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應如何走向國際化? - 天下雜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台灣企業在國際化上進展很慢,我認為政府官員缺乏國際化觀念是一大原因。

... 放寬限制,走向國際化,譬如現在正在研究的境外金融中心就是一個例子。

回首頁 English 免費訂閱電子報 天下APP免費下載 搜尋 頻道分類 財經 理財五角課 貿易戰 財經焦點 財經週報 投資理財 產業 製造 服務 金融 科技 國際 國際週報 兩岸四地 東南亞 亞洲 歐洲 美洲 非洲 紐澳 管理 管理 行銷 創新創業 人才 職場競爭力 環境 永續發展 氣候變遷 環境 能源 教育 教育趨勢 創新教育 親子教養 人物 大師觀點 CEO觀點 人物特寫 政治社會 政治 政策 社會現場 調查排行 2000大調查 兩岸三地1000大 快速成長企業100強 天下永續公民獎 標竿企業 金牌服務業調查 縣市調查 2000大調查資料庫 健康關係 健康醫療 兩性關係 心靈成長 時尚品味 時尚精品 旅行 設計 藝文 影視 運動生活 運動 生活 重磅外媒 經濟學人 BBCNews中文 日經中文 德國之聲 路透社 專欄作者 多媒體 數位專輯 互動專題 深度專題 品牌專區 數據圖表 資料新聞 數字說話 圖表動畫 調查報導 聽天下 重磅封面 財經週報 國際聚焦 天下好讀 記者開講 好主管的12樣禮物 創新突圍軍師 四端看天下 大數據,熱品牌 天下書房 天下影音 雜誌 策展 Fast100 傳承接班 創新突圍 數位轉型 經營管理 永續責任 Fast100 Off學 風格 文化 旅行 美食 特色頻道 未來城市@天下 [email protected]天下 獨立評論@天下 創新學院 天下學習 我讀網 換日線 天下影音 微笑台灣 粉絲專頁 官方instagram 官方Line 本日必看 「半導體與消費性電子景氣觸頂,反轉大限將至? 人物 大師觀點 台灣應如何走向國際化? 367瀏覽數 分享 其他 文 編輯部 整理 方美智 李慧菊 姜雪影 金玉梅 天下雜誌39期 發布時間:1984-08-01 367瀏覽數 時 間:中華民國七十三年七月十日 地 點:天下雜誌社 主 席:殷允芃  天下雜誌社總編輯 出席者:丁懋松  聯鼎法律事務所律師     卓義騰  (HenrikH.Zeuthen)     快桅船運代理公司總經理     姚衡山  合眾企管顧問公司合夥人     羅益強  建元電子公司總經理     湯本恭三日本第一勸業銀行總經理 丁懋松:以我自已的看法,我認為一個公司只有在需要時,才進行國際化,而不是跟看人家流行。

像是為了保護國外原料的來源,或想要獲得矽谷(SiliconValley)的高科技,或認為機會到了,正好可以自己到外國行銷,而不要依賴代理商等等。

總之,你應該先想想你國際化的目的是什麼。

第二,對稅法要知道清楚。

像美國有一種unltarytax稅法,如果你有一家美國公司,他們徵所得稅是包括你在其他地區的分公司所得。

所以一定要事先瞭解消楚當地的稅法規定。

如果你是為了保障原料的供應,最重要的要知道當地對原料出囗的限制是什麼。

一般說來,各政府這方面的規定都很嚴,如果國際化能確保原料的供應,才去做。

此外,要特別注意與生產有關的基礎設備。

如果事先沒有調查清楚運輸設備的情形,等到正式生產時,可能發現運輸設備不行,需要改換,成本也就增加了。

小心討論管理細節 如果國際化的對象是高科技公司,要考慮的是,科技人才可能並不是一流的管理人才。

簽合約以前,應該先小心地討論好管理的細節問題。

好的科技人才可能是很糟的推銷員。

所以比較好的做法是,依據自己的經驗,建立行銷網,再選派一些有國際促銷經驗的人。

如果你到美國購置公司,特別是由一流的工程師所組成的公司,你當然有公司的股票,你是大股,他們是小股。

但美國各州的法律,特別保護小股,如果你做了一些不利於小股東的事情,美國的政府會出來干涉,雖然當初合約上並沒有這些規定。

所以,如果你想要把在台灣的一套做法搬到美國去用,你就錯了。

卓義騰:國際化不是一夜可成,必須藉著政府、個人兩方面長期努力才可達成。

台灣有很多公司從事國際貿易,也算是國際化公司。

我們所關心的是如何便利、促進、擴大這種貿易。

中小企業因為對國際市場的需求和作業程序不夠瞭解,可能問題較大。

我認為,大的公司像銀行、工業界或航運公司,或許可以聯合舉辦研討會,增進國際情況的瞭解。

中短期可以做的,或許是培育一批清楚國際市場的業務代表,並且國內外互調,增加經驗。

我很驚訝台灣的銀行(私人公司也一樣)只有少數幾家設立海外分行。

這不但缺乏商情,競爭力減低,也影響到國際業務的推廣。

由於與歐洲國家沒有邦交,中華民國(這我指經濟部和新聞局)派了一些代表駐在歐洲主要城市。

多數代表都固定輪調,但也有代表好多年都沒調回去。

我想,理想的輪調制度將能幫助推行國際化。

此外,派能幹傑出的經理和有管理潛能的年輕人到國外受訓。

中華民國駐外人員的主要問題是,代表在國外待一段時間後,就不想回來了。

最近我們有一位年輕、優秀的職員在丹麥總公司待了一年半後回國,兩個月後就辭職了。

這種事情會讓老闆培育人才的熱情大減。

我們公司也派人到歐洲有名的管理機構受訓,結果相當成功。

因為有二十幾國參加,課程的本身就有很濃的國際氣氛。

但現在教育制度是一大阻礙。

不僅台灣如此,其他遠東國家也一樣。

學校上課就是聽講,而不鼓勵他們對教材提出疑問或不同的看法。

所以我們要年輕人負責國際業務時,需要花很多時間、精力來破除他們服從權威的想法,建立自己獨立的思考能力,以培養出一流的決策者。

雖然訓練不一定都很成功,但至少參加過國際課程的人比以前老練多了。

看英文報促進國際化 台灣與亞洲其他中心的另一不同點就是英文報紙。

在香港、新加坡、曼谷,當地的決策者和高級主管每天都看南華早報、海峽時報、曼谷郵報。

在台灣,兩份英文日報只有少數人在看,主要是看翻譯出來的一些當地新聞。

我想,理想的方式是把兩家報紙合併成一家,提供所有有關台灣的新聞、評論以及國際事務等。

如果決策者和下面的部屬天天耳濡目染,練習英文,開闢思路,瞭解外國人的意見和態度,對國際化一定很有幫助。

促進國際化的方式還有:放寬外國人旅行、外幣交換、簽證等規定。

這牽涉到政治因素,我不加評論不過我認為私人公司雖然可以照顧自己,但政府的介入也是必要的。

姚衡山:我認為國際公司有兩種定義,一是本地公司在國外投資,不管是製造或做貿易;一種是本地公司以國內為基地,而做國際性的生意。

如此說來,恐怕台灣大部分的國際公司,只屬於第二種定義。

人才如何訓練? 我認為,國際公司首先應該知道自己的市場在那,而且還需要跟得上那個市場的環境變遷。

除此之外,當然它更要擁有管理能力、製造技術、及健全的財務結構。

至於人才要如何訓練呢? 把人員送到世界各地,當然是一個方法。

但我認為,更重要的要交給他們具國際性的任務。

我以前服務的公司,會給公司極具潛力的人一到三個國際職務。

他們相信這樣做是提高公司水準的做法。

而且這種做法變成公司的文化環境,所以每個人都樂意接受這種任務。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不僅需要有公司文化,還要有足夠的經濟誘因。

此外,在培訓人才、發展事業方面,必須有一套具體做法,不是只讓員工瞭解國外市場就夠了,還應該使他勝任愉快。

再談到合資(jointventure)及技術合作兩件事。

合資的確是有益處的。

第一是從中更熟悉國際市場,譬如說,你想打入日本市場,如果跟一家日本公司合資,可能就比較順利。

國際合作也能促進管理方法的交流。

像在一些美國大公司中,可以學到一套有系統、按步就班的管理方法,對中國人來說這是非常有幫助的。

因為大部分中國人不習慣比較有系統的方法,總是把一切東西記在腦子。

另外一個應該學的,就是規劃。

國內一些公司的經營方式,可歸納為「危機管理」,它們不像美國公司那樣重視規劃。

其實規劃,就可以強迫一個公司或個人,去考慮各種可能變數。

一旦突發事件發生了,才不致於手足無措。

合資當然也會有它的不利之處,尤其是技術合作的問題。

第二就是彼此的利益互相衝突,這會阻礙技術轉移。

因為國內公司往往希望加強外銷,但外國公司卻對國內市場比較有興趣,況且外國公司在世界各地,已經有很好的生產設備了,如果依台灣公司的意願多多外銷,就會影響到他們原有的海外巿揚。

如果雙方的利益一致,那當然很好;如果利益相衝突,就不該合資。

要種一園的花 羅益強:如果要到國際投資,首先就要決定自己的方向,再選定合適的地方。

國內的公司,在走向國際之時,往往只考慮一個方向,其實為了應付複雜的國際市場,兩個、甚至三個不同的方向,都是可以考慮的。

然後就要挑選一些具有國際眼光的人才。

如何培養具有國際眼光的人呢? 方法之一,是利用當地已有的國際公司,請他們把他們的經驗,透過演講、座談、討論會的方式,轉移給新到的人。

我認為合資的目的,不應該只是為了技術轉移,更要學別人如何創造技術的能力。

就像種花一樣,如果你只種一枝,它只開兩、三天,那以後你就再看不到花了;如果是種一花園的花,那就天天有花可以看。

除了技術以外,當然在管理、國際眼光和心胸上,都可以從合資公司得到啟示。

關於政府如何幫助企業走向國際,我特別強調如何提高「流動」。

所謂流動,指的是錢、人跟資訊的流動。

湯本恭三:照我的看法,企業「國際化」是指一個人或一個公司,尋求和別國的人或團體產生一種和諧的關係。

瞭解文化差異 進軍國際,當然是要先對即將發展的市場,有深切的瞭解。

同時,還得考慮文化差異將造成的影響,我認為這要長時間慢慢適應才行。

至於駐外的主管級人員,他們必須有開闊的心胸、靈活而知變通的頭腦。

這十分重要,因為每個地方衡量事物的標準都和當地的歷史文化背景有關,因此,如果一個駐外主管老是死守自己社會中那套傳統做法,或拘泥於過去成功的模式,恐怕不易成功。

至於國際技術合作,最要緊的是,選擇一個能夠讓我們尊敬及信賴的合作夥伴。

政府應該如何幫助國內的企業走向「國際化」? 我們現在實行的是「自由企業」制度,講求的是「自由競爭」。

政府所該做的是訂出競爭規則,使得競爭在有秩序、不紊亂的情況下進行。

這是一種非常微妙的做法,但決不是直接的控制。

不著痕跡的引導 現在,中華民國國庫有一百五十億美元的外匯存底,實在是個很有錢的國家,依我看,這是個轉捩點,你們的政府應該以一種更不著痕跡的方式,來「引導」你們的經濟發展,鼓勵經濟自由化以及國際化。

問:為何跟韓國、香港、新加坡─日本更不用提了─相比,台灣企業步入國際化的速度似乎慢了一點?是不是真的比人家都慢?如果是,原因在那?我們應該如何來改善?特別是關於「態度」的問題,民間的,政府方面的等等? 我想台灣企業對外投資意願沒有其他國家企業來的強,主要原因可能是由於外匯管制。

香港和新加坡從來沒有這些限制。

丁:香港及新加坡什麼天然資源都沒有,甚至連食糧都得靠進口,所以不管做什麼都離不了進口、出口。

因此,一旦踏入香港,你所接觸到的任何東西都已是「國際性」了。

第二點,尤其是在香港,不管到了那,你都得自己照顧自己,香港政府不會提供任何「保護」。

我覺得在台灣有一個很嚴重的問題,那就是企業界太依賴政府的「保護」,當他們無法勝過外來的競爭對手時,就趕快跑去向政府請願,要政府限制進口,實行保護。

台灣企業界太依賴政府「保護」,因此,無法做好迎接外來挑戰的準備,瞭解自己競爭不力的原因。

這兩個因素顯示了香港企業界和台灣企業界不同的地方。

第三個原因,我們的企業界似乎缺乏一種向外學習的精神。

大家的想法都很保守,沒有嚐試去瞭解外國的情況,以及從人家身上吸收國際企業的經驗。

此外,商務協議也很重要。

雖然良好的人際交往關係是企業合作最基本、最重要的條件,而我們中國人也講究「情、理、法」兼顧,但是,我卻懷疑當我們講「情、理」的時候,到底講的是誰的「情」?誰的「理」?不同的人對事情有不同的看法,問題來時,解決問題講求的「情理」也有不同。

以一個律師來說,任何問題最合情合理的解決方式,就是讓自己的委託人得到好處。

當然,任何的商務合作都牽涉到人際關係,但是,這種人際關係仍然必須用一種正式的協議來維持,萬一人際關係發生問題,還有個解決問題的依據。

因此,商務協議的訂定必須十分仔細、小心。

另外,剛才姚先生提到,建立「企業合作」,透過合作夥伴的關係進入國際市場。

我覺得這並不盡然。

比方說,製鋁業或人造纖維業,跟我們合作的國際大企業早已在世界各地建立了健全的銷售網,因此,我們能夠從此得到一些方便,但是,在汽車工業和電視製造業,情況就大不相同了。

如果我們必須依賴國外合作夥伴來替我們銷售產品,很可能得用對方的商標去賣,也就是說,我們根本就沒有開拓出自己的市場。

合作關係一旦終止,我們又得重新建立自己的市場,這就不是一個很好的企業合作。

因為我們永遠是做「幕後英雄」,沒有自己的品牌。

「共同分擔風險」倒是建立企業合作的一個好處。

當銀行貸款時,由於雙方共同擔保,因此獲得貸款的機會就很大。

技術合作?企業合作? 談到企業、技術合作的好處和壞處,實在有很多,但是最重要的是,建立「技術合作」的協議。

你自己是老闆,如果達成「企業合作」的協議,則你不是老闆,別人才是老闆。

這是最大的區別。

有人就會說,那當然我們要「技術合作」,不要建立「企業合作」。

問題是,「技術合作」也得要對方答應才行呀!比方說,我是一個外國企業,我發展出一些很新的東西,我會願意和台灣的公司達成「技術合作」的協議,只收取一點有限的專利權使用費嗎?當然不會。

尤其是這裹政府所訂的專利權使用費收取的標準只有三─五%而已。

另外,或許我看出,我的產品在台灣也會很有市場,我也想在這個市場分享一點利潤,所以我當然寧願建立「企業合作」,而不願建立「技術合作」。

有些公司有一個政策─除非能夠擁有合作企業的控制權,否則決不提供技術和別人合作,以免技術外流。

很不幸的,我們國家現在被國際間稱為是「仿冒者的天堂」,因此,許多擁有高科技的外國企業都很關切他們在台灣的投資方式,而能避免科技外洩最保險的一種投資方式,就是「企業合作」─由他們來控制合作的企業。

談到如何避免受制於人,如果你在合作一開始,就存有這種防衛的心理,遲早會產生問題,因為你一開始就假設一種對立的關係。

較好的方式是給予一方管理權,但同時確實保障另一方的權益。

至於如何保障,我的看法和湯本先生不同,我認為應把雙方最關切的重點都列出來,在合約中註明清楚,這樣以後如果有什麼爭執,就有依據的標準。

另外否決權也很重要,就和在民主政治中一樣,它能阻止管理權的濫用,但這只是一種防衛的手段,它能阻止一些行動,但不能主動促使一些事情發生。

獲取足夠的資訊 關於政府應該採取的措施,我認為台灣企業界能得到的資訊不多,對外界的情況不夠瞭解,無法做正確的判斷和計劃。

例如對中國大陸的經濟,企業界得不到足夠資料,不知道他們發展的情形。

但如果在香港,你有南華早報、香港虛報、遠東經濟評論、亞洲華爾街日報、經濟學人等刊物,企業界對東南亞或中國大陸,都可得到足夠的資訊。

另外有一點政府應該注意。

我發現曾經有日本公司同時委託兩家台灣廠商生產它的產品,掛它的品牌。

由於台灣市場太小,這兩家互相競爭的廠商別無選擇,只好向這家日本公司磕頭,接受它開出的一切條件。

這種合作方式對我國的工業和經濟沒有什麼好處,政府應注意這種情形。

政府應採取的第三個措施,是鼓勵民間企業國際化。

我覺得很奇怪,我國的外貿已大量出超,但我們的銀行和船運公司並沒有向海外發展,以致損失了不少金錢,這和政府鼓勵不夠很有關。

現在許多國家都有配額限制,政府應多鼓勵本地廠商到國外設廠生產,以突破這些限制。

政府不能僅僅「核准」海外投資就了事,而要有實際的措施來鼓勵。

姚:我想你又提到了台灣企業在走向國際化有那些困難的問題了。

台灣企業在國際化上進展很慢,我認為政府官員缺乏國際化觀念是一大原因。

我有個華僑客戶,在國內投資設廠,他看出國際化是使企業生存的唯一途徑,就決定在波士頓成立一個設計中心。

他自己籌足了二十五萬美金,然後向政府申請。

起初沒有核准,後來終於得到了國貿局、工業局的支持,但當我們去中央銀行時,他們卻不准我們兌換外幣,最後我們只好到黑市去買外幣來購買機器、設備等。

同時這家公司決定送技術人員到美國受訓,長期在當地駐守,結果美國移民局和在台協會在兩個月內就核准了,但我國政府卻拖了九、十個月才核准,而且又不准他們兌換足夠的外幣。

選擇正確的合作對象 羅:飛利浦和日本松下公司有個很成功的合作經驗。

二次大戰後他們就在日本合作設廠,生產半導體等產品。

飛利浦的投資佔三五%,松下佔六五%,由松下管理。

他們每隔幾年簽一次技術轉移合約,但我要強調的,是合約本身並不重要,只是一種保障,重要的是互信、互諒,有共享利潤的態度,合作才能成功。

當然選擇正確的合作對象也是很重要的。

丁:談到選擇正確合作對象,我們可以把合作分成兩種類別。

第一種是本地廠商和外國某名牌廠商合作,得到它的專利,在台生產它的產品,因為這產品的國外市場早已被這家外商佔有,你不可能再打開外銷市場,只能生產有限的產品,供國內所需。

另一種合作是由於外商有很好的技術,但國外生產成本太高,所以到國內與本地廠商合作生產,以提高產品競爭力。

關於技術轉移,我曾向一位日本朋友抱怨,他們似乎對技術轉移很保留,他否認地說,他們每次都對台灣派去的技術人員詳細解說,但這些人回到台灣後,卻常常不把所學的傳授給別人,反而自己藏在腦子,等著跳槽,或自己當老闆,所以技術無法轉移給台灣。

湯本:我想談談外商銀行在台灣的感想。

當然我們瞭解台灣今天的繁榮,是長期努力的結果,為了保持這成果,所以政府的政策很保守,尤其在財政、金融方面。

不過我相信貴國會漸漸放寬限制,走向國際化,譬如現在正在研究的境外金融中心就是一個例子。

丁:日本過去也管制外匯,為什麼日本企業能克服這種困難,仍然成功地進入國際市場,建立了強大的經濟力量? 湯本:日本以前管制外匯主要是怕影響國內金融的穩定。

但當我們國內累積了足夠的資金,我們就逐漸放寬資金轉移的限制,政府和民間也逐漸展開正式的海外投資計劃。

日本和台灣不同 姚:有一點我們應注意,就是日本經濟的結構和台灣很不一樣。

日本企業的國際化,是由幾個大商社所領導,他們的分社遍佈各地,有足夠資源來進軍世界。

但台灣大多是中小企業,要動員他們的資源走向國際化,很不容易。

我們就很少看到日本那一家小公司在海外很成功的。

湯本:我不完全同意你的說法。

現代科技發展,越來越專精,顧客所要求的服務也越來越專門。

一個大商社怎能提供這樣的服務呢?所以最近許多小規模的貿易商或生產某些專門產品的製造商,也開始在國際舞台上出現,非常活躍。

姚:但這是國際化的第二波,日本國際化的第一波還是由大商社所推動的。

丁:小公司可能有能力進行技術轉移,可是產品的外銷還是要靠大商社,他們在世界各地有強大的銷售網,可以做許多促銷活動,日本製造商只要把產品交給他們就好了。

這種產銷分工的制度在台灣是找不到的。

湯本:這還是要看產品本身而定。

例如汽車這種複雜的機器,大多是由製造廠自己出囗,很少經由商社之手。

當然很多廠商在產品外銷初期都得靠大商社,但後來都慢慢獨立,更直接地面對顧客。

我想大商社並不是萬能的。

值得深思的做法 羅:我們應注意,今天日本走向國際化的都是大公司。

而台灣卻都是中小企業,中國人太聰明了,十個人中就有十個老闆,今天我們談國際化,要想想我們是鼓勵所有小廠商都國際化呢?還是應該鼓勵廠商分級,大家支持一個大公司,讓它成為一個真正的跨國企業?我想這是值得我們深思的。

(方美智、李慧菊、姜雪影、金玉梅整理) 廣告 相關熱門主題 訂閱天下電子報(每週五發送) 天下新聞室精選最具時效性、最重要的深度內容,每週五發送 訂閱天下電子報 精選當週熱文,週五寄送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請查看您的信箱,我們將寄送驗證信給您,確保未來信件會送到您的信箱 #天下雜誌 你可能有興趣 廣告 嚮居水都幸福新北|廣編企劃 最新訊息 領取首訂優惠3個月$399(原價$699) 訂閱天下雜誌電子報 天下雜誌當期內容的精華與延伸,每周三發送最具時效性的深度內容 立即訂閱 您已成功收藏此文章 您已成功取消收藏此文章 請先登入或註冊登入會員後,即可收藏文章 註冊 登入 請先登入天下雜誌會員 文章PDF檔案下載為全閱讀專屬功能,若您還不是天下全閱讀訂戶,請先訂閱。

您還不是天下全閱讀訂戶 文章PDF檔案下載為全閱讀專屬功能,若您還不是天下全閱讀訂戶,請先訂閱。

電子報訂閱服務 電子報為會員獨享服務,您將在登入註冊後完成訂閱 這篇文章在出現在 台灣應如何走向國際化? 分享到臉書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X鈕繼續閱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