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幸福生活,跳出戲劇三角」-不做拯救者做幫助者 - 人人焦點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卡普曼戲劇三角(簡稱戲劇三角)是溝通分析心理學(TA)里的一個重要內容,它告訴我們生活中的人際關係中常常出現的三個角色:拯救者、受害者和迫害者 ... 人人焦點 影視 健康 歷史 數碼 遊戲 美食 時尚 旅遊 運動 星座 情感 動漫 科學 寵物 家居 文化 教育 故事 「要想幸福生活,跳出戲劇三角」-不做拯救者做幫助者 2020-08-01溝通心理張軍 原創|溝通心理張軍01|戲劇三角的緣起卡普曼戲劇三角(簡圖)1968年,有一個叫卡普曼(StephenKarpman)的心理學家發明了一個描述人際互動的三角形模型,如上圖所示三個角對應的三個角色:迫害者、拯救者和受害者。

當時的溝通分析心理學(TA)奠基人伯恩告訴他「這個模型人類至少會使用200年,我們今天依然還在繼續使用這個模型。

卡普曼博士講授溝通分析心理學(TA)卡普曼博士也是我的老師,在他85歲的時候還給我們上溝通分析心理學(TA)的課程。

卡普曼博士給我們連續講授五天的課程,中午幾乎沒有休息,我非常欽佩老人家的精力。

卡普曼戲劇三角(簡稱戲劇三角)是溝通分析心理學(TA)里的一個重要內容,它告訴我們生活中的人際關係中常常出現的三個角色:拯救者、受害者和迫害者。

如果你在維基百科上查卡普曼戲劇三角,你會看到裡面有句話「幾乎所有的破壞性的人際關係都在這個戲劇三角里」。

這就太重要了,那意味著如果你的人際關係不掉入這個戲劇三角形,可以極大地提升你的生活質量。

所以我常常在我講課的時候會說:「要想幸福生活,跳出戲劇三角」。

既然要跳出戲劇三角,那就意味著要從戲劇三角的角色里走出來,不在這三個角色中,這就是角色的改變。

02|理解戲劇三角戲劇三角角色特點圖首先需要理解這個戲劇三角模型,從上圖中可以顯而易見地看到三個角色的特點、他們漠視了什麼,他們甚至有不同的身體語言。

西遊記另外我們可以從西遊記里的唐僧、悟空和妖精這樣的關係來理解角色的轉換:當唐僧被妖精抓住,妖精要吃唐僧的肉的時候,唐僧是受害者,妖精是迫害者;悟空趕過來打死了妖精,對唐僧來說,悟空是拯救者;對妖精來說,悟空是迫害者,妖精是受害者。

唐僧醒來發現悟空打死的妖精變成18歲的女子,唐僧給悟空念緊箍咒,悟空痛得來倒地打滾,此時唐僧是迫害者,悟空是受害者。

我們可以看到,角色在三角形裡面不斷地轉換。

丈夫和妻子迫害者-受害者遊戲在生活里,我們可以在夫妻之間的衝突里發現有大量的迫害者與受害者角色的轉換。

先生攻擊了妻子,先生是迫害者,妻子成了受害者。

妻子反轉,攻擊先生,先生成了受害者,妻子變成了迫害者。

通常有無數的往返之後,有一方站出來成爲拯救者,如果對方不接受拯救者的「好」,雙方又繼續進入迫害者-受害者遊戲。

而且這樣的三角轉換會上癮,形成自動自發的程序,有的夫妻可以一輩子玩這個遊戲。

在心理諮詢的臨牀工作中,覺察和跳出戲劇三角是伴侶治療中的一個重要環節。

最近被害的杭州來女士,可以想像她和她先生許某之間有大量的戲劇三角中的互動,最後當來女士不同意先生爲他前妻的兒子花錢的時候,丈夫許某認爲妻子是迫害者,自己是受害者。

一怒之下,丈夫許某變成了終極的迫害者,其實許某自己也成爲自己導演的謀殺事件的受害者。

03|從拯救者到幫助者那麼如何跳出戲劇三角呢?溝通分析心理學針對三個角色有一套破解的方法,今天我來說一說拯救者和拯救者角色的改變。

在生活里我們會看到許多拯救者,他們的能量幾乎就是全部向外,集中投注在別人上面。

但他們的行爲有個特點,就是缺乏邊界感,會不顧他人的感受和需要的情況下去替代和過度保護他人,甚至以自我犧牲的方式去幫對方,很少考慮到自己的需要,就好像沒有自我似的,但卻無意識地滿足了拯救者的「別人是需要我的」需要。

我遇到的一個拯救者在和別人吃飯的時候,其習慣性拯救行爲會讓他不斷地照顧我,勸我吃什麼菜、多吃點飯,會讓吃飯的我感覺到不自在,我細思一想:「我這麼大了難道我不知道吃什麼菜和該吃多少飯?」。

替代與過度保護在我16年的心理諮詢工作中,我驚訝地知道有的拯救者角色的媽媽會守著自己的女兒,硬讓自己的孩子吃下一個她覺無法吃下的蘋果;有一個媽媽堅持要給自己18歲的兒子餵水果、餵飯;還有一個奶奶堅持要幫助六歲的孫女把尿(幫助撒尿)!這些替代和過度保護的行爲讓許多人覺得怪怪的。

在親子關係關係中,有一部分患心因性哮喘的孩子,就是由於早年身邊的拯救者提供了太多的替代和過度保護,甚至是窒息的愛。

這些孩子無意識地讓自己哮喘,其實是在以生病的方式發出吶喊:我快被這種窒息的愛壓得喘不過氣來了。

在這類孩子身邊,也許你會看到孩子的照料者追著孩子餵奶、餵飯,過分地加衣服,不能這樣,不准那樣,這些都是可能危害孩子身心健康的行爲。

也有的成年的巨嬰,生活里也不乏拯救者,否則怎麼活呢?當然,還有許多關係里都有可能出現拯救者,在這裡就不一一細說了。

那麼,要從拯救者角色出來,怎麼破呢?轉一部分能量朝向自己,正如飛機上空姐的提示:「緊急情況下,先戴好你的氧氣罩,再去幫助其他人」。

當拯救者開始考慮自己的需要和感受以後,會對跳出拯救者角色有幫助;在流動的關係中,覺察是第一要素,「自知者明,知人者智」。

當我們知道了戲劇三角的模型之後,我們需要覺察和意識到自己將要處於或處於戲劇三角的拯救者角色的時候,就要停下來;從拯救者變成幫助者:在不漠視對方的年齡對應的能力的情況下,回到成人心態,和對方核對和交流,徵求對方的意見「你需要我的幫助嗎?」。

這樣既尊重了對方的界限、感受和需要,也能在對方確實需要幫助的時候提供恰當的幫助。

這樣一來,就跳出拯救者成爲幫助者了。

什麼樣的行爲是幫助者行爲呢?也許從下面這個我親眼所見的故事裡可以看到一個不打擾對方但又能隨時提供幫助的幫助者。

美麗的西班牙小女孩(張軍拍攝)我有個愛好了那就是喜歡提著相機四處走動,拍攝一些自己喜歡的人文題材。

有一次,在我經常去拍攝的地方,我看到了一個美麗的西班牙小女孩和她的家人。

他們全家到中國旅遊,三代人溫馨地在一起,走走玩玩。

我注意到他們之中的一個不到兩歲小女孩甚是活潑可愛。

這個小女孩充滿著好奇心,她看到路邊的個很淺的小水溝,就走過去探索。

在平時,當地的同樣大的孩子到溝邊的話,孩子的照看者們(通常是婆婆奶奶級的)會上去一把把孩子抓回來,大聲地說一聲:危險啊!我在想,西班牙女孩的父親會怎麼反應呢?接下來,這位父親上前兩步站在女孩的身邊,一句話也沒說。

但這行爲在說:「如有什麼需要的話,我隨時可以出手幫助「。

這位西班牙女孩父親當時的一舉一動,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影響,他在此時就是典型的幫助者。

他不是那種不管孩子是否需要幫助和不理解孩子感受的父母,上前就去當上「拯救者」把孩子抓回來,說什麼「我都是爲了你好」之類的話,而是成爲一個默默的照看者,在確定孩子是安全的情況下,不去打擾孩子向外部世界的探索的行爲,讓孩子擴大了自己的自主性、滿足了孩子的好奇心,這樣長大的孩子更有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

04|結束語各位看到這篇文章的朋友,從拯救者角色轉換到幫助者角色,不是冷漠或者不近人情,這恰恰是對文化中漠視對方的界限、感受和需要的習慣的一個調整。

在親子關係中,不做拯救者做幫助者更能促進孩子的身心健康,讓孩子的自主性得到健康的發育,在伴侶關係中不做拯救者做幫助者更能讓雙方享受成人的伴侶關係,既有親密也有人格的獨立。

所以,如果你願意的話可以使用本文里的提供的知識和方法,在你的各種關係中進行調整,改善自己的生活質量,擁有美好的心情和滿意的關係! 相關焦點 理解你與母親之間的「心理戲劇」,看透關係困境的癥結 每個母親都想把最好的愛給到自己的孩子,但是爲何孩子卻並沒有感受到幸福和愛,卻不時地經歷各種痛苦?再西方心理學領域,現在很流行用「拯救者-受害者-加害者」的卡普曼三角形模式來幫助看清關係的核心問題。

這個模型中一旦有人選擇了其中一種角色,TA周圍的人就會無意識地選擇其它兩種角色來保持三角的平衡。

能量的存在總是會推動著我們以一種主要角色存在,這也是我們長大後的主要社會角色。

加害者、受害者和拯救者——心理角度解讀劉鑫事件 被害者、加害者與拯救者。

 美國心理學家Karpman卡普曼發現,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這樣的三角戲劇:受害者-拯救者-加害者。

受害者的內在聲音是「我好可憐!」總是受害,受欺壓,無助,無望,無力,無法做決定,不能解決問題。

「拯救者」心態是怎麼形成的?如何拒絕成爲別人的「拯救者」? 在了解「拯救者」的成因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拯救者的典型表現:界限不清,把別人的事當成自己的事;對別人的事過分參與,過度干涉;把幫助別人當成自己不可推卸的責任;習慣於偏向衝突中弱勢的一方;幫助別人,是爲了獲得自我的心理滿足和良心慰藉。

美國心理學博士將職場三角關係講得很清楚(深度) 人際關係「百慕達三角」是一種三角關係,這種關係是指受害者——施害者——拯救者,簡稱VPR。

施害者(簡稱B)是讓受害者(簡稱A)感覺到很反感、相處在一起不舒服、或者在一起共事會很討厭和不喜歡。

A就會向拯救者(簡稱C)進行吐槽,A尋找C傾訴並不是爲解決問題,僅僅是爲了向C證明B做法是多麼不對,讓人多麼反感和討厭。

《獵心者》校園霸凌:施暴者冷漠和受害者沉默,讓拯救者束手無策 事後,廖朵朵想幫助女孩徹底解決困境,請求同伴幫忙找到該女孩,在戴猛的推理分析之下,他們找到了該女孩所在的學校,三個人原本想警告欺凌者一番,讓她們打消欺凌同學的念頭,和同學和平友好共處,卻不曾想被欺凌者擺了一道,被欺凌的孫梅也站在欺凌者的一方不敢指責她們欺負自己的事實。

理解你與母親之間的「心理戲劇」,看透關係困境的癥結 每個母親都想把最好的愛給到自己的孩子,但是爲何孩子卻並沒有感受到幸福和愛,卻不時地經歷各種痛苦?在西方心理學領域,現在很流行用「拯救者-受害者-加害者」的卡普曼三角形模式來幫助看清關係的核心問題。

這個模型中一旦有人選擇了其中一種角色,TA周圍的人就會無意識地選擇其它兩種角色來保持三角的平衡。

能量的存在總是會推動著我們以一種主要角色存在,這也是我們長大後的主要社會角色。

親密關係中的三個角色,決定你婚姻的幸福程度 迫害者?拯救者?如何挽救婚姻中的被動局面?借用著名的心理學大師史蒂芬·卡普曼所提出的三角理論,我們在婚姻中所扮演的角色通常只有三個,即受害者角色、迫害者角色、拯救者角色。

因爲是把責任推卸到別人的身上,會讓你最終不被懲罰,會讓你暫時逃離痛苦。

女性面對自己的付出和伴侶的不理解,可能會從最初的自怨自艾,發展到將責任怪罪到伴侶的頭上,如怪罪伴侶對家庭的付出不夠。

但有的女性,也有時也會將責任攬到自己身上,認爲是自己做的不夠,才導致伴侶有這樣的行爲反應,這種迫害自己的方式,只是爲了不讓自己感受到當受害者的悲慘。

《親密關係》⑥丨跳出受害者牢籠,才能擁有破繭而出的靈魂力量 小時候,家裡房間少,我和妹妹跟家裡的糧食住一個房間,我特別期望有一個自己的房間,房間中有書桌、有洋娃娃、有溫馨的裝飾;小學時,每逢下雨天,都要趟過一段泥巴路去上學,我特別希望住進樓房,走在水泥地上,乾淨清爽地走進教室;初中時,暑假裡同學都去參加培訓班,學英語學計算機,我害怕落後,也想去學……很遺憾,需求都未被滿足。

心理學家:人際關係中的三角化遊戲,說不定你就身處其中 三元關係可減輕關係中的張力與破壞性我們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小時候爸爸、媽媽拌嘴、吵架,媽媽就讓我們站隊,「你愛媽媽還是愛爸爸,你認爲我和你爸爸誰做的對」。

由於這個時期的孩子年齡比較小,跟媽媽待在一起的時間要比爸爸相對多,所以他們通常都會下意識地選擇站在媽媽一方。

心理學:你的心態直接決定了你的命運,卻還不自知 這樣做的好處是能夠讓一個人在面臨最大的痛苦和最大的快樂的時候都能夠保持一個平和冷靜的心態,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需要的是去體驗我們的生活,而不是去評判我們的生活。

評判生活是沒有必要的,因爲世界上的每一件事情都是沒有辦法用絕對的好或者絕對的壞去評判的,只要換一個角度,劇本的內容就會發生改變。

疫情後,戲劇人最想做什麼?丨世界戲劇日特別策劃 每年的3月27日,全世界戲劇人都在共同慶祝「世界戲劇日」,但在今年,這個節日過得有點特別,戲劇人從未有這麼長時間沒有再走進劇場,也從未有如此長時間見不到觀衆,「暫停鍵」讓戲劇人心生想念和期待。

在這個特別的「假期」里,戲劇人們都在幹什麼?戲劇日這天新京報邀請戲劇人們分享自己在疫情期間的所做所想,雖然工作中止,但思考仍持續,他們也已經爲重回劇場做好了準備。

警惕人際關係中的「三角化遊戲」 這種焦慮之所以產生,是因爲我們常常想「我應該如何保持個性,同時又能融入集體?」「我不喜歡這個羣體,那我應該和他們保持多遠距離?」因此,在一對一的人際關係當中,我們的緊張和壓力會不斷增加。

比方說,家庭成員越多,三角關係模式越多,我們傾訴的出口也就越多,家庭內部壓力也就越容易得到緩解。

從這個角度講,人口衆多的大家庭確實比當今的「核心家庭」要穩固得多。

要想練好三角肌後束,掌握坐姿反向飛鳥,對你會很有幫助 在我們的健身訓練中,三角肌後束的強化訓練,對於我們大多數的朋友來說,是十分重要的訓練部分之一,因爲我們得要知道的是,如果自己能夠把三角肌後束這部分肌肉練好的話,則不僅能夠讓我們有一個更加飽滿的肩部肌肉,而且,還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去避免自己出現一些影響身材的體態問題。

王婷瑩做幸福中國的推動者 幫助他人,成長自己,把愛傳出去!通過各種形式,給予別人,在給予中讓自己成長,最終讓愛心不停傳遞下去  王婷瑩 做幸福中國的推動者  文/李尚謙  習近平總書記說:「中國夢就是人民的幸福夢。

」是的,人民幸福,幸福中國才能實現,幸福中國需要中國精神,也需要中國力量。

聽說你要「跳出」舒適圈?呵呵 雖然沒有心理學意義上的嚴格定義,跳出「心理舒適圈」卻成爲各種雞湯文中用來說服大家去經歷苦難、追求成功的必經之路;仿佛舒適圈就是一個失敗圈。

很多人聲稱要「跳出」心理舒適圈,去挑戰自己,勇敢去做自己不擅長的事情,去做曾經讓自己害怕的事情,去讓人生「進入更廣闊的天地」。

業者呼籲兒童戲劇要細分年齡段 業者呼籲兒童戲劇要細分年齡段2015-01-2922:45:51作者:責任編輯:  中新網北京1月29日電(記者應妮)中國的兒童戲劇業者們 幫助孩子完成個性化過程的指導原則 功能三角戲劇三角在家庭中扮演了一個不正常的家庭三角關係,連結:另一種方法是創建功能性的三角關係。

當父母雙方都同意不再扮演三角劇的時候,可以合作以一種功能的方式教育孩子。

有了這樣的支持,孩子最終學會不藉助戲劇三角就能滿足自己的需要,這也有助於孩子治癒自己內在的好或壞的分裂,始終都能保持一個統一他自身以及父母的「我很好,你也很好」的形象。

這是完成個性化過程的基本標誌,也被稱爲心理出生。

完成這一發展過程時,孩子會關注內部的力量。

這讓孩子運用情感和信任的內在資源引導他的生活,並獲得所需要的功能。

警惕「三角關係」,3個方法提升家庭幸福指數 被三角化的人需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他們生活的小心翼翼,既不敢得罪甲方又不敢得罪乙方。

有個被三角化的孩子說:「我就像是父母的拳擊手套,他們看起來是在打對方,其實都打在我身上。

——《了不起的我》可見,被三角化的人正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不僅如此,不健康的三角關係還會帶來其他一系列的危害。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