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錢不快樂多少風涼話? - 香港經濟日報- 報章- 評論‧世情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訴說做中國首富不快樂,甚至痛苦,被指是風涼話。

不少人一生追求財富,深信有錢就買到快樂,但不少研究指,金錢帶來的快樂有上限, ... 有錢不快樂多少風涼話? 評論‧世情 2014/11/14 分享: 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訴說做中國首富不快樂,甚至痛苦,被指是風涼話。

不少人一生追求財富,深信有錢就買到快樂,但不少研究指,金錢帶來的快樂有上限,別只在荷包裏找快樂。

現年50歲的馬雲,由一名普通的英語教師,搖身成為科網企業阿里巴巴的創辦人,現市值比Facebook還高,他以195億美元(約1,521億港元)的身家被福布斯選為中國首富。

做首富「痛苦」馬雲懷念窮日子 但他前日接受美國財經網站CNBC訪問,訴說做中國首富不快樂,有錢是好事,但也有痛苦,如身邊人因為錢而接近自己,又或走到街上,要承受異樣目光。

他上月曾接受其他媒體訪問時表示,一生人最快樂,是月薪90元人民幣的日子。

沒有多少人感受過做富豪的「痛苦」,更多人願意相信,錢就算不是萬能,沒有錢也萬萬不能。

身家多到自己也未必計得清,怎麼還會說不快樂? 多少平凡人都得為錢營役奔波,馬雲的說話聽來當然有風涼話的味道,但金錢能使人快樂嗎?缺錢到連衣食住行也成問題,還談甚麼快樂?不過,愈有錢就愈快樂嗎?卻也一定嗎? 《華爾街日報》本周刊登的一篇文章《CanMoneyBuyYouHappiness?》,綜合幾個有關財富與快樂關係的最新研究。

得出的結論是快樂有多少,關鍵並不在於實際財富多少,而是怎樣用你的財富。

快樂不在實際財富在怎運用 當錢不夠的時候,更多的錢可逐漸滿足個人所需及追求,用錢提升自己的生活或物慾,無疑是快樂的事,但當財富一路累積,以錢換快樂就變得愈來愈艱難。

事實上,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曾有研究指,當人的收入水平達到了年薪7.5萬美元(約58.5萬港元),之後就算再高收入,快樂程度也不會提升多少。

這固然不是快樂分界的「標準」,但重要的信息是,金錢帶來的快樂不會無限提升。

《CanMoneyBuyYouHappiness?》一文中引述加拿大心理學家ElizabethDunn的研究,她向學生提供一些現金,部分學生將之用於自己身上,部分則用在他人身上,結果發現,後者的快樂程度高於前者,她再於不同地方進行實驗,結果亦發現,無論是富有或貧窮國家,把錢用於他人身上的人,一般較快樂,且無論金額多少也可令人快樂。

事實上,富豪如巴菲特、蓋茨等,近年紛紛捐獻巨款,他們如此花掉自己名下的財富,若不是也為自己帶來真心的快樂,也不會一直做吧?奧地利富豪KarlRabeder便曾宣稱有錢後反而不開心,遂變賣名車、飛機、別墅等,把財富都捐做善事。

滿足了基本生活需要之後,物質帶來的滿足和快樂,並非想像般大。

馬雲在日前的訪問上,也談到花錢比賺錢更難,他正嘗試用錢回饋社會,擺脫不快樂情緒。

荷包找到的快樂也是有限 有錢人的優勢,就在於可以享有最高的物質享受,美國今年初曾有一項研究指,物質享受並非最快樂,反而一個好的經歷、體驗,才可令人更快樂,且快樂情緒持續得更久。

與快樂有關的研究數之不盡,都在找尋決定快樂的因素,但快樂和滿足是很主觀的感覺,也與現實環境和自己的抉擇有關,有些研究說單身快樂、有的說有宗教快樂、有的說月入多少才快樂,但都沒有清晰肯定、人人認同的答案。

馬雲的「有錢不快樂」論,也不盡然是風涼話,因為就算錢可買到快樂,只在荷包找到的快樂,也是有限。

▲不少人深信有錢就買到快樂,其實金錢帶來的快樂有上限,別只在荷包裏找快樂。

(路透社資料圖片) 撰文:沈帥青 欄名:港是港非 最新專欄文章 更多 棄置口罩循環再造化廢為寶? 2021/10/22 棄置口罩循環再造化廢為寶? 航空業勿等運到自救要有創意 2021/10/21 航空業勿等運到自救要有創意 行山滑浪睇天氣任性妄為應懲處 2021/10/20 行山滑浪睇天氣任性妄為應懲處 「醜食潮」掀起慳錢又能救地球 2021/10/19 「醜食潮」掀起慳錢又能救地球 亂餵累事野豬襲市區恐成隱患 2021/10/15 亂餵累事野豬襲市區恐成隱患 有錢不快樂多少風涼話? 法治「以法達義」豈僅「有法必依」 先犯法後自首毀守法精神 建設「好行」城市香港更宜居 減廢雖重要三堆一爐不可缺 華版馬歇爾拉動中國經濟脫困 下一篇文章 法治「以法達義」豈僅「有法必依」 緊貼財經時事新聞分析,讚好hketFacebook專版 分析評論 更多 黃金周防疫考驗港挑戰比內地大 黃金周防疫考驗港挑戰比內地大 專家樓論-階段式還款拉抬購買力? 階段式還款拉抬購買力? 昔日新聞 電子報 會員專區 訂閱/續訂 主頁 即時新聞 財經 理財 科技 中國 國際 商業 大灣區 ESG 移民百科 博客 TV TV 財經台 地產台 家庭台 健康台 名家 財金猛人追蹤 名家專區 研究報告 趨勢分析 投資 即時行情 市場拆局 新經濟 板塊攻略 大市 專訪 財金教室 行情 報章 周刊 實戰區 財智薈 報章 要聞 評‧析‧天下 金融 中國 國際 投資理財 地產 港聞 政治 評論‧世情 行政人員 工商 副刊 置業家居 投資理財周刊 昔日新聞 專欄 投資 樓市 香港 中國 國際 商貿及科技 副刊 知識 新經濟 宏觀 財金 業績 財富 消費 科技 地產站 即時樓市 新盤專頁 二手專頁 睇片揀筍盤 買賣樓攻略 家居生活 資助房屋 視頻新聞 實用工具 海外置業情報 TOPick 話題 健康 親子 娛樂 新聞 休閒消費 觀點 TOPickTV 靚太生活雜誌 Band1學堂 醫‧健 中小企 業界頭條 商管策略 數碼轉型 大灣商機 行內熱話 博客論壇 特約 iMoney智富 股樓投資 理財智慧 名人薈萃 環球政經 iMTV+ hket訂戶/會員專區 TOPick會員專區 iMoney會員專區 hket電子書書架 iMoney雜誌 RSS 其他版本: 文字版 揭頁版 集團網站 集團招聘 私隱政策 內容授權 常見問題 使用條款 訂閱條款 廣告查詢 聯絡我們 免責聲明豁免條款 香港經濟日報版權所有©2022 分享 分享至facebook 複製連結 {title}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