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迷筆記】回到過往,窺探未來:《潛行者》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讓我們暫時回到往日所布置的未來情境裡。

1979年的電影《潛行者》(Stalker)是改編 ... 《潛行者》的電影美學獲得十分響亮的評價,甚至曾有影評高傲地指出,該片本身帶 ... 2012高雄電影節KaouhsiungFilmFestival 跳到主文 2012高雄電影節KaouhsiungFilmFestival 部落格全站分類:視聽娛樂 相簿 部落格 留言 名片 ─ 發 燒 公 告 ─   完整片單全面公開:【片單全覽】【場次表】  票務資訊懶人包:【票種與票價】 【票劵好康優惠】 【7-11ibon購票、劃位步驟】  雄影票劵10/5中午12:30,全台7-11i-bon及高雄市電影館全面開賣! Sep03Mon201207:59 【影迷筆記】回到過往,窺探未來:《潛行者》   本文轉自/人籟雜誌/游千慧 數千年以來,人類一直竭力追求幸福。

但他並不幸福。

為什麼?因為他做不到,因為他不知道方法──兩者都是原因。

然而,首先,我們在現世的生活,必然沒有最終的幸福,只能抱著期待,祈求幸福在未來降臨。

因而必得受苦,唯有在善惡的掙扎中受苦,方能鍊鑄靈魂。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片名:《潛行者》(Stalker)導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AndreiTarkovsky)出品年份:1979年上映時間:2012年10月(2012高雄電影節) 探索未知是永恆母題 關於未來,電影具體啟動了爆炸性的幻想視窗,面對所有未知事物即將來臨的憧憬與恐懼,人類在不同時期刻畫了一幅又一幅驚悸幻麗的風景,大量的科幻題材不斷推陳出新,「未來」的模樣也以此種虛擬形式造就了我們的共同回憶。

若以1895年作為起點,有人把這一年看成是電影的開始,盧米埃兄弟(LumièreBrothers)的《火車進站》(L`arriveed'untrainengaredelaCiotat)首度在世界上公開放映,他們拍攝的正是緩緩滑入鐵軌的蒸氣火車,黑白無聲片的力量,帶著全世界一同駛向革命性的鐵道。

而火車這項發明誕生於工業革命,代表著現代、進步的新興產物初次被搬入電影時,強烈的動態影像迎面衝擊而來,嚇得觀眾慌忙走避,這樣的體驗簡直可以比擬我們這一代初次看到3D電影所得到的衝擊。

直至今日,電影帶給我們的震懾依舊充滿威力強大的能量。

科技裝置、生化異形、機械都會、銀河宇宙、平行時空、虛擬世界……,未來的幻想經歷了各種時代性的潤飾、運轉、戰鬥、輪迴、重生,伴隨電影技術的升級更新,未來景觀更精緻地處理了畫面的枝微末節;而受到走在時代尖端的時尚風潮影響,二十一世紀的未來電影也深具伸展舞台的浮華氛圍。

然而,科幻片在造型之外別具深意的,也許是潛伏於未來預設中的哲學問題。

除了綺麗、先進的高科技大夢,善於拍攝黑白與彩色影像交織的大導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AndreiTarkovsky)便以高度詩意的鏡頭語言,預示了真實又如幻夢般的未來寓言。

異世界源自真實人性 讓我們暫時回到往日所布置的未來情境裡。

1979年的電影《潛行者》(Stalker)是改編自前蘇聯科幻作家斯特魯格斯基兄弟(BorisandArkadyStrugatsky)的短篇小說《路邊野餐》(RoadsidePicnic,1977),這兩位可說是俄羅斯科幻小說界的國寶級人物。

他們的作品在暢銷熱賣之餘,近年還有個意外插曲,其於60年代出版的《正午世界》(NoonUniverse,1962)刻畫了一世外桃源「潘朵拉星球」,被人指出是3D電影《阿凡達》(Avatar,2009)的故事原型。

姑且不論劇情的相似度是巧合或是模仿,「異世界」的魅力著實讓不分種族、國籍的人們深深著迷,也因此,這些林林總總的「未來」題材才能時常引領熱門話題與風潮。

不同於多數科幻作品偏重在奇異的視覺造型,塔可夫斯基打造的科幻異境是獨樹一格的,誠如劇中主角在《潛行者》影片前段所言:「這是世界上最寂靜的地方,等會你會親眼目睹,此地的美麗無與倫比,然而這裡沒有任何生靈。

」《潛行者》的電影美學獲得十分響亮的評價,甚至曾有影評高傲地指出,該片本身帶出電影之於藝術的高度,以及高品味的觀影者,在早期電影還普遍被當作與魔術、雜耍同等級的娛樂工具時,這樣的發言與評論也許想給藝術電影一種菁英主義的印象。

但事實上,仔細看過影片就會發現,藝術家所欲反映的真實依舊沒有脫離現實人性,觀眾仍可以從這種俗稱「藝術電影」的作品中找到通俗的樂趣。

畫面轉成黑白,潛行者沉睡在「區域」的沙洲中,突然有黑狗出現,攪動空靈中的死寂,鏡頭的光影處理有如夢境。

危險境地無所不在 影片一開始便破題式地引用了一大段文字:「這是怎麼回事?隕石墜地?是宇宙深處的來客到訪?不論如何,我們這裡見證了奇蹟的誕生──「區域」(TheZone)。

我們馬上派軍隊到那裡,但是他們並沒有回來,於是我們便在「區域」周圍拉開了警戒線,這是明智的作法,但目前依舊疑團重重……」導演接著以黑白影像揭開序幕,半掩的房門,裡頭有一張大床,攝影機由上往下俯瞰,從右到左一一掃過睡在床上的女人、小女孩與男人。

正在等待機會、躡手躡腳起床的男人即為「潛行者」,然而妻子卻已發現男人要丟下她和孩子到危險的地方,她警覺起身想阻止。

  透過片頭的文字我們已經隱約知道,男人即將前往的「區域」是個十分奇異的禁地。

淚眼婆娑的妻子好說歹說,搬出孩子、家庭責任都說服不了心意已決的男人,最後只好威脅他:若被發現你會吃上十年的牢飯,你將會失去一切!但丈夫僅淡然回應:「對我來說,那裡都是監獄。

」於是甩開妻子的手,留下了情緒失控、咒罵連連的她,最後她還索性躺倒在地上哀號。

這段簡直像幫派片(或鄉土劇)的情境,其埋下的伏筆字幕也帶有偵探片的味道。

在此刻,電影加入了火車奔馳中的音效,躺在木質地板啼哭的女人有如臥軌尋死,無助等著被火車輾過的一刻。

欲望推著時間往前奔 鐵道與火車是許多導演愛用的意象,彷彿都為了延續十九世紀《火車進站》以來的震撼感官,《潛行者》同樣也使用了鐵軌的鏡頭,急促的叩答叩答聲響節奏一致,火車行駛中的聲音總先於畫面,車頭雙向交錯,一前一後緊接著進站,看起來有如龐大的怪物駕臨,火車車廂在鐵道上急奔,預示了時間的馳騁、世界的前景,以及人類的未來。

  比較令人怵目驚心的是,主角三人沿著鐵路抵達到即將「潛行」的入口時,黑白畫面倏地轉為彩色世界,矗立在鐵軌旁邊歪斜傾倒的電線杆形似受刑者的十字架,加上荒煙蔓草的景色,讓整個場景猶如年久失修的墳場。

但衝突的是,眼前一整片綠意盎然的風光也帶給這片絕境某種異樣的生氣。

此地就是影片中神祕的「區域」。

據說在二十年前曾有隕石掉落,造成大批人罹難,而後隕石卻神祕消失,該場域則產生一種無法解釋的奇蹟:相傳「區域」中有個空間(room)能夠實現人心深處的欲望,那裡是神性的靈魂探測器。

但軍方為了避免人民欲望造成國家危機,便設下多處陷阱讓入侵者慘遭不幸,殊不知仍然有專業「潛行者」知道如何安全進入的方法。

一行人即將走到「區域」的許願空間之際,作家拾起荊棘戴在頭上,看起來有如受難者。

絕望者才能通向未來? 透過鏡頭創造那一片不可思議之地,塔可夫斯基的處理方式並非把空間塑造成異於人間的風景。

「區域」讓塔氏廢墟美學發揮到淋漓盡致,荒涼無人的建築與大自然交融為一體,室外壟罩著水氣、雲霧,外頭環繞著一片美麗的沼澤,相傳此地是沒有生靈存在的祕境,但每當鏡頭緩緩移動,導演引領觀眾在空間中四處遊蕩時,畫面會間歇安插野生動物的鳴叫聲,鏡頭時而停留在草叢間的蜘蛛網上,時而凝視著白茫茫的霧氣,此地無疑是地球表面而不是外太空。

潛入此地的三人,作家、科學家,以及帶路的「潛行者」神情皆顯不安,他們試圖繞遠路避開危險,但一路上卻不時發生意見分歧。

「潛行者」說了,「區域」是一個陷阱系統,一旦有人進入就會不停地變化,原本安全的地方也可能變得不安全,若想回頭也不能照著原路返回。

這番說詞究竟是指場域本身即為擁有自我意識的有機體,或是指軍方設置的機關陷阱可以隨機變幻?身為唯一瞭解潛行規則的人,他認為「區域」只會讓絕望的人通過,也許他深信只有窮途末路者才有資格獲得最後的「重生」,這同時也隱約說明了「區域」有獨立判斷、思考的能力,而侵入者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也都被無形的「靈」所監看,「潛行者」與「區域」的關係耐人尋味,他對某種未知事物的執著與崇信宛如一個虔誠的信徒。

生機從死寂中萌芽 今年是塔可夫斯基的八十歲冥誕,在導演過世二十餘年後的今日,再回頭觀看當年的作品,幽冥的哀傷感依舊瀰漫在令人屏息的絕美影像中,而導演內心最關切的信仰問題,則沉睡在他名義上稱作科幻電影的「區域」內部。

繼1972年的《飛向太空》(Solaris)之後,導演再度嘗試的科幻題材《潛行者》是他最後一部在蘇聯拍攝的電影。

就在我們隨劇中人物潛行,跟著鏡頭俯視水裡的象徵物,廢棄針頭、破碎報紙、錢幣、酒瓶、屍骸、手槍……無需深入思考也能理解這些意符暗指的悲劇,此般情境很容易讓人聯想到事故之後的實驗室,密謀征服世界的計畫慘敗之後,基地慘遭摧毀封鎖,倖存者全數潛逃。

印象中,鎮壓祕密實驗失敗的傳言總是上演於蘇聯或東德這些瓦解的政體中,只因為它們在好萊塢電影中被畫分為邪惡帝國。

有人擅自將「區域」與1986年發生核爆意外的車諾比(Chernobyl)畫上連結,也許塔可夫斯基也沒料到這部片會成為汙染地被隔離的預言。

封鎖區、死亡意象、絕望者的許願處,《潛行者》出現的流水與蒼鬱草地畫面其實更接近絕境的重生。

攝影機在影片末段逐漸退後,緩緩地顯露出「區域」的全景,主角嘆道,這裡很靜啊,全家都搬來算了,沒人會傷害我們了! 觀影至此,突然想起去年觀看匈牙利導演貝拉塔爾(BélaTarr)的《都靈之馬》(TheTurinHorse,2011),世界走向絕境時的漆黑與酷寒令人冷徹心扉、無力哭笑。

感謝塔可夫斯基,在全然的絕望和痛苦後仍讓世界重現了光明。

電影的尾聲出現片頭沉睡中的小女孩,她是「潛行者」的女兒,白色柔軟的棉絮像蒲公英種子般飄落在她純潔的臉上與桌面,此刻的畫面是彩色的,火車正叩答叩答地向未來開去,而最後的配樂《快樂頌》也歡唱著為電影收場。

文章標籤 高雄電影節 影迷筆記 潛行者 Stalker 塔可夫斯基 蘇聯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kff2012 2012高雄電影節KaouhsiungFilmFestival kff2012發表在痞客邦留言(0)人氣() E-mail轉寄 全站分類:視聽娛樂個人分類:影迷讚聲上一篇:【影迷筆記】塔可夫斯基的科幻之詩:異星與人間之浮光掠影 下一篇:【官方新聞】台語大俠對上日本超人台日特攝魂正義熱血登場 ▲top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 文章搜尋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最新留言 新聞交換(RSS) 掃描QRCode,即時掌握最新消息 回到頁首 回到主文 免費註冊 客服中心 痞客邦首頁 ©2003-2022PIXNET 關閉視窗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