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同」不是病,恐起來要人命-談性/別少數群體的健康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恐同」這個詞是由心理學家George Weinberg在1972年的《社會和健康的同性戀》(Society and the Healthy Homosexual)書裡首次提到,但那其實不是一個 ... SearchMenu✕Menu專題頻道判決白話文法案白話文時事白話文法學白話文副刊專欄電台商店關於我們Writtenby李柏翰•2016-06-20•17:16•婚姻平權,法案白話文•6Comments「恐同」不是病,恐起來要人命-談性/別少數群體的健康權|李柏翰本文藉美國奧蘭多夜店槍襲案討論「恐同」這件概念,然後從國際人權法上「健康權」的角度,
延伸文章資訊
- 1同性戀恐懼-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2為什麼有些人會恐同?| 心理學:面對恐同者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同性戀恐懼,或「恐同」,指的是對同性戀或其他性少數群體抱有強烈的負面情緒,包括憎惡、討厭、仇恨、幸災樂禍等等。與一般反感同性戀的人們不同,恐同者 ...
- 3「恐同」不是病,恐起來要人命-談性/別少數群體的健康權
「恐同」這個詞是由心理學家George Weinberg在1972年的《社會和健康的同性戀》(Society and the Healthy Homosexual)書裡首次提到,但那其實不是一個...
- 4不等於「性/別歧視」? 性別平權運動,是時候該為「恐同」
什麼是恐同?歐洲最大的同志權益組織石牆(Stonewall)定義「恐同(homophobia)」為「基於對同性戀或雙性戀的偏見和負面態度而產生的恐懼或厭惡」。
- 5同性戀恐懼症或“恐同症” - 中文百科知識
同性戀恐懼症或“恐同症”(英文homophobia和homophobic)是指對同性戀行為以及同性戀者的非理智性的恐懼和憎恨。該詞來源於心理學。但是對同性戀的恐懼不是精神病的術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