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裝-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倒裝(inverted sentence),又稱倒裝、倒置、倒句,是語言修辭法的一種。

主要是把詞語或句子內的重要部分置前以作強調。

目录. 1 定義. 1.1 倒裝句. 2 例子. 倒裝 語言 監視 編輯 此條目的中立性和準確性都存在爭議。

(2018年12月29日)掛上此模板的編輯者需在對話頁說明本文準確性及正確性有爭議的原因,以便讓各編輯者討論和改善。

在編輯之前請務必察看討論頁。

條目單純列出網址作為參考來源,缺乏更詳盡的資訊,當連結失效時將難以查證。

維基百科不建議只單純列出網址作來源,請協助為這些來源和文獻補充標題、作者、出版社和日期等資訊來改善這篇條目。

倒裝(invertedsentence),又稱倒裝、倒置、倒句,是語言修辭法的一種。

主要是把詞語或句子內的重要部分置前以作強調。

目次 1定義 1.1倒裝句 2例子 2.11、主謂倒裝(謂語前置或主語後置) 2.22、賓語前置 2.33、定語後置 2.44、介詞結構作狀語 2.5倒裝詞 2.6其他例子 3參考文獻 4延伸閱讀 定義編輯 倒裝句編輯 漢語的句子的順序,為"主─謂─賓",但在文言文中,句子成分的順序會發生變化的,這就是倒裝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順序出現了顛倒的情況。

一般會把重要部分放於最前,以強調此部分。

例子編輯 1、主謂倒裝(謂語前置或主語後置)編輯 古漢語中,謂語的位置也和現代漢語中一樣,一般放在主語之後,但有時為了強調和突出謂語的意義,在一些疑問句或感歎句中,就把謂語提前到主語前面。

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實際上是"汝之不惠甚矣!"[1] 2、賓語前置編輯 文言文中,動詞或介詞的賓語,一般置於動詞或介詞之後,但在一定條件下,賓語會前置,其條件是: 第一、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

這類句子,介詞的賓語也是前置的。

如:"沛公安在?"(《史記.項羽本記》)這種類型的句子關鍵是作賓語的疑問代詞(像:誰、何、奚、曷、胡、惡、安、焉等)。

值得注意的是,介詞"以"的賓語比較活躍,即使不是疑問代詞,也可以前置。

如:"餘是以記之,以俟觀人風者得焉。

"(柳宗元〈捕蛇者說〉)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詞,但也前置了。

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

這類句子有兩點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須有"不"、"未"、"毋"、"無"、"莫"等否定詞);二是代詞作賓語。

如:"時人莫之許也。

"(陳壽《三國志.諸葛亮傳》)正常語序應該是"時人莫許之也。

" 第三、用"之"或"是"把賓語提前取動詞前,以突出強調賓語。

這時的"之"只是賓語前置的標誌,沒有什麼實在意義。

如:"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韓愈〈師說〉)有時,還可以在前置的賓語前加上一個範圍副詞"唯",構成"唯......是......"的格式。

如:"唯利是圖"、"唯命是從"等。

第四、介詞賓語前置的情況除了第一種情況外,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方位詞、時間詞作賓語時,有時也前置;例如:"亞父南向坐。

"(《史記.項羽本記》)意思是"亞父面向南坐。

" [2] 3、定語後置編輯 文言文中,定語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詞前邊,但有時為了突出,中心詞的地位,強調定語所表現的內容,或使語氣流暢,往往把定語放在中心詞之後,並用"者"結句,形成"中心詞+後置定語+者"或"中心詞+之+後置定語+者"的形式。

如:"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以及:"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

"(蘇軾〈石鍾山記〉)等。

應注意的是,文言文中定語後置只限於表示修飾關係的句子,表領屬關係的定語則不後置。

  4、介詞結構作狀語編輯 後置介詞結構即介賓短語,文言文中常見的是用"以"、"於"組成的介賓短語,作狀語後置有以下幾種情況:第一、用介詞"於"組成的介賓短語在文言文中大都處在補語的位置,譯成現代漢語時,除少數仍作補語外,大多數都要移到動詞前作狀語。

如:"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

"(荀子〈勸學〉)兩個"於藍"在翻譯時,都要放在動詞前做狀語。

第二、介詞"以"組成的介賓短語,在今譯時,一般都作狀語。

如:"具告以事。

"(《史記.項羽本記》)即"以事具告。

"這種句子往往是承前省略了動詞賓語,實際就是"以事具告(之)。

"還有一種情況要注意,介詞"乎"組成的介賓短語在補語位置時,在翻譯時,可視情況而定其成分。

如:"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

"(韓愈〈師說〉)句子中的"生乎吾前"既可譯為"在我的前面出生",作狀語,又可譯為"生在我的前面",作補語,一般來說仍作補語,而"固先乎吾"的"乎吾"則一定要作狀語。

[3] 倒裝詞編輯 吳語倒裝 粵語倒裝 閩語倒裝 邵語倒裝魂靈(靈魂) 乳腐(腐乳) 人客(客人) 要緊(緊要)其他例子編輯 倒裝句常見於吳語、現代標準漢語、文言文、粵語、英語及日語中: 歡喜儂。

(喜歡儂。

) 不得食。

(食不得。

) Hereyouare.(Youarehere.) 「噫!微斯人,吾誰與歸!」(吾與誰歸!)[4]參考文獻編輯 ^存档副本.[2018-12-09].(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4).  ^存档副本.[2018-08-29].(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9).  ^存档副本.[2018-12-09].(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4).  ^范仲淹《岳陽樓記》 延伸閱讀編輯 [1]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倒裝&oldid=71367786」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