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病毒性C型肝炎- 防疫新知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C型肝炎是經含有C型肝炎病毒的血液或體液,透過皮膚或粘膜進入體內而感染。

其傳染途徑包括:輸血、打針、血液透析、針灸、刺青、紋眉、穿耳洞、共用牙刷或刮鬍刀、 ... 防疫新知 首頁 衛教園地 防疫新知 急性病毒性C型肝炎 急性病毒性C型肝炎 發佈日期:108-12-01 急性病毒性C型肝炎 肝炎是一種因肝臟細胞的發炎導致肝細胞的損傷破壞而引起的肝臟疾病。

引起肝炎的原因很多,如果是由C型肝炎病毒感染所造成的就叫做C型肝炎。

根據死因統計,每年約有8千人死於肝癌,而造成國人肝癌的最大禍首是B型肝炎,其次可說是C型肝炎。

感染C型肝炎病毒後,至少有60%以上會變成慢性肝炎,其中20%左右會導致肝硬化,其中每年有3-5%會發生肝癌。

感染C型肝炎後,體內會產生C型炎抗體(Anti-HCV),這個抗體和B型肝炎的表面抗體性質不同,它不具有保護作用,因此對於C型肝炎病毒並沒有免疫力。

如果抽血檢驗這個抗體結果為陽性時,則表示體內可能還有C型肝炎病毒存在。

傳播方式 C型肝炎是經含有C型肝炎病毒的血液或體液,透過皮膚或粘膜進入體內而感染。

其傳染途徑包括:輸血、打針、血液透析、針灸、刺青、紋眉、穿耳洞、共用牙刷或刮鬍刀、不安全之性行為等。

而C型肝炎在周產期感染的比率要比B型肝炎低很多,發生母子間垂直傳染的機率大約為5%。

潛伏期 2週-6個月,通常為6-9週。

發病症狀 感染C型肝炎時可能會有疲倦、上腹脹、厭食等症狀,但是也有很多人沒有明顯的症狀,常常在做健康檢查時被發現感染C型肝炎。

因此只有抽血檢驗C型肝炎抗體,才能確定是不是感染了C型肝炎。

預防方法 需特別注意、避免的行為如:輸血、打針、刺青、紋眉、穿耳洞等及與他人共用牙刷、刮鬍刀、針頭、針筒及輸液管等,以預防病毒的入侵。

另外,多重性伴侶及嫖妓等行為,也會增加感染C型肝炎之機會,故應注意安全性行為如正確使用保險套。

治療方法與就醫資訊 C型肝炎感染者,建議應每3至6個月抽血檢查肝功能及胎兒蛋白,並依照醫師指示接受超音波檢查,以早期發現肝臟的異常變化。

目前治療C型肝炎的藥物包括干擾素(Interferon)與抗病毒藥物如(Ribavirin)兩大類,依據臨床經驗顯示,以此兩類藥物進行組合療法可以有不錯的療效。

為降低肝硬化及肝癌之發生率,衛生署自92年10月起開始推動「全民健康保險加強慢性B型及C型肝炎治療試辦計畫」,請有慢性肝炎病人,積極尋求健保治療;有關治療對象之藥品給付規定及特約醫院等,請參閱中央健康保險局網站www.nhi.gov.tw。

※資料來源:疾病管制局。

上一頁 訊息專區 最新消息 公告訊息 得獎訊息 認識宏恩 管理團隊 願景使命 重大事記 組織架構 就醫指南 網路掛號 掛號查詢 看診進度 門診時間 看哪一科 就醫權益與須知 住院服務 急診服務 收費說明 醫療中心 醫療團隊 醫事團隊 特色醫療 衛教園地 衛教單張 防疫新知 為民服務 就醫資料申請 社會服務 病友分享 滿意度調查 到院指南 常見問題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