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海板塊-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菲律賓海板塊(英語:Philippine Sea Plate),是位於西太平洋菲律賓海的一個 ... 在其最北端,伊豆-小笠原-馬里亞納島弧的增厚地殼則與日本碰撞形成了伊豆碰撞帶。

菲律賓海板塊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菲律賓海板塊類型次要板塊大概面積5,500,000平方公里(2,100,000平方英里)[1]移動方向1東南方移動速度14-84公釐(0.16-3.31英寸)/1年涵蓋範圍北呂宋、菲律賓海、臺灣1相對於非洲板塊 菲律賓海板塊(PS)及其鄰近板塊   張裂型板塊邊界   聚合型板塊邊界   錯動型板塊邊界 隱沒帶  Alps 造山帶 30→相對於非洲板塊的移動速度(mm/Y) 台灣花蓮縣玉里鎮原臺灣鐵路管理局臺東線秀姑巒溪大橋,歐亞大陸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交界(池上斷層)通過該橋。

菲律賓海板塊(英語:PhilippineSeaPlate),是位於西太平洋菲律賓海的一個大洋板塊,其形狀略呈菱形,面積在30個主要板塊中排第11位[2]。

菲律賓海板塊由菲律賓海以下的大洋岩石圈構成,而菲律賓群島的大部分都位於該板塊以西。

在1968年勒皮雄首次提出的六大板塊中,它是歐亞板塊的一部分,因此菲律賓海板塊是因位於菲律賓海故以此命名,並非屬海洋板塊之一。

菲律賓海板塊幾乎全部位於海底,西部以菲律賓群島為界,西北部以台灣和琉球群島為界,北部以日本為界,東部以伊豆-小笠原群島和馬里亞納群島為界,南部則以雅浦島、帛琉和印度尼西亞最東部的哈馬黑拉島等島嶼為界。

板塊的東部形成伊豆-小笠原-馬里亞納島弧(英語:Izu–Bonin–MarianaArc)系。

菲律賓海板塊的東界是隱沒帶(或細分出來的馬里亞納板塊),太平洋板塊俯衝隱沒於其下。

其西界、西北界和北界主要也是隱沒帶,菲律賓海板塊在此邊界隱沒於歐亞板塊(或由較廣義的歐亞板塊細分為的巽他板塊、揚子板塊、沖繩板塊和阿穆爾板塊)之下。

其南部主要與加洛林板塊相接,東北部一隅則與北美洲板塊(或其細分出的鄂霍次克板塊)相接。

菲律賓海板塊和歐亞板塊的碰撞形成了台灣島,這一過程在今天還在延續。

在其最北端,伊豆-小笠原-馬里亞納島弧的增厚地殼則與日本碰撞形成了伊豆碰撞帶。

菲律賓海板塊構成了菲律賓海的海盆,它是5個較小的岩石圈板塊之一,面積與阿拉伯板塊相仿(Anderson,2002)。

在地球上現存的所有板塊中,菲律賓海板塊是唯一的一個幾乎全部由消減帶包圍的板塊。

它因而可以分成兩個部分,即被「捕獲」和不活動的西半部,及由於太平洋板塊的西向消減而形成並不斷增生的東半部。

西半部將來註定會消失,因為它將向西和北消減於歐亞板塊之下;而東半部則由幾條南北向的海嶺(自西向東依次是九州-帛琉海嶺(日語:九州・パラオ海嶺)、沖之鳥-四國海嶺和西馬里亞納海嶺)及其間的海盆(如四國海盆,是巨大的弧後盆地)組成。

伊豆-小笠原列島和馬里亞納群島及其附近的水下火山,則通常被看作是伊豆-小笠原-馬里亞納島弧系。

伊豆半島是菲律賓海板塊的最北端。

菲律賓海板塊、歐亞板塊(或其細分成的阿穆爾板塊)和北美板塊(或其細分成的鄂霍次克板塊)三者會聚之點就是富士山。

參考[編輯] ^SizesofTectonicorLithosphericPlates.[2019-04-22].(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6-05).  ^SFTandtheEarth'sTectonicPlates.(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2-17).  外部連結[編輯] (英文)PeterBird,Anupdateddigitalmodelofplateboundaries,GeochemistryGeophysicsGeosystems,2003(PDF文檔) (日文)*丹沢皆瀬川フィールドワーク(神奈川県立生命の星・地球博物館主催観察會)(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神縄斷層の寫真と解説 閱論編地球板塊主要板塊 非洲板塊 南極洲板塊 歐亞板塊 印度-澳洲板塊(印度板塊+澳洲板塊) 太平洋板塊 北美洲板塊 南美洲板塊 次要板塊 阿穆爾板塊 阿拉伯板塊 加勒比板塊 加洛林板塊 科科斯板塊 胡安·德富卡板塊 納斯卡板塊 鄂霍次克板塊 菲律賓海板塊 斯科舍板塊 華南板塊 微板塊 亞得里亞板塊 愛琴海板塊 阿爾蒂普拉諾板塊 安那托利亞板塊 巴爾莫勒爾礁板塊 班達海板塊 鳥首板塊 緬甸板塊 康威礁板塊 復活節島板塊 探險家板塊 富圖納板塊 加拉帕戈斯板塊 戈爾達板塊 格陵蘭板塊 哈馬赫拉板塊 伊朗板塊 胡安·斐南迪茲板塊 克馬德克板塊 庫拉板塊(英語:KulaPlate) 馬達加斯加板塊(英語:MadagascarPlate) 馬努斯板塊 毛克板塊 馬里亞納板塊 摩鹿加海板塊 新赫布里底板塊 紐阿福歐板塊 北安地斯板塊 北俾斯麥板塊 北加拉帕戈斯板塊 努比亞板塊 沖繩板塊 巴拿馬板塊 菲律賓移動板塊 里維拉板塊 桑義赫板塊(英語:SangihePlate) 塞席爾板塊(英語:Seychellesmicrocontinent) 設得蘭板塊 所羅門海板塊 索馬利亞板塊 南俾斯麥板塊 南桑威奇板塊 巽他板塊 帝汶板塊 湯加板塊 木百靈板塊 古板塊 辛梅利亞板塊 法拉龍板塊 庫拉板塊(英語:KulaPlate) 伊邪那岐板塊 拉薩板塊(英語:LhasaPlate) 莫阿板塊(英語:MoaPlate) 菲尼克斯板塊(英語:PhoenixPlate) 板塊列表 分類 地球科學主題 維基共享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菲律宾海板块&oldid=70652941」 分類:​地質學板塊台灣自然史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已展開 已摺疊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已展開 已摺疊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專案 維基共享資源 其他語言 العربيةAsturianuAzərbaycancaБеларускаяБългарскиCatalàDeutschEnglishEsperantoEspañolEuskaraفارسیFrançaisעבריתहिन्दीHrvatskiBahasaIndonesiaItaliano日本語한국어NederlandsNorsknynorskOccitanPolskiPortuguêsRomânăРусскийSrpskohrvatski/српскохрватскиSlovenščinaSvenskaKiswahiliไทยTürkçeУкраїнськаTiếngViệt 編輯連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