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服飾誌】日治晚期女子高校學生穿什麼? - 聯合報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日治時期的女學生並沒有髮禁,因此在髮型上頗多元多樣,但仍有幾種較為流行。
比如「編髮辮」,也就是編辮子,比較常見在中等學校裡,將將頭髮結成長 ...
藝文短波
活動特區
閱讀藝文
藝開罐夥伴
琅琅悅讀
藝開罐
閱讀藝文
【臺灣服飾誌】日治晚期女子高校學生穿什麼?
2021/03/03
聯合新聞網/
臺灣服飾誌
日治晚期女子高校學生穿著(圖/臺灣服飾誌 提供,插圖繪師:顏文字)
戰爭中的美感追求
「你有想過當戰爭來時要穿什麼衣服嗎?」
在1940年代初時,對中產階級以上的女孩們是假議題。
戰爭在遙遠的南方發生,平常的生活大多沒什麼差別──除了警察開始在街頭巡邏,把你長衫上那充滿中式風情的盤扣剪掉;而學校多了一門課,教導你怎麼穿著和服與製作浴衣。
隨著太平洋戰爭的開打,日本也在台灣推行「皇民化運動」,不只要求學生們穿著更加統一,也希望能夠在臺灣人的服裝上進行更「日本化」的改革。
「水手服」與「モンぺ」成為這個年代對學生的印象之一。
充滿「支那味」(中國風)的臺灣衫當然是不能再穿了,於是學校制定了統一的制服;不便戰爭勞動的裙子該被改良,但是一樣屬於前朝的「本島褲」(清制服裝「大襠褲」),更不該出現在為帝國效力的學生們身上,於是來自北海道的「モンぺ」被引入了。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那些年輕的男孩女孩還在抱怨服裝醜陋與麻煩,然而,年輕的他們還不知道自己,與這個「國家」,未來會往哪裡走去。
水手服與燈籠褲
基隆高等女學校畢業照(圖/臺灣服飾誌 提供)
這裡參考的圖片資料為「基隆高等女學校」(基隆女中)在1940年代冬季女學生制服。
最初在水手服引入臺灣時,不管冬季夏季,水手服下身都搭配百褶裙,直到1940年代左右,為了因應戰爭可能有的勞動,才開始有了褲裝的搭配,因此日本推行的「モンぺ」,變成規定的服裝之一。
雙馬尾
日治時期的女學生並沒有髮禁,因此在髮型上頗多元多樣,但仍有幾種較為流行。
比如「編髮辮」,也就是編辮子,比較常見在中等學校裡,將將頭髮結成長辮子或雙辮垂於背後;或是將頭髮剪短至齊耳,也被稱為「河童頭」,在公學校的女學生身上比較常見。
再來就是我們畫的俗稱的「雙馬尾」了,日治中期以後,女學生流行將長髮剪短至齊肩或稍長,再紮成馬尾、兩束短辮或自然梳理等,可以說是永不退流行呢!
水手服+札幌襟
水手服一開始是因為日治中期的「日臺共學」政策而存在,為了解決臺灣衫與和服同時出現在校園裡,看起來凌亂繁雜,而希望學生們都能穿起西式的制服。
在水手服細節的繪製上,我們參考的是「臺灣學事法規」在1939年頒布的「全臺統一女子中等學校制服」。
通常水手服夏季裝為白色,冬天為紺色,並在袖口與領子繡上三條線與洋裝做出區別。
另外,日本的水手服有四種常見的襟口:札幌襟、關東襟、關西襟和名古屋襟,目前最為常見的應該是關東襟,但不知為何在日治時期臺灣女子學校的照片中,最常見的便為俗稱「北海道襟」的札幌襟。
校徽
根據「臺灣學事法規」規定,右胸的口袋上必須別上各校的徽章,由於其中一位編輯的母校是基隆女中,因此我們就參考基女的校徽了。
燈籠褲(モンぺ)
「モンぺ」臺灣大多翻譯為燈籠褲,一開始是北海道婦女農作時的穿著,因為會將上身的和服紮入褲中,以至於臀部刻意作的寬鬆,看起來圓鼓,才會形成「燈籠褲」的印象。
但臺灣的上身並不會搭配和服,大多是搭配洋服,因此裁製時更偏向西褲的方式,1940年代制服照片中的モンぺ為了因應戰爭,所以大多是黑色或是「國防色」(類似卡其色)為主。
但在早期一些的宿舍照片中,則可看見花布或是色彩鮮豔的モンぺ。
娃娃鞋
當時女學生流行的鞋款是現在俗稱的「娃娃鞋」,但大多是在都市的學校裡,一般及貧苦家庭的女學生幾乎都是赤足上學。
直到戰爭後期因物資缺乏,才開始有一些木屐、布鞋等等出現。
穿__的,才是笨蛋吧?
燈籠褲的引入台灣時曾掀起一陣論戰,一些婦女團體規定參與的臺灣人必須要穿著「モンぺ」,但許多日本的美容專家卻反對這樣的制度:
『本島婦人傳統以來就有類似男子長褲的服裝,將之改良就可達成推行モンぺ的目的……如果想拿モンぺ作為皇民練成之用,恐怕是有些勉強……モンぺ根本談不上是日本精神的精粹,雖說是來自日本國內,也不過限於部分地區。
』
然而,當美容專家對學生大讚本島褲的優點時,卻被女同學們一笑置之。
對於家庭經濟大多有一定水準,從小慣穿洋裝與西服的她們來說,臺灣衫褲幾乎代表了窮人或是農村婦女,因此要她們上穿上大襠褲,她們更寧願選擇有點臃腫的モンぺ。
也因此在進入空襲時期之前,臺灣的モンぺ可以說是五花八門,完全沒有面臨戰爭的感覺。
有用和服的高貴質料改裝的花花綠綠的モンぺ,也有西式剪裁幾乎和西裝褲沒兩樣的モンぺ,大家訂做完後還會合照一張,紀念這種非常時期裡的「戰爭時尚」。
直到二戰末期,臺灣也開始被烽火波及,這種現象才逐漸消失,大家也不再穿著娃娃鞋,服裝變成便於躲藏的國防色或灰黑色。
在這個時代裡,美麗開始變的艱難,國族認同的問題尚未解開,你的裝束就先受到束縛。
幾乎所有人都指著你要你穿上某種衣物,你的身體,你的穿著,都是屬於國家政策的一部份。
我們無法得知這種像是叛逆的苦中作樂,是屬於反抗國家意識的一環,或只是青春期少女們的小稜角而已。
但可以確定的是,在這樣的大時代裡,追尋自身的美麗,是少數可以握在手心的事了。
參考資料:
◆洪郁如〈旗袍•洋裝•モンぺ(燈籠褲):戰爭時期台灣女性的服裝〉
◆彭威翔〈日治時期臺灣學校制服之研究〉
◆基隆女中網站「學校簡介」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臺灣女人」
委託繪師:
顏文字
【推薦你閱讀】
📚 聯合線上《判決人生》獲選釜山電影市場展臺灣IP代表
📚 《台北女子圖鑑》播出以前,她所描繪的臺北女生
戰爭
制服
日本
臺灣服飾誌
閱讀專題
【跨科解密】胃食道逆流修復全書:美國權威醫師12年實證,兩大飲食階段✕75道低酸料理,14天終結各種逆流症狀
NT$280
老人與海【海明威生涯代表作,榮獲諾貝爾獎關鍵作品・經典紀念新版】
NT$175
剛剛好的優雅:志玲姊姊修養之道
NT$332
宅爾摩斯的萬事屋
NT$245
讀者太太MrsReader/英式避暑法──喝一杯滾燙的熱茶
陳清祥/打造A+企業,從落實內控做起
【閱讀偵探事件簿‧導讀2】敏迪:世界運作的秘密
土埋、火焚、沾黏!古書修復師如何以巧手保存圖書原貌
共0則留言
規範
發布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
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
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
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More
天策戰神(3)
小金易
乾隆的鏡子竟是歐洲黑魔法寶物故宮破解400年之謎
南美館展品殭屍被推倒?館方震驚急聲明:保留追訴假訊息
說不盡、寫袂完、演袂了——傳奇人物廖添丁
聯合線上「讀創故事」宣布啟動影視IP開發計畫
發誓當皇帝不能比康熙久一枚印章見證乾隆的心口不一
延伸文章資訊
- 1日治時期女學生合影 - | 開放博物館
此相片呈現了日治時期女學生青春的容顏,照片中是提供者張敏子的母親鍾菊英畢業前夕在台南和敬女子學校的校園中合影,可窺見當時女學生的穿著。
- 2日治時期女學生合影 - | 開放博物館
日治時期女學生合影. 典藏者. 張敏子. 照片中前排右二的女士是一位很熱心的阿姨,當時很照顧照片提供者張敏子的母親及其他同學,畢業前夕特別與這位阿姨合影,並表示對 ...
- 3【臺灣服飾誌】日治晚期女子高校學生穿什麼? - 聯合報
日治時期的女學生並沒有髮禁,因此在髮型上頗多元多樣,但仍有幾種較為流行。 比如「編髮辮」,也就是編辮子,比較常見在中等學校裡,將將頭髮結成長 ...
- 4日治時期女學生的制服與髮型 - 臺灣女人
日治時期女學生的制服與髮型 ... 日本領臺以前的鄭氏、清朝時期,民間的書院、社學、義學、私塾等教育機構,以及長老教會辦理的西式學校皆不曾特別規定服制,學生以穿著家常 ...
- 5日治晚期 女子學校學生 - 方格子
日治時期的女學生並沒有髮禁,因此在髮型上頗多元多樣,但仍有幾種較為流行。 比如「編髮辮」,也就是編辮子,比較常見在中等學校裡,將將頭髮結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