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教育-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環境教育通常是以個人或社區群體為目標的教學,幫助其在社會中遇到環境問題時能夠瞭解環境問題的知識、意識到這些問題的解決方案,並有能力去解決這些問題。

聯合國教科文 ... 環境教育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本條目存在以下問題,請協助改善本條目或在討論頁針對議題發表看法。

此條目論述以部分區域為主,未必具有普世通用的觀點。

(2018年5月19日)請協助補充內容以避免偏頗,或討論本文的問題。

此條目可能包含原創研究或未查證內容。

(2018年5月19日)請協助補充參考資料以改善這篇條目。

詳細情況請參見討論頁。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8年5月19日)請協助補充多方面可靠來源以改善這篇條目,無法查證的內容可能會因為異議提出而移除。

致使用者:請搜尋一下條目的標題(來源搜尋:"環境教育"—網頁、新聞、書籍、學術、圖像),以檢查網路上是否存在該主題的更多可靠來源(判定指引)。

環境教育(英語:EnvironmentalEducation;簡稱EE)是一種試圖以教育根本解決環境問題以促進環境可持續性的教育方法。

環境教育是一門跨領域學科,在環境教育的研究領域中必須探討教育學、心理學、行為學、社會學、經濟學等社會科學領域,亦會探討生物學、物理學、化學、生態學、地球科學、大氣科學、數學和地理學等多個自然科學領域,部分的環境教育工作者認為「所有的教育都應該是環境教育」,並可以透過學校教育系統(即包含初等教育與中等教育的學校系統)及非學校教育體系(非學校系統的自然中心、環境學習中心,出版品、網路、多媒體甚至家庭教育等)等多種方式進行。

環境教育通常是以個人或社區群體為目標的教學,幫助其在社會中遇到環境問題時能夠瞭解環境問題的知識、意識到這些問題的解決方案,並有能力去解決這些問題。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出,在社會中傳遞對自然的尊重並提高公眾的環境意識,環境教育至關重要。

教科文組織並強調通過保護環境、消除貧困、盡量減少不平等和推動可持續發展,是環境教育能在保護未來全球社會中提高人類的生活品質(QOL)[1]。

目次 1概論 1.1核心理念 1.2關注焦點 2歷史 2.1重要宣言 2.1.1斯德哥爾摩宣言 2.1.2貝爾格勒憲章 2.1.3伯利西宣言 2.2發展趨勢 3相關領域 4各國推動狀況 4.1中華民國 4.1.1林務局 4.1.2研究機構 4.2美國 5參見 6參考文獻 7外部連結 概論[編輯] 核心理念[編輯] 環境教育也被認為有六個核心的學習要素:「自然資源保育」、「環境管理」、「生態原理」、「互動與互賴」、「環境倫理」、「永續性」。

實務中並強調的在真實環境中進行教育(inenvironment);教育有關於環境的知識、態度、技能(aboutenvironment);並且為了實踐永續環境而進行教育(forenvironment)。

同時認為環境問題沒有國界,世界各國都必須共同面對。

關注焦點[編輯] 學者並提出了一些環境教育所關注的焦點[2][3]: 廣泛的接觸所有人口學中討論的公民。

在評估環境問題時,以批判性、道德性和創造性的角度進行思考。

對環境問題作出有根據的判斷。

培養技能,並承諾個體或集體維持並改善環境的行動。

提高人們對環境的欣賞,並促進正向的環境行為產生。

歷史[編輯] 環境教育被認為是一種解決環境問題與環境保護的解決方法,故環境教育研究者或工作者常會將環境教育與人類發展歷史共同探討,並認為人類的發展歷史也是人類仰賴地球與自然資源的生存史。

環境教育的根源可以追溯到18世紀,當時尚-雅克·盧梭在《愛彌兒:論教育》中強調關注環境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幾十年後,瑞士出生的博物學家路易士·阿格西響應了盧梭的哲學,他鼓勵學生「向自然學習,而不是書本」[4]。

這兩位有影響力的學者為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環境教育奠定了具體的基礎,也就是自然研究(naturestudy)。

自然研究運動使用寓言和道德課程來幫助學生培養對自然的欣賞和擁抱自然世界[5]。

康奈爾大學自然研究學系主任AnnaBotsfordComstock是自然研究運動中的傑出人物,他於1911年撰寫了《自然研究手冊》,用自然教育啟發兒童的文化價值觀[5]。

Comstock和該運動的其他領導者(如LibertyHydeBailey),則幫助自然研究獲得了社區領袖、教師和科學家的支持,進而改變了美國各地兒童的科學課程。

環境教育通常也被認為是由環境保護運動衍生出來的一個支流,大致可以追溯至19世紀工業革命以來,大規模農業、工業科技發展對大自然所造成的影響,並逐漸開始造成生態系統平衡的破壞以及自然資源的枯竭,並在20世紀後更加惡化,終致衍生出環境危機及人類生存的問題。

重要宣言[編輯] 各國的環境教育發展大多依據聯合國會議所提出的三個宣言為原則進行,包括《斯德哥爾摩宣言》、《貝爾格勒憲章》與《伯利西宣言》。

斯德哥爾摩宣言[編輯] 1972年6月5-16日,聯合國於斯德哥爾摩舉行「人類環境會議」(UNConferenceontheHumanEnvironment),發表了《聯合國人類環境宣言[6]》也稱斯德哥爾摩宣言(StockholmDeclaration),促使人類注意環境的問題,試圖開啟了人類與自然環境良性互動的紀元,並提出了教育對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該文件由7項宣言和26項原則組成,宗旨為「激勵與指導世界各國人民保護和改善環境。

」 貝爾格勒憲章[編輯] 1975年10月13-22日,聯合國於前南斯拉夫首都貝爾格勒舉行了有關環境教育的國際工作坊,並將此工作坊的成果彙整為《貝爾格勒憲章[7]》並成為了全球性的環境教育框架文件,載明了環境教育的框架、內涵、目標與操作策略。

該憲章以斯德哥爾摩宣言為基礎,增加了環境教育方案的宗旨、目標和指導原則,並它定義了環境教育的受眾就是包括一般公眾的所有人。

同時界定了環境教育的總目標為:「培養全人類瞭解與關切人類環境及相關問題,並且教會人們相關的知識、技能、態度、意願和恆心以解決當前和預防未來的環境問題。

」 伯利西宣言[編輯] 1977年10月14-26日,聯合國在前蘇聯喬治亞共和國的伯利西舉行了國際環境教育會議,並提出了《伯利西宣言[8]》對於環境教育的角色、目標與特性有了更為完整的論述。

該宣言確立了環境教育在保護和改善世界環境、改善世界各地社區的良好和均衡發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同時設定了環境教育新的目標、特點和指導原則,同時針對斯德哥爾摩宣言和貝爾格勒憲章進行一些澄清。

並定義環境教育是一種教育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個人和社會認識他們的環境,以及組成環境的生物、物理和文化間的交互作用,得到知識、技能和價值觀,並能個別或集體地解決現在和將來的環境問題。

發展趨勢[編輯] 環境教育目前的趨勢從「尋求意識形態和行動主義方法」轉變為「使學生根據經驗和數據做出明智決策並採取正確行動的方法」。

在這一過程中,環境課程被逐步納入政府的教育標準。

但一些環境教育工作者認為這是一種令人沮喪的結果,並且偏離了最初政治積極主義的環境教育方法[9],但也有一些人認為納入政府教育標準將使環境教育更有效並且更容易實施。

無論如何,許多教育機構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機構或組織的環境教育與管理工作。

他們認為:「環保計劃要取得成功,必需要透過學生們從基層支持和高階管理人員的自上而下的支持[10]。

」 相關領域[編輯] 環境教育與其他多個學科相互關聯或重疊,大部分的教育領與環境教育相似或有部分相互補充,但其根本哲學可能與環境教育有所差異。

這些相關領域包括: 公民科學(CitizenScience,CS):旨在通過較簡單的研究或調查方法,通過招募公眾從事研究棲地收集研究數據來解決科學和環境成果[11]。

可持續性發展教育(EducationforSustainableDevelopment,ESD):旨在重新定位教育使個人能夠在決策前考量當代和後代的環境完整性、社會正義和經濟可行性以做出明智的決策,同時尊重文化多樣性[1]。

氣候變遷教育(ClimateChangeEducation,CCE):旨在提高公眾對氣候變遷問題及其後果之認識,並為當代和後代做好預先準備,以面對氣候變遷之挑戰,並限制變遷之規模。

具體而言,氣候變遷教育需要幫助學習者瞭解氣候變化的原因,影響和管理發展及其知識,技能,價值觀和行動。

科學教育(ScienceEducation,SE):主要著重於發展社會創新思想的知識和技能[3]。

戶外教育(OutdoorEducation,OE):戶外教育意味著學習在戶外環境中。

主要推動在「自然」等戶外環境中體驗學習,促進對自然的欣賞從而學習並產生親環境意識和行動的方式[12],戶外教學是一種戶外教育的方式,但不代表其遵循戶外教育的原則。

體驗教育(Experientialeducation,ExE):是一種學習者通過直接經驗構建知識、技能和價值的過程,體驗教育可以是一種環境教育的過程和方法。

園藝式學習(Garden-basedlearning,GBL):是一種利用園藝場所作為教學環境與工具的教學策略。

以園藝場所作為綜合學習的基礎進行教育的計劃,活動和項目,並包含學科內和跨學科的教育,通過在現實世界正向且有吸引力經驗,在非正式的學習環境中對兒童,青年,成年人和社區進行教育。

探究式科學(Inquiry-basedScience,IBS):是一種正向的開放式教學方式,學生以科學家的角度,遵循科學步驟來研究某些問題[13],通常用於生物學和環境科學中。

可再生能源教育(Renewableenergyeducation,REE):可再生能源教育是一個相對較新的教育領域,其總體目標為推動並提供關於使用可再生能源的概念、事實、原則和技術等知識和理解[14]。

由於對於解決環境問題的需求,環境教育也融入或討論下列學科領域: 環境生態學 環境經濟學 環境社會學 各國推動狀況[編輯] 中華民國[編輯] 在台灣,楊冠政被視為台灣環境教育之父[15],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設立了環境教育中心,並於1993年改成立為環境教育研究所,此後一直是學術機構與民間組織持續推動環境教育。

直到中華民國政府於2010年6月5日頒布了《環境教育法》,並定義環境教育是運用教育方法,培育國民瞭解與環境之倫理關係,增進國民保護環境之知識、技能、態度及價值觀,促使國民重視環境,採取行動,以達永續發展之公民教育過程[16]。

並於2011年6月3日訂定《環境教育法施行細則及環境教育認證法規》。

環境教育法的中央主管機關行政院環境保護署並建立了環境教育資訊系統,登錄經認證之環境教育人員、環境教育機構及環境教育設施、場所。

截至2021年4月14日止計有219個環境教育設施場所通過環境教育場域之認證[17]。

林務局[編輯] 中華民國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為了推動環境教育,在其下轄的八個林區管理處分別設立了八個自然教育中心:羅東自然教育中心(羅東林區管理處)、東眼山自然教育中心(新竹林區管理處)、八仙山自然教育中心(東勢林區管理處)、奧萬大自然教育中心(南投林區管理處)、觸口自然教育中心(嘉義林區管理處)、雙流自然教育中心(屏東林區管理處)、知本自然教育中心(臺東林區管理處)、池南自然教育中心(花蓮林區管理處)。

研究機構[編輯] 中華民國在臺灣所設立的環境教育研究機構大多為師範學校下的研究所或碩士班,目前大多併在環境資源或科學教育相關系所中,僅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單獨設有環境教育研究所。

相關的系所包括: 國立東華大學環境學院,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環境教育與生態旅遊碩士班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科學教育暨環境教育研究所 臺北市立大學,地球環境暨生物資源學系,環境教育與資源碩士班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科學教育與應用學系,環境教育與管理碩士班 國立臺南大學,環境教育碩士在職學位學程 美國[編輯] 在美國,1970年代以後,將環境教育視為重點的非政府組織不斷的形成和發展,在課堂上實施環境教育的教師人數也不斷增加,這樣的環境教育運動並得到了更強有力的政治支持。

1990年美國國會通過了《國家環境教育法》(NationalEnvironmentalEducationAct),並在美國環境保護局下設置環境教育辦公室,並允許環保局在制定聯邦級的環境教育倡議[18]。

通過環保局的環境教育資助計劃,美國的公立學校、社區機構和非政府組織獲得聯邦資助,並用於環保局列為優先事項的當地教育項目,例如:空氣品質、水質,化學安全和社區公眾參與等[19]。

美國的環境教育將自然研究、保育教育與學校露營視為環境教育的前因。

自然研究將學術方法與戶外探索相結合[20]。

保育教育使人們意識到自然資源的濫用,美國國家森林局和環保局等政府機構也共同推動保育宣言,保育的理念是美國當前環境教育的指導原則。

學校露營是以教育目的在課堂外而接觸環境和使用其資源。

這些前因的部分都仍然存在於美國不斷發展的環境教育領域。

參見[編輯] 環境 環境問題 環境保護 環境社會學 保育 可持續性 教育 參考文獻[編輯] ^1.01.1聯合國.EcologicalSciencesforSustainableDevelopment(PDF).2014.(原始內容存檔(PDF)於2017-08-29).  ^Bamberg,Sebastian;Möser,Guido.TwentyyearsafterHines,Hungerford,andTomera:Anewmeta-analysisofpsycho-socialdeterminantsofpro-environmentalbehaviour.JournalofEnvironmentalPsychology.2007-03,27(1):14–25.ISSN 0272-4944.doi:10.1016/j.jenvp.2006.12.002.  ^3.03.1Wals,ArjenE.J.;Brody,Michael;Dillon,Justin;Stevenson,RobertB.ConvergenceBetweenScienceandEnvironmentalEducation.Science.2014-05-09,344(6184):583–584[2018-09-12].ISSN 0036-8075.PMID 24812386.doi:10.1126/science.1250515.(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29)(英語).  ^LouisAgassiz.www.ucmp.berkeley.edu.[2018-09-19].(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6-26).  ^5.05.1WilliamCronon-460Handout15-ChildintheGarden.2010-11-18[2018-09-19].  ^聯合國.UnitedNationsEnvironmentProgrammeA/CONF.48/14/Rev.1-E.undocs.org.1972[2018-09-11].(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3-10)(英語).  ^UNEP.TheBelgradeCharterED-76/WS/95(PDF).1975.(原始內容存檔(PDF)於2017-06-10).  ^UNEP.DeclarationofTheTbilisiIntergovernmentalConferenceonEnvironmentalEducation(PDF).1978.(原始內容存檔(PDF)於2018-08-27).  ^Blumstein,DanielT;Saylan,Charlie.TheFailureofEnvironmentalEducation(andHowWeCanFixIt).PLoSBiology.2007-04-17,5(5):e120[2022-01-16].ISSN 1545-7885.PMC 1847843 .PMID 17439304.doi:10.1371/journal.pbio.0050120.(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16)(英語).  ^Reynolds,HeatherL.Teachingenvironmentalliteracy :acrosscampusandacrossthecurriculum.Bloomington:IndianaUniversityPress.2010.ISBN 9780253004055.OCLC 611523922.  ^Bonney,Rick;Cooper,CarenB.;Dickinson,Janis;Kelling,Steve;Phillips,Tina;Rosenberg,KennethV.;Shirk,Jennifer.CitizenScience:ADevelopingToolforExpandingScienceKnowledgeandScientificLiteracy.BioScience.2009,59(11):977–984[2018-09-12].doi:10.1525/bio.2009.59.11.9.(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10).  ^Clarke,DavidA.G.;Mcphie,Jamie.Becominganimateineducation:immanentmaterialityandoutdoorlearningforsustainability.JournalofAdventureEducationandOutdoorLearning.2014-06-09,14(3):198–216[2018-09-12].ISSN 1472-9679.doi:10.1080/14729679.2014.919866.(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03)(英語).  ^MARK.,WALKER,.TEACHINGINQUIRY-BASEDSCIENCE..[S.l.]:LULUCOM.2015.ISBN 1312955627.OCLC 986976904.  ^Kandpal,TaraC.;Broman,Lars.Renewableenergyeducation:Aglobalstatusreview.RenewableandSustainableEnergyReviews.2014-06,34:300–324.ISSN 1364-0321.doi:10.1016/j.rser.2014.02.039.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www.giee.ntnu.edu.tw.[2018-09-19].(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19)(中文(臺灣)).  ^最新訊息-全國法規資料庫入口網站.law.moj.gov.tw.[2017-09-14].(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15).  ^環境教育認證申辦系統.eecs.epa.gov.tw.[2017-09-14].(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1-23).  ^WaybackMachine(PDF).2010-06-11[2018-09-12].  ^USEPA.FrequentlyAskedQuestionsabouttheEnvironmentalEducationGrantsProgram.USEPA.[2018-09-12].(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1-09)(英語).  ^Roth,C.E.(1978).Offthemerry-go-roundandontotheescalator.Fromoughttoactioninenvironmentaleducation,12-23. 外部連結[編輯] 國外綠色教育簡述:思想與實踐(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HKGoGreen香港的綠色教育(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中華民國環境教育法(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中華民國環境教育法施行細則及環境教育認證法規(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中華民國環境教育資訊系統(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臺北市立大學環境教育與資源碩士班(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環境教育及管理碩士班(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科學教育暨環境教育研究所 閱論編教育學術概要 教育學 教育史 教育大綱(英語:Outlineofeducation) 教育評估 教育研究 教育經費 教育政策(英語:Educationpolicy) 教育理論(英語:Educationtheory) 教育市場化 教育優先區 教育體制改革 教育的領導力(英語:Educationalleadership) 教育機構的種類(英語:Typesofeducationalinstitutions) 教育專業用詞彙編(英語:Glossaryofeducation-relatedterms) 目錄 目標 受教育權 分支 教育哲學 教育基本理論 教育法學 教育行政學(日語:教育行政学) 教育管理學 信息技術教育 教育技術學 教育經濟學 教育財政學 教育心理學 教育社會學 教育未來學 學校衛生學 比較教育學 教育統計學 教育傳播學 教育效益學 教育評價學 課程與教學 批判教育學 人類學 學科 教育學系 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 特殊教育學系 階段 學前 初等 中等 高等 第三期 類型環境 家庭 學校 教室 戶外 對象 成人 資優(英語:Giftededucation) 特殊 終身 體系 義務 基礎 通識 博雅 職業 本科 文理分科 理科 文科 另類 方式 自主學習 在家自學 素質教育 應試教育 遠距教學 融合教育 斯巴達教育 主題 農學(英語:Agriculturaleducation) 藝術 商業 化學 設計 經濟學 工程(英語:Engineeringeducation) 環境 健康 語言 母語 雙語(英語:Bilingualeducation) 法學(英語:Legaleducation) 數學 醫學(英語:Medicaleducation) 軍事 音樂 護理(英語:Nurseeducation) 和平 表演藝術(英語:Performingartseducation) 哲學 體育 物理 閱讀 宗教(英語:Religiouseducation) 科學 性 師範 技術(英語:Technologyeducation) 價值觀(英語:Valueseducation) 圖書資訊學 博物學 歷史 政治(英語:Politicsineducation) 航海 安全 酒店管理 相關身分或職業 校長 校監 教師 教授 教育家 家庭教師 教育行政 教育學家 助教 教官 學生 研究生 互惠生 僑生 交換學生 教育問題 升學主義 學校恐懼症 學術通貨膨脹 家庭暴力 校園暴力 怪獸家長或直升機父母 文憑主義及教育通脹 高分低能 留校察看 各國教育閱論編非洲各國家和地區教育聯合國會員國 阿爾及利亞 安哥拉 貝南 波札那 布吉納法索 蒲隆地 喀麥隆 維德角 中非 查德 葛摩 剛果(金) 剛果(布) 吉布地 埃及 赤道幾內亞 厄利垂亞 史瓦帝尼 衣索比亞 加彭 甘比亞 迦納 幾內亞 幾內亞比索 象牙海岸 肯亞 賴索托 賴比瑞亞 利比亞 馬達加斯加 馬拉威 馬利 茅利塔尼亞 模里西斯 摩洛哥 莫三比克 納米比亞 尼日 奈及利亞 盧安達 聖多美普林西比 塞內加爾 塞席爾 獅子山 索馬利亞 南非 南蘇丹 蘇丹 坦尚尼亞 多哥 突尼西亞 烏干達 尚比亞 辛巴威 未受國際普遍承認國家 撒拉威阿拉伯民主共和國 索馬利蘭 屬地和其他特殊政區 阿森松島 加那利群島 休達 馬德拉群島 馬約特 梅利利亞 留尼旺 聖赫倫那 特里斯坦-達庫尼亞 西撒哈拉 閱論編亞洲各國家和地區教育聯合國會員國 阿富汗 亞美尼亞 亞塞拜然 巴林 孟加拉國 不丹 汶萊 柬埔寨 中華人民共和國 賽普勒斯 埃及 喬治亞 印度 印尼 伊朗 伊拉克 以色列 日本 約旦 哈薩克斯坦 北韓 南韓 科威特 吉爾吉斯斯坦 寮國 黎巴嫩 馬來西亞 馬爾地夫 蒙古 緬甸 尼泊爾 阿曼 巴基斯坦 菲律賓 卡達 俄羅斯 沙烏地阿拉伯 新加坡 斯里蘭卡 敘利亞 塔吉克斯坦 泰國 東帝汶 土耳其 土庫曼斯坦 阿聯 烏茲別克斯坦 越南 葉門 聯合國觀察員 巴勒斯坦 未受國際普遍承認國家 阿布哈茲 阿爾察赫 中華民國(臺灣) 北賽普勒斯 南奧塞梯 屬地和其他特殊政區 阿克羅蒂里和澤凱利亞 英屬印度洋領地 聖誕島 科科斯(基林)群島 香港 澳門 閱論編歐洲各國家和地區教育聯合國會員國 阿爾巴尼亞 安道爾 亞美尼亞 奧地利 亞塞拜然 白俄羅斯 比利時 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 保加利亞 克羅埃西亞 賽普勒斯 捷克 丹麥 愛沙尼亞 芬蘭 法國 喬治亞 德國 希臘 匈牙利 冰島 愛爾蘭 義大利 哈薩克 拉脫維亞 列支敦斯登 立陶宛 盧森堡 馬爾他 摩爾多瓦 摩納哥 蒙特內哥羅 荷蘭 北馬其頓 挪威 波蘭 葡萄牙 羅馬尼亞 俄羅斯 聖馬利諾 塞爾維亞 斯洛伐克 斯洛維尼亞 西班牙 瑞典 瑞士 土耳其 烏克蘭 英國 公認主權實體 馬爾他騎士團 梵蒂岡(聖座) 歐洲聯盟 未受國際普遍承認國家 阿布哈茲 阿爾察赫 科索沃 北賽普勒斯 頓涅茨克 盧甘斯克 南奧塞提亞 德涅斯特河沿岸 屬地和其他特殊政區 亞克羅提利與德凱利亞 奧蘭 法羅群島 直布羅陀 揚馬延 根西 澤西 曼島 斯瓦爾巴 閱論編美洲各國家和地區教育聯合國會員國 安地卡及巴布達 阿根廷 巴哈馬 巴貝多 貝里斯 玻利維亞 巴西 加拿大 智利 哥倫比亞 哥斯大黎加 古巴 多米尼克 多明尼加 厄瓜多 薩爾瓦多 格瑞那達 瓜地馬拉 蓋亞那 海地 宏都拉斯 牙買加 墨西哥 尼加拉瓜 巴拿馬 巴拉圭 秘魯 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 聖露西亞 聖文森及格瑞那丁 蘇利南 千里達及托巴哥 美國 烏拉圭 委內瑞拉 屬地和其他特殊政區 安圭拉 阿魯巴 百慕達 波奈 英屬維京群島 開曼群島 古拉索 福克蘭群島 法屬蓋亞那 法屬聖馬丁 格陵蘭 瓜德羅普 馬提尼克 蒙哲臘 荷屬聖馬丁 波多黎各 聖巴泰勒米 聖皮埃爾和密克隆 沙巴 聖佑達修斯 南喬治亞和南桑威奇群島 土克凱可群島 美屬維京群島 閱論編大洋洲各國家和地區教育聯合國會員國 澳洲 密克羅尼西亞 斐濟 吉里巴斯 馬紹爾群島 諾魯 紐西蘭 帛琉 巴布亞紐幾內亞 薩摩亞 索羅門群島 東加 吐瓦魯 萬那杜 紐西蘭聯繫邦 庫克群島 紐埃 屬地和其他特殊政區 美屬薩摩亞 聖誕島 科科斯(基林)群島 復活節島 法屬玻里尼西亞 關島 新喀里多尼亞 諾福克島 北馬里亞納群島 皮特肯群島 托克勞 瓦利斯和富圖納 分類 小作品 主題 維基專案(英語:Wikipedia:WikiProjectEducation) 詞典 維基媒體計劃 教科書 共享資源 學院 新聞 語錄 文庫 規範控制 BNE:XX534987 BNF:cb12048810q(data) GND:4061627-7 LCCN:sh85044169 NARA:10675831 NDL:00952494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環境教育&oldid=69699578」 分類:​環境教育教育學隱藏分類:​CS1英語來源(en)自2018年5月部分地區的觀點拒絕當選首頁新條目推薦欄目的條目自2018年5月可能帶有原創研究的條目自2018年5月需補充來源的條目含有多個問題的條目含有英語的條目包含BNE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BNF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GND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LCCN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ARA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DL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專案 維基共享資源 其他語言 العربيةभोजपुरीCatalàČeštinaDeutschΕλληνικάEnglishEspañolEestiEuskaraSuomiFrançaisગુજરાતીעבריתहिन्दीՀայերենBahasaIndonesiaItaliano日本語BahasaMelayuNederlandsOccitanPolskiPortuguêsRomânăसंस्कृतम्Srpskohrvatski/српскохрватскиShqipСрпски/srpskiதமிழ்Українська 編輯連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