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娥真〈月臺〉析論 - 佛光大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方娥真(一九五四-),本名廖湮,出生於馬來西亞。

中學時開始在馬來西亞詩壇嶄露頭角,十七歲參加溫瑞安負責的「綠洲詩社」,與溫瑞安相識,從此相知聯袂十六年。

方娥真〈月臺〉析論 古明芳   台灣佛光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生     *收入《跨國界詩想:世華新詩評析》           方娥真(一九五四-),本名廖湮,出生於馬來西亞。

中學時開始在馬來西亞詩壇嶄露頭角,十七歲參加溫瑞安負責的「綠洲詩社」,與溫瑞安相識,從此相知聯袂十六年。

一九七三年兩人携手創辦「天狼星詩社」,下設十個分社,除寫詩之外,習文練武,開設武館,發展空手道會員,在馬來西亞頗具影響。

一九七四年,天狼星詩社主幹人物聯袂赴台求學,在臺灣創辦了規模宏大的「神州詩社」。

她曾被余光中譽為繼台灣詩壇「三方」(方思、方莘,方旗)之後的「第四方」,但是此方卻於一九八○年崩潰在政治冤獄之下,與溫瑞安兩人身無分文流落香港,導致創作凋零。

        方娥真〈月臺〉一詩收錄於溫任平編選的《大馬詩選》,共三段二十三行,首段為:   當最後的揮手欲揚而 垂下 我忽然化為一座斷崖 你是崖邊將垂跌的快樂 呵不要 不要再多跨一步 再跨一步,你便成山水默默           月台是書寫離別情緒最佳的場景,月台,是兩人相會短暫駐足的空間,而這短暫的交會最終因為離人﹔兩條相鄰卻又平行的鐵軌,彷彿喻示了送別者與離人之間永不交會的宿命。

        僵立在月台邊緣的送別者,似乎無可言語、不能行動,兩人之間微妙的情感流盪徘徊在將離而未離的緊繃的氣氛中,欲說還羞、欲言又止,因而身體每一個動作都變得清晰而緩慢地足以分割,「揮手欲揚而∕垂下」的動作恰如要說而說不出口的話語,更像是心中的縷縷幽情因繃緊而斷折。

伸出的手想要揮別,更想要牽住離人的手,但心中的願望與事實睽違,不僅拉不住離去的腳步,牽不牢離人的雙手,更留不住離人的回眸﹔最終,雙手是在虛空之中揮動。

欲揚的手,無人能解,因而「垂下」﹔欲揚的手,也可能是因為我專注於前方,望眼欲穿,身體的感覺僵直麻木,甚至無感,因而,無力抬起。

       雖然你已遠離,但我依然流戀在未離的時空當中,千頭萬緒而不能言語的我,深怕一開口就要牽引心中那根脆弱的絃,拉出串串的淚水而暴露太多的心事。

時間的流逝也變得既快速又緩慢,慢得可以數出地球旋轉的喘息聲,慢得讓我化成了一尊月台上的石頭、與月台融成一體而「化為一座斷崖」﹔快得讓你我只因一步之差,便咫尺天涯。

腳步即將揚起的你,像是「將垂跌的快樂」,我該如何告訴你,你就是我「快樂」的泉源,若是你走了,我的快樂也就跟著跌落,心中祈求你「不要再跨一步」,你那小小的一步,對你而言,是往前、往上實實在在地踏上火車的踏板,對我,卻是往下踩空、跌落時空之流的難以追悔。

你走了,山水之間便少了你的身影、你的笑語,躊躇其間的我,因為少了你,而患了失語症,一時之間,山水默然。

  一步過後 上一刻與這一刻 為一聲來不及的招呼 而你的身影 你的身影只留下一個 名字           眼前的月台,就像是想像中的斷崖,送別者因為不捨,兀立於月台,看到載著離人的火車逐漸遠去,腳步亦漸漸往前走去,一步一步靠近月台邊緣,終至不能再進一步。

本詩首句「最後的揮手」指的是此去離別的最後一個儀式,其實亦暗指人生之中最後一次的道別。

火車遠颺,但我仍注目著遠方,乃至虛空中的一點,詩中沒有寫出來的「鐵軌」,此刻正漫天漫地攫住送別者的目光,相鄰的卻又平行的鐵軌,自此延伸至彼,鋼鐵製成的鐵軌意象,冰冷而生硬地送走了你,隔開了我。

        站立於月台上的你我,雖是短暫相聚,但至少眼中有彼此的身影,耳中有對方的笑語,可以感覺對方的呼吸。

但一步之差,「而你的身影∕你的身影只留下一個∕名字」,視覺上看得到的「身影」、聽覺上聽得到的「招呼」,都因為這一步而不再可及,只剩下一個符號——「名字」用以想像離人昔日的身影。

  你的名字 環圍成我四處的鏡面 你是鏡中  那無聲的對我說了又說的 夢 我是走不進夢裏的 深閨人 朝間  暮間 在我嗚咽的禱告裏 呢喃復呢喃 自己的交談           離別後,送別者終日惦記著離人,時日久遠,無從想像此刻離人的樣貌,而過去的身影又日漸模糊,只能憑藉離人的名字,一遍又一遍複習他的容貌、他的一颦一笑,每念一次「你的名字」,你的身影就出現一次,就像是「環圍成我四處的鏡面」,讓我得以重新想像你的樣子。

日有所思、夜有所夢,過去的朝夕相處、相知相惜,加上離別後終日的思念,離人無聲無息地走進送別者的夢裡。

然而,現實生活中的離人音訊渺茫,無以忖度、難以猜測他會對送別者說些什麼,「你是鏡中∕那無聲的對我說了又說的∕夢」,最後,如鏡花水月、莊生曉夢,似真似假、遙遠而不可捉摸。

乃至送別者要懷疑「我是走不進夢裡的∕深閨人」,而置於一個悽悽慘慘戚戚的境地。

        方娥真在此將中國古典的閨怨傳統與現代詩質溶匯,表現出深閨少婦望君歸的愁緒以模擬送別者難以言說的情感。

絕對弱勢的地位其實只是送別者自戀的另一種表現,因為我想你而悲而愁,並非因為我知道你知道我悲我愁而悲愁,情感的含蓄與奔放,都在送別者自身展現。

        從「月台」這個意象出發,作者將離別之悲從空間上的相離,延伸為時間上的相隔,而終於時空相異。

本詩首段前二句寫離人踏上火車的離別,後三句則寫火車離開前送別人的心理狀態,這種描寫延伸到第二段前三句,第二段的後三句則描繪送別者離別後的心情,末段的描寫承接上一段的懷思,直到作者寫作的當下都不能忘情,所思所念都在離人身上,現在的情緒延自月台離別的那一刻,又更加追溯離別前的相知相惜的快樂時光,而有了現在與過去動態交融的情感灌注於全首詩當中。

       月台是分割你我、分隔今昔的點,更是區別送別者自身生命的轉折點。

方娥真離開了她奠定詩藝基礎的台灣,火車此去只能單行無法回頭,送走了瑞安,或者,讀者也可以更大膽的說,火車送走了「你」─台灣,亦送走了自己。

火車載離人遠去,我窮盡目光之極,看不見火車的影子,只剩下火車汽笛嗚嗚的聲音可供提示離人的位置,嗚嗚聲,是汽笛的鳴響?還是送別者哽咽的聲音?「朝間∕暮間∕在我嗚咽的禱告裡∕呢喃復呢喃∕自己的交談」。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