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傳奇媒體為什麼數位化失敗?看《新聞週刊》帶來的最壞示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不久,集團晉升多名原IBT編採人員,填補總編輯等空缺,並以數位轉型為名義,加緊 ... 《新聞週刊》不只是《新聞週刊》,它提供一個似曾相識的案例,關於媒體如何在宛如 ... 回首頁 English 免費訂閱電子報 天下APP免費下載 搜尋 頻道分類 財經 理財五角課 貿易戰 財經焦點 財經週報 投資理財 產業 製造 服務 金融 科技 國際 國際週報 兩岸四地 東南亞 亞洲 歐洲 美洲 非洲 紐澳 管理 管理 行銷 創新創業 人才 職場競爭力 環境 永續發展 氣候變遷 環境 能源 教育 教育趨勢 創新教育 親子教養 人物 大師觀點 CEO觀點 人物特寫 政治社會 政治 政策 社會現場 調查排行 2000大調查 兩岸三地1000大 快速成長企業100強 天下永續公民獎 標竿企業 金牌服務業調查 縣市調查 2000大調查資料庫 健康關係 健康醫療 兩性關係 心靈成長 時尚品味 時尚精品 旅行 設計 藝文 影視 運動生活 運動 生活 重磅外媒 經濟學人 BBCNews中文 日經中文 德國之聲 路透社 專欄作者 多媒體 數位專輯 互動專題 深度專題 品牌專區 數據圖表 資料新聞 數字說話 圖表動畫 調查報導 聽天下 重磅封面 財經週報 國際聚焦 天下好讀 記者開講 好主管的12樣禮物 創新突圍軍師 四端看天下 大數據,熱品牌 天下書房 天下影音 雜誌 策展 Fast100 傳承接班 創新突圍 數位轉型 經營管理 永續責任 Fast100 Off學 風格 文化 旅行 美食 特色頻道 未來城市@天下 [email protected]天下 獨立評論@天下 創新學院 天下學習 我讀網 換日線 天下影音 微笑台灣 粉絲專頁 官方instagram 官方Line 本日必看 「半導體與消費性電子景氣觸頂,反轉大限將至? 管理 管理 80年傳奇媒體為什麼數位化失敗?看《新聞週刊》帶來的最壞示範 【黃哲斌專欄】失格的新老闆、錯誤的KPI、外行經理人干預,如何讓80歲的美國傳奇媒體《新聞週刊》,數位轉型崩壞,走向平庸媚俗,最終只剩軀殼? 2260瀏覽數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分享 其他 文 黃哲斌 天下雜誌686期 發布時間:2019-11-19 2260瀏覽數 2012年底,80歲的《新聞週刊》(Newsweek)發行最後一期紙本,但此後,《新聞週刊》還活在網路上,數位轉型似乎是唯一出路。

不幸的是,6年半來,我們目睹一份傳奇刊物緩慢崩潰,逐漸壞死的歷程。

(延伸閱讀:平面雜誌已死?美《新聞週刊》年底停刊) 10月底,《哥倫比亞新聞評論》網站刊出長文,描繪《新聞週刊》種種現狀,包括失格的新老闆、錯誤的KPI、外行經理人的干預、編輯台的人事清洗、專業底線的抵抗與棄守。

停印紙本時,《新聞週刊》相信,網路廣告終能讓他們收支平衡。

隔年,經營權再度轉手,以釣魚內容起家的《國際財經時報》(簡稱IBT)接手,真正的災難才開始。

去年初,紐約檢警搜查該刊辦公室,懷疑共同執行長烏札克(EtienneUzac)不當利益輸送,圖利一家小型基督教大學,掏空該刊資產。

悲壯的事發生了,《新聞週刊》編輯台決定主動揭露此事,他們完成一篇內幕報導,揭發經營高層、該大學董事會、韓裔教會領袖張在亨(DavidJang)的緊密糾葛。

採訪期間,集團以各種藉口開除採寫的記者與總編輯;副總編輯等編採主管群起抗議,威脅若不讓他們刊文,將集體辭職。

廣告 母公司暫時屈服,文章刊出,開頭就指責經營高層試圖封殺報導。

不久,集團晉升多名原IBT編採人員,填補總編輯等空缺,並以數位轉型為名義,加緊讓該刊「內容農場化」。

IBT本身就是網路時代的奇特產物,2006年上線時,兩名年輕創辦人並無新聞背景,靠著勤奮及敏感嗅覺,追逐改寫網路熱門的財經話題,同時迎合搜尋引擎與社交網站的喜好,以大量聳動內容衝高流量,賺進廣告收益。

(延伸閱讀:平面媒體熄燈以外的選擇) 買下《新聞週刊》後,IBT原本期望提升集團形象,2014年恢復印行紙本,藉此吸引頂級客戶廣告。

然而,發行量只有全盛時期的3%。

用點閱率控制記者 2017年,Google大幅更動演算法,「原創、深度、調查報導」等內容優先排序,使得IBT流量腰斬只剩一半,集團老闆調度IBT人員進駐《新聞週刊》,母公司也改名為「新聞週刊媒體集團」,冀望該刊品牌形象,有利於Google搜尋排序。

廣告 在此同時,《新聞週刊》被迫適應IBT的工作方法,每名記者每月必須創造50萬到100萬的點閱頁次;此外,每天至少要寫4篇稿件,早上9點就要繳第一篇。

為了達標,《新聞週刊》記者不斷產出題材奇詭的「爆文」,因此不時出錯,或讓他們自覺「可恥」。

自我要求較高的記者,白天寫完交差稿件,晚上再採寫深度內容,一名調查記者自陳被榨乾,「大腦像一團馬鈴薯泥」,去年黯然辭職。

(延伸閱讀:打擊騙點閱文章 臉書何不直接改標?) 一旦出缺,《新聞週刊》就以遠低於業界行情的薪資,聘用無經驗的新人,勉勵他們創造達標流量,領取獎金彌補薪資缺口。

流量連續未達標的記者,會被約談甚至解雇。

該刊員工批評,「編輯室內部以恐懼、相互競爭、對點閱的奴性痴迷進行統治。

」 廣告 《新聞週刊》不只是《新聞週刊》,它提供一個似曾相識的案例,關於媒體如何在宛如流沙的網路浪潮中,失去認同與定位,走向平庸媚俗,最終只剩軀殼: 一、新老闆破壞王: 由於媒體處境艱難,經營權往往易手賣給外行金主,新老闆一旦別有用心,「組織重整」常是包裝己身利益、錯誤策略的代名詞。

不久前,美國運動網站Deadspin換手,總編輯反對新東家廣告策略而辭職;10月底,經營者要求「運動歸運動,政治歸政治」,不准再報導以往被視為網站特色的政治、文化議題。

代理總編輯抗命被解雇,二十幾名記者及編輯憤而總辭,目前陷入混亂。

二、當心你的KPI願望: 數位媒體難免都以「流量」作為績效評估數據。

然而,當流量變成唯一關鍵指標,壓倒其他編輯價值,就會引導錯誤工作方法,淪為淺薄內容及垃圾流量製造機。

廣告 據《新聞週刊》資料,今年5月,全站流量都來自搜尋、社群媒體及外部連結,「直接到訪的流量佔比是0%」;已上站的讀者,點開其他文章的比例只有5%。

換言之,即使品牌加持,這是一家只能吸引過路客、無法經營熟客的媒體網站,此即只求短期流量的後遺症。

(延伸閱讀:沒有意義的KPI,留不住千禧世代) 三、科技平台的正反作用力: IBT的崛起與衰微,展示Google等科技平台的內容作用力。

曾經,媒體產業認為數位求生的巧門捷徑,就是緊追內容行銷趨勢,宛如雲霄飛車上沖下洗。

這場旅程仍在進行,新聞媒體的挑戰在於摸清「何時跟牌,何時不跟」,才不會搬石頭砸腳。

(責任編輯:陳郁雁) 相關熱門主題 訂閱天下電子報(每週五發送) 天下新聞室精選最具時效性、最重要的深度內容,每週五發送 訂閱天下電子報 精選當週熱文,週五寄送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請查看您的信箱,我們將寄送驗證信給您,確保未來信件會送到您的信箱 #新聞週刊 #KPI #內容農場 #國際財經時報 #爆文 #流量 #黃哲斌 你可能有興趣 嚮居水都幸福新北|廣編企劃 最新訊息 領取首訂優惠3個月$399(原價$699) 訂閱天下雜誌電子報 天下雜誌當期內容的精華與延伸,每周三發送最具時效性的深度內容 立即訂閱 您已成功收藏此文章 您已成功取消收藏此文章 請先登入或註冊登入會員後,即可收藏文章 註冊 登入 請先登入天下雜誌會員 文章PDF檔案下載為全閱讀專屬功能,若您還不是天下全閱讀訂戶,請先訂閱。

您還不是天下全閱讀訂戶 文章PDF檔案下載為全閱讀專屬功能,若您還不是天下全閱讀訂戶,請先訂閱。

電子報訂閱服務 電子報為會員獨享服務,您將在登入註冊後完成訂閱 這篇文章在出現在 80年傳奇媒體為什麼數位化失敗?看《新聞週刊》帶來的最壞示範 分享到臉書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X鈕繼續閱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