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公會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2) 英國國教由教廷分離,國王為英國教會最高領袖。

自此英國國教從天主教分離。

亨利八世原本想維持教義,只是分離教廷管制,但已經不可能了。

教派簡介 首頁 聖經研讀 林家記事 長島台灣教會 賴永祥史料庫 李江卻基金會 北美教協 聖公會         ChurchofEngland,AnglicanChurch,EpiscopalChurch 一. 緣由: 當改教運動時,英國國王是亨利八世(1491-在位1509-1547)。

他是忠誠天主教徒,1521年還寫”確信七聖事”來反對路德, PopeLeoX封他為”信仰的維護者”。

當年為了和Anne Boleyn(1507-1536)結婚,欲與無子嗣的妻子Catherine ofAragon(1485-1536)離婚,因得不到教宗ClementVII (1523-1534)之批准,而怪罪當時的大法官兼英國大主教Thomas Woosley(1475-1530),沒盡力疏通, 於是誣告Thomas 謀叛, 在押往London途中病故。

亨利八世乃任 命Thomas Cranmer(1489-1556)為大主教。

並於1534年經由國會宣佈:最高權法案(Supremacy Act): 1)教宗之權不及英格蘭。

2)英國國教由教廷分離,國王為英國教會最高領袖。

自此英國國教從天主教分離。

亨利八世原本想維持教義,只是分離教廷管制,但已經不可能了。

愛德華六世繼任(1547-1553)只活16歲,由其half sister瑪麗女王就任(1553-1558),因她曾就讀天主教學校,是虔誠天主教徒。

一上任便開始迫害國教教徒,企圖恢復天主教。

很多人因此逃亡至日內瓦,學加爾文教派之傳統。

依伊利沙白女王(1558-1603)就任之後,才又恢復英國國教。

至1559年4月29日,國會再通過一項最高權威法,根據此法案,英國完全廢棄教廷的權威,不再付任何款項給羅馬,同時由依莉莎白女王任命Rev.Matthew Parker為坎特布里大主教。

於是坎特布里的藍柏宮成為英國國教安立甘教會〈Anglican Church〉的精神中心。

 二. 特徵: 傳統教會史把基督教分為右左兩端; 保持越多傳統者為右. 天主教是在最右端,而聖公會主張中庸(Bishop JosephHall,1574-1656—ViaMedia1622),路德偏左,改革宗更左,而浸信會更左。

在18世紀聖公會又分為: 高派:強調天主教成分重祭司觀念,每天守聖餐,由Lancelot Andrewes(1556-1626)和ArchbishopLaud,(1573- 1645)等為代表。

之後逐漸式微,於1830年牛津運動後,才又重新得力。

低派:比較靠新教,注重聖經之權威,以 WilliamWilberforce,(1759-1833)代表。

使用公禱書(The BookofCommonPrayer)。

廣派:關心教會、社會與文化議題,從事實際的社會關懷事工。

1544年Canterbury ArchbishopCranmer頒布聯禱文(litany)。

1549年頒行公禱書,中並無音樂。

至1550年 才由John Merberke(c1510-1585) 譜曲定名 ”含譜公禱文” (BookofCommonPrayerNoted). 聖公會的特色:1).主教制 2). 使用公禱書  3).1535年起採用英文聖經 4). 英國國教 1920年Lambeth(蘭柏)普世主教會議(1867年舉行首屆會議,召集全球各教區的主教,由坎特布里大主教親自主持會議。

10年一次是聖公會最高機制—如同大公會議)確立:           1).聖經最高權威 2).兩大禮儀:洗禮&聖餐禮   3).主教制 著重道成肉体神學(聖誕節教會) Vs.東正教的復活節教會;而信義宗則是重視受難節的教會. 聖公會之誕生不是因為羅馬天主教之因素,完全是源於亨利八世自已的私慾。

可惜的是聖公會沒有傑出的神學家,像路德或加爾文一般。

以致於其神學變得很雜亂,但卻因此而成為歐洲宗教改革的天堂,新的教派不斷產生。

Copyright©2008.6Designedby李秀卿   教派簡介 聖公會 長老會 莫拉維亞弟兄會 浸信會 公理會 路德會 門諾會 福音派I 福音派 II 靈恩派 音樂園地 音樂園地總目錄 長島教會音樂欣賞 宗教音樂 認識聖詩 古典音樂 文集 趴趴走隨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