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食記」App 開發、衝榜紀實(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今年一月的時候,曾經寫過一篇『台北食記』App 開發、衝榜實紀),當時由於天時、地利、人和,所以幸運的衝上了排行榜的第二名,但後來我們又有一次 ... 集團資訊 關於我們 集團介紹 我們的團隊 旗下媒體 關鍵評論網 everylittled. INSIDE 運動視界 Cool3c 電影神搜 未來大人物 歐搜哇 商益 旗下節目 多元服務 Ad2 Taketla拿票趣 關鍵議題研究中心 Cr.ED ShareParty 達思智能科技 士奇傳播 與我們合作 內容行銷與廣告業務 異業合作 原創內容暨內容媒體業者合作 加入我們 新聞中心 趨勢 「愛食記」App開發、衝榜紀實(下) 2014/06/10 St.Threath 相關新聞 、app 、台灣 、行銷 、iPhone/iPad應用發掘 、Android應用 、網路觀察 、行動趨勢 、網路 、行動行銷 、行動 在今年一月的時候,曾經寫過一篇『台北食記』App開發、衝榜實紀),當時由於天時、地利、人和,所以幸運的衝上了排行榜的第二名,但後來我們又有一次嘗試,卻以失敗告終,這篇文章想要分享一下這兩次的衝榜經驗有何不同,還有『台北食記』為何要轉換成為『愛食記』。

評論 評論 本文作者St.Threath,以網路領域為自己的志業,同時喜歡科技和人文這兩個極端,夢想是到矽谷的偉大航道創業。

目前和創業夥伴一同開發和經營美食app「愛食記」。

原文刊於作者部落格《St.Threath》〈『愛食記』App開發、衝榜實紀II〉。

在今年一月的時候,曾經寫過一篇『台北食記』App開發、衝榜紀實,當時由於天時、地利、人和,所以幸運的衝上了排行榜的第二名,但後來我們又有一次嘗試,卻以失敗告終,這篇文章想要分享一下這兩次的衝榜經驗有何不同,還有『台北食記』為何要轉換成為『愛食記』。

愛食記App: iPhone連結:http://bit.ly/tpeBlog_iphoneAndroid連結:http://bit.ly/tpeBlog_androidApp簡介由於我們自己身為使用者,覺得台灣目前又沒有一個專門為了「精緻美食」所作、夠好的一個App服務,因此在台灣許多的美食資訊都來自部落客的前提條件下,我們選擇作一個專門整合、推薦精美餐廳的App,希望能讓使用者不用透過Google也能找到好吃的美食。

因此我們依據不同縣市來整合當地食記,並依照縣市來作每週、每月的食記排名、推薦,想讓每個地方的使用者隨時可以知道當地最近有什麼新餐廳、好餐廳。

經過幾次的改版後,『愛食記』就誕生了,取名叫愛食記是因為台灣很多厲害的網路公司都以「愛」開頭,例如「愛評網」、「愛情公寓」、「愛料理」、「愛瘦身」、「愛卡拉」、「愛合購」、「愛魅奇」...,所以我們也隨後跟進。

『台北食記』的瓶頸原本我們的App只有作台北區域的食記介紹,所以叫做『台北食記』,因為我們估計台北佔了台灣1/3的人口,算算也有六七百萬,如果能把這塊市場吃下來,其實人數就還不錯多了。

但後來我們發現,App下載量的累積其實就像是一條水流,你的市場瞄準的多大,水流進來的速度就多快。

如果你的App沒有被外力推廣,例如買Facebook廣告、上媒體、到Ptt宣傳、被AppStore或是GooglePlay當作編輯推薦,那麼要嘛就是要口耳相傳,要嘛就是要App裡面有擴散機制,例如po文到臉書炫耀照片的功能,否則它的流量(每日下載量)就是一個接近穩定的定值。

這樣穩定的流量可能來自於你的App在某個分類排行榜中已經佔據了一席之地,因此總是會有隨機的人看到去下載。

但若這個App只限制在某個區域,那就代表其他區域的人看到後會當作沒看到,換句話說,如果現在有1000人看到「台北食記」,可能有300人下載,因為他是台北人,但其中有700人是只要這個App有服務到他們,他們就可能可以下載,因此換品牌名稱所帶來的下載流量效益可能是原本的三倍。

在我們完成第一次宣傳之後的幾個月內,我們做了一些App的改版,例如增加週、月排行榜,增加優惠、臉書登入分享等功能。

而在改版完成之後我,我們便進行第二次的宣傳,而當時也是使用跟第一次宣傳時同樣的方式來作衝榜的動作,但當時是失敗的,下面是後來我們反省失敗的原因。

第二次衝榜失敗的原因之一---Facebook廣告在寫完第一次衝榜的文章之後,便有人寫信問我說,他們參考文章的作法,但Facebook廣告投不出去,明明受眾有10萬人,但投出去只有200人看到。

當時我回答他說,他必須提高自己的Bid到高於Facebook建議的Bid,否則會投不出去。

Bid必須要調整到至少高於建議值這的確是一個廣告投放不出去的原因,但其實背後還有其他因素在。

這個因素就是Facebook本身會先投放高Bid的廣告,而它的Bid有兩種方式,一種是Bidbyinstalled,一種是BidbyClicked,而為了節省預算,之前我是使用BidbyClicked的方式,也因此一個點擊預算大約可以到3~4台幣。

而如果使用Bidbyinstalled,Facebook會幫你瘋狂灑廣告,一個點擊可能要到10~20台幣。

換句話說,Bidbyinstalled的人Facebook會優先幫你投放廣告,但成本也較高。

而在某些大廠商想要瘋狂行銷的時候,例如:六日、連續假期,正好某個B開頭的交友軟體想要吃遍全台灣市場時,Bidbyclicked的廣告就投不出去了,除非你Bid的值比這些大廠商還要高。

第二次衝榜時我是在週六開始在Ptt宣傳加投廣告,但結果是---廣告根本投放不出去,直到週一才投出去,也就是說兩者的下載量沒有加成效果,算是一個徹底的失敗。

結論:如果資本小,利用週間衝榜可能是比較好的選擇。

第二次衝榜失敗的原因之二---同分類的競爭對手再來是第二個失敗的原因,由於我們是作美食分類的App,而第二次衝榜時正好遇到兩個大頭也在做推廣,一個是來自於香港的"開飯相機",一個是國際品牌"星巴克",當時它們大約都在免費排行榜的前20名。

兩名大咖卡在上頭這會造成一個很糟的現象,那就是衝榜的原理為:「當你衝上排行榜時,曝光量會變成未來衝榜的燃料」,但現在有兩個人卡在分類排行榜上面,那麼你於分類排行榜上的曝光量就降低了,大家可能會覺得第一名和第三名沒什麼差別,但其實在某些地方,這樣的差別是挺大的,例如Mac的itunes上分類第一名的App是有圖示的,而後面的App則沒有。

這樣曝光量的差異就會造成後期衝榜的燃料不足,無法再繼續往上,所以當時我們大約停在50幾名就停住了,而當時我們在分類排行還是第三名(假如是沒有其他App在宣傳的狀況下,大約50~100名之間就會穩佔美食分類的第一名了)所以從中我們得到一個教訓:如果要宣傳,最好避開同類型、大資本App宣傳的時期,否則效應會降低很多很多。

itunes的AppStore第二次衝榜失敗的原因之三---目標族群已經被吃過一次了由於我們第二次衝榜的時候,我們還是以「台北食記」的身分來作推廣,這代表其實我們這次宣傳,接觸到的目標族群有很大一塊是和第一次衝榜時重疊的,而第一次衝榜時下載過的人,不可能再下載第二次,換句話說,第二次衝榜時由於上榜所造成的曝光,帶來的下載量並不夠成為燃料,支撐往上衝的動力。

這也是為何我們覺得「台北食記」必須要換成「愛食記」的原因之一。

失敗之後的再接再厲而現在我們正在進行第三次的宣傳,基本上前面提到的問題我們都有避開。

但這次卻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那就是我們在Ptt介紹我們App時,於各地方版po了類似的文章,而由於文章數目剛好達到CrossPost的門檻五篇,所以所有文章都被刪除,並且帳號還被封鎖一個星期...,在Pttpo文的效果是很好的,因此文章被刪除對於宣傳的影響其實非常大。

所以這樣就會成功嗎?這點我們還在驗證中,今天(6/4)目前在排行榜的第27名,就看接下來幾天的發展狀況了!後續追蹤6/5~6/7:在每天約$50(美金)的FB宣傳費用下,大約每天都在20-28名之間,而在這段時間我們才發現到,原來Facebook會把同一個app的廣告費用Grouping起來---即使我們分成了多個Campaign在下廣告,因此原本我們預估下四組廣告,每個最高花$50,但結果卻變成四個加起來最高花$50。

6/8~6/9:停掉FB和ptt宣傳後,名次不降反升,從28名變到16~20(此時下載量約每天2000~3000),推測是當名次到30名以內時,其實曝光度已經有了,因此廣告帶來的效應其實不高,這時影響名次的反而是現在有多少app正在被AppleFeatured,或是正在用各種方式買廣告宣傳。

迅速衝到前幾名的app其實上去的快,下來的也快,因此要說愛食記的排名上升了,不如說前面有8~10個app的下載量下降所以掉下來了。

在我們前面的app有被Featured和打廣告的(有些app會使用offerwall的方式在其他app裡面作宣傳,只要下載它們的app就可以當一日VIP或換點數),當它們宣傳期過後其實便會自然下降:後記最後,不管這個App服務會不會衝上排行榜然後有很多人用,都要感謝願意加入食記行列的部落客們,沒有他們這個App就根本不會存在了。

在做App的過程中,我感覺到台灣有很多人很願意無私幫助別人或教導別人,我覺得這是台灣很棒的一個地方~也因為過程中受到很多人的幫助,所以也希望自己的經驗能幫到一些同樣開發產品的人,如果有任何問題也歡迎一起討論!部落客Sheena幫忙宣傳愛食記App 分享文章或觀看評論 評論 St.Threath St.Threath,以網路領域為自己的志業,同時喜歡科技和人文這兩個極端,夢想是到矽谷的偉大航道創業。

目前和創業夥伴一同開發和經營美食app「愛食記」。

個人部落格:http://st-threath.blogspot.tw/ 品牌 洞見機會,創新未來──新創如何用雲端打出一手好牌:AWSStartupDay7月15日線上重磅回歸 2022/06/24 廣編企劃 創投 、融資 、新創 、去中心化 、數位轉型 、web3.0 、StartupDay 、AWS雲端服務 、新創生態系 、國際市場 AWSStartupDay即將於7月15日重磅回歸,此次不只聚焦新創趨勢與數位應用,更聯合AWS創投新創媒合會,提供參與者豐富的資源,所有與新創生態系相關的夥伴都不容錯過。

評論 SPONSORED PhotoCredit:AWS 評論 隨著Web3.0去中心化的趨勢開展與現在進行式的產業數位轉型浪潮,雲端技術早已成為許多早期新創發展產品或服務的關鍵金鑰,甚至為其奠定高速發展的穩健根基。

而台灣雲端服務供應龍頭AWS(亞馬遜網路服務公司)更自Web2.0時代開始就從未缺席,始終在技術新知、應用實務等方方面面致力支持新創,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免費論壇活動──AWSStartupDay也即將於今年7月15日重磅回歸,在線上和參與者相會!今年度AWSStartupDay持續聚焦新創趨勢與數位應用,精心規劃八場新創專題演說,非常適合長期關注新創生態系統的相關人士,或是正要起步、成長的新創夥伴報名參加。

立即報名2022AWSStartupDay!五大特色議程安排,給你滿滿新創觀點與技術乾貨PhotoCredit:AWS「新創如何運用雲端科技打出一手好牌,投注資源延續未來業務?」這是今年AWSStartupDay欲探討的核心議題之一。

為解答雲端科技之於新創企業的珍貴價值,AWS以「國際市場」、「創投趨勢」、「多元創業」、「雲端技術」、「焦點產業」等五大特色精心規劃講座內容,完整收錄新創趨勢脈動、雲端技術實務、佈局策略觀點與創投媒合等新創事業歷程的重要節點。

為此,AWS不只力邀Web3.0、電商、串流、B2B解決方案等不同領域的新創合作夥伴,分享選擇AWS開展新創事業的策略考量,更毫不藏私地解析雲端技術如何快速又穩定的開拓事業。

PhotoCredit:AWS無論新創還是育成,想要洞見機會就不能錯過AWSStartupDayPhotoCredit:AWS任何產業或技術的發展,不單要前人的引領,也需要後繼者無窮盡的創新思維與打破框架的勇氣,缺乏其中一個環節,生態系都無法平衡永續。

所以無論是天使創投、孵化器,還是剛起步或處於早期新創的企業,只要你身為新創生態系統中的一份子,渴望尋求創意突破或開展新興業務,AWSStartupDay都是你絕對不能錯過的最佳活動。

填單取得2022AWSStartupDay免費入場券!尋找下一個新創獨角獸──同場加映AWS年度創投新創媒合會本次AWSStartupDay除新創及創投相關講座外,AWS更直接邀請多家國際及台灣知名創投公司,與AWSStartupDay同場舉辦今年度唯一的線上「新創創投媒合會」,欲透過串聯本地深具潛力的新創與創投,幫助台灣新創企業獲得更豐富的資源,孕育下一個獨角獸。

根據AWS釋出的消息,媒合會將以早期天使輪或Pre-A輪融資為主,重點關注AI/ML工具和平台、智能零售、MarTech、Web3.0、媒體和娛樂等產業,並以快速輪流的形式替新創獲得最大的曝光。

立即報名2022AWSStartupDay,共構台灣新創生態系統! 分享文章或觀看評論 評論 廣編企劃 由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業務團隊》製作,由各品牌單位贊助。

業務與行銷相關合作,歡迎與我們聯繫。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