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学运动-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新文学运动,又称文学革命、白话文运动,是中国的一场文学与语文的改革运动,旨在将中文书面语由文言文改为白话文,此次运动由作家及学者在1910年代后期发起。

新文学运动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提示:此条目的主题不是新文化运动。

新文学运动,又称文学革命、白话文运动,是中国的一场文学与语文的改革运动,旨在将中文书面语由文言文改为白话文,此次运动由作家及学者在1910年代后期发起。

目录 1起因 2主张 3影响及成果 4参考文献 起因[编辑] 新文学运动源于政局动荡、列强欺凌和民族自觉。

自鸦片战争后,中国受列强环伺、侵凌压迫,不断被迫割地赔款,国家内忧外患十分严重。

有识之士于是号召民族自觉不遗馀力,追寻民族图强之路,不少革新运动因而产生。

这些运动的影响不限于政治方面,亦刺激知识分子对中国文化、思想、文学重新思考,引起普及教育的需求,积极推动新文学运动的产生。

新文学运动属文学发展的自然趋势,来自“言文一体”的要求。

白话文文学的植根时代,并非自五四运动开始,可上溯明清白话文的创作。

《儒林外史》、《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红楼梦》都是用白话文写成的。

中国传统文学到了清末,不论诗词散文、小说戏剧,似乎已发展到面临途穷求变的阶段,古文亦式微。

承接过去唐代变文、宋元话本、金元戏曲及明清章回小说的白话文学馀绪,兼受传统民间文学和官话的影响,革新文学的论见主张必然产生。

晚清维新运动,提倡思想革新,希望国民放宽眼界,改良社会。

因此不少文人提出文学改革运动,梁启超鼓励写作新民体,影响重大,白话文运动迅速推展。

清末取消科举制度,兴办学校,推行“国语运动”,加速新文学运动的开展。

自辛亥革命之后,中国普遍有著各种改革旧有文化的思想,例如1912年7月10日,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教育总长蔡元培于教育部召开的临时教育会议开幕演说中主张初等小学宜教国语,不宜教国文[1]。

主张[编辑] 新文学运动则主要起源于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的《青年杂志》(自第二卷改成《新青年》,研究这段历史的人们也普遍以《新青年》作为该杂志的总称)。

在《新青年》中,犹以1917年至1919年之间胡适发表的数篇论述为重。

胡适在1917年1月号的《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出八项主张: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呻吟,五曰务去烂调套语,六曰不用典,七曰不讲对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语。

胡适在文中大力提倡白话文,认为:“白话文学之为中国文学之正宗,又为将来文学必用之利器,可断言也。

”[2]他于1918年4月发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将八项主张归纳为四项原则:一曰要有话说,方才说话。

二曰有什么话,说什么话;话怎样说,就怎样说。

三曰要说我自己的话,别说别人的话。

四曰是什么时代的人,说什么时代的话。

此外,他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导言》中提出要用一种新的文学史观,打倒古文学的正统,建立白话文学为中国文学的正宗。

另一方面要用向来被文人轻视的白话作为一切文学的唯一工具,创造中国的文学。

陈独秀则于1917年2月号的《新青年》发表“文学革命论”,提出三大主张:“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腐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胡适、陈独秀在《新青年》提出文学革命后,得到了钱玄同、刘半农等人的支持[1]。

1918年5月,《新青年》的文章完全改用白话文[1]。

1919年,国语统一筹备会召开第一次大会。

刘半农、胡适等提出《国语统一进行方法》的议案,其中提出把小学的“国文读本”改作“国语读本”,“国民学校全用国语,不杂文言”。

但这一主张遭到刘师培、林琴南等人反对,李大钊等人又反驳刘师培等人的主张[1]。

影响及成果[编辑] 新文学运动彻底批判了旧文学,开创了一代新文学,促成文学研究会、创造社等新文学团体的蜂起和流派的产生。

在国家教育层面上,1919年8月,中华民国教育部批准山西国民学校试用山西省国民教科书审编委员会编写的《白话通俗国文教科书》。

1919年10月10日至25日,在山西运城举办的全国教育联合会决定要推行国语以及言文一致[1]。

1920年1月24日,中华民国教育部公布修正《国民学校令》第13、第15条,将“国文”(文言文)改为“国语”(白话文),规定国民学校第一、二、三、四年级学生学习“语体文”(白话文)。

1920年1月,中华民国教育部发出通告,要求国民学校文言教科书分期作废,最后截止日期为1922年冬季。

1922年冬季以后的教科书一律改用语体文(白话文)。

1920年2月,中华民国教育部通知各省区的学校要使用新式标点符号[1]。

新诗: 胡适(《尝试集》》) 闻一多(《死水》、《红烛》) 徐志摩(《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 冰心 郭沫若 戴望舒(《我底记忆》、《望舒草》、“雨巷”) 李金发(《微雨》) 臧克家 小说: 鲁迅(《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狂人日记”、“阿Q正传”、“祝福”) 老舍(《骆驼祥子》、《四代同堂》) 茅盾(《子夜》) 巴金(《家》、《春》、《秋》) 沈从文 散文: 鲁迅(《野草》、《朝花夕拾》、《热风》) 周作人(《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 朱自清(《踪迹》、《背影》、《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背影”、“荷塘月色”) 丰子恺(《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车厢社会》、《缘缘堂集外遗集》) 冰心(《寄小读者》) 李广田(《画廊集》、《银狐集》、《灌木集》) 戏剧: 曹禺(《雷雨》、《日出》、《原野》、《蜕变》、《北京人》) 田汉(《咖啡店的一夜》、《名优之死》、《月光曲》、《乱钟》) 丁西林(《三块钱国币》 洪深 欧阳予倩 参考文献[编辑] ^1.01.11.21.31.41.5简论国语运动中白话文的推行(PDF).[2021-07-07].(原始内容存档(PDF)于2021-11-10).  ^陈铁健、黄铁炫著,《蒋介石与中国文化》,香港:中华书局,1992年4月,第130页 李欧梵著,王宏志等译:《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

史书美著,何恬译:《现代的诱惑:书写半殖民地中国的现代主义(1917-1937)》(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铃木义昭:〈闻一多与胡适“八不主义”──以意象主义为中介(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M·D·维廉格诺娃:〈中国现代文学的渊源(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罗志田:〈文学革命的社会功能与社会反响(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王润华:〈五四小说人物的“狂”和“死”与反传统主题(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陶英惠.《民國教育學術史論集》.台湾:秀威出版社.2008-12-01.ISBN 978-986-221-127-4(中文). (繁体中文) 卢文芸.《中國近代文化變革與南社》.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8月.ISBN 978-750-970-266-6(中文). (简体中文)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新文學運動&oldid=72593979” 分类:​中国文学史中华民国大陆时期社会运动新文化运动期间的论战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未登录讨论贡献创建账号登录 命名空间 条目讨论 简体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阅读编辑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分类索引特色内容新闻动态最近更改随机条目资助维基百科 帮助 帮助维基社群方针与指引互助客栈知识问答字词转换IRC即时聊天联络我们关于维基百科 工具 链入页面相关更改上传文件特殊页面固定链接页面信息引用本页维基数据项目 打印/导出 下载为PDF可打印版本 其他语言 日本語Bân-lâm-gú 编辑链接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