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歲男童流血淚!出血性結膜炎作怪 - Heho健康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童綜合醫院眼科主任陳沛仁表示,急性結膜炎俗稱「紅眼症」,是濾過性病毒感染所造成,以流行性的居多,感染後兩週內都具有高度傳染力,而急性出血性 ... Skiptocontent 2歲的謝弟弟,最近左眼出現了紅腫癢情況,用手去揉眼睛,結果竟然流下了幾行血淚,媽媽見狀嚇壞了,擔心孩子的視力會不會受到影響,趕緊帶著男童到童綜合醫院眼科看診,確診男童罹患了出血性結膜炎,甚至還增生了透明的膜,導致男童更不舒服。

治療方式先進行左眼局部麻醉,然後將透明的假膜刮除下來,然後開立藥物請家長回家後按時幫男童點藥,觀察假膜是否有再增生;三天後男童再度回診,經醫師檢查後確認假膜沒有再增生,並且恢復狀況良好。

「紅眼症」急性結膜炎讓眼睛紅腫癢 童綜合醫院眼科主任陳沛仁表示,急性結膜炎俗稱「紅眼症」,是濾過性病毒感染所造成,以流行性的居多,感染後兩週內都具有高度傳染力,而急性出血性結膜炎則是結膜發炎還伴隨結膜下出血情況。

謝弟弟疑遭爸爸所感染,因爸爸在小孩出現症狀前,已經反覆右眼與左眼交替罹患過結膜炎,可能因為沒有確實洗手而將病毒傳染給了男童,而孩童因為抵抗力較弱,所以症狀比起大人更嚴重。

陳沛仁指出,急性結膜炎的病程需要7-10天才會恢復,跟感冒相同,就算沒用藥物治療,大部分病人仍會慢慢痊癒。

但如果完全不加以治療,病灶發作時不但不舒服,且有機會引起其他併發症,例如病毒可能在眼睛結膜產生一些假性黏膜,這就要由眼科醫師幫忙將黏膜清除,不然病程會拖長,以後也容易造成結膜結痂。

如果併發細菌性的結膜炎,分泌物會變得更黃更黏稠,那就必須使用抗生素藥水;大多數急性結膜炎可以在2週內痊癒,病程較長就會產生角膜炎病變,症狀可以持續好幾個月,還會伴隨著視力減退、畏光等症狀。

5個原則避免結膜炎傳染 陳沛仁呼籲,如果家裡有一個人罹患結膜炎,其他家人常常也無法倖免。

勤洗手,避免與他人共用毛巾,是防止傳染的重要措施。

要避免感染,有幾個原則要注意: 避免和紅眼症病人接觸。

不要用手揉眼睛。

不要使用公共場所的毛巾和浴巾。

盡量常洗手以保持雙手清潔。

游泳後可以點眼藥水避免感染。

急性結膜炎的治療,在初期時除了做好勤洗手的好習慣,還可以點用一些無防腐劑的人工淚液,有舒緩異物感和沖洗掉分泌物的效果;若過了兩三天症狀仍持續,可以考慮使用一些輕微類固醇的藥水,但若使用時間較長,要注意有無眼壓增高的情形。

不是所有的急性結膜炎都是因濾過性病毒引起,疹病毒、虹彩炎或急性青光眼也有可能有類似症狀,眼睛不適或出現不正常症狀,還是要尋求專業眼科醫師診治。

延伸閱讀: 沉迷手機真的會短命!關愛生命7招合理使用手機 排毒才沒這麼難!名醫教你最強3招平日就可做到 久咳竟是肺癌?!老國醫教你分辨咳嗽種類 文/林以璿圖/何宜庭 Heho熱門文章 1.整理包/新冠肺炎症狀已改變!2點跟流感最不一樣、Omicron變異株更像感冒2022-04-012.COVID-19/收到細胞簡訊怎麼辦?與確診者足跡重疊後該快篩嗎?2022-04-063.整理包/今本土飆增551例!新北確診數最多,各縣市足跡一次看2022-04-124.整理包/快篩試劑買哪個廠牌?陽性怎麼辦?什麼時候該用快篩?2022-04-105.COVID-19/東部花蓮疫情也燒不停!全台最新足跡一次看2022-04-11 影音健康 【OL悄悄話】第三劑疫苗一定要打嗎?打哪個廠牌好?未來還要打第四劑嗎?2022-01-25【Heho微動畫】臉部痘痘位置代表什麼?對應的器官一次看懂!2021-01-2227歲被宣告肺腺癌第四期!選對基因篩檢、治療策略兩個月腫瘤就消失2022-02-07 更多影音 熱門關鍵字 標籤不節食減肥 乳酸菌 伸展操 優格 免疫力 可可 味噌 咖啡 咖啡因 基礎代謝 奇異果 家庭主婦 循環 心血管 懶人瘦身 打掃 抗發炎 按摩 掰掰袖 核心運動 淋巴 深蹲 清洗 清潔 清潔劑 減肥 減重 瘦小腹 瘦腿 瘦身 瘦身操 發酵食品 納豆 肌肉鍛鍊 肝病 肝硬化 肥胖 膳食纖維 膽固醇 運動 醋 降血壓 非酒精性脂肪肝 食慾 黑巧克力 關注Heho 每日提供您最專業正確的健康知識  親子站▸人體地圖 人體地圖 腦神經 心血管 骨骼、關節 腸胃 腎臟、泌尿系統 症狀查詢 常見症狀 新冠症狀 過敏 咳嗽 頭痛 便祕 健康百科 科研新知 用藥安全 營養衛教 中醫養生 運動健身 心理健康 育兒親子 罕見疾病 醫學故事 傳染疾病 請問專家 醫生說 中醫師說 牙醫說 藥師說 護理師說 營養師說 治療師說 科學家說 專家側寫 輔大專家說 醫學專區 新冠肺炎專區 新冠疫苗指南 新冠肺炎專區 防疫生活對策 圖解疫情 百年大疫專題 糖尿病專區 糖尿病專區 糖友必知 預防保養 專家科研 飲食與運動 更多醫學專區 視力保健診療室 心血管專區 上班族營養補充指南 睡眠專區 小手術大困擾 流感疫苗專區 美豬開放爭議 未來醫學專區 急診室直擊 圖解健康 圖解健康 居家保養 健康知識 穴道運動 食物營養 漫話健康 漫話科普 圖解疫情 癌症百科 治療癌症 認識癌症 協助資源 康復調理 抗癌新知 預防癌症 抗癌故事 影音健康 健康生活 醫療新知 吃出營養 運動教室 健康管理 健康小幫手 營養查詢 健康檢查 自我檢測 討論版 健康特刊 親子 Heho親子 健康成長 親子生活 孕前到產後 教育學習 COVID-19疫苗專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