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未來經濟發展趨勢及其對現代物流業的需求(hktdc.com)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到2020年,中國人均GDP力爭接近按當時價格計算的5000美元,這一水平是1997年的世界平均水平。

2.經濟增長保持百分之七 假設在未來20年中國將繼續實行改革開放政策,市場 ... ShippersToday Content providedby: HKSCCHAIRMAN'SMESSAGE   Forgingalogisticsinitiative   LOGISTICS   HongKong'sLogisticsdrive:Tradeportmakesreadyairportlogisticscentre   LogisticsBusinessProcessOutsourcingsettogrowat5yearCAGRof42%toreachUS$29billionby2005   U-FreightleadswithEDICustomsclearancesysteminShanghai   DigiLogisticsinalliancewithPan-AsianLogisticsNetwork   SAP,Compaq,Microsoftcollaborationaimsatregion'sSCMshortcomings   Globalpartnershipincontractlogistics   e-LOGISTICS   TradeLinkTechnologies:SCMenablerlinkingupsuppliersglobally   MaerskLogisticsacquiresFinnishforwarder   Unifiedonlinetrackinggivestransparency   bolero.netlaunchesboleroSURF   iShipExchange'smulti-lingualformatmoreaccessibletoregionalusers   Syntegra'snewmobiledataapplicationforaircargo   SEAFREIGHT   DrewryAnnualContainerReviewandForecast2001:Linershippingslowdown   Transpacificlinessetminimumratesonwastepaper   FEFC'sBusinessPlan2002   PortofLongBeachseesSeptthroughputrise   UnitedTransportationappointedagentsforEthiopianShippingLines   P&ONedlloydplaceslargestorderforreefers   AIRFREIGHT   ACI:Cargodowninfirsthalf2001   AAextendingdiscountsinairportcharges   FedExopensExpressCenterinPudong   TIACAcallsonregulatoryauthortiestoincludeindustryinsettingsecurityprocedures   AviationmaintenanceexpansioninChina   Cargo2000handsoutphaseoneaccredition   APPOINTMENTS&EVENTS   MarintecChina2001   Airlinks2002   ACIComputaport2002   ContainerShipping-ExecutiveSummitIII   STATISTICS   TransportStatistics   AirTransport   SeaTransport   香港付貨人委員會主席的話   香港物流業全速往前邁進   港口   寧波港—中國大陸年輕的億噸級海港   航運   海峽兩岸通航   中國特色   中國的保稅制度   物流   中國未來經濟發展趨勢及其對現代物流業的需求   中港貨運新模式—「物流驛線」   Shippers TodayHome 中國未來經濟發展趨勢及其對現代物流業的需求 大勇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市場經濟體系進一步完善,國民經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綜合經濟實力不斷增強,經濟總量不斷擴大,經濟運行效率不斷提高,與世界經濟的聯繫不斷加深。

東部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和部分水陸交通樞紐城市經過多年的建設,已經逐步具備發展現代物流業的基礎條件。

北京、上海、天津、廣州、深圳等先進城市的現代物流業有了一定的發展規模,並在全國處於領先地位。

那麼,中國未來的經濟發展趨勢如何,其對現代物流業又有何需求呢?本文擬對以上問題作一個初步的探討。

一、中國未來20年經濟發展前景預測 根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2000年運用可計算一般均衡模型,在對一些基本影響因素作出不同假設基礎上的研究成果,對中國經濟至2020年時的可能發展情景有以下預測。

1.經濟總量位居世界第二 1997年中國GDP的總量水平排在世界第七位,到2020年,中國GDP的總量水平有可能超過日本,僅次於美國而居世界第二位。

由於中國尚處於低收入國家之列,人均GDP水平較低,在21世紀的前20年中,中國的經濟仍有可能以較高的速度增長。

如果GDP能保持7%左右的增長速度,那麼,2020年中國在GDP總量上接近當時的美國是非常有可能的。

到2020年,中國人均GDP力爭接近按當時價格計算的5000美元,這一水平是1997年的世界平均水平。

2.經濟增長保持百分之七 假設在未來20年中國將繼續實行改革開放政策,市場經濟體制逐步確立和完善,農業勞動力向非農產業不斷轉移,對外開放不斷擴大和加深,國際環境也保持穩定,而這些因素將使得中國在未來20年中生產率的提高與中國經濟在過去20年中的成績相當,即全要素生產率保持年均增長2.5%-3%。

在上述假設下,中國經濟在2000-2020年的20年中,其年均增長率將達到7.3%,在2000-2010年間,GDP增長相對較快,年均增長7.9%,而到2010年之後則會有所下降,2010-2020年間年均增長6.6%。

3.對外貿易繼續保持增長 在未來20年,中國的對外貿易將繼續保持增長,但其增長速度將全放慢,外貿佔GDP的比重將會下降。

中國自1978年以來對外貿易的迅速擴張一方面由於改革開放政策的實施使中國的比較優勢逐步得以實現,另一方面也由於亞洲新興工業地區正處於比較優勢轉變和結構轉型時期,其勞動力密集型產業和在發達國家所佔的市場份額都逐步向勞動成本更低的發展中國家轉移。

這使得中國近20年來出口的快速增長主要依賴勞動密集型產品增長、加工貿易出口增長和外資企業出口增長。

由於中國勞動密集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已佔較高份額,難以獲得大幅度的增加,出口的進一步增長主要取決於產品的升級和新市場的開拓。

因此,在未來20年中國對外貿易的增長慢於GDP的增長速度,2020年外貿佔GDP的比重約在30%左右,這與大國通常的外貿依存度更為接近。

但在未來20年中,中國對外貿易的內在質量將會提高,進出口商品結構逐步升級,加工貿易的比重下降,外貿與國內經濟活動的聯繫將會加強。

4.產業結構升級 結構升級將是中國經濟持續增長的一個重要源泉和動力。

到2020年時,第一產業(農業)的產出比重下降,第三產業(金融、貿易、運輸、資訊、服務業等)產出比重上升,而第二產業(工業)產出比重基本保持不變。

由於恩格爾效應和農業土地的制約,農業部門,特別是種植業部門在總產出中的比重將有較大下降。

輕工業部門,如食品和紡織口部門,其比較依賴於農產品作為中間投入,在總產出中的份額也將有所下降。

中間投入品中,能源部門的產出比重仍會上升,而原材料部門的比重會下降。

由於高投資需求和資本/勞動比的提高,以及由於技術進步體現在中間投入的偏向性,資本品部門的比重會有所上升,特別是電機、電子等部門增長較快。

未來20年,中國的農產品、礦產品、食品和紡織品出口的比重將會下降,而電子、機械等資本品和消費品中服裝的出口比重將會上升。

到2020年,服裝仍是中國最重要的出口部門,但電子、機械、化工等部門的出口增長很快,也成為非常重要的出口部門。

由於居民對服務業需求的增加和生產活動對服務業投入的依賴性越來越大,未來20年服務業也將有較快增長。

二、中國經濟發展對現代物流業的需求 現代物流業是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時期的產物,是市場競爭的結果。

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國民經濟呈快速增長狀態。

進入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後,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和互聯網及資訊通信技術的飛躍發展,中國社會經濟與世界經濟的相互融合和相互依賴的程度進一步加深。

當前中國經濟生活中存在的首要問題是有效需求不足。

進一步拉動內需,並帶動社會投資和啟動消費,是解決需求不足的有效措施。

優化經濟結構,促進產業優化升級,則是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的根本措施。

現代物流在中國剛剛起步,潛在需求巨大,相對傳統的物流業,它屬於產業的優化升級;作為一個新興產業,正好屬於需要大力發展的第三產業,新的經濟增長點。

因此,加快中國現代物流的發展,有利於提高生產與流通領域的集約化程度,改善粗放型的經營和管理方式,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目前,受競爭壓力和利益驅動的影響,國內一些大型生產製造企業和流通加工企業的物流服務需求不斷膨漲,一大批“三資”企業,尤其是大型跨國企業,為了獲得競爭優勢,實行全球化戰略,在全球範圍內進行原材料採購和製成品銷售,因此有著龐大的物流服務需求。

從總體上說,中國物流市場呈發展、上升趨勢,物流需求和物流供給兩旺。

1.現代物流服務需求市場 從總體上看,中國物流市場上的物流服務需求主要來自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大型生產製造企業的物流服務需求旺盛,市場潛力巨大。

中國的大型生產製造企業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一般都成為中國國民經濟體系中的骨幹力量。

由於這些大型企業脫胎於計劃經濟時代,在其生產經營過程中若利用現代物流理論和現代物流技術,就能帶來驚人的經濟效益。

中國山東的張裕葡萄酒集團,取消自己的車隊,把葡萄酒的運輸外包給專業的物流公司,九個月就節約運輸成本470萬元(人民幣,下同)。

中國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應用物流管理理論和物流技術對汽車裝配線上的零配件的供應工作進行重組,基本上實現了零配件供應的零庫存,只投入了300萬元的技術改造資金,卻獲得了5至6億元的經濟效益,大型生產製造企業利潤空間的挖掘潛力由此可見一斑。

中國有幾萬家大型生產製造企業,這些企業都是中國國民經濟體系中各個行業的骨幹企業。

目前這些企業中的大部分都已認識到或開始意識到現代物流理論的應用價值,都希望在其企業生產和企業經營過程中應用現代物流理論和技術,這些大型生產製造企業構成了中國現代物流需求服務市場的潛在主體。

二是中國國內新興的中小生產製造企業物流服務需求總量巨大。

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出現了一大批中小生產和製造企業。

這些中小企業的經濟成份呈現出多樣性的特點,非公有制企業佔有很大比重。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這些企業受生產規模的局限,難以獲得良好的規模效益,因此降低生產成本的願望異常迫切。

此外,受經濟實力的限制,這些中小企業難以在全國或全球範圍內構築自己的銷售配送網路,因此迫切需要借助於現代物流企業的力量。

中小企業由於數量多,因此其物流服務需求的總量也將是十分巨大的。

只是這些中小企業由於各種原因,對現代物流服務重要性的認識參差不齊,短期內難以形成現實的物流服務需求,但從長遠來看,這將是中國最大的物流服務需求潛在市場。

三是中國境內“三資”企業的現代物流服務需求迫切。

中國龐大的消費市場、廉價的勞動力和豐富的資源吸引了大量的“三資”企業,其中有相當數量的大型跨國公司。

“三資”企業由於其企業背景,常常在全球範圍內進行原材料的採購和產成品和銷售,因此常常是形成國際物流的主體之一。

“三資”企業一般來說,對現代物流理論的認識較國內企業要深,對現代物流服務的需求比較迫切。

近年來,從中國的實際情況來看,大多數大型跨國公司等“三資”企業都實行“本土化”戰略,即儘量利用當地的各種資源,而把資金和精力用於發展其核心業務上。

在物流服務方面,“三資”企業同樣實行“物流本土化”戰略,儘量利用中國的物流服務資源。

由於“三資”企業對物流服務的需求較高,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也促進了中國現代物流業發展水平的提高。

2.現代物流服務供應市場 中國的現代物流服務供應市場目前處於初級成長階段。

在最近幾年的物流熱特別是政府扶持措施的推動下,專業性的物流公司不斷湧現。

據不完全統計,中國目前物流企業有上千家,雖說其中不乏翻牌公司,但具有一定運營網路規模和一定物流服務質量的物流公司也為數不少。

從一定意義上說,中國的現代物流業發展已初見雛形。

總體來說,中國目前提供專業性物流服務的企業主要有以下幾個類型: 一是“三資”企業內部的物流企業。

改革開放以來,大量的“三資”企業落戶中國。

一些“三資”企業為了其自身的經營需要,往往同時組建與其生產製造企業配套的物流部門或物流企業。

這些物流部門或物流企業一般只滿足企業集團內部對現代物流服務的需要,通常不向社會提供物流服務。

從屬或服務於某一企業集團的物流公司通常能很深地融入生產製造企業的生產和運營過程中去。

由於此類物流企業服務的單一性和專業性,因此這類物流企業的服務流程設計和經營模式都具有很強的針對性。

二是有運輸或倉儲歷史背景的物流企業。

目前中國的物流企業中,有運輸或倉儲背景的物流企業佔有相當大的比重(從國外物流企業的發展歷程來看,也是如此。

) 由於貨物運輸與貨物倉儲事實上是現代物流業運作過程中兩個最基本的、通常是必不可少的運作程式,因此在現代物流企業與傳統的交通運輸企業、倉儲企業之間存有著歷史淵源。

部分傳統的運輸企業、倉儲企業拓展業務範圍,已經逐步向專業物流企業轉化。

中國交通運輸部門的一些骨幹企業,如中國遠洋運輸集團、中國外運集團、中國物資儲運總公司、中國集裝箱運輸集團、中國海洋運輸集團等大型國有運輸、倉儲企業均已宣布實施戰略轉型,發展現代物流服務。

三是從傳統商業零售行業轉化而來的物流企業。

傳統的商業企業在推行商業連鎖經營、共同配送的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近似於物流運作的經驗,因此這些企業有著向現代物流業發展的先天優勢。

目前中國出現了許多從事商品配送的物流企業,通常這些企業涉足現代物流的倉儲和運輸領域,比如配送中心。

比較成功的例子有上海的華聯商業集團、深圳的萬佳百貨等,上述商業零售企業都建有自己的物流配送中心或物流配送倉庫。

這些物流配送中心對集團內的連鎖商店實行商品的共同配送、統一管理,減少了商品的流通環節,提高了商品的流通速度,降低了商品的進貨成本,從而提高了連鎖商店的市場競爭力。

三、加快中國現代物流業發展的對策 對於中國來說,現代物流業是一個新興的產業,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各級政府部門必須加以扶持和培育。

同時,現代物流系統不是少數企業、某個部門或某種運輸方式所能容納的,必須依靠各個行業、各個地區、各個企業的協同配合,借助於現代化的技術手段、管理手段、通訊手段和全國性的服務網路,分步驟、分層次逐步展開。

其中,市場是基礎,企業是主體,政府重在宏觀調控,其職能是基礎設施的提供者和市場秩序的維護者。

因此,為了推動中國現代物流業的快速發展,政府應重點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制定適合中國現代物流業發展的國家政策 目前,在中國的一些經濟發達地區和城市,現代物流業發展速度是相當快的,在全國範圍內,已經形成了一股發展現代物流業的熱潮。

然而,在中國現代物流業的發展過程中,最大的障礙是缺乏適合中國現代物流業發展的國家政策。

在中國國民經濟行業序列中,尚沒有現代物流業這一個行業,在對現代物流業的管理上,目前仍然沿用的是從傳統計劃經濟時代遺留下來的與交通運輸以及倉儲業相關的政策、法規和管理條例。

這些規章制度已不能適應中國現代物流業發展的需要,並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中國現代物流業的發展。

制定適合中國現代物流業發展需要的國家政策、法律、法規已經成為刻不容緩的大事。

目前最為緊迫的問題是儘快打破物流管理上的行業分割、地區分割,明確統一的綜合經濟管理部門負責全國性物流產業政策的制定、物流網路的規劃和統一布局,並與各專業職能部門緊密協調,以利於跨地區、跨行業、全國統一的,開放、競爭、公平、有序的物流大市場的建立。

同時,也要推動綜合性、跨行業、跨部門的物流法規和配套規章的制定,改變目前現代物流無法可依的局面。

包括物流企業的資質、進入和退出的條件,市場競爭規則,為物流企業創造一個開放、公平、競爭、有序的市場環境。

2.採取積極的財政、稅收和其他政策,推動物流業的發展 現代物流在中國是一個新興產業,尚處於起步階段,各種相關政策和配套法規還很不健全,特別需要政府的支援和推動。

因此,各級政府應該明確鼓勵、扶持現代物流的態度,並結合本部門、本地區實際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將加快物流發展的政策落到實處。

而且,交通基礎設施、地區性物流中心等具有較強的公共性,因此政府應採取積極的財政政策、稅收政策、金融政策等,鼓勵和加強物流基礎設施和資訊平台的建設,扶持、引導物流經營企業引進先進技術裝備,改善物流設施,促進物流企業發展和物流服務推廣。

並積極倡導包括無車船、設備在內的物流策劃企業和物流服務代理企業在內第三方物流業的發展。

3.在全國範圍內重點扶持一批現代物流企業,為中國傳統的運輸、倉儲企業向現代物流業轉化創造條件 在中國,現代物流業是一個新興產業,其運作方式和運作過程,廣大的傳統交通運輸、倉儲企業並不熟悉。

在全國範圍內有選擇性地扶持一批具有現代意義的現代物流企業,一是可以加強中國現代物流企業的整體實力,以應對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以後外國物流企業的競爭,二是可以為廣大傳統交通運輸、倉儲企業提供學習和借鑒的榜樣,加快中國傳統運輸、倉儲企業向現代物流業轉化,為這些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創造機會。

中國的一些大型國有交通運輸、倉儲企業無論在規模、業務網路還是在運作質量上都具有一定的實力,在國際市場上也有相當的競爭力。

比如中遠、中海、中外運等中國知名大型運輸企業,已經具備了發展現代物流業的基本條件,對於這些企業,國家應在政策、財政、稅收等方面予以大力扶持,力圖促使這些骨幹企業早日實現向現代物流企業的轉化,這對於促進中國現代物流業的發展以及應對國外大型物流企業的競爭,都是十分必要的。

4.加強理論研究和人才培訓,促進中國現代物流業的發展 足夠質和量的物流人才是發展中國現代物流業一個關鍵因素。

由於歷史原因,中國的大專院校和科研機構沒有設置現代物流專業,由此造成中國物流人才的嚴重缺乏。

如何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充分發揮相關大學和科研機構的作用,培養出一批高質量的現代物流人才,對於中國現代物流業的發展來說,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大專院校和科研機構具有人才集中和知識密集的優勢,在培訓物流人才、加強物流研究方面具有獨特優勢,應該在推動中國現代物流業的發展方面有所建樹。

從國家的角度來說,應選擇一批有條件的院校開設物流專業,大規模地培養物流研究、物流管理和物流技術人才。

同時,各級政府可以通過設立物流專項科研基金,支援開設物流管理科學的高等院校或科研機構,開展高級培訓專案或科研專案,鼓勵物流研究和物流人才的開發培養。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