當我們看古裝劇時,一定都會注意到,劇中各個等級的官員品級不同,官服考究,而且各個朝代的還不一樣,那麼本篇文章,我們就來看看古代官品和俸祿的演變。

官品起源於西周時期,西周以天子賜命的多少形成官品,有一命至九命之差。

一般來說,九命爲方伯,方伯的國家、宮室、車旗、衣服、禮儀皆以九爲節。

周天子的三公是八命,伯侯是七命,卿是六命,子、男爵是五命,大夫是四命。

漢朝漢朝時期,是以官員的俸祿來表示其等級的。

中國傳統服飾以顏色論尊卑 中國傳統服色尊卑有別,等級森嚴,其色彩製作具有鮮明的特定性。

如:皇帝龍袍色用明黃,他人不敢覬覦。

但在中國古代服飾史上,每個朝代都有着自己的專用色彩。

此外,《周禮》規定「禮服」、「朝服」的主色爲青、赤、黃、白、黑五種特定的色彩。

而《左傳·昭公二十五年》:「爲九文、六采、五章,以奉五色。

」又指明這五種主色構成的服飾,分別用於相應的着裝者。

漢代以紅色爲上服,青綠色較次。

吏卒衣黑,平民衣白,罪犯衣赭。

「散民不敢服雜采」,只能以單色和獨色爲主。

中國的僧衣顏色和種類有着怎樣的演變歷史? 除了披着的方法及其式樣,跟俗人和外道不同以外,並沒有限制比丘應該有多少件衣服。

後來,在一年的冬季里,佛與弟子們在人間遊行乞化,佛陀看見弟子們得到很多布料,有的戴在頭上,有的掛在肩上,有的纏在腰際,看起來既失威儀,而且十分累贅,於是佛陀便計劃衣的限制了。

那時,正是印度的隆冬,當天晚上佛陀親自試驗:初夜披一件就夠了;中夜覺得冷,於是加上一件;後夜時,還覺得冷,於是再加一件,也就足夠禦寒了。

西安被十三個王朝定都,爲何唐朝定都之後,再也沒有成爲都城? 西安被十三個王朝定都,爲何唐朝定都之後,再也沒有成爲都城?在我國古代,定都是一個大問題,像最知名的就是古代的長安,也是叫做西安,西安一直以來都是很多朝代的都城,據史料是在,西安有十三個王朝定都,最開始是西周時候,西周西安叫做鎬,而最後一個是唐朝,而唐朝因爲安史之亂之後,由盛唐變得中唐、晚唐,直到最後滅亡。

宋朝不同顏色的官服,都代表什麼?皇帝如何辨別文官武將? 因爲不太好區分青色和綠色這兩種顏色,導致唐朝一些七品以下的官員,常常僭越身份等級,身穿綠色官服。

後來這種現象太過普遍,唐文宗便順水推舟,直接不許官員穿青色官服。

北宋建國之後,趙匡胤全面繼承了唐朝的官服制度,又將被棄之不用的青色官服拿了出來。

【原創】司馬青衫:從《琵琶行》中看唐代官品服色制度 其中,宣義郎爲杜甫的散官,屬於從七品下的文散官.散官並非指閒散官員,而是代表了一個官員最根本的級別,在唐代,散官官品決定了一個官員的祿米和章服,按制,散官三品以上者穿紫色官服、佩金魚袋(魚袋相當於高級官員的身份證),四五品者服穿緋紅色官服、佩銀魚袋,六七品者穿綠色官服,八九品者穿青色官服.杜甫的散官官品爲從七品下,本應服綠色,但又其結銜中又有賜緋魚袋(即賜緋色服和銀魚袋 顏色等級之分:古代什麼都有貴賤之分,連顏色都不例外 在古代,什麼都有貴賤之分,身份、人物、家禽、服裝等等,連顏色都不例外。

人們常說「青出於藍」,我們以爲這只是吿訴我們,只要肯努力下功夫,就有可能超過前人的時候,但這句話其實是隱含着古人等級森嚴的「顏色等級觀」。

唐朝官吏墓葬的等級與規格按照事主生前所任職的官品 我省著名文博大家張慶捷先生參與過該墓葬的發掘,之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說過,薛儆28歲開始爲官,從八品做起,一直做到了「汾州別駕」,官品從四品,按照他的官職來看,使用石頭棺槨是不符合朝廷規定的,超過了規制。

此外,早在上世紀90年代,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員對該墓葬進行挖掘時發現,早已雕刻完畢、立好的墓表和武士卻被打碎後丟入墓道內掩埋,這其中到底發生了什麼?薛儆帶來的衆多疑團,令人費解。

打破束縛,創新自由灑脫的風格,唐朝服飾文化爲何如此開放繁榮 那麼,唐朝服飾爲何敢打破傳統封建禮條束縛,朝着創新自由、灑脫的風格發展並取得良好繁榮的發展呢?一、唐朝服飾的諸多特點唐朝的服飾文化空前時尚與繁榮,是中原文化與外族文化友好包容融合交流的重要體現,男裝女裝常服朝服都有極其明顯的特色,其中以女裝尤爲突出。

王東京:市場爲何失靈 目前大家的分歧,是市場爲何會失靈?我所看到的教科書對此有三點解釋:一是信息不充分;二是經濟活動有外部性;三是社會需要提供公共品(服務)。

實話說,我不完全同意以上解釋,至少我認爲信息不充分與外部性不是市場失靈的原因,公共品會令市場失靈,但除了公共品,市場失靈還另有更深層的原因。

在我看來,學界今天大費周章地證明市場失靈,無非是想說明政府的存在不可或缺。

或政府可以彌補市場缺陷。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