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強爸爸】四期肝癌爸爸靠自費藥物及女兒鼓勵從癌魔逃出生 ...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做過切除手術、化療、吃標靶藥和放射治療等,仍然無法控制病情。

今年初,醫生告知癌症已到第4期,若能捱到半年見證兩名孩子畢業已是不錯。

當時大 ... 更多親子資訊 開啟hketApp 【堅強爸爸】四期肝癌爸爸靠自費藥物及女兒鼓勵 從癌魔逃出生天醫生感奇迹 親子 18:21 2019/11/22 分享: 分享: 熱門 超市大搜查 尋人記II 1萬消費券 MIRROR演唱會 靚太安樂窩 聲生不息 特首選舉 升中面試 小一派位 校長專欄 ▲肝癌爸爸為妻女堅持工作撐起頭家。

余先生從背包淘出一個透明小袋,小心翼翼地把粉紅色卡紙做的心意卡拿出來,封面寫著「老爸的愛,永遠滿格」,打開原來內有乾坤,夾住多張溫馨的家庭照;另有一個寫有「加油」的白色小袋子,裝著「我愛爸爸媽媽」的字條。

這是我兩個女兒給我做的,我每天都貼身帶住...... 說話未完,余先生拿著女兒愛心手作的雙手微微顫抖,控制不住的淚水從兩頰滑落,哽咽著無法言語。

45歲、任職廚師的余先生,婚後育有兩名分別12和6歲的女兒,生活簡單無憂,詎料在兩年前確診肝癌,迅速惡化至第四期,癌細胞擴散至身體各個器官,但他靠著妻子和女兒的支持,積極接受治療,每當身體好轉就堅持工作,只盼繼續成為這頭家的支柱。

▲兩名女兒自製的心意卡,給予余先生大大的力量。

(林愛娜攝) 醫生預告活不過半年 2017年一次身體檢查中,醫生發現余先生肝臟有一個8厘米大的腫瘤,確診患上肝癌,隨即接受手術切除3分之2個肝,並進行肝臟的局部化療。

本以為事情告一段落,不料兩年內3度復發,癌細胞更擴散至肺部、大腦、頭骨、盤骨及胰臟等,其中腦部有3粒腫瘤,最大的猶如一顆乒乓球,壓住神經線,令他經常頭痛、渴睡,甚至影響活動能力,需要以輪椅代步。

做過切除手術、化療、吃標靶藥和放射治療等,仍然無法控制病情。

今年初,醫生告知癌症已到第4期,若能捱到半年見證兩名孩子畢業已是不錯。

當時大女準備升中,幼女只是幼稚園畢業,我沒有想自己生與死,只是不斷想我的家以後怎辦。

▲以往只顧工作賺錢的余先生,現時更珍惜與女兒的相處。

(湯炳強攝) 妻女支持是強心針 作為家庭經濟支柱,余先生一直積極尋求治療方法,醫生建議他接受一種自費的免疫治療藥物治療,即使知道成功率僅10%,余先生仍決心一試。

經過10個月治療,癌症指數從最高峰的8000,下跌至現時個位數,醫生亦嘖嘖稱奇,指他是「萬中無一的奇迹」。

從癌魔手上逃出生天,靠的除了藥物和堅毅意志,妻子和女兒的支持亦是強心針。

兩名女兒親手製作的「小銀包」和打氣字條,余先生每天都貼身保管,每當疲累、難過時,就拿出來欣賞,女兒滿滿的愛成為他勇敢抗病的力量。

余先生坦言,以往自己覺得賺錢養家等於完成任務,甚少理會妻女的感受,甚至放假也不會告知她們,只想躲在家中休息。

我很專制,覺得(在家)我最大、我最叻,要求女兒聽話、成績好,只會責罵,卻沒有幫她們解決問題。

不過,這場大病令他發現沒有任何事比家庭更重要,亦讓他反思作為父親的責任。

現時他下班就趕回家,放假在家下廚,甚至計劃行程出外遊玩。

他亦學懂以讚賞代替責罵,欣賞女兒的長處,大家互相說笑,關係變得親密。

人往往要到面對死亡,才會發現自己珍惜的事物,我不想到最後才後悔。

▲余先生盼望能繼續看著兩名女兒成長。

(湯炳強攝) 藥費高昂難以負擔 過去兩年,余先生因治療斷斷續續停工一年,靠過往積蓄及保險負擔治療費用。

每當身體稍為復元,余先生就再回到工作崗位,支撐家庭生活開支。

有人曾勸他辭工申領綜援,他卻堅持自力更新,作為女兒的好榜樣。

然而,由於免疫治療藥物未獲藥物安全網資助,余先生每月要支付的藥費超過3.7萬元,一年藥費高達42萬元,保險已達最高索償額,無法再索償相關費用。

月入僅2萬多元的余先生,坦言難以負擔高昂藥費,他早前於「癌症資訊網」發起眾籌,尋求社會大眾幫忙。

太太亦趁女兒上學時,出外兼職幫補家計,惟家裡積蓄已日漸見底,余先生計劃提早取出強積金治病,無論前路如何艱難,也不會放棄,盼能繼續看著兩名女兒成長。

只要有路可走都會繼續堅持下去,相信明天會更好,不要放棄。

記者:林愛娜  爸媽心聲 家庭關係 治療 癌症 最高瀏覽 【肝臟健康】小腹長痘痘或是肝操勞透支 6個肝臟轉差的不明顯訊號 17:25 2022/05/25 【肝臟健康】小腹長痘痘或是肝操勞透支 6個肝臟轉差的不明顯訊號 【怪獸家長】不滿包裝麵包豆漿做茶點媽媽投訴幼稚園:我希望女兒吃得好 13:52 2022/05/23 【怪獸家長】不滿包裝麵包豆漿做茶點媽媽投訴幼稚園:我希望女兒吃得好 【疫境自強】老字號得龍賣兩餸飯奇招突圍 老闆:最緊要準時出糧俾伙記 11:34 2022/05/24 【疫境自強】老字號得龍賣兩餸飯奇招突圍 老闆:最緊要準時出糧俾伙記 昔日新聞 電子報 會員專區 訂閱/續訂 主頁 即時新聞 財經 理財 科技 中國 國際 商業 大灣區 ESG 移民百科 博客 TV TV 財經台 地產台 家庭台 健康台 名家 財金猛人追蹤 名家專區 研究報告 趨勢分析 投資 即時行情 市場拆局 新經濟 板塊攻略 大市 專訪 財金教室 行情 報章 周刊 實戰區 財智薈 報章 要聞 評‧析‧天下 金融 中國 國際 投資理財 地產 港聞 政治 評論‧世情 行政人員 工商 副刊 置業家居 投資理財周刊 昔日新聞 專欄 投資 樓市 香港 中國 國際 商貿及科技 副刊 知識 新經濟 宏觀 財金 業績 財富 消費 科技 地產站 即時樓市 新盤專頁 二手專頁 睇片揀筍盤 買賣樓攻略 家居生活 資助房屋 視頻新聞 實用工具 海外置業情報 TOPick 話題 健康 親子 娛樂 新聞 休閒消費 觀點 TOPickTV 靚太生活雜誌 Band1學堂 醫‧健 中小企 業界頭條 商管策略 數碼轉型 大灣商機 行內熱話 博客論壇 特約 iMoney智富 股樓投資 理財智慧 名人薈萃 環球政經 iMTV+ hket訂戶/會員專區 TOPick會員專區 iMoney會員專區 hket電子書書架 iMoney雜誌 RSS 其他版本: 文字版 揭頁版 集團網站 集團招聘 私隱政策 內容授權 常見問題 使用條款 訂閱條款 廣告查詢 聯絡我們 免責聲明豁免條款 香港經濟日報版權所有©2022 分享 分享至facebook 複製連結 {title}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