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企十年:你所看見與還沒看見的社會企業 - 聯合報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迷思一:社會企業就是做公益,不能賺錢? · 迷思二:社企產品的理念很好,一定會受消費者歡迎? · 迷思三:進入社會企業工作,就是要燃燒自己、為理想賣命? · 迷思四:社會 ... 你所看見與還沒看見的社會企業 台灣社會企業發展已逾十年,不同價值觀的人看待社會企業,就如戴上不同濾鏡的眼鏡,各有自己的觀點及角度,形塑了社會企業的多元面向,同時,也生成許多迷思待解。

有哪些是你所看見與還沒看見的社企樣貌呢?透過以下6個問題測測看! 2007 年,台灣首家社會企業創投「若水國際」,將「社會企業」一詞引進台灣,在民間掀起一波討論熱潮,大眾開始認識社企這個新名詞。

若水成立前便已存在、具有社企精神的組織——從合作社、具自營收入的非營利機構、到以改善社會問題為使命的公司等,逐漸被放到社會企業的光譜上作討論與研究。

若水成立後,亦啟發更多人思考、投入社會創新創業的可能,如以立國際服務、多扶接送、大誌雜誌、鮮乳坊等社會企業紛紛成立,民間單位如社企流、活水社企投資開發等社會創新創業生態圈建立者(ecosystembuilder)於2011 到2013年間先後成立;政府亦參與響應這股「暖實力」,透過2014年《社會企業行動方案》、2018年《社會創新行動方案》等政策促進此領域發展。

若把2007年視為社會企業開始較為廣泛發展的分水嶺,第一個黃金十年,社企流就參與了6年,並見證許多里程碑:從網站創設初期,google「社會企業」能得到的中文資訊極其有限,到社企流成立,再到現在聯合報系願景工程、天下雜誌 CSR頻道等主流媒體固定有社會創新創業相關報導;從數年前支持社會企業的多為個人導師的單點式行為,到今日更多大企業動用機構資源與社企共創價值;從社企流的iLab 育成計畫作為台灣唯一的社會創業資源,到目前公、私部門有各種支持計畫可供創業者選擇,近期亦有新書出版,激起社會大眾對社企的反思聲浪等。

社會企業之所以益發獲得關注,在於其模糊了「社會」與「企業」的界線、啟發公民的自覺與自發、甚至改變了公共政策;而社會企業之所以面臨挑戰,也是因為這個混合型態、具有彈性的空間,無法單純以「只追求獲利」、「只看社會影響力」等既有資本主義或非營利組織規則套用,不同價值觀的人看待社會企業,就如戴上不同濾鏡的眼鏡,各有自己的觀點及角度,形塑了社會企業的多元樣貌,同時,也生成許多迷思待解。

因此,社企流與長年關注社會企業發展的聯合報系願景工程攜手,推出《社企十年》線上線下倡議活動,以數位專題《你所看見與還沒看見的社會企業》與趨勢論壇《下一個十年,社會企業會消失嗎?》,盼為大眾繼往開來、破解迷思,開啟更多公共對話的契機。

一起來看看,這十年多來,大家對社會企業的迷思到底有哪些?有哪些是你所看見與還沒看見的社企樣貌呢? 分享 迷思一:社會企業就是做公益,不能賺錢? 多數民眾聽到「社會企業」一詞,多聯想到做公益、做慈善、非營利等關鍵字。

根據2019年《社創大調查》結果指出,24%民眾認為社會企業有著很棒的理念,但是很難兼顧獲利與社會目標;在不認同社會企業理念的民眾中,更有高達7 成的人們認為這種兼顧獲利與社會目的的運作模式相當困難。

然而,社會企業要兼顧公益目的,只能做賠錢的生意嗎?畫畫看你認為社會企業達到損益兩平、或已經獲利的比例為何? 畫完了看答案! 社會企業為混合「社會影響力」與「財務價值」的組織,需兼顧社會使命及商業模式。

因此,市場競爭確實帶來嚴峻考驗,因為社會企業的營收除了要兼顧自身的產品或服務,還得用來實踐社會使命。

不過,根據2019年《社創大調查》結果指出,目前社會創新企業中,已有64.3%達到損益兩平或已經獲利。

與2017年調查結果相比,已開始獲利之業者比例逐步上升。

完整文章:你戴著什麼「眼鏡」看社企?剖析大眾的不同視角,看見社會企業的多元樣貌 迷思二:社企產品的理念很好,一定會受消費者歡迎? 正所謂創業難,創立社會企業更難。

社會企業要同時兼顧社會使命與產品或服務的品質,將創新、效率、公平等元素集於一身並非易事。

因此,社企產品或服務為了符合理念,在兼顧社會、環境等面向之下,定價往往比同類商品高。

究竟社企該如何於市場生存?猜猜看有多少民眾願意多花錢購買社企產品? 畫完了看答案! 社會企業的產品價格普遍較高,是因為除了產品本身性能之外,品牌背後的社會價值也是為產品增值的要素。

而要將社企產品推向市場,促使民眾願意購買社企產品或服務,便是商業化之下必須關注的問題。

根據2019年《社創大調查》結果指出,願意採取行動、以較高的價格支持社企產品的民眾將近5成,足見社企產品有一定的市場。

而社會企業要如何提升自身的產品價值讓民眾更有感,進而在市場中永續經營,則是須持續面對的課題。

完整文章:創業者眼中的社會企業——在社會使命和市場現實之間,以勇於嘗試的創新精神開拓活路 迷思三:進入社會企業工作,就是要燃燒自己、為理想賣命? 「你在社會企業工作?那很辛苦吧。

」「社會企業不是在做公益嗎?你一定得為理想賣命吧!」這些對社企從業者的印象,你聽過幾句呢?許多人認為,既然社會企業以解決社會問題為使命,組織員工想必也得抱著「付出不求回報」、「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決心,將使命視為第一,即便爆肝拚命、照亮別人也沒關係。

難道,進入社會企業工作,就是要燃燒自己、為理想賣命嗎?看看下圖、猜猜這位社企工作者為什麼流汗? 為了服務受益者,在大熱天奔波 老闆慰勞員工,請所有人去泡湯 為了省電,假日加班不敢開冷氣 不少人對於進入社會企業工作,懷抱著需為理想犧牲奉獻、燃燒自我的想像,抑或是認為若想進入社企從業,就必須做好勞心勞力「賣肝」的準備。

然而,社會企業不僅是具備社會使命的組織,在員工福利保障上更不容妥協,許多社會企業甚至有著優於一般企業的福利制度。

優質的福利制度,不但有助於提高員工的工作品質,也能為社會企業留住人才、確保更永續的營運。

完整文章:揭開社企就業環境的面紗:要讓世界更好,先從照顧身邊的員工開始 迷思四:社會企業=非營利組織?他們的關係到底是什麼? 談及社會企業,許多人會將其與非營利組織(簡稱 NPO)劃上等號,多數人常將社會企業與僅接受捐款、無販售任何產品與服務之傳統非營利組織混淆,誤以為社會企業即為無法獲取營收之公益組織。

然而,在運作內涵上,社會企業為具營收之組織;在組織型態上,具商業模式之社會企業可選擇設立公司或非營利組織,亦包含財團法人、社團法人、合作社等型態。

社企與 NPO,都擁有公益性目標、以解決社會問題為使命,兩者之間的關係比起「等號」更適合以「乘號」描述,最重要的是雙方擁有各自擅長的知識與技能、各有其適合發展的產品或服務,彼此協力將能共同為關心的社會議題尋求解方、為組織所服務的受益者謀求最大利益。

對受益者來說,服務單位的組織型態其實並非重點,是否真正理解其需求才是關鍵。

以下圖為例,猜猜看這位社企工作者,正在遞給無家者什麼樣的物品? 便當 文創商品 申請低收入戶證明的表格 以同樣關注無家者議題的公司型社會企業「人生百味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人生百味),與「社團法人台灣芒草心慈善協會」(以下簡稱芒草心)為例。

在無家者議題中,芒草心扮演陪伴無家者自立,並向社會大眾倡議的角色,透過直接服務與公民倡議兩大主軸,達到協助無家者邁向安穩生活的目標。

而人生百味則在初接觸無家者議題時,面臨到角色重複的問題。

起初,人生百味認為「吃飽」是無家者最重要的需求,因此便上街發放便當給無家者,但是卻常常碰上無家者直接回絕「我吃飽了,謝謝」的情形。

團隊才發現,原來已有許多社福團體長期且高頻率地供餐給無家者,供餐資源已不虞匱乏。

透過大量的田野調查,人生百味發現,無家者除了滿足如吃飯睡覺等基本生活需求,提升其尊嚴感、加強與社會的連結,也是無家者所需的面向,但是當時卻較少被提及。

人生百味便運用自身於議題行銷的長處,結合產品與服務販售,如開發文創商品供無家者販售,藉此改善其街賣處境、更能促使一般消費者主動透過購買行為接觸議題,盼能提升無家者與社會的連結、消弭過去大眾對街友的負面刻板印象。

以上述例子來看,同一個群體,也存在著各種不同的需求。

在無家者議題中,芒草心活用社工專長,陪伴無家者走向自立;同時人生百味運用議題行銷,使社會大眾更認識此議題進而產生行動。

當錯綜複雜的結構性社會問題,擁有 NPO、公司型社企等不同角色參與、各司其職,將能集結眾人智慧與長才,加乘社會影響力,使社會問題更快獲得緩解。

完整文章:社會企業=非營利組織嗎?應以乘號替換等號,讓彼此各司其職、深化社會影響力 迷思五:企業與社會企業合作,只能舉辦家庭日、邀請員工當志工等活動? 正所謂「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現已有不少企業重視「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簡稱 CSR),體認到在公司獲利之餘,更應貢獻心力回饋社會、達到永續發展。

而隨著社會企業興起,企業也開始與社企攜手,共同達成公益目標。

你覺得企業跟社企都如何合作?猜猜看這位社企創業家對企業的提案是什麼? 邀請企業員工擔任一日種樹志工 說服企業下訂大筆訂單 與企業共同倡議特定議題,提升民眾對該議題的認知 社會企業是大企業銜接社會創新、社會責任的管道,雙方除了單點式的捐款、志工活動合作,也可發展更長期的專案或合資事業體的合作。

長年協助串連大企業與社會企業合作的KPMG 氣候變遷與企業永續服務亞太區負責人黃正忠表示,大企業與社會企業最常見的合作模式,可概略分為3 種:倡議支持、產品採購以及供應鏈合作。

比如雙方攜手組成良善供應鏈、或是共同為關注的社會議題倡議等等,都是彼此合作產生影響力的方式。

例如國內知名連鎖咖啡品牌「路易莎」,在銷售通路上大量採用食農社企「鮮乳坊」的牛奶,藉由這樣的合作機制,對路易莎而言,運用鮮乳坊的牛奶設計出小農鮮乳系列,便是對自家產品進行創新、能與主流市場做出區隔;而對鮮乳坊來說,此舉不僅能抬升鮮乳坊產品的銷售規模,更能讓鮮乳坊主打的酪農環境、食農安全等議題能見度大幅提高,創造雙方互利。

完整文章:「捐款做公益」不再是唯一!大企業導入永續思維,與社企共創更深遠的影響力 迷思六:民間全力發展社會企業時,政府在推廣社企上,可以扮演什麼角色呢? 社會企業作為近年興起的新產業,累積了豐沛的在地經濟與社會創新能量,促使公部門益發重視社會企業發展,並提出相應的政策支持。

對社會企業來說,政府應扮演什麼角色?下圖中,有位政府官員想要支持社會企業,猜猜看他正在打的這通電話目的為何? 號召各部門大量採購社企商品 要求負責部門增加給社企的補助款 與社企創業家者約定會面時間,傾聽他們的需求 根據2019年《社創大調查》指出,多數社企對於政策的需求為,希望政府加強民眾對社企的認知。

執掌社會企業發展業務的政務委員唐鳳表示,政府對於社會創新的發展,採取「全力支持,絕不主導」的態度。

若政府對任何政策都採取主導態度,反而有礙於創新、無法讓社創網絡自主成長。

於是唐鳳將主力放在了解創業者需求上,透過每週三於社會創新實驗中心開放 officehour供社創夥伴面對面諮詢、以及定期前往台灣各地,進行社創巡迴會議等方式,盼望能夠促成不同利害關係人對社會企業的了解、進而產生連結,促進整體生態系的發展。

完整文章:為什麼需要社會企業?公部門看社企:連結公益與市場,促成台灣社經與外交暖實力 迎向社會企業的下一個十年 社會企業發展至今,有鼓勵,有反思,有批判,也有期許。

社企流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林以涵表示,未來,社會企業將成為推動社會改變的「關鍵少數」,亦將逐漸內化為各公司及組織的精神。

在以「社會影響力」與「財務價值」為兩端的光譜上,傳統企業與非營利組織逐漸朝向位居中間的社會企業靠攏,意即越來越多企業擔起社會責任,進而去調整組織發展方向,從追求「單一基線」——獲利,轉而重視「三重基線」,也就是利潤、社會與環境並重,讓企業經營更永續。

同時,也有越來越多非營利組織貫徹社會企業精神,透過設計產品服務或運作模式,讓服務效益最大化、邁向永續發展。

更有許多組織開始彼此串連,不論是個人、非營利單位或是企業,為了相同的理念而各自付出、彼此加乘,如此多元的樣態構成台灣獨特而能量豐沛的社會創新生態圈。

社企流與聯合報系願景工程深信,下一個十年,社企精神將持續發光發熱,朝向永續發展邁進。

更多《社企十年:你所看見與還沒看見的社會企業》專題文章,請見延伸閱讀。

如欲親身參與社企十年討論,歡迎報名《社企十年:下一個十年,社會企業會消失嗎?》趨勢論壇,詳情請見報名頁面。

填寫專題閱讀體驗問卷 延伸閱讀 你戴著什麼「眼鏡」看社企?剖析大眾的不同視角,看見社會企業的多元樣貌 創業者眼中的社會企業——在社會使命和市場現實之間,以勇於嘗試的創新精神開拓活路 揭開社企就業環境的面紗:要讓世界更好,先從照顧身邊的員工開始 社會企業=非營利組織嗎?應以乘號替換等號,讓彼此各司其職、深化社會影響力 「捐款做公益」不再是唯一!大企業導入永續思維,與社企共創更深遠的影響力 為什麼需要社會企業?公部門看社企:連結公益與市場,促成台灣社經與外交暖實力 聯合報系| 粉絲團| 新聞授權| 隱私權聲明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