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特教會_百度百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科普特教會(Coptic Church),是基督教東派教會之一,屬一性論派。

科普特一詞是7世紀中葉阿拉伯人佔領埃及時對埃及居民的稱呼,後專指信奉科普特教派的基督徒。

反饋 分享 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https://baike.baidu.hk/item/科普特教會/2121756 複製 複製成功 科普特教會 編輯 鎖定 本詞條缺少概述图,補充相關內容使詞條更完整,還能快速升級,趕緊來編輯吧! 科普特教會(CopticChurch),是基督教東派教會之一,屬一性論派。

科普特一詞是7世紀中葉阿拉伯人佔領埃及時對埃及居民的稱呼,後專指信奉科普特教派的基督徒。

前聯合國秘書長加利就是科普特教會的信徒。

中文名 科普特教會 外文名 CopticChurch 派    別 基督教東派教會之一 成立於 1883年 目錄 1 背景資料 2 教派產生 3 始終屹立 4 遭遇壓迫 5 獨特禮儀 6 現狀 科普特教會背景資料 編輯 福音在埃及傳播可追溯到使徒時代。

大約公元50年,《馬可福音》的作者使徒馬可來到埃及傳揚福音。

馬可雖然不是第一個在埃及宣教的使徒(奮鋭黨西門在此之前到過埃及),但卻是對埃及福音事工影響最大的使徒。

馬可在亞歷山大等地宣教,並在亞歷山大建立了埃及第一家教會——亞歷山大教會。

公元68年,馬可在亞歷山大殉道,但正如古代教父德爾圖良所言“殉道者的血是教會的種子,殉道者的血所流經的地方是教會成長的地方。

”馬可殉道後,福音在埃及迅速傳播,信徒大量增加,亞歷山大教會一躍成為早期基督教五大教會之一。

在教父時代,亞歷山大教會湧現了許多傑出的神學家,如亞歷山大的革利免(Clement)、奧利金(Origen)等。

隱修也是亞歷山大教會的傳統,基督教第一個修道者和修道院就誕生於此。

此外,他們重視對《聖經》的抄寫,從而使不少古代抄本得以保存至今。

科普特教會教派產生 編輯 公元431年以弗所會議後,君士坦丁堡教區的修道士優提克斯提出基督只有神性,其人性已經融合於神性之中的一性論教義。

此教義在埃及等地受到普遍擁護,一性論者認為,基督只有一個本性,就是完全的神性和完全的人性(thenatureofHumanityandDivinity,意思是説,基督具有一個本性,既不是單純的神性,也不是單純的人性,而是神性+人性這樣一種特殊的本性),而迦克頓會議確定義基督具備兩個本性,那就是基督既具備完全的神性,又具備完全的人性。

教會於公元451年召開迦克墩會議,制定《迦克敦信經》,正式確定基督一位二性的教義,主張一性論的埃及教會被視為異端,因而被逐出正統教會。

從此,埃及教會與正統教會分離,形成獨立的一性論教派。

科普特教會始終屹立 編輯 公元639年,信奉伊斯蘭教的阿拉伯人征服埃及,伊斯蘭教開始在埃及傳播。

穆斯林稱埃及人為科普特人(Copts;意即是埃及人),埃及教會也從此被稱作科普特教會。

穆斯林政府容許“異教徒”存在,但對他們收取税務。

付不起税務的“異教徒”可以選擇成為穆斯林。

在多種因素下,埃及的基督徒日漸減少。

但仍有不少人在大環境下堅守基督思想,科普特教會始終在埃及屹立。

科普特教會遭遇壓迫 編輯 埃及獨立後,納塞爾推翻腐敗不堪的法魯克王室,在埃及強制推行社會主義改革。

改革使在重税之下,勉強生存的基督徒面臨絕境,因為他們世代為生的土地被強制收歸國有。

於是,害怕再受逼迫的基督徒,一批批地遠走海外,在歐美等地建立科普特教會。

薩達特上台後,科普特教會的生存狀況更加惡化。

由於薩達特與以色列議和,激起國內伊斯蘭極端主義者的憤怒,他們把仇恨的情緒發泄到國內的“異教徒”身上,科普特教會未能倖免。

於是,雙方挑釁、衝突四起,教會難有寧日。

1981年,薩達特大舉逮捕雙方信徒,教會大量的主教、修道士被捕,其中還包括科普特宗主教(一譯牧首)。

不久,薩達特遭到暗殺,副總統穆巴拉克繼任,科普特教會遭到的逼迫才暫時平息。

科普特教會獨特禮儀 編輯 一千五百多年的滄桑演變,科普特教會形成了獨特的科普特禮儀。

在敬拜儀式中,大都採用古科普特文(有些地區也使用阿拉伯文)。

所使用的歷法亦與其它教會不同,他們以公元284年8月29日為紀元之始,目的在於紀念羅馬皇帝戴克裏先統治時期教會所遭受的迫害及悼念無數堅守主道而犧牲的殉道士。

科普特曆法至今仍是埃及農民耕作節期的參考年曆。

此外,科普特教會相當重視禁食,一年365天中有210天以上必須禁食。

齋戒時期,從日出到日落這段時間不能進食,晚餐僅能食用蔬果。

最長的齋戒期應屬大齋戒期,大齋戒期長達四十三天,以紀念並效法耶穌基督傳道前的曠野時期。

科普特教會實行主教制,最高主教為宗主教,宗主教座堂設在亞歷山大。

宗主教之下有15位總主教、28位主教和上千名神父及修士。

在埃及,科普特教會至今仍是基督教各派中最大的教會,共有成員842萬,其中信徒456萬,教堂1380間,佔到埃及基督徒總數的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該教會的修道院制度歷史悠久,認為第一位基督教修道士即獨身修道士的鼻祖聖安東尼以及團體式修道士聖帕克繆斯(St.Pachomius)為該派教徒。

1960年代只有8座修道院,大多位於沙漠中,僅聖梅丘利奧斯(St.Mercurios)主教長所設立的修道院位於開羅。

該教會的聖餐儀式有三套:聖格列高利聖餐式,在聖誕節、顯現節和復活節使用;聖巴西爾聖餐式,為拜占庭聖巴西爾聖餐式的節本,全年都可以使用;聖西里爾祈禱書,在古科普特儀式中使用,1年只用1次,在聖棕樹節前的星期五。

19世紀末以前,禮儀使用科普特語,後改用阿拉伯語,聖經誦讀則兩者都可以使用。

科普特教會現狀 編輯 科普特教最高的神職人員是亞歷山大大主教。

其他的包括管理各自教區牧師的主教,大主教和主教必須是牧師,他們都是科普特神聖委員會成員,該委員會經常聚會,處理教會教區事務,大主教儘管深受信徒愛戴,但並不享受任何特權,共有60位主教管理埃及國內及國外的教區,如耶路撒冷、蘇丹、西非、法國、英國和美國教區。

教區裏的具體事務由牧師執行,他們必須已婚,並需從教義問答學校畢業。

其他兩個非教會組織也參與教會工作,一個是教徒選舉產生的科普特世俗委員會,它成立於1883年,在教會和政府間起聯繫作用。

另一個叫做世俗一教會聯合會。

今天,科普特教會已成為普世教協(WCC)的一員,致力與其它教派(如:更正教、天主教、東正教)的對話。

詞條統計 瀏覽次數:次 編輯次數:26次歷史版本 最近更新: 唐浩川和晨晨 (2021-12-07) 1 背景資料 2 教派產生 3 始終屹立 4 遭遇壓迫 5 獨特禮儀 6 現狀 百科協議    隱私協議    意見反饋 Beta 進入詞條 清除歷史記錄關閉 編輯 反饋 登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