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用「閣下」稱呼林鄭張欣欣講解「閣下」的用法- 香港經濟 ...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稱呼別人為「閣下」是可以接受,這是表示尊敬的稱謂,「閣下」一詞本身沒有男女之分。

張欣欣表示,「閣下」多在正式場合上使用,是希望給予對方一種舒服 ... 更多即時新聞 開啟hketApp 不要用「閣下」稱呼林鄭張欣欣講解「閣下」的用法 社會 12:30 2017/07/05 分享: 分享: 熱門 過敏 濕疹過敏大全 李啟言 MIRROR演唱會 超市大搜查 白色強人II 消委會 痞子殿下 1萬消費券 靚太安樂窩 電視劇中,法庭上常會尊稱「法官閣下」,「閣下」一詞是尊敬的稱謂,但政府行政署本周一(3日)發出總務通告,指示如何稱呼新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和其丈夫時,特別提到在正式場合,要避免採用「閣下」一詞。

TOPick找來中文科補習老師張欣欣,拆解一下「閣下」的用法。

政府行政署就特首及其丈夫稱呼指引如下: 在正式場合、官方和法律文件,應稱呼林鄭作「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女士」,如非必要,毋須採用「閣下」一詞; 致函行政長官要註明「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女士」,上款可用「林太太」; 如在正式場合致辭中,應稱呼林鄭為「行政長官」或「林太」; 在演辭或函件內文,應用代詞「你」;如用第三人稱,應用「行政長官」; 在函件、文件或演辭中稱呼林鄭的丈夫,中文應用「林兆波博士」或「林博士」,英文應用“DrLamSiu-por”或“DrLam”; 如果需同時稱呼林鄭及其丈夫,在正式場合宜用「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女士及她的丈夫林兆波博士」,非官式場合可用「行政長官及林博士」;不應採用「伉儷」,因不符合中國傳統。

中文科補習名師張欣欣認爲,以「閣下」一詞稱呼林鄭並無不妥。

稱呼別人為「閣下」是可以接受,這是表示尊敬的稱謂,「閣下」一詞本身沒有男女之分。

張欣欣表示,「閣下」多在正式場合上使用,是希望給予對方一種舒服感覺,總比直接稱呼「林鄭月娥」更佳;他又認爲,在正式場合應用「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女士及她的丈夫林兆波博士」稱呼二人過於累贅,但認為政府特別就行政長官及其丈夫稱謂發出指引通告,屬「無可厚非」,應尊重別人希望他人對自己的稱呼。

至於市民日常生活在稱謂上有何常犯錯誤?張欣欣指出,某些網站或Facebook專頁,有些網站編輯會自稱自己為「小編」,是自貶為「小小的編輯」,屬於禮貌而謙虛的稱謂,但網民在留言也同樣以「小編」稱呼對方,相對上較不禮貌,建議使用「你」或「閣下」這些中性字眼更佳。

此外,有人在家中招待賓客時,會表示「歡迎光臨舍下」,「舍下」一詞也是主人自謙的説法,客人則宜用「府上」來形容。

【延伸閲讀】林鄭稱丈夫抗拒「第一先生」稱呼 不擔任公職 【延伸閲讀】林鄭當選女特首丈夫林兆波點稱呼? 【其他熱話】領呔變身創意手袋林鄭力撐基層媽媽一針一綫拾自信 相關文章 DSE中文口試「老而不死是為賊」 張欣欣:小心「中伏」 19:00 2017/03/15 DSE中文口試「老而不死是為賊」 張欣欣:小心「中伏」 天堂已留位林鄭:因為我做好事 12:35 2017/06/21 天堂已留位林鄭:因為我做好事 林鄭澄清非不懂用八達通:是港鐵的問題 15:11 2017/05/21 林鄭澄清非不懂用八達通:是港鐵的問題 林鄭:不急於搞教材認識國情 15:52 2017/07/03 林鄭:不急於搞教材認識國情 林鄭月娥:傾向開放政府總部東翼前地 10:20 2017/07/04 林鄭月娥:傾向開放政府總部東翼前地 林鄭月娥指16位非守行會成員資深平均年齡62歲 12:25 2017/07/04 林鄭月娥指16位非守行會成員資深平均年齡62歲 你可能感興趣 DSE中文口試「老而不死是為賊」 張欣欣:小心「中伏」 19:00 2017/03/15 DSE中文口試「老而不死是為賊」 張欣欣:小心「中伏」 天堂已留位林鄭:因為我做好事 12:35 2017/06/21 天堂已留位林鄭:因為我做好事 林鄭澄清非不懂用八達通:是港鐵的問題 15:11 2017/05/21 林鄭澄清非不懂用八達通:是港鐵的問題 香港經濟日報App 免費即時新聞 立即掃描 搶先下載 最高瀏覽 【東張西望】港人受騙被困緬甸KK園區 目擊毆打性侵活摘器官揭恐怖黑幕 11:44 2022/08/19 【東張西望】港人受騙被困緬甸KK園區 目擊毆打性侵活摘器官揭恐怖黑幕 【黃嘉樂結婚】黃嘉樂今娶攝影師女友 馬國明+林子善+唐詩詠+許家傑組星級兄弟團 17:03 2022/08/19 【黃嘉樂結婚】黃嘉樂今娶攝影師女友 馬國明+林子善+唐詩詠+許家傑組星級兄弟團 【移居加國】為13歲兒子移居加國享受家庭樂章志文覓得新工做番老本行 14:22 2022/08/18 【移居加國】為13歲兒子移居加國享受家庭樂章志文覓得新工做番老本行 昔日新聞 電子報 會員專區 訂閱/續訂 主頁 即時新聞 財經 理財 科技 中國 國際 商業 回歸25周年 大灣區 ESG 移民百科 博客 TV TV 財經台 地產台 家庭台 健康台 趨勢 財金猛人追蹤 財金專欄 研究報告 趨勢分析 投資 即時行情 市場拆局 新經濟 板塊攻略 大市 專訪 財金教室 行情 報章 周刊 實戰區 財智薈 報章 要聞 評‧析‧天下 金融 中國 國際 投資理財 地產 港聞 政治 評論‧世情 行政人員 工商 副刊 置業家居 投資理財周刊 昔日新聞 專欄 投資 樓市 香港 中國 國際 商貿及科技 副刊 知識 新經濟 宏觀 財金 業績 財富 消費 科技 地產站 即時樓市 新盤專頁 二手專頁 睇片揀筍盤 買賣樓攻略 家居生活 資助房屋 視頻新聞 實用工具 海外置業情報 TOPick 話題 健康 親子 娛樂 新聞 休閒消費 觀點 TOPickTV 靚太生活雜誌 Band1學堂 醫‧健 中小企 業界頭條 商管策略 數碼轉型 大灣商機 行內熱話 博客論壇 特約 iMoney智富 股樓投資 理財智慧 名人薈萃 環球政經 iMTV+ hket訂戶/會員專區 TOPick會員專區 iMoney會員專區 hket電子書書架 iMoney雜誌 RSS 其他版本: 文字版 揭頁版 集團網站 集團招聘 私隱政策 內容授權 常見問題 使用條款 訂閱條款 廣告查詢 聯絡我們 免責聲明豁免條款 香港經濟日報版權所有©2022 分享 分享至facebook 複製連結 {title}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