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自我中心?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指一種在行為或觀念上,完全以個人為主而不考慮他人的傾向。
在幼兒期自我觀念尚未成熟時,個體尚不能辨識自己與世界,自我中心為普遍現象。
在成人 ...
世界的變形與內聖外王
跳到主文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部落格全站分類:心情日記
相簿
部落格
留言
名片
Oct26Mon200913:13
何謂自我中心?
在知識家查到的意義: 所謂[自我中心],其實就是[自我發展]受到環境[壓抑]或[保護]的結果,所產生的[弱小自我]或[幼稚自我]o因為這樣的自我是察覺不出[現實],或是[忽視現實],所以就會有[我想怎麼樣就怎麼樣]的行為出現o 一般與這樣的人是難以長期相處的o ********************************************** 自我中心主義(egocentrism)指一種在行為或觀念上,完全以個人為主而不考慮他人的傾向。
在幼兒期自我觀念尚未成熟時,個體尚不能辨識自己與世界,自我中心為普遍現象。
在成人階段,自我中心傾向則表示個人在行為上缺乏社會知覺,指受一己需要的支配,忽略別人存在,此種自我觀念是有欠成熟的表現。
********************************************* 其實一個人是不是常自我為中心 很容易就可以從談話中看出來 只要細心觀察很容易就可以發現例如他常說 我認為 我覺得 並且不容易接受別人意見又或者當你在給予它意見時 他並不真心聆聽反而試圖說出自己想法強破你接受或同意他自己的想法 他容易喋喋不休的發表他經歷強調他以前如何如何 又或者他會擺出冷眼看待一切的態度在團體中不喜歡被忽視 喜歡被肯定 也好求表現身邊知心朋友可能不多 因為自我為中心的人有時會忘記替人家想無意中可能傷害到別人 它不是一種最大惡極的病 如果可以找到頻率相近的朋友 也可以相安無事 重要的事不與他爭論不休如果與他爭論不休便淪為自己也是否太自我??一個心態健康的人不會感到寂寞 太自我的人因為覺得別人都不懂有時難免感覺到孤掌難鳴 孤芳自賞不過我認為容易自我為中心的人 也可能代表某方面他是優於一般人也就是腦筋動的較快 心緒敏捷 ********************************************** 我們在面對不同的人的時候,常會表現出不一樣的態度。
在某些人面前,我們會顯得強勢與自我中心,不能體諒,覺得自己都是對的;在另外一些面前,我們則顯得相當討好,放棄堅持自己的意見,就怕不順其意會破壞彼此的關係。
對有些人來說,甚至會一直在某個極端,像是面對任何人都顯得強勢與自我中心,或是面對任何人都顯得弱勢與沒有自我(濫好人)。
上述的互動模式,都屬於不平衡的人際關係,不論是親子、夫妻、同事、朋友、上司下屬….之間,這種不平衡的現象比比皆是。
任何一個人身處這種不平衡的關係當中,身心都會越來越不平衡。
因此,需要好好地來番檢視,了解一下自己對這個人這般態度,對那個人那般態度,背後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當我們面對一個人表現得弱勢與退讓的態度時,表示我們渴望獲得對方的肯定與重視,對方對我們的看重是非常重要的,那麼,對方可能會與我們成長過程中某些重要的人(照顧我們的人),在對我們的態度上,有著類似之處。
而過去經驗中那些重要的人(照顧我們的人),只要我們順其意,或許就可以得到他的肯定與認同,但當我們不認同他時,他就會表現出要拋棄我們的態度(例如:生氣、不理我們),為了保有關係不被拋棄,我們就學會了~對類似成長經驗中重要人物的人~表現出退讓壓抑的態度。
相反的,當我們對一個人表現得強勢的態度時,表示那個人因為太害怕失去我們,而已經在我們面前漸漸地失去自我,漸漸地不尊重自己的需要,以致於我們也學會了不需要去尊重他。
多數人的人際關係中,都有著對自己態度強勢或表現弱勢的人,也因此我們有時表現得自我中心與不體諒,有時又表現得自我壓抑與客氣禮讓。
這不是矛盾,這只是在提醒我們:我們其實還有一些不能肯定自己的地方;但如果是一面倒的強勢或弱勢,告訴我們的可就是:「我們其實是很缺乏自信的,才需要藉著張牙虎爪或是不斷退讓來得到服從或不被拋棄」,並藉此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 ***************************************************** 我讀了心理學之後,慢慢的理解到,自我並不是真正的[我],他是在各種不同的社會情境當中,形成的求生模式與社會所建立的關係。
自我,並不是你的本質與全部,只是部分的反應與展現。
而且性格與態度會隨著受到的壓力與環境上的不同,不斷去調整與改變。
是一直流動著的東西。
所以,一個健康的自我必然是有彈性的去接納與和社會建立出良好的關係。
自我中心,我想,多多少少有其原因變得僵化了。
可能是在豎立某個目標時,過於的堅持與執著,而使得面對社會知覺時產生躓礙,與人群有所隔閡。
在這裡,一般都會感到,自我中心真的不是一件好事...因為不能被人認同=不能成功與快樂,是件得不償失的事情。
(但這個問題似乎有著潛在的前提,是:[為什麼人會討厭別人自我中心?不就是因為,他的自我中心干涉到了我的自我中心嗎?]那這兩者彼此有什麼不同?不都是在要求別人要認同自己,順服自己?) 但,我看到的東西卻不一樣。
那,要被[誰]認同呢?被誰認同,才會有價值與意義呢?這個問題,我無法從我身邊的人找到答案。
同時我常覺得,人,其實會去迎合自我中心的人物。
真的。
因為沒有人能真正透過自己的思考,想出自己有什麼價值,所以,這個答案會去跟別人要。
因此,青少年時期是追尋自我認同與同儕人際關係的時刻。
然後我開始覺得,這好像幻影一樣。
。
。
為什麼得到別人的認同才是對的?會令人快樂?其實我沒有這種感覺。
然後我看見,自我中心的人,追求著現實的成就,幾乎同時也是[價值給予者。
]因此,別人會從他們的身上去找尋自我認同。
比如:老闆(我握有權力)、老師(我說的話才對)。
原來這才是現實。
我自己也是在最自我中心的時光,交到了最多的朋友與創造出自己的未來的基礎。
於是我發現,自我中心是最重要的生存策略。
人活著,不能沒有自我。
(在佛洛伊德的理論裡,自我,是遵循現實原則,去執行決策與反應的功能人格,所有的心理問題都來自自我功能的運作失常,對現實與社會認知有歪曲的理解。
)如果你把自己的成就,放在別人會不會喜歡你上面,那就只有注定的失敗。
人活著的目標,是自我實現,而不是尋求被認同。
此點我深深理解。
。
。
後來我還看到,很妙的一點是,在這個世界上傑出的成功者,都有著某個令人不解的特點:[極端的自我中心。
]這是一本書上的題名:[極端自我就是王]。
部分內容如下:(作者是讀NLP的老師。
但我必須解釋一下,誠如書中所說的:[如果你沒有把書的內容看完,就開始修煉你所看到的那一部份,你的人格一定會出狀況。
]這些內容是截自博客來的介紹網址,如有侵權將立即刪除。
只是做簡單的分享: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29747警告 這本書把市場上沒人注意到、甚至是有注意到卻沒人敢寫的真相,公諸於世: 最有貢獻的偉人、恐怖份子、變態的冷血殺手、聖人和成功的企業家,都有『一個』很危險的共同元素──『極端自我』。
很多人第一次聽到成功者最重要的性格就是「自我中心」時,心裡會很不舒服。
你有不舒服的感覺就對了,因為你以前聽了許多以「無我」為天下等偉大的想法,相信了儒家「先為公,再為私」的思想,事實上又有多少人做到無我?就算很多的偉人事跡,表面上看起來好像是「無我」,但事實上這些偉人都是很「自我」的極端人類。
越無私的事業,需要越「自我」的人印度的聖雄甘地也是很自我的人,他認為印度人民要得到快樂和自由的話,就必須要獨立,而且他很執著的一定要以「無暴力」的方式,帶動整個印度的民族搞獨立運動對抗英國。
請問誰「無我」?誰又「自我」?如果他不夠「自我」的話,身旁的人左一句「歷史上的革命,有哪一個是不需要流血的」;右一句「為了自己的利益而暴力,當然不應該,但我們是為了千千萬萬印度同胞,為了我們印度的子子孫孫的利益,這不叫暴力,這是解放」,他有沒有這個能耐帶動「無暴力」對抗呢?權謀法則:只是「不聽」並不能讓人臣服,「自我」行者必備雄厚影響力。
他可以影響到全印度的人,就是因為他「自我」的世界觀太強了,透過他的演講,強到可以影響到每一個個體都根據他的自我世界而改變。
可想而知「自我」的力量有多恐怖。
恐怖事業也需要「自我」的人所以,真正的「恐怖份子」不是那些當人肉炸彈或駕飛機撞高樓大廈的人,這些只是「無我」的傻瓜。
九一一事件這種狂熱行為,在宏觀的歷史上也不是常發生的,所以一旦發生恐怖襲擊的時候,就會得到更多的報導,所以我們也比較有印象。
但是,人們卻忘記了去檢查另一個報導。
在宏觀的歷史上,恐怖事件的死傷與一個正式的合法戰爭所引致的死亡人數比起來,簡直是小巫見大巫,就好像你整個屁股的面積對比屁股上面的一粒小暗瘡般。
權謀法則:有極端的「自我」、有接觸人民的「管道」、兼有影響群眾的「手段」,才有機會成為歷史上真正的「恐怖份子」。
奧卡依達所殺的美國人和美國政府所「合法」殺的伊拉克人,相比起來哪個比較多?哪個組織更「恐怖」?哪個組織殺了更多無辜的人?越神聖的地方就越「自我」那麼,如果大家把視線在看得宏觀點,就會開始注意到就算在宗教界裡面,也是充滿了一個極端「自我」的人物。
歷史上的主要宗教人物,如佛陀、摩西、耶蘇、穆哈默德等,就是最經典的例子。
而每一宗教裡面可能又分不同的支派,每一個支派的創辦人也必定是一個「自我」的家伙。
如果這些創辦人不「自我」,何須再標新立異,把教主的思想作額外或深化的發展? 一個很「自我」的「無我」人佛陀當年參學了當代印度各派的修行方法,都覺得不夠好,最後採用了自己的方法而悟出了一番道理,然後就開始跟全印度的人講:他的道理才是真理,才是「正見」,其他派別的都不夠究竟,而且還是「邪見」。
這不是「自我」是甚麼?當時全印度的人都遵守人民「品種」的階級觀(Caste,主要是四個,印度到今天還是保有這四個階級),佛陀就獨具一格的標榜沒有階級之分,他夠「自我」嗎?權謀法則:宗教上的行銷也需要用上市場差異化的策略。
更過癮的公案是:佛陀所宣揚的就是要人證得「無我」,這個「無我」不同於儒家的那種無我而為天下。
佛家的無我是一種領悟到「自己」其實是「假我」,所以才可以破除執著和煩惱。
好了,佛陀是一個證了「無我」的人,但他告訴你「他」的想法才是正確的,請問這個人是「自我」還是「無我」?很有策略的神子博愛的耶蘇在當年也是一位標新立異的宗教家,人家說要跟神祈禱的話,就要到神殿透過祭師的管道。
耶蘇卻說:「不用了,我就是上帝的兒子,你們祈禱的時候用我的名就可以了。
對我祈禱就是跟上帝祈禱一樣,因為我和上帝其實也是一體的。
」在當年的民情來看,他夠不夠「自我」?權謀法則:宗教創辦人大都明白如何創造無人競爭的「藍海策略」市場。
所以,由古至今的猶太教(即《舊約聖經》的信仰者),都認為耶蘇是一個冒充的救世主。
當年猶太教的經典中說救世主會倒騎驢子從一個特定的城門進入耶路撒冷,而耶蘇當年看了舊約的這一記載後,自己也就倒騎著驢子入城。
好了,那麼這是聖經的預言實現,抑或是有人看了預言而冒充?有宗教歷史學家認為耶蘇的這個舉動,就無異於一個現代人,比如拿著中國的國旗,中午十二點走到天安門廣場,大聲喊:「哇~啊~有東西看啊!!」然後當眾燃旗。
但,他有膽識搞這種「示威活動」,可說是一個夠「自我」又敢用「超爭議性策略」的宗教家。
社會公訊:各位讀者,這個歷史公案中的主角是上帝的兒子,受過「專業」培訓,才能做出這種特技。
如果你不是上帝的兒子,萬勿模仿。
權謀法則:在外,越「自我」,你的個性就會越鮮明;在內,你的思想和行為就不會「兜圈」走冤枉路。
在商場上也是如此,如果你是個不「自我」的老闆,你的公司今天相信了「長尾理論」,實行了半年後,市場上開始流行「藍海策略」,你又改信藍海,……再多半年,你又改信20/80對比法則……你的公司將會變得沒有方向,你的領導能力也將嚴重被質疑。
「自我」者,如:JackWelch等的領袖,才有辦法把一家公司,在一個資源有限、競爭性高的戰場中,成為勝利者。
所以,就算在自己的職場上,社團裡面,甚至社交圈,你夠「自我」,人家才很快的看到你,老闆才有機會留意你,心儀對象才會偷偷注意你。
這也是為甚麼當年有個無名小子,膽敢臉不紅、耳不赤、眼不眨的對自己歌功頌德,進而得到權貴之人的賞識,最後還成為風雲人物。
真相是:不是每個人都有資格可以謙虛的。
全方位就是沒方位「普通家」之所以會停留在普通的境界,就是他們迷信了「平衡人生」。
換句話說,又要賺錢,又要美滿的感情生活,又得照顧健康,又想旅遊增廣見聞,又想發展自己的嗜好,又要有很多朋友,又要享受休閒,最好還加多個心靈上的修養。
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就要常常見朋友聯絡感情。
但是見朋友風花雪月的時候,你就不能做個人進修了。
你又要健康,就表示你每個星期起碼要有三次以上的運動,每次是二十五分鐘以上,吃喝都要控制。
換句話說,你應酬朋友的時候,就不能跟他們一齊大魚大肉,大烟大酒的享受了。
你又很想賺錢,所以常為錢打拼,但你打拼時你又想起家人的重要,因為現在你犧牲了陪孩子或陪伴侶的時間。
你又想要自由,又想得天下。
你拼命的去奪天下時,又想起追求心靈上的喜悦感也很重要………我只看到一個結論:一開始就甚麽都想要的人,通常最後甚麽都得不到。
權謀法則:撇開運氣,人生所有的成就,皆來自專注;所有的突破,更來自沉迷式的專注。
平衡的人生最痛苦最後的結果,他們真的很「平衡」,因為每一方面就只做到那一點點的成績。
財務,健康,家庭,男女關系,朋友等,全部都不上不下,飽又飽你不死,餓也餓你不亡。
其實這種「半桶水」的境界是最痛苦的,因為大部份人都有成功的夢想,但做了二十年後還是每個桶子都「半桶水」,相比之下我倒覺得徹底失敗的人可能會比你更快樂,因為他老早的就認了命,沒有壓力。
所以,台灣的嚴長壽總裁就曾經說過這些大部份的「普通家」,想成功但得不到,心靈就會開始不平衡,製造更多的社會問題。
他給的建議很值得玩味:他提倡用宗教和藝術的薰陶,來平衡這些人的心靈。
更詭異的換句話說:精神鴉片。
權謀法則:自古以來,政治家為維持社會穩定,大都鼓勵宗教的弘揚。
毛主席當年的做法,就是以一個新的精神鴉片,代替所有舊的精神鴉片。
不過,如果你想脫離「普通家」的魔咒,我鼓勵你要有「狠心」。
幸好他沒有「被認同」的需要我相信愛因斯坦在生活潦倒時,他的太太、家人、朋友都應該有勸導過他別沉迷於自己的興趣,要多照顧家人。
如果當時他有馬斯洛的「被認同」需求,在家人和朋友的壓力之下,他可能會聽人家的勸告,而開始轉變方向,暫時把物理學擱在一旁。
但愛因斯坦就是愛因斯坦,他就是「不聽」,他顛覆了馬斯洛理論,他根本不需要「被認同」,而我們今天之所以有「相對論」,就因為他夠「極端自我」。
你不需要追求甚麼人生意義,你要做的是:強化你的「自我」。
在這裡要先給你一個警告(但,我知道你是不聽警告的人):凡是走「極端自我」路線的人,他的「個性」會變得越來越鮮明。
隨著「個性」的極端鮮明,身邊的人就會開始兩極化:喜歡你的人,就會「很」喜歡你;討厭你的人,也會「很」討厭你。
權謀法則:在你「極端自我」後,認識你的人,一就是敬佩你,不然就是唾棄你,少有騎牆派的。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Omega
世界的變形與內聖外王
Omega發表在痞客邦留言(2)人氣()
E-mail轉寄
全站分類:不設分類個人分類:心理學理論\雜誌、態度此分類上一篇:完形心理學的介紹!~
此分類下一篇:快樂使人改變行為:樓梯設計有趣 66%改走樓梯
上一篇:情感的影響與設計
下一篇:【憂病】『magnet』歌ってみた【うさxヤマイ】
歷史上的今天
2010:混血兒大綱:以阿斯的贖罪之旅、所多瑪滅門宴、出逃之戰、凌舞墨
2010:我的魚缸中的神秘生物~
2008:下一次生物大滅絕的關鍵:基因獨特植物的存續
▲top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
最新文章
文章分類
快樂的啃書蟲~(17)史哲藝術的魔術方塊~(3)資訊蜘蛛網(27)突觸化學物質替我打字(141)未知與存在之間(3)chat(9)感覺如詩(33)寵物(8)筆記本,手札(20)健康、庖廚(64)塔羅牌與占星(24)禪修體悟(12)利阿賀拿-羅盤(39)奇聞軼事與詩詞賞析(185)兩性、觀點(162)經營管理、學習、遊戲測驗(106)水雲間(902)心理學理論\雜誌、態度(99)人物、社會觀察(285)幽默小語(95)戲影與音韻的化學變化(247)舞墨(47)星座占星(15)未分類文章(16)
人氣指數
本日人氣:
累積人氣:
文章精選
文章精選
2020二月(4)
2019十月(1)
2019九月(1)
2019八月(1)
2019六月(1)
2019五月(1)
2019三月(2)
2019二月(3)
2018十月(1)
2018七月(4)
2018五月(1)
2017七月(1)
2017六月(1)
2017五月(2)
2017三月(1)
2017二月(3)
2017一月(4)
2016十一月(1)
2016九月(2)
2016八月(8)
2016五月(2)
2016四月(9)
2016三月(15)
2016一月(8)
2015十二月(8)
2015十一月(28)
2015十月(2)
2015九月(4)
2015八月(6)
2015七月(3)
2015六月(8)
2015五月(1)
2015四月(3)
2015三月(7)
2015二月(8)
2015一月(13)
2014十二月(17)
2014十一月(9)
2014十月(11)
2014九月(19)
2014八月(32)
2014七月(18)
2014六月(19)
2014五月(21)
2014四月(13)
2014三月(19)
2014二月(3)
2014一月(11)
2013十二月(16)
2013十一月(12)
2013十月(21)
2013九月(15)
2013八月(90)
2013七月(31)
2013六月(24)
2013五月(34)
2013四月(11)
2013三月(61)
2013二月(21)
2013一月(37)
2012十二月(16)
2012十一月(35)
2012十月(39)
2012九月(26)
2012八月(13)
2012七月(34)
2012六月(42)
2012五月(35)
2012四月(30)
2012三月(33)
2012二月(69)
2012一月(54)
2011十二月(49)
2011十一月(35)
2011十月(5)
2011九月(9)
2011八月(10)
2011七月(6)
2011六月(11)
2011五月(39)
2011四月(17)
2011三月(14)
2011二月(14)
2011一月(18)
2010十二月(2)
2010十一月(24)
2010十月(16)
2010九月(28)
2010八月(35)
2010七月(35)
2010六月(37)
2010五月(24)
2010四月(33)
2010三月(40)
2010二月(39)
2010一月(25)
2009十二月(37)
2009十一月(35)
2009十月(36)
2009九月(37)
2009八月(25)
2009七月(28)
2009六月(33)
2009五月(35)
2009四月(38)
2009三月(35)
2009二月(39)
2009一月(24)
2008十二月(43)
2008十一月(18)
2008十月(9)
2008九月(27)
2008八月(41)
2008七月(60)
2008六月(89)
2008五月(50)
2008四月(38)
2008三月(5)
2008二月(2)
2008一月(12)
2007十二月(2)
2007十一月(10)
2007十月(1)
2007八月(16)
2007七月(10)
所有文章列表
最新留言
誰來我家
活動快報
潮Way台南大富翁
最新潮、最有話題的「潮Way台南」指南,擁有網友推...
看更多活動好康
我的好友
熱門文章
動態訂閱
文章搜尋
新聞交換(RSS)
站方公告
[公告]2022年度農曆春節期間服務公告[公告]MIB廣告分潤計劃、PIXwallet錢包帳戶條款異動通知[公告]2021年度農曆春節期間服務公告
QRCode
POWEREDBY
(登入)
{{article.user_name}}
{{article.timestamp*1000|date:'MMM.dd.y.hh.mm'}}
{{article.title}}
{{article.content}}
我要留言
回到頁首
回到主文
免費註冊
客服中心
痞客邦首頁
©2003-2022PIXNET
關閉視窗
PIXNET
Facebook
Yahoo!
Google
MSN
{{guestName}}
(登出)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
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最多顯示6個中文字元)
請輸入標題(最多顯示9個中文字元)
請輸入內容(最多140個中文字元)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
送出留言
延伸文章資訊
- 1何謂自我中心?
指一種在行為或觀念上,完全以個人為主而不考慮他人的傾向。 在幼兒期自我觀念尚未成熟時,個體尚不能辨識自己與世界,自我中心為普遍現象。在成人 ...
- 2自我中心主義- 教育百科
名詞解釋: 自我中心主義係指一個人的行為、思想或觀念,完全以個人為主,而不考慮別人。從人類發展觀點而言,一個人在嬰幼兒或兒童時期,自我觀念尚未成熟時,個人尚 ...
- 3自我中心- 教育百科
名詞解釋: 自我中心是指一種在觀念或行為上,完全以個人為主,不考慮別人的傾向。幼兒時期,自我觀念尚未發展成熟。依照心理學者皮亞傑(Jean Piaget)兒童行為發展說, ...
- 4自我中心的人其實不自私,只是害怕受傷!心理師揭他們「討人 ...
很多人常以為「自我中心」是「自私」的委婉說法,其實是誤會。「自我中心」在心理學上的解釋是,這個人在認知上是封閉的。認知是他如何判斷某事的過程 ...
- 5自我主義:根據讓·皮亞傑(JeanPiaget)的認知發展理論 - 華人百科
自我中心主義否認知識的真實性,認為“我”才是根本和權威。感覺是思想賦予肉體對世界的聯系,而知識就是從感覺獲得。也就是說,思想在知識產生的過程中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