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曼努尔·康德-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認識論與倫理學構成康德哲學的两大部分,前者关于「现象界」;后者关于「意志自由」是截然对立和二分的。
两者的中介成为康德“批判哲学”的终结思,自然与自由的沟通和统一就 ...
伊曼努爾·康德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康德」重新導向至此。
關於其他用法,請見「康德(消歧義)」。
伊曼努爾·康德伊曼努爾·康德出生(1724-04-22)1724年4月22日 普魯士王國柯尼斯堡(今 俄羅斯加里寧格勒)逝世1804年2月12日(1804歲-02-12)(79歲) 普魯士王國柯尼斯堡國籍 普魯士王國時代18世紀哲學家地區西方哲學家學派康德義務主義啟蒙主義哲學德國唯心主義[1]基礎主義[2]形上學概念論(英語:Metaphysicalconceptualism)[3]感知非概念論[4][5]先驗唯心論純粹理性批判間接實在論(英語:Indirectrealism)[6]真理符應論[a][8]自由自然主義(英語:Liberalnaturalism)[9]康德倫理學(英語:Kantianethics)古典自由主義主要領域形上學、倫理學、認識論著名思想絕對命令、先驗唯心主義、綜合命題、本體
受影響於
柏拉圖、亞里斯多德、鮑姆加登、萊布尼茲、斯賓諾莎、洛克、休謨、笛卡爾、盧梭、牛頓、斯威登堡、歐幾里得
影響於
幾乎所有之後的西方哲學家,其中包括:叔本華、費希特、謝林、黑格爾、尼采、維根斯坦、海德格爾、薩特、胡塞爾、皮爾士、哈貝馬斯、羅爾斯
簽名
伊曼努爾·康德(德語:ImmanuelKant;德語發音:[ɪˈmaːnu̯eːlˈkant];1724年4月22日-1804年2月12日)為啟蒙時代著名德意志哲學家,德國古典哲學創始人,其學說深深影響近代西方哲學,並開啟了德國唯心主義和康德義務主義等諸多流派[10]。
並且影響後世,誕生了新康德主義。
康德是啟蒙運動時期最後一位主要哲學家,是德國思想界的代表人物[11]。
他調和了勒內·笛卡兒的理性主義與法蘭西斯·培根的經驗主義[10],被認為是繼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後,西方最具影響力的思想家之一。
康德有其自成一派的思想系統,並且有不少著作,其中核心的三大著作被合稱為「三大批判」,即《純粹理性批判》、《實踐理性批判》和《判斷力批判》,這三部作品有系統地分別闡述他的知識學、倫理學和美學思想[10]。
《純粹理性批判》尤其得到學術界重視,標誌著哲學研究的主要方向由本體論轉向認識論,是西方哲學史上劃時代的巨著。
此外,康德在宗教哲學、法律哲學和歷史哲學方面也有重要論著。
康德哲學理論的一個基本出發點是,認為將感性直觀(經驗)轉化為知識的能力——純粹知性概念(即「範疇」),以及將知識外的理念(如上帝,心靈,自由)加以實踐的能力——純粹理性概念,都是理性的功能,是人與生俱來的,沒有它們我們就無法理解世界。
[12]
他的認識論與倫理學分別是論證知識和道德的,他批判和吸收了英國經驗主義(休謨、貝克萊)與歐陸的理性主義(主要是沃爾夫-萊布尼茲的理性傳統),對德國唯心主義(費希特和黑格爾)與浪漫主義影響深遠。
認識論與倫理學構成康德哲學的兩大部分,前者關於「現象界」;後者關於「意志自由」是截然對立和二分的。
兩者的中介成為康德「批判哲學」的終結思,自然與自由的溝通和統一就在於《批判力批判》中。
[12]此外他還曾針對太陽系的形成提出第一個現代的理論解釋,即康德-拉普拉斯假設。
目次
1生平
1.1早年:1724-1746
1.1.1家鄉
1.1.2家世
1.1.3教育
1.2離鄉任教:1747-1756
1.3返鄉任教:1755-1769
2哲學思想綜述
2.1純粹理性批判
2.1.1先天綜合判斷
2.1.2先驗感性論
2.1.3先驗邏輯論
2.1.4先驗分析論
2.1.5先驗辯證論
2.1.6先驗方法論
2.1.7知識論要義與其他
2.2實踐理性批判
3康德生前發表的著作
4康德著作的英文翻譯
5注釋
5.1腳註
5.2引用
6參見
7參考文獻
8外部連結
生平[編輯]
德國郵政發行的康德郵票
海涅在《德國宗教及哲學史概觀》中概括了康德的一生。
“
記述康德傳記是困難的。
為甚麼呢?因為他沒有生活,也沒有事件。
他在柯尼斯堡閑靜偏僻的小路上,度過了機械地定規的差不多是抽象的獨身生活。
…這個人外面的生活,和他那破壞的、粉碎世界的思想,是奇妙的對照!…思想界偉大破壞者康德,在恐怖主義上,是遠為羅伯士比爾所不及的。
[13]
”
康德終生恪守書齋,從未參與任何重大的現實鬥爭。
縱觀其一生,學術乃是生活中第一大事,餘皆庸常[14]。
哲學自然是他至高的成就,不過其研究並不完全以之為主線。
他畢生追求真理,不斷改進他的學說,使其更加精確,日益完美[15]。
而這個無比豐富的精神世界就體現在個人著述和教學中。
早年:1724-1746[編輯]
柯尼斯堡市徽:3塊盾牌象徵克奈普霍夫(德語:Kneiphof)、柯尼斯堡老城(德語:Altstadt(Königsberg))和勒伯尼希特(德語:Löbenicht)的聯合
家鄉[編輯]
康德是柯尼斯堡最值得驕傲的兒子[16]。
然而1724年4月22日清晨5點當他在普列戈利亞河上的克奈普霍夫(德語:Kneiphof)島(Kneiphof)降生之時[11],這座城市還尚未設立。
直至6月13日,島上市鎮才正式與河北岸的柯尼斯堡老城(德語:Altstadt(Königsberg))和勒伯尼希特(德語:Löbenicht)併為一處[17]。
新城的規模和人口超過了首都柏林,是普魯士王國最大的城市[17]。
與東普魯士其他城市一樣,儘管商路繁盛、產業興旺,但是受軍國政策拖累,居民生活困苦[18]。
城中大學是波羅的海教育中心[17],在腓特烈·威廉一世治下因大幅削減經費而導致學術水準下降[19]。
家世[編輯]
市民來自德語區全境,宗教改革引發遍及歐洲的異端迫害之後,也出現了外邦人[19]。
康德的曾祖父就不會說德語,有波羅的海沿岸血統。
祖父成為一名皮匠,把手藝傳授給康德的父親喬治,二人都擅長製作皮面馬鞍。
喬治移居柯尼斯堡馬鞍匠大街(Sattlerstraße),與同樣出身皮匠世家的康德母親安娜成婚。
妻方的其他親屬也從事染色、鞣製、製鞋等皮革相關行業。
與德國啓蒙運動時期的諸多學者和偉人一樣,康德出身貧寒。
喬治夫婦一共生育了9個孩子,伊曼努爾·康德排行第四,但除他之外祇有一個姊姊、兩個妹妹和一個弟弟活到成年。
他的全家都是虔誠的新教徒,康德在出生翌日就受洗,而且由於其生日是普魯士曆的「以馬內利日」,得到教名以馬內利(Immanuel),並且成為他日後的名字。
母親對他影響尤其深遠。
康德在自傳中寫到:「她為我種下第一粒善的種子,使我的心靈朝向大自然,喚醒並擴大了我的智力,她的教誨對我一生都有極大的影響」。
母親很珍視這個身體羸弱的兒子,還引導他皈依虔敬主義。
康德在成年後很重視虔誠派的道德修養。
教育[編輯]
幼年康德向牧師弗朗茨·阿爾伯特·舒爾茨(德語:FranzAlbertSchultz)(FranzAlbertSchultz)學習。
1732年,康德在母親的支持下進入舒爾茨任校長的腓特烈學院(拉丁語:CollegiumFridericianum),著重接受拉丁文的教育。
1740年進入柯尼斯堡大學。
根據康德自傳,他先是攻讀神學,但是相關的文件已經遺失,無法查證。
值此同時,腓特烈·威廉一世駕崩,個人素養很高、較為支持科學的腓特烈二世繼位,普魯士的學術發展面臨轉機。
康德在大學裡面很快對自然科學產生濃厚興趣,同時學習了哲學、物理和數學。
邏輯與形上學教授馬丁·克努岑(德語:MartinKnutzen)向他介紹萊布尼茨和牛頓的學說。
康德在大學四年級開始撰寫物理學論文,由於母親已經身故,家中財力不支,他經常中斷學業,接受救濟。
1746年,康德完成第一篇作品《論對活力的正確評價》(GedankenvonderwahrenSchätzungderlebendigenKräfte)。
所謂「活力」(lebendigeKraft),就是動能,康德試圖調解笛卡兒和萊布尼茨的關於動能與速度還是速度平方成正比的矛盾,他建議分情況使用兩個公式。
這篇論文沒有選用拉丁語,而是以德語寫成。
同年,康德父親身故,而他的全部論文都不被克努岑接受,所以康德中斷學業,外出謀生。
離鄉任教:1747-1756[編輯]
按照當時德國貧窮大學生的習慣,康德離開柯尼斯堡,在鄉村擔任私人教師。
這一傳統一直延續到費希特、謝林和黑格爾的時代。
諸位大師無不於此積蓄力量,深化研究。
康德雖然離開故居,卻並未遠遊,始終不曾踏出國境線一步,可是這已經是他一生中離開家鄉最遙遠的時光了。
1747年,他先在靠近古姆比年(Gumbinnen)的約德辰(Judtschen),給牧師安德施的三個兒子授課。
立陶宛的原有居民在1709年鼠疫爆發後所剩無幾,遷入了法屬瑞士的移民,牧師因為語言不同,需要常常藉助康德用德語佈道。
康德自此產生了對立陶宛文化的興趣,並且伴隨終生。
1750年夏,康德到奧斯德羅德的地主家任教,他最小的學生就是日後解放農奴的喬治·腓特烈。
康德的第三任教職在凱瑟林伯爵家中,現存的最早康德畫像就出於凱瑟林伯爵之手。
康德不僅在鄉村取得了教學經驗,還豐富了生活閱歷,為學術活動打下基礎。
康德認為這一段私人教師生涯是其一生中最為安穩與富裕的時光。
他不僅有可供自由支配的時間,收入也比此後相當一段時期豐厚,可以負擔兩個房間的租金和一名僕役的工資。
返鄉任教:1755-1769[編輯]
1755年康德出版其第一部重要著作《自然通史和天體理論(德語:AllgemeineNaturgeschichteundTheoriedesHimmels)》(AllgemeineNaturgeschichteundTheoriedesHimmels)。
一如康德的其他早期著作,本書的原名極長,《自然通史和天體理論,或者根據牛頓定律試論整個宇宙的結構及其力學起源》(AllgemeineNaturgeschichteundTheoriedesHimmels,oderVersuchvonderVerfassungunddemmechanischenUrsprungedesganzenWeltgebäudesnachNewtonischenGrundsätzen)。
康德指出不能因為宇宙秩序井然而推斷上帝必然存在,因為只要自然界受必然規律支配,它就可以自發地從混沌發展到當下的完美程度。
同時,康德認為上帝作為宇宙的設計者仍然有存在的理由。
本書堪稱自然哲學的絕唱[20]。
書中還提出康德-拉普拉斯假設。
1755年,康德重返柯尼斯堡大學,4月17日,提交拉丁語論文《論火》(Deigne),取得學位答辯資格,四週後通過與論文內容無關的答辯,取得碩士(Magister)學位,相當於今天的博士。
6月12日舉行學位授與儀式,康德以拉丁語致辭感謝。
為了取得在大學授課的權利,康德提交了第二篇拉丁語論文《對形上學認識論基本原理的新解釋》(Principiorumprimorumcognitionismetaphysicaenovadilucidatio),9月27日通過答辯會。
自此,康德成為講師,也就是編制之外的私募教師,其薪俸由願意選課的學生負擔。
康德旋即開始授課,聽眾很多,由於大學教室不足,他就在寄居的教授家中開講。
1756年4月,康德致函國王,希望遞補教授空缺,並且照例提交論文《物理單子論》(Monadologiaphysica)。
雖然論文得到贊許,但是因為當局取消了補缺制,康德一無所獲。
教學工作是極為繁忙的:康德任教自然地理學、數學、力學、工程學、倫理學、自然科學、物理學、修辭學等學科,根據國外多本康德傳記,列了一張最繁忙的一天的時間表:8-9時邏輯學、9-10時力學、10-11時理論物理學;下午2-3時自然地理、3-4時數學[21]。
康德本人最為喜愛自然地理學,認為它是歷史的基礎。
他首先將地理獨立出來,作為一門主要課程教授。
可是地理學沒有教科書,也沒有綜合性著作,康德也無法以實地經驗加以補充,他完全依靠個人豐富的學識以及精彩的講解吸引學生。
地理學著作是彼得堡科學院遴選康德為院士的首要因素。
普魯士在七年戰爭中的慘敗,使整個東普魯士被俄羅斯佔領。
1758年1月22日,俄軍進駐柯尼斯堡,1月24日,包括康德在內的全體市民向女皇伊麗莎白·彼得羅芙娜效忠[22]。
大學由俄方接管,運轉照常,並且幸運地因此沒有捲入戰火。
康德於12月14日改為向女皇申請教授席位,可惜未能成功[23]。
1762年戰爭結束,柯尼斯堡和平移交給普魯士[22]。
康德在夏末得到盧梭的著作《愛彌兒》,據傳他為此打破了外出散步的慣例。
從此在他的工作室中出現了唯一的一件裝飾品:盧梭的肖像。
康德認為盧梭發現了人類共有的天性,可以與發現自然規律的牛頓並論。
但是深通不同民族生活狀況的康德並沒有陷入盧梭回歸自然的道路,他認為北極的遊牧生活同宮廷生活一樣鄙俗而不自然。
是年冬季,發表手冊《三段論法四格的詭辯》(DiefalscheSpitzfindigkeitderviersyllogistischenFigurenerwiesen),批判形式邏輯,試圖解釋判斷形成的原因。
同時完成普魯士科學院徵文《對自然神論和道德原則的明晰性的研究》(UntersuchungenüberdieDeutlichkeitderGrundsätzedernatürlichenTheologieundderMoral),指出不能將真理和善、知識和道德混為一談。
1770年康德被任命為邏輯和形上學教授;1786年升任柯尼斯堡大學校長;1797年辭去大學教職;1804年2月12日因衰竭而病逝。
康德在柯尼斯堡大學任教期間先後當選為柏林科學院、彼得堡科學院、科恩科學院和義大利托斯卡那科學院院士。
康德終生沒有離開過柯尼斯堡。
康德的生活十分有規律,以至當地的居民在他每天下午3點半散步經過時來對表,唯一的一次例外是因為讀盧梭的《愛彌兒》入迷,以致錯過了散步的時間。
或許正是因為這種有規律的生活方式,康德很少受到疾病的折磨(康德自幼身體孱弱,然而卻享年80歲,或許也與此有關)。
不過康德是一個非常好交際的人,十分健談,經常邀請客人與他共進晚餐。
講究吃喝,對美食有特別的偏好。
康德的一生可以以1770年為標誌分為前期和後期兩個階段,前期主要研究自然科學,後期則主要研究哲學。
前期的主要成果有1755年發表的《自然通史和天體論》,其中提出了太陽系起源的星雲假說。
在後期從1781年開始的9年裡,康德出版了一系列涉及領域廣闊、有獨創性的偉大著作,給當時的哲學思想帶來了一場革命,它們包括《純粹理性批判》(1781年)、《實踐理性批判》(1788年)和《判斷力批判》(1790年)。
「三大批判」的出版標誌著康德哲學體系的完成。
三大批判分別探討了認識論、倫理學以及美學。
政治上,康德是一名自由主義者,他支持法國大革命以及共和政體,在1795年他還出版過《論永久和平》一書,提出議制政府與世界聯邦的構想。
其生前最後一本代表性的著作是《人類學》(1798年),一般認為其是對其整個學說的概括和總結。
康德晚年已經以一名出色的哲學家聞名於世,他去世後,人們為他舉行了隆重的葬禮,把他安葬在哥尼斯堡大教堂。
康德終身未婚。
哲學思想綜述[編輯]
在康德所處的時代,歐洲哲學思想主要有兩種重要理論:由約翰·洛克、大衛·休謨等人發展出來的經驗主義,以及笛卡兒等人的理性主義。
經驗主義者認為人類對世界的認識與知識來源於人的經驗,而理性主義者則認為人類的知識來自於人自身的理性。
而康德則在一定程度上接合了兩者的觀點。
純粹理性批判[編輯]
先天綜合判斷[編輯]
康德在第二版序言,做出了一個假設:「不是知識必須符合對象,而是對象必須符合認識主體的先天認識形式。
」[24],這一新思路,就好像哥白尼從地心說轉變成了日心說,被稱之為哲學界的「哥白尼革命」。
所以,「人為自然立法」是康德哲學觀中一個重要命題。
哲學的許多基本概念甚至日常使用的基本概念都是「先天綜合性的」自明性概念,如「雨」、「天」、「生」、「死」、「1+1=2」、「靈魂」,等等,正如康德所說的這些概念是「人為自然立法」的產物,也就是不能再加以追溯的人類「先驗原則」所構成的基本理式——精神性結構。
[25]
康德提出了「先天綜合判斷」,「先天綜合判斷」這個概念來自於休謨的綜合命題與分析命題的區分。
休謨認為分析命題是謂詞包含在主詞之中,比如「人都是會死的」,「死」包含在「人」這個概念之中,所以一切分析命題都是必然命題,也就是先天的;綜合命題的主詞與謂詞沒有先天的邏輯關係,比如「人坐在椅子上」,休謨稱之為偶然命題、也同時是後天命題。
康德為了尋求既是先天必然的,又對經驗世界起作用的知識,提出了「先天綜合判斷」。
康德不認為所有綜合命題都是後天的,而一些先天的綜合命題就是「先天綜合判斷」。
康德的三種命題
分析判斷
綜合判斷
先天判斷
存在
存在
後天判斷
不存在
存在
在導言中,康德提出了全書的總綱:純粹理性的總任務是要解決「先天的綜合判斷」如何可能的問題。
他將先天綜合判斷分為了三類:數學判斷、自然科學判斷和形上學判斷。
並按這總問題細分了以下的三個問題:1.純粹數學如何可能?2.純粹自然科學如何可能?3.形上學作為科學如何可能?
康德把全書大致的分為了五部份:「1.先驗感性論,2.先驗邏輯論,3.先驗分析論,4.先驗辯證論,5.先驗方法論」
先驗感性論[編輯]
「先驗感性論」主要是闡明,只有通過人的感性知識(接受能力)所先天具有的直觀形式即「空間」和「時間」兩大要素去整理自在之物(的表象即現象界)刺激感官的感覺材料,才能獲得確定的感性知識,同時,空間和時間也是數學知識的先天直觀形式。
先驗邏輯論[編輯]
「先驗邏輯論」的導言闡明「感性必須與知性結合,直觀必須與思維結合,才能產生自然科學的知識」,因而必須有一門不同於形式邏輯的先驗邏輯來探討知性的結構及其運用於經驗對象時的各種原理。
先驗邏輯立足於知識與對象的關係,即知識的內容,而不是單純的思維形式,這標誌著辯證邏輯在近代的萌芽。
先驗分析論[編輯]
「先驗分析論」(真理的邏輯)闡明了知性的先天概念和先天原理是自然科學之所以可能的根據和條件。
在概念分析論中,通過對知性判斷中的邏輯機能的分析。
而先驗分析論當中的原理分析論主要闡明了知性指導判斷力把範疇運用於現象的法規。
先驗辯證論[編輯]
「先驗辯證論」(幻相的邏輯)主要闡明了理性不可避免地要超越現象去認識的本體,由此產生的作為自然傾向的形上學只不過是一些先驗的幻相,而不可能是真正的科學。
康德在先驗辯證論的導言之中指出,理性這種推廣能力由於要從有條件者出發通過推論去認識無條件者。
先驗方法論[編輯]
先驗方法論首先闡明,純粹理性的經驗使用雖然有正確的使用法規(知性的先更原理),但其理論的(思辨的、先驗的)奧用卻沒有法規可言,因而必須對其先驗使用方法(從定義出發的獨斷論、從正反兩方爭辯並互相證偽懷疑論方法、還有假設和證明的的方法等四個方面)加以訓練,確立一些「消極的」規則,以限制純粹理性的擴充到可能經驗之外的傾向,從而為建立一種有關經驗的形上學準備了方法論的原則。
知識論要義與其他[編輯]
康德認為知識是人類同時透過感官與理性得到的。
經驗對知識的產生是必要的,但不是唯一的要素。
把經驗轉換為知識,就需要理性(康德與亞里斯多德一樣,將這種理性稱為「範疇」),而理性則是天賦的。
人類通過範疇的框架來獲得外界的經驗,沒有範疇就無法感知世界。
因此範疇與經驗一樣,是獲得知識的必要條件。
但人類的範疇中也有一些可以改變人類對世界的觀念的因素,他意識到,事物本身與人所看到的事物是不同的,人永遠無法確知事物的真正面貌。
而時間和空間在康德看來是兩個先天特殊的概念。
在《純粹理性批判》一書中康德指出,沒有人可以想像一個存在於沒有時間與空間的世界中的物體,因此他強調沒有時間與空間,經驗就是不可能的,這兩者先於一切經驗。
此外康德也認為經驗必需來自於心靈以外。
也就是說,一個人可以感知、理解他周圍的世界,但永遠無法感知、理解自己本身,因為知識的產生需要時間、空間與範疇三個要件。
在因果律方面,康德也推翻了休謨的觀點。
休謨認為因果律並不存在,人類只是由於習慣才認為兩個現象之間有關聯。
也就是說,我們只能感知白球與黑球的運動,但卻無法感知白球導致黑球移動的肇因。
正是因為我們無法感知因果律本身,所以休謨認為我們無法證明因果律的存在。
但是康德認為因果律是人類理性的結果,康德贊同休謨認為因果律不來自於經驗,但他相信可以證明自然法則,因為自然法則就是人類認知的法則。
因果律其實就是人類理性的表現。
在宗教問題上,康德承認無論是經驗還是理性都無法證明上帝的存在。
但是他認為,為了維護道德的緣故,我們必須假設上帝與靈魂的存在。
他把這些信仰稱為「實踐的設准」,即一個無法證明的假設,但為了實踐的緣故該假設必須成立。
康德維護人的尊嚴,強調「人是目的本身而不是手段」[26]。
實踐理性批判[編輯]
倫理學方面,康德否定意志受外因支配的說法,而是認為意志是與生俱來的,而不是從後天獲得。
這套自然法則是無上命令,適用於所有情況,是普遍性的道德準則。
康德認為真正的道德行為是純粹基於義務而做的行為,而為實現某一個個人功利目的而做事情就不能被認為是道德的行為。
因此康德認為,一個行為是否符合道德規範並不取決於行為的後果,而是採取該行為的動機。
康德還認為,只有當我們遵守道德法則時,我們才是自由的,因為我們遵守的是我們自己制定的道德準則,而如果只是因為自己想做而做,則沒有自由可言,因為你就成為各種事物的奴隸。
康德生前發表的著作[編輯]
按照時間順序,分中文、德文和英文的開列。
其中包括康德著作最初版本信息、德文標準版「科學院版」(Kant'sgesammelteSchriften,縮寫為AK)的頁碼以及當前英美學界已經通行「劍橋版康德著作集」(CambridgeEditionoftheWorksofImmanuelKant)中的頁碼。
時間
中文名
德文名
英文名
1749
論活力的正確評價
GedankenvonderwahrenSchätzungderlebendigenKräfte
ThoughtsontheTrueEstimationofLivingForces
1755
自然通史和天體理論
AllgemeineNaturgeschichteundTheoriedesHimmels
UniversalNaturalHistoryandTheoryofHeaven
1762
四個三段論格的錯誤煩瑣
DiefalscheSpitzfindigkeitderviersyllogistischenFiguren
1763
證明上帝存在惟一可能的證據
DereinzigmöglicheBeweisgrundzueinerDemonstrationdesDaseinsGottes
1763
將負值概念引入世俗智慧的嘗試
VersuchdenBegriffdernegativenGrößenindieWeltweisheiteinzuführen
1763
關於自然神論與道德的原則之明晰性的研究
UntersuchungüberdieDeutlichkeitderGrundsätzedernatürlichenTheologieundderMoral
1764
論優美感與崇高感
BeobachtungenüberdasGefühldesSchönenundErhabenen
1768
論空間中方位區分的最初根據
VomerstenGrundedesUnterschiedesderGegendenimRaume
1770
論感性世界和理智世界的形式與原則
VonderFormderSinnen-undVerstandesweltundihrenGründen
1781
純粹理性批判
KritikderreinenVernunft,Riga,JohannFriedrichHartknoch(AKIV,1-252).
CritiqueofPureReason,inCambridgeEditionII,tr.anded.PaulGuyerandAllanW.Wood,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7.
1783
任何一種能夠作為科學出現的未來形上學導論(未來形上學導論)
ProlegomenazueinerjedenkünftigenMetaphysik,diealsWissenschaftwirdauftretenkönnen,JohannFriedrichHartknoch(AKIV,253-83).
ProlegomenatoAnyFutureMetaphysicsthatwillbeabletocomeforwardasScience,inCambridgeEditionIII,TheoreticalPhilosophyafter1781,tr.GaryHatfield,ed.HenryAllisonandPeterHeath,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2,29-170.
1784
關於一種世界公民觀點的普遍歷史的理念
IdeezueinerallgemeinenGeschichteinweltbürgerlichenAbsicht,inBerlinischeMonatsschrift,Vol.IV(11November),pp.385-411(AKVIII,15-31).
IdeaforaUniversalHistorywithaCosmopolitanPurpose,inKant:PoliticalWritings,tr.H.B.Nisbet,ed.HansReiss,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1,41-53.
回答這個問題:什麼是啟蒙?
BeantwortungderFrage:“WasistAufklärung?”inBerlinischeMonatsschrift,Vol.IV(12December),pp.481-94(AKVIII,33-42).
AnAnswertotheQuestion:“WhatisEnlightenment?”inKant:PoliticalWritings,tr.H.B.Nisbet,ed.HansReiss,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1,54-60.
1785
約·戈·赫爾德的《人類歷史哲學的理念》書評:第一、二部
RezensionenvonJohannGottfriedHerdersIdeenzurPhilosophiederGeschichtederMenschheit,inAllgemeineLiteraturZeitung(JenaundLeipzig,No.4,6January1785),pp.17-20,Supplement(Beilage)toNo.4,pp.21-2,andissueNo.271,15November,pp.15-36(AKVIII,43-66).
ReviewsofJohannGottfriedHerder'sIdeasonthePhilosophyoftheHistoryofMankind,inKant:PoliticalWritings,tr.H.B.Nisbet,ed.HansReiss,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1,pp.201-20.
1785
道德形上學基礎
GrundlegungzurMetaphysikderSitten,Riga,JohannFriedrichHartknoch(AKIV,385-463).
GroundingfortheMetaphysicsofMorals,tr.JamesW.Ellington,Indianapolis,HackettPublishingCompany,1981.
1786
自然形上學基礎
MetaphysicheAnfangsgründederNaturwissenschaft,Riga,JohannFriedrichHartknoch(AKIV,465-565).
MetaphysicalFoundationsofNaturalScience,tr.JamesW.Ellington,ImmanuelKant:PhilosophyofMaterialNature,Indianapolis,HackettPublishingCompany,1985.
1786
人類歷史開端的推測
MutmasslicherAnfangderMenschengeschichte,inBerlinischeMonatsschrift,Vol.7,January1786,127(AKVIII,107-23).
ConjecturesontheBeginningofHumanHistory,inKant:PoliticalWritings,tr.H.B.Nisbet,ed.HansReiss,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1,221-34.
1787
純粹理性批判(第二版)
KritikderreinenVernunft,ZweitehinundwiederverbesserteAuflage,Riga,JohannFriedrichHartknoch,(AKIII).
CritiqueofPureReason,inCambridgeEditionII,tr.anded.PaulGuyerandAllanW.Wood,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7.
1788
實踐理性批判
KritikderpraktischenVernunft,Riga,JohannFriedrichHartknoch,(AKV,1-163).
CritiqueofPracticalReason,tr.LewisWhiteBeck,Indianapolis,Bobbs-Merrill,1976.
1790
判斷力批判
KritikderUrtheilskraft,BerlinundLibau,beyLagardeundFriederich,(AKV,165-485).
CritiqueofJudgement,tr.JamesCreedMeredith,OxfordUniversityPress,1973.
1793
純然理性界限內的宗教
DieReligioninnerhalbderGrenzenderbloßenVernunft,Königsberg,FriedrichNicolovius(2ndedition1794)(AKVI,1-202).
ReligionwithintheLimitsofReasonAlone,tr.TheodoreM.GreeneandHoytH.Hudson,SanFrancisco,HarperTorchbooks,1960.
1793
論俗語:這在理論上可能是正確的,但不適用於實踐?
UeberdenGemeinspruch:DasMaginderTheorierichtigsein,taugtabernichtfürdiePraxis,BerlinischeMonatsschrift,Vol.22,pp.201-84(AKVIII,273-313).
OntheCommonSaying:Thismaybetrueintheory,butitdoesnotapplyinpractice,inKant:PoliticalWritings,tr.H.B.Nisbet,ed.HansReiss,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1,pp.61-92.
1795
論永久和平
ZumewigenFrieden:EinphilosophischerEntwurf,KönigsbergbeyFriedrichNicolovius(2ndedition1796)(AKVIII,341-86).
PerpetualPeace:APhilosophicalSketch,inKant:PoliticalWritings,tr.H.B.Nisbet,ed.HansReiss,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1,pp.93-130.
道德形上學
MetaphysikderSitten,Königsberg,FriedrichNicolovius(AKVI,203-493).
TheMetaphysicsofMorals,tr.MaryJ.Gregor,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1.
1798
學科之爭
DerStreitderFakultäten,Königsberg,FriedrichNicolovius(AKVII,1-116).
TheConflictoftheFaculties,tr.MaryJ.Gregor,NewYork,ArabisBooksInc.,1979.
1798
實用人類學
AnthropologieinpragmatischerHinsicht,Königsberg,beyFriedrichNicolovius(AKVII,117-333).
AnthropologyfromaPragmaticPointofView,tr.VictorLyleDowdell,CarbondaleandEdwardsville,SouthernIllinoisUniversityPress,1978.
1802
自然地理學
PhysischeGeographie,hrsg.Rink
1803
論教育學
UberPedagog,hrsg.Rink
康德著作的英文翻譯[編輯]
TheScienceofRight,translatedbyW.Hastie
ProlegomenatoAnyFutureMetaphysics,byJamesFieser,basedonPaulCarus's1902translation
CritiqueofPureReason,translatedbyNormanKempSmith
CritiqueofPracticalReason
注釋[編輯]
腳註[編輯]
^但同時康德也被認為是真理一貫論(英語:coherencetheoryoftruth)的捍衛者[7]
引用[編輯]
^FrederickC.Beiser,GermanIdealism:TheStruggleAgainstSubjectivism,1781–1801,HarvardUniversityPress,2002,partI.
^Rockmore,Tom.OnFoundationalism:AStrategyforMetaphysicalRealism.Rowman&Littlefield.2004:65.ISBN 978-0-7425-3427-8.
^Oberst,Michael.KantonUniversals.HistoryofPhilosophyQuarterly.2015,32(4):335–52.
^Hanna,Robert.Kantiannon-conceptualism.PhilosophicalStudies.January2008,137(1):41–64.doi:10.1007/s11098-007-9166-0.
^Theapplicationoftheterm"perceptualnon-conceptualism"toKant'sphilosophyofperceptionisdebatable(seeHanna,Robert.TheTogethernessPrinciple,Kant'sConceptualism,andKant'sNon-Conceptualism:SupplementtoKant'sTheoryofJudgment.Zalta,EdwardN.(編).Archivedcopy.StanfordEncyclopediaofPhilosophy.[20August2018].(原始內容存檔於11June2018). ).
^Santos,Robinsondos;Schmidt,ElkeElisabeth.RealismandAntirealisminKant'sMoralPhilosophy:NewEssays.WalterdeGruyterGmbH&CoKG.2017:199.ISBN 978-3-11-057451-7.Kantisanindirectrealist.
^TheCoherenceTheoryofTruth(StanfordEncyclopediaofPhilosophy).[29April2020].(原始內容存檔於1November2019).
^David,Marian.TheCorrespondenceTheoryofTruth.Zalta,EdwardN.(編).Archivedcopy.StanfordEncyclopediaofPhilosophyFall2016.MetaphysicsResearchLab,StanfordUniversity.[2019-10-18].(原始內容存檔於14February2014).
^Hanna,Robert,Kant,Science,andHumanNature.ClarendonPress,2006,p.16.
^10.010.110.2Bird,OttoAllen.ImmanuelKant:introduction,backgroundandearlyyears[伊曼努爾·康德:簡述,背景與早年歲月].EncyclopædiaBritannica.EncyclopædiaBritannica,Inc.[2013-07-31].(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30)(英語).
^11.011.1Hinske,Norbert.Kant,Immanuel[康德,伊曼努爾].NeueDeutscheBiographie11.1977[2013-07-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5)(德語).
^12.012.1李澤厚.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评述.人民出版社.1984-6:444.CSBN 2001·175. 請檢查|date=中的日期值(幫助)
^Heine,Heinrich.ZweitesBuch[第二章].ZurGeschichtederReligionundPhilosophieinDeutschland[德國宗教及哲學史概觀].[1834](德語).DieLebensgeschichtedesImmanuelKantistschwerzubeschreiben.DennerhattewederLebennochGeschichte.Erlebteeinmechanischgeordnetes,fastabstraktesHagestolzenleben,ineinemstillenabgelegenenGäßchenzuKönigsberg,eineraltenStadtandernordöstlichenGrenzeDeutschlands.…SonderbarerKontrastzwischendemäußerenLebendesMannesundseinenzerstörenden,weltzermalmendenGedanken!…WennaberImmanuelKant,diesergroßeZerstörerimReichederGedanken,anTerrorismusdenMaximilianRobespierreweitübertraf,sohaterdochmitdiesemmancheÄhnlichkeiten,diezueinerVergleichungbeiderMännerauffordern. 譯文參考1936年辛人譯本
^韓水法1997,第239頁.sfnerror:notarget:CITEREF韓水法1997(help)
^古留加1992,第2頁.sfnerror:notarget:CITEREF古留加1992(help)
^Akyol,Cigdem.AufdenSpurenKantsdurchKönigsberg.DIEWELT(Berlin:AxelSpringer).2008-08-30[2013-07-30].(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5)(德語).
^17.017.117.2Vorländer.DieStadtKönigsberg[柯尼斯堡市].ImmanuelKant.DerMannunddasWerk[伊曼努爾·康德其人其書].1924[2013-07-30].(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5)(德語).
^Vorländer.Ostpreußen[東普魯士].ImmanuelKant.DerMannunddasWerk[伊曼努爾·康德其人其書].1924[2013-07-30].(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5)(德語).
^19.019.1古留加1992,第5頁.sfnerror:notarget:CITEREF古留加1992(help)
^韓水法1997,第6-8頁.sfnerror:notarget:CITEREF韓水法1997(help)
^《德國古典哲學奠基人:康德》,易傑雄著,第37頁
^22.022.1DersiebenjährigeKrieg[七年戰爭].PreußenWeb.[2013-07-29].(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9-15)(德語).
^古留加1992,第40頁.sfnerror:notarget:CITEREF古留加1992(help)
^(德)康德,鄧曉芒譯.纯粹理性的批判. :15(BXVI).ISBN 7-01-004059-1.
^參考康德《純粹理性批判》,藍公武譯,商務印書館,1960年3月出版(哲學界一直認為這是最過硬的漢語譯本)
^《法學家》2005年第03期第47-54頁
參見[編輯]
定言令式
選言判斷
邊沁的效益論
義務論
麥金泰爾的德行論
參考文獻[編輯]
Cassirer,Ernst.KantsLebenundLehre[康德生平及學說]重印版.Hamburg:Meiner.2001[1921].ISBN 3787314083(德語).
Vorländer,Karl.ImmanuelKant.DerMannunddasWerk[伊曼努爾·康德其人其書]第3版重印.Wiesbaden:Fourier.2003[1924][2013-07-30].ISBN 3932412184.(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5)(德語).
黃冠閔:〈在想像和批判之間——署名康德(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張志偉.《康德的道德世界观》.人民大學出版社.1995.ISBN 7300020666.
外部連結[編輯]
從維基百科的姊妹計劃了解更多有關「伊曼努爾·康德」的內容
維基詞典上的字詞解釋
維基共享資源上的多媒體資源
維基語錄上的名言
維基文庫上的原始文獻
維基數據上的數據項
ImmanuelKant的作品-古騰堡計劃
網際網路檔案館中伊曼努爾·康德的作品或關於他的作品
來自伊曼努爾·康德的LibriVox公共領域有聲讀物
KantPapers,authorsandpapersdatabasepoweredbyPhilPapers,focusedonKant,andlocatedatCornellUniversity
ImmanuelKantattheEncyclopædiaBritannica
ImmanuelKantintheChristianCyclopedia
WorksbyImmanuelKantatDuisburg-EssenUniversity
StephenPalmquist'sGlossaryofKantianTerminology
Kant'sEthicalTheory –Kantianethicsexplained,appliedandevaluated
NotesonUtilitarianism –AconvenientlybriefsurveyofKant'sUtilitarianism
"ImmanuelKant",Anoverviewofhiswork,times,andinfluenceonbiology,plantspeopleplanet.org.au
InternetEncyclopediaofPhilosophy:ImmanuelKant:AnOverview
InternetEncyclopediaofPhilosophy:ImmanuelKant:Aesthetics
InternetEncyclopediaofPhilosophy:ImmanuelKant:Logic
InternetEncyclopediaofPhilosophy:ImmanuelKant:Metaphysics
InternetEncyclopediaofPhilosophy:ImmanuelKant:PhilosophyofMind
InternetEncyclopediaofPhilosophy:ImmanuelKant:RadicalEvil
InternetEncyclopediaofPhilosophy:ImmanuelKant:PhilosophyofReligion
TheStanfordEncyclopediaofPhilosophy:ImmanuelKant
KantinEnglish:AnIndexbyDanielFidelFerrer(2017).
相關條目連結閱論編啟蒙時代 相關主題
無神論
資本主義
公民自由
反啟蒙運動(英語:Counter-Enlightenment)
批判性思維
自然神論
民主
經驗主義
百科全書派
開明專制
自由市場
哈斯卡拉運動
人文主義
人權
自由主義
自由、平等、博愛
方法的懷疑
自然哲學
客觀性
同理心
理性
理性主義
理智
還原論
「敢於求知」
科學
科學方法
社會主義
共相
魏瑪古典主義
啟蒙時代的思想家法國
讓·勒朗·達朗貝爾
埃蒂耶納·博諾·德·孔狄亞克
布豐
孔多塞侯爵
德尼·狄德羅
克洛德·阿德里安·愛爾維修
保爾·霍爾巴赫
孟德斯鳩
布萊茲·帕斯卡
讓-雅克·盧梭
弗朗索瓦·魁奈
薩德侯爵
伏爾泰
勞恩男爵
日內瓦
菲爾曼·阿鮑齊特
讓-雅克·盧梭
奧拉斯-貝內迪克特·德索敘爾
德意志
約翰·沃爾夫岡·馮·歌德
卡爾·弗里德里希·高斯
約翰·哥特弗雷德·赫爾德
威廉·馮·洪堡
伊曼努爾·康德
戈特弗里德·萊布尼茨
戈特霍爾德·埃夫萊姆·萊辛
摩西·孟德爾頌
弗里德里希·席勒
克里斯多夫·馬丁·維蘭德
賽繆爾·馮·普芬多夫
格奧爾格·克里斯托夫·利希滕貝格
克里斯蒂安·沃爾夫
希臘
里加斯·費萊奧斯(英語:RigasFeraios)
阿達曼提奧斯·科拉伊斯(英語:AdamantiosKorais)
愛爾蘭
喬治·貝克萊
羅伯特·波義耳
埃德蒙·伯克
約翰·托蘭德
義大利
切薩雷·貝卡里亞
蓋塔諾·菲蘭傑里(英語:GaetanoFilangieri)
安東尼奧·傑諾韋西(英語:AntonioGenovesi)
皮埃特羅·維里(英語:PietroVerri)
路易吉·伽伐尼
詹巴蒂斯塔·維柯
尼德蘭
巴爾薩澤·貝克(英語:BalthasarBekker)
彼得·代·拉·考特(英語:PieterdelaCourt)
柏圖斯·庫那烏斯(英語:PetrusCunaeus)
胡果·格老秀斯
弗朗索瓦·赫姆斯特休斯(英語:FrançoisHemsterhuis)
克里斯蒂安·惠更斯
亞德里亞安·科爾巴格(英語:AdriaanKoerbagh)
弗雷德里克·范·林霍夫(英語:FrederikvanLeenhof)
安東尼·范·列文虎克
伯納德·紐汶蒂(英語:BernardNieuwentyt)
巴魯赫·斯賓諾莎
揚·斯瓦默丹
亨德里克·韋爾馬斯(英語:HendrikWyermars)
波蘭
塔德烏什·恰茨基(英語:TadeuszCzacki)
胡戈·科萬塔伊
斯坦尼斯瓦夫·科納爾斯基(英語:StanisławKonarski)
伊格內修·克拉西茨基(英語:IgnacyKrasicki)
尤利安·烏爾辛·聶姆策維奇(英語:JulianUrsynNiemcewicz)
斯坦尼斯瓦夫·奧古斯特
延傑伊·希尼亞德茨基(英語:JędrzejŚniadecki)
斯塔尼斯瓦夫·斯塔西茨(英語:StanisławStaszic)
約瑟夫·維比茨基(英語:JózefWybicki)
葡萄牙
塞巴斯蒂昂·若澤·德卡瓦略-梅洛
俄羅斯
葉卡捷琳娜二世
傑尼斯·伊萬諾維奇·馮維辛
米哈伊爾·瓦西里耶維奇·羅蒙諾索夫
亞歷山大·尼古拉耶維奇·拉季舍夫
羅曼諾夫娜·沃龍佐娃·達什科娃(英語:YekaterinaVorontsova-Dashkova)
西班牙
卡洛斯三世
貝尼托·赫羅尼默·費伊豪·蒙特內格羅(英語:BenitoJerónimoFeijóoyMontenegro)
英國
弗蘭西斯·培根
約瑟夫·布拉克
詹姆士·包斯威爾
亞當·福格森
愛德華·吉本
羅伯特·胡克
大衛·休謨
弗蘭西斯·哈奇森
塞繆爾·詹森
約翰·洛克
艾薩克·牛頓
托馬斯·里德
亞當·斯密
瑪麗·沃斯通克拉夫特
美國
班傑明·富蘭克林
托馬斯·傑斐遜
詹姆斯·麥迪遜
喬治·梅森
托馬斯·潘恩
分類
閱論編科學哲學概念
分析
分析-綜合區別
先驗
因果
可公度性
構想(英語:Construct(philosophy))
劃界問題
經驗證據
解釋力(英語:Explanatorypower)
事實
可否證性
我們現在不知道,將來也不知道
歸納推理
智巧(英語:Ingenuity)
探究(英語:Inquiry)
科學探究模型(英語:Modelsofscientificinquiry)
本性(英語:Nature(philosophy))
客觀性
觀察
範式
歸納問題(英語:Problemofinduction)
科學解釋(英語:Modelsofscientificinquiry)
定律
科學方法
科學革命
科學理論
可測試性
選擇理論
科學元理論
驗證整體論(英語:Confirmationholism)
真理融貫論
語境主義(英語:Contextualism)
傳統主義(英語:Conventionalism)
演繹的法則的(英語:Deductive-nomologicalmodel)
實證主義-還原論-決定論
可謬論
基礎主義(英語:Foundationalism)
假設-演繹模型(英語:Hypothetico-deductivemodel)
無限主義(英語:Infinitism)
工具主義
實用主義
理性主義 /經驗主義
科學理論的接受觀(英語:Receivedviewoftheories) /語義觀(英語:Semanticviewoftheories)
科學實在論 /反實在論(英語:Anti-realism)
科學主義
自然主義
懷疑論
均變論
活力論
科學哲學相關條目
知識論
科學哲學史(英語:Historyandphilosophyofscience)
科學史
物理哲學
熱力學和統計物理哲學(英語:Philosophyofthermalandstatisticalphysics)
化學哲學
生物學哲學
演化思想史
環境哲學
時間和空間哲學(英語:Philosophyofspaceandtime)
神經科學哲學(英語:Neurophilosophy)
精神哲學
心理學哲學
感知哲學(英語:Philosophyofperception)
人工智慧哲學
計算機科學哲學(英語:Philosophyofcomputerscience)
信息哲學
技術哲學(英語:Philosophyoftechnology)
社會科學哲學(英語:Philosophyofsocialscience)
偽科學
宗教與科學
科學修辭學(英語:Rhetoricofscience)
科學知識社會學(英語:Sociologyofscientificknowledge)
更多...(英語:Indexofphilosophyofsciencearticles)
科學哲學家古典時期
柏拉圖
亞里斯多德
伊壁鳩魯
斯多葛主義
中世紀
聖維克托的休格
羅吉爾·培根
伊本·魯世德
多明尼庫斯·貢狄薩利奴斯(英語:DominicusGundissalinus)
羅伯特·基爾沃比(英語:RobertKilwardby)
奧卡姆的威廉
近代
弗蘭西斯·培根
皮埃爾·伽桑狄
勒内·笛卡兒
伽利略·伽利萊
托馬斯·霍布斯
艾薩克·牛頓
18~19世紀
伊曼努爾·康德
弗里德里希·謝林
威廉·維赫維爾
奧古斯特·孔德
約翰·斯圖爾特·密爾
赫伯特·斯賓塞
威廉·馮特
查爾斯·桑德斯·皮爾士
威廉·文德爾班
儒勒·昂利·龐加萊
皮埃爾·迪昂
魯道夫·斯坦納
卡爾·皮爾遜
科學哲學創立
卡爾·波普爾
查理·鄧巴·博爾德(英語:C.D.Broad)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托馬斯·庫恩
拉卡托什·伊姆雷
其他現代哲學家
分析哲學:阿爾弗雷德·諾思·懷特黑德
伯特蘭·羅素
卡爾·亨普爾
南希·卡特萊特
威拉德·馮·奧曼·蒯因
精神哲學:奧圖·紐拉特
魯道夫·卡爾納普
尤爾根·哈貝馬斯
其他:保羅·費耶阿本德
丹尼爾·丹尼特
路德維克·弗萊克
主題
分類
閱論編宗教哲學宗教概念
來世
尤西弗羅困境
信仰
智能設計論
神跡
罪惡問題
宗教信仰
靈魂
精神
神義論
神學無用論(英語:Theologicalveto)
神的概念
亞里斯多德神學(英語:Aristoteliantheology)
梵
巨匠造物主
神聖至簡(英語:Divinesimplicity)
倫理利己主義
太一
聖靈
仇神論(英語:Misotheism)
泛自然神論
人格神
進程神學(英語:Processtheology)
至高存在
不動的動者(英語:Unmovedmover)
各信仰中的神
儒教、道教、華人民間信仰
亞伯拉罕宗教(英語:GodinAbrahamicreligions)
佛教(英語:CreatorinBuddhism)
基督教
印度教(英語:GodinHinduism)
伊斯蘭教
耆那教(英語:GodinJainism)
猶太教(英語:GodinJudaism)
摩門教(英語:GodinMormonism)
錫克教(英語:GodinSikhism)
巴哈伊信仰
巫術(英語:Wiccanviewsofdivinity)
神的存在性支持
美論證
基督論證
意識論證
宇宙學論證
程度論證
欲望論證
宗教經驗論證
愛論證
奇蹟論證
美德論證
本體論論證
帕斯卡的賭注
合理基礎論證
理智論證
目的論論證
超驗主義關於神存在的論證
目擊者論證
反對
終極波音747策略
無神論者的賭注
伊壁鳩魯悖論
自由意志悖論
地獄問題(英語:ProblemofHell)
不一致啟示論證
無信仰論證(英語:Argumentfromnonbelief)
神學語言非認知主義(英語:Theologicalnoncognitivism)
奧卡姆剃刀
全能悖論
肚臍假設(英語:Omphaloshypothesis)
壞設計論證(英語:Poordesign)
羅素的茶壺
無知者的命運(英語:Fateoftheunlearned)
宗教理論
道
天人合一
無宇宙論
不可知論
泛靈論
反宗教主義
無神論
明理思想運動
法(印度哲學)
自然神論
基督徒自然神論
神聖命令論
二元論
秘教
宗教排他論
存在主義(基督教、不可知論、無神論)
婦女神學
諾斯底主義
單一主神教
人文主義(宗教、世俗、基督教)
宗教兼容主義
一元論
一神教
神秘主義
自然主義(形而上、宗教、人文主義)
新紀元運動
非二元論
非有神論
泛自然神論
泛神論
多神論
過程神學
宗教原教旨主義
宗教唯心論
薩滿教
道教
有神論
先驗論
多重宗教身份認同
宗教多元主義
更多...
宗教哲學家(按活躍年代)古代中世紀
赫拉克利特
奧古斯丁
波愛修斯
安瑟莫
邁蒙尼德
馬爾毛帖的高尼羅
魯世德(阿威羅伊)
托馬斯·阿奎那
米蘭多拉
伊拉斯謨
啟蒙運動
笛卡兒
帕斯卡
斯賓諾莎
威廉·沃勒斯頓
托馬斯·喬伯
大衛·休謨
霍爾巴赫
康德
赫爾德
1800185018801900
施萊爾馬赫
黑格爾
威廉·維赫維爾
費爾巴哈
克爾凱郭爾
立敕爾
海克爾
克利福德
尼采
哈格爾德·霍夫丁
威廉·詹姆士
弗拉基米爾·索羅沃夫
恩斯特·特勒爾奇
魯道夫·奧托
列夫·舍斯托夫
布爾加科夫
弗洛伊德
卡西爾
1920戰後19701990
喬治·桑塔亞那
羅素
帕弗羅·弗羅倫斯基
馬丁·布伯
保羅·田立克
卡爾·巴特
布魯內爾
雷茵霍爾德·尼布爾
米爾恰·以利亞德
J.L.麥凱
彼得·積奇
安東尼·弗魯
威廉·阿爾斯頓
威廉·L·羅
阿爾文·普蘭丁格
斯溫伯恩
羅伯特·摩爾日修·亞當斯
丹尼爾·丹尼特
威廉·萊恩·柯萊格
相關條目
宗教批判
查經
宗教史
宗教
宗教學
宗教哲學
神學
宗教與科學
政治與宗教
理性與信仰
更多...
主題門戶 · 分類目錄
閱論編形上學學者古代
巴門尼德
柏拉圖
亞里斯多德
中世紀
邁蒙尼德
迦毗羅
普羅提諾
鄧斯·司各脫
托馬斯·阿奎那
近代
弗朗西斯科·蘇亞雷斯
尼古拉·馬勒伯朗士
勒內·笛卡兒
約翰·洛克
大衛·休謨
托馬斯·里德
戈特弗里德·萊布尼茨
艾薩克·牛頓
巴魯赫·斯賓諾莎
18~19世紀
伊曼努爾·康德
喬治·貝克萊
G.W.F.黑格爾
亞瑟·叔本華
卡爾·馬克思
弗里德里希·尼采
查爾斯·桑德斯·皮爾士
若瑟·馬雷夏(英語:JosephMaréchal)
19~20世紀
亨利·柏格森
阿爾弗雷德·諾思·懷特黑德
路德維希·維根斯坦
伯特蘭·羅素
魯道夫·卡爾納普
威拉德·馮·奧曼·蒯因
當代
馬丁·海德格爾
朵洛西·埃米特(英語:DorothyEmmet)
喬治·愛德華·摩爾
讓-保羅·薩特
吉爾伯特·賴爾
希拉蕊·懷特哈爾·普特南
斯特勞森
柯林武德
阿道夫·斯托爾(英語:AdolphStöhr)
索爾·阿倫·克里普克
伊莉莎白·安斯康姆
唐納德·戴維森
麥可·達米特
阿爾文·普蘭丁格
彼得·范·因維根(英語:PetervanInwagen)
德里克·帕菲特
理論
行動理論
反實在論(英語:Anti-realism)
決定論
二元論
生成論(英語:Enactivism)
本質主義
存在主義
自由意志
印度教唯心主義
唯心主義
自由意志主義(英語:Libertarianism(metaphysics))
自由
唯物主義
機械唯物主義
生命的意義
一元論
自然主義
虛無主義
現象主義
實在論
物理主義
柏拉圖式唯心主義(英語:Platonicidealism)
相對主義
數論
科學實在論
唯我論
主觀主義
實體論(英語:Substancetheory)
類型論
概念
抽象客體
世界靈魂(英語:Animamundi)
存有
範疇
因果
選擇
我思故我在
概念
涉身認知(英語:Embodiedcognition)
實體
本質
存在
經驗
有實體設定的抽象(英語:Hypostaticabstraction)
想法
同一性
同一性與變化
信息
洞察(英語:Insight)
智力
意思表示
情態
物質(英語:Matter(philosophy))
意義(英語:Meaning(existential))
模因學
心靈
運動
必要性
觀念(英語:Notion(philosophy))
客體
模式
知覺
物體
原理
性質
感質
質(英語:Quality(philosophy))
現實
靈魂
主體
實體形式(英語:Substantialform)
思想
時間
真理
類型–個例之辨(英語:Type–tokendistinction)
共相
不可觀測性
價值
相關話題
價值論
宇宙學
知識論
後設
本體論
精神哲學
科學哲學
心理學哲學(英語:Philosophyofpsychology)
自我哲學
時空的哲學(英語:Philosophyofspaceandtime)
目的論
理論物理學
分類
主題
專題
相關更改
閱論編知識論學者
托馬斯·阿奎那
希波的奧古斯丁
威廉·阿爾斯頓(英語:WilliamAlston)
羅伯特·奧迪(英語:RobertAudi)
A.J.艾耶爾
喬治·貝克萊
勞倫斯·邦久(英語:LaurenceBonJour)
勒內·笛卡爾
愛德蒙德·葛梯爾
阿爾文·戈德曼(英語:AlvinGoldman)
納爾遜·古德曼
保羅·格萊斯
大衛·休謨
伊曼努爾·康德
索倫·克爾凱郭爾
索爾·克里普克
約翰·洛克
G.E.摩爾
羅伯特·諾齊克
阿爾文·普蘭丁格
柏拉圖
希拉蕊·普特南
托馬斯·里德
P.F.斯特勞森
W.V.O.蒯因
伯特蘭·羅素
維根斯坦
尼古拉斯·沃特斯多夫(英語:NicholasWolterstorff)
維也納學派
理論
真理融貫論
建構主義認識論(英語:Constructivistepistemology)
情境主義
決定論
經驗主義
進化知識論(英語:Evolutionaryepistemology)
可謬論
女性主義知識論(英語:Feministepistemology)
信仰主義
基礎主義
發生認識論(英語:Geneticepistemology)
整全觀
無限主義(英語:Infinitism)
固有觀念說(英語:Innatism)
內在主義與外在主義(英語:Internalism_and_externalism)
樸素實在論(英語:Naïverealism)
自然主義知識論(英語:Naturalized_epistemology)
現象主義
實證主義
還原主義
可靠主義(英語:Reliabilism)
表現實在論(英語:representativerealism)
理性主義
懷疑論
理型論
先驗觀念論(英語:Transcendentalidealism)
均變論
概念
先驗
分析
分析-綜合區別
信念
因果
常識
陳述性知識
探索性思考(英語:Exploratorythought)
葛梯爾問題
理由(英語:Theoryofjustification)
知識
歸納
客觀性
歸納問題(英語:Problemofinduction)
他心問題
知覺
命題
回溯論證(英語:Regressargument)
簡單(英語:Simplicity)
思辨理性(英語:Speculativereason)
真理
更多...
相關條目
知識論概要
Alethiology(英語:Alethiology)
理性與信仰(英語:Faithandrationality)
形式知識論(英語:Formalepistemology)
元知識論
感知哲學(英語:Philosophyofperception)
科學哲學
社會知識論(英語:Socialepistemology)
主題
分類
專題
歷史
閱論編倫理學(道德哲學)相關條目應用倫理學 ·規範倫理學 ·元倫理學 ·描述倫理學 ·醫學倫理學 ·數學倫理學 ·工程倫理學 ·專業倫理學 ·環境倫理學 ·生物倫理學 ·性倫理學
概念
自由 ·自主 ·權利 ·良心 ·價值 ·道德 ·責任 ·關懷 ·人性 ·正義 ·原理 ·美德 ·幸福 ·準則 ·痛苦 ·平等 ·信任 ·自由意志 ·共識 ·自然權利 ·人權 ·正義戰爭 ·價值論/價值觀 ·善惡(善 ·惡) ·商業倫理理論
功利主義 ·歸結主義 ·義務論 ·關懷倫理學 ·德性倫理學 ·情緒主義
哲學家
柏拉圖 ·亞里斯多德 ·孔子 ·孟子 ·荀子 ·奧古斯丁 ·阿奎那 ·斯賓諾莎 ·休謨 ·康德 ·黑格爾 ·叔本華 ·邊沁 ·密爾 ·齊克果 ·西季威克 ·尼采 ·摩爾 ·羅爾斯 ·威廉士 ·麥基 ·麥金泰爾 ·辛格 ·帕菲特 ·斯坎倫 ·內格爾 ·泰勒 ·阿蘇爾門迪(英語:JoxeAzurmendi)
閱論編宗教哲學宗教概念
來世
尤西弗羅困境
信仰
智能設計論
神跡
罪惡問題
宗教信仰
靈魂
精神
神義論
神學無用論(英語:Theologicalveto)
神的概念
亞里斯多德神學(英語:Aristoteliantheology)
梵
巨匠造物主
神聖至簡(英語:Divinesimplicity)
倫理利己主義
太一
聖靈
仇神論(英語:Misotheism)
泛自然神論
人格神
進程神學(英語:Processtheology)
至高存在
不動的動者(英語:Unmovedmover)
各信仰中的神
儒教、道教、華人民間信仰
亞伯拉罕宗教(英語:GodinAbrahamicreligions)
佛教(英語:CreatorinBuddhism)
基督教
印度教(英語:GodinHinduism)
伊斯蘭教
耆那教(英語:GodinJainism)
猶太教(英語:GodinJudaism)
摩門教(英語:GodinMormonism)
錫克教(英語:GodinSikhism)
巴哈伊信仰
巫術(英語:Wiccanviewsofdivinity)
神的存在性支持
美論證
基督論證
意識論證
宇宙學論證
程度論證
欲望論證
宗教經驗論證
愛論證
奇蹟論證
美德論證
本體論論證
帕斯卡的賭注
合理基礎論證
理智論證
目的論論證
超驗主義關於神存在的論證
目擊者論證
反對
終極波音747策略
無神論者的賭注
伊壁鳩魯悖論
自由意志悖論
地獄問題(英語:ProblemofHell)
不一致啟示論證
無信仰論證(英語:Argumentfromnonbelief)
神學語言非認知主義(英語:Theologicalnoncognitivism)
奧卡姆剃刀
全能悖論
肚臍假設(英語:Omphaloshypothesis)
壞設計論證(英語:Poordesign)
羅素的茶壺
無知者的命運(英語:Fateoftheunlearned)
宗教理論
道
天人合一
無宇宙論
不可知論
泛靈論
反宗教主義
無神論
明理思想運動
法(印度哲學)
自然神論
基督徒自然神論
神聖命令論
二元論
秘教
宗教排他論
存在主義(基督教、不可知論、無神論)
婦女神學
諾斯底主義
單一主神教
人文主義(宗教、世俗、基督教)
宗教兼容主義
一元論
一神教
神秘主義
自然主義(形而上、宗教、人文主義)
新紀元運動
非二元論
非有神論
泛自然神論
泛神論
多神論
過程神學
宗教原教旨主義
宗教唯心論
薩滿教
道教
有神論
先驗論
多重宗教身份認同
宗教多元主義
更多...
宗教哲學家(按活躍年代)古代中世紀
赫拉克利特
奧古斯丁
波愛修斯
安瑟莫
邁蒙尼德
馬爾毛帖的高尼羅
魯世德(阿威羅伊)
托馬斯·阿奎那
米蘭多拉
伊拉斯謨
啟蒙運動
笛卡兒
帕斯卡
斯賓諾莎
威廉·沃勒斯頓
托馬斯·喬伯
大衛·休謨
霍爾巴赫
康德
赫爾德
1800185018801900
施萊爾馬赫
黑格爾
威廉·維赫維爾
費爾巴哈
克爾凱郭爾
立敕爾
海克爾
克利福德
尼采
哈格爾德·霍夫丁
威廉·詹姆士
弗拉基米爾·索羅沃夫
恩斯特·特勒爾奇
魯道夫·奧托
列夫·舍斯托夫
布爾加科夫
弗洛伊德
卡西爾
1920戰後19701990
喬治·桑塔亞那
羅素
帕弗羅·弗羅倫斯基
馬丁·布伯
保羅·田立克
卡爾·巴特
布魯內爾
雷茵霍爾德·尼布爾
米爾恰·以利亞德
J.L.麥凱
彼得·積奇
安東尼·弗魯
威廉·阿爾斯頓
威廉·L·羅
阿爾文·普蘭丁格
斯溫伯恩
羅伯特·摩爾日修·亞當斯
丹尼爾·丹尼特
威廉·萊恩·柯萊格
相關條目
宗教批判
查經
宗教史
宗教
宗教學
宗教哲學
神學
宗教與科學
政治與宗教
理性與信仰
更多...
主題門戶 · 分類目錄
閱論編美學學者
Abhinavagupta
狄奧多·阿多諾
漢斯·烏爾斯·馮·巴爾塔薩
亞歷山大·戈特利布·鮑姆加登
CliveBell
伯納德·鮑桑葵
EdwardBullough
羅賓·喬治·柯林武德
ArthurDanto
約翰·杜威
HubertDreyfus
CurtJohnDucasse
ThierrydeDuve
RogerFry
納爾遜·古德曼
G.W.F.黑格爾
馬丁·海德格爾
大衛·休謨
伊曼努爾·康德
保羅·克利
蘇珊·朗格
西奧多·利普斯
捷爾吉·盧卡奇
讓-弗朗索瓦·利奧塔
JosephMargolis
雅克·馬里頓
ThomasMunro
弗里德里希·尼采
何塞·奧特嘉·伊·加塞特
DewittH.Parker
StephenPepper
DavidPrall
GeorgeLansingRaymond
I·A·瑞恰慈
喬治·桑塔亞那
弗里德里希·席勒
亞瑟·叔本華
艾溫·辛格
羅賓德拉納特·泰戈爾
莫里斯·韋茲
理察·沃雷姆
理論
古典主義
歷史主義
現代主義
後現代主義
精神分析學
浪漫主義
象徵主義
進化美學
概念
浪漫主義
美學解讀
Artmanifesto
前衛
美
厭煩
坎普風
喜劇
創造力
可愛
厭惡
Ecstasy
高雅
娛樂
情色性
凝視
和聲
裁判(法律)
欲樂
媚俗
Lifeimitatingart
Magnificence
Mimesis
知覺
Quality
Rasa
Reverence
藝術風格
崇高
品味
作品
相關
音樂美學
應用美學
建築
藝術
藝術批評
美食學
Historyofpainting
幽默
日本美學
Literarymerit
數學之美
數學和藝術
Neuroesthetics
繪畫
設計哲學
電影哲學
音樂哲學
詩歌
雕塑
繪畫理論
悲劇
分類:美學
閱論編法學理論法學
法理學
法律哲學
法理論學
法社會學
法律經濟學
法史學
部門法學憲法學憲法學刑事法學
總則
分則
民事法學
總則
債
物權
親屬
繼承
刑事訴訟法學
總則
第一審
上訴
抗告
再審
非常上訴
簡易程序
協商程序
執行
附帶民事訴訟
民事訴訟法學
總則
第一審程序
上訴審程序
抗告程序
再審程序
第三人徹銷訴訟程序
督促程序
保全程序
公告催告程序
行政法學行政法學經濟法學經濟法學其它相關準備程序
法律
法學分類
法律主題
閱論編哲學 分支(形上學 ·知識論 ·邏輯學 ·倫理學 ·美學)哲學與……
行動
藝術
文化(英語:Philosophyofculture)
設計
音樂
電影
存在
商業(英語:Philosophyofbusiness)
對話(英語:Philosophyofdialogue)
教育
環境
醫療(英語:Philosophyofhealthcare)
歷史
人性
幽默(英語:Theoriesofhumor)
語言
文學
數學
精神
痛苦(英語:Pain(philosophy))
心理學(英語:Philosophyofpsychology)
神經哲學(英語:Neurophilosophy)
哲學
宗教
科學
物理
化學
生物
地理
性(英語:Philosophyofsex)
社會科學(英語:Philosophyofsocialscience)
經濟
公正
法律
政治
社會
時空(英語:Philosophyofspaceandtime)
技術
計算機(英語:Philosophyofcomputerscience)
工程(英語:Philosophyofengineering)
情報
戰爭
哲學學派哲學史
西方
古典
中世紀
文藝復興
近代(巴洛克時期 ·啟蒙時代 ·19世紀)
當代
東方
古典中國
儒家
法家
名家
墨家
魏晉玄學
道家
楊朱
禪宗
希臘-希臘化哲學
前蘇格拉底
畢達哥拉斯主義
詭辯學派
柏拉圖主義
亞里斯多德主義(逍遙學派)
犬儒學派
伊比鳩魯學派
斯多亞學派
新柏拉圖主義
解釋學
印度
佛教
順世論
印度教(英語:Hinduphilosophy)
耆那教(英語:Jainphilosophy)
波斯(英語:Iranianphilosophy)
瑪茲達教(英語:Mazdak#Mazdakism)
祆教
楚爾凡教義(英語:Zurvanism)
中世紀9–16世紀基督歐洲
經院哲學
人文主義
托馬斯主義(阿奎那)
東亞
宋明理學(程朱理學 ·陸王心學 ·永嘉學派)
韓國儒學
日本朱子學
印度
新邏輯學派(印度哲學)(英語:Navya-Nyāya)
有保留的非二元論(英語:Vishishtadvaita)
二元論(英語:Dvaita)
伊斯蘭
阿威羅伊主義(英語:Averroism)
阿維森納
照明主義(英語:Illuminationism)
伊斯蘭教義學
蘇菲主義(英語:Sufiphilosophy)
猶太教
猶太-伊斯蘭(英語:Judeo-Islamicphilosophies(800–1400))
近代17–19世紀人物
新托馬斯主義
笛卡爾主義
康德主義
新康德主義
黑格爾主義(英語:Hegelianism)
馬克思主義哲學
唯物-唯心
辯證唯物主義
唯心主義
絕對唯心論(英語:Absoluteidealism)
理性主義
經驗主義
效益主義
實用主義
其他
自由主義
無政府主義
現代主義
現象學
超驗主義
存在主義
日本國學
新儒家
當代20–21世紀分析哲學
分析女性主義(英語:Analyticalfeminism)
結果論
實驗哲學
內在主義與外在主義(英語:Internalismandexternalism)
證偽主義
基礎主義和真理融貫論
邏輯實證主義
科學主義
法律實證主義
蒯因的自然主義(英語:Naturalizedepistemology)
日常語言哲學
寂靜主義
羅爾斯主義
改革宗知識論(英語:Reformedepistemology)
後分析哲學(英語:Postanalyticphilosophy)
功利主義
新亞里斯多德主義
維也納學派
維根斯坦
歐陸
批判理論
解構主義
存在主義
女性主義
法蘭克福學派
後現代主義(英語:Postmodernphilosophy)
後結構主義
社會建構主義
結構主義
其他
京都學派
俄國宇宙主義(英語:Russiancosmism)
更多
領域形上學
原子論
二元論
一元論
自然主義
本體論
行動
事件
過程哲學(英語:Processphilosophy)
現實
反實在論(英語:Anti-realism)
概念論
唯心主義
唯物主義
自然主義
唯名論
實在論
自然神論
知識論
理性主義
唯心主義知識論
經驗主義
建構主義(英語:Constructivistepistemology)
特殊主義(英語:Epistemologicalparticularism)
懷疑論(英語:Philosophicalskepticism#Epistemologyandskepticism)
唯我論
信仰主義
精神
行為主義
取消主義
副現象主義
機能主義(英語:Functionalism(philosophyofmind))
客觀主義
主觀主義
倫理學
結果論
義務倫理學
德性倫理學
自由意志
相容論
決定論
自由意志主義(英語:Libertarianism(metaphysics))
規範性(英語:Norm(philosophy))
絕對主義
特殊主義(英語:Moralparticularism)
相對主義
虛無主義
懷疑主義
普遍主義
美學
形式主義
制度論(英語:Institutionaltheoryofart)
美學回應(英語:Aestheticemotions)
邏輯學
經典
非經典
形式
非形式
悖論
謬誤
各地區哲學哲學相關列表各地區哲學
非洲(衣索比亞(英語:Ethiopianphilosophy))
阿茲特克(英語:Aztecphilosophy)
東方(中國 ·日本 ·朝韓(英語:Koreanphilosophy) ·香港 ·臺灣 ·印度 ·伊朗(英語:Iranianphilosophy) ·印尼(英語:Indonesianphilosophy) ·巴基斯坦(英語:Pakistaniphilosophy))
西方(美國(英語:Americanphilosophy) ·英國 ·丹麥(英語:Danishphilosophy) ·法國(英語:Frenchphilosophy) ·德國 ·希臘 ·義大利(英語:Italianphilosophy) ·波蘭(英語:Polishphilosophy) ·羅馬尼亞(英語:Romanianphilosophy) ·俄國(英語:Russianphilosophy) ·斯洛維尼亞(英語:Slovenephilosophy))
列表
概要
索引
問題
學派
詞彙表
概念
哲學家
運動
出版物
主題
分類
專題
最近更改
規範控制
WorldCatIdentities
BIBSYS:90066754
BNA:000029470
BNE:XX1002482
BNF:cb11909393p(data)
CiNii:DA00159992
CONOR:6276707
FAST:31763
GND:118559796
ISNI:0000000122824025
LCCN:n79021614
LNB:000015134
MusicBrainz:871df78f-da37-417c-a898-a5de1f9a7ef0
MGP:106921
NDL:00445131
NKC:jn19990004171
NLA:35259064
NLP:A10028109
NNL:000602488
NSK:000100107
NTA:06840753X
RKD:447563
ICCU:IT\ICCU\CFIV\000707
SELIBR:192570
SNAC:w62r3q53
SUDOC:02694507X
ULAN:500107055
VIAF:82088490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伊曼努尔·康德&oldid=68317392」
分類:1724年出生1804年逝世伊曼努爾·康德康德主義哲學家德國哲學家德國政治哲學家德國政治理論家德國人類學家德國邏輯學家德國古典自由主義者德國法學家德意志民族主義者啟蒙運動哲學家歐陸哲學家知識論者本體論者美學家形上學學者唯心主義者理性主義者道德哲學家自然哲學家文化哲學家教育哲學家法律哲學家文學哲學家心靈哲學家宗教哲學家科學哲學家性哲學家社會哲學家社會科學哲學家社會評論家普魯士科學院院士柯尼斯堡大學教師柯尼斯堡大學校友德國信義宗教徒德國不可知論者18世紀哲學家18世紀作家柯尼斯堡人隱藏分類:CS1英語來源(en)CS1德語來源(de)引文格式1錯誤:日期含有哈佛參考文獻格式系列模板連結指向錯誤的頁面頁面同時使用了collapsiblelist的titlestyle的background和text-align使用受影響於參數的人物信息框含有簽名的傳記作品含有hCards的條目本地相關圖片與維基數據不同含有德語的條目含有拉丁語的條目含有英語的條目含有古騰堡計劃連結的條目含有網際網路檔案館連結的條目包含BIBSYS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BNA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BNE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BNF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CINII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CONOR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FAST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GND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ISNI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LCCN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LNB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MusicBrainz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MGP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DL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KC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LA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LP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NL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SK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TA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RKDartists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SBN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SELIBR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SNAC-ID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SUDOC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ULAN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VIAF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27元素的規範控制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已展開
已摺疊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已展開
已摺疊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專案
維基共享資源多語言維基文庫維基語錄
其他語言
AfrikaansAlemannischአማርኛAragonésالعربيةالدارجةمصرىAsturianuAymararuAzərbaycancaتۆرکجهБашҡортсаŽemaitėškaBikolCentralБеларускаяБеларуская(тарашкевіца)БългарскиभोजपुरीবাংলাBrezhonegBosanskiБуряадCatalàChavacanodeZamboangaНохчийнCebuanoکوردیČeštinaЧӑвашлаCymraegDanskDeutschZazakiΕλληνικάEmiliànerumagnòlEnglishEsperantoEspañolEestiEuskaraEstremeñuفارسیSuomiVõroFøroysktFrançaisArpetanNordfriiskFryskGaeilge贛語KriyòlgwiyannenGàidhligGalegoAvañe'ẽગુજરાતીעבריתहिन्दीFijiHindiHrvatskiMagyarՀայերենInterlinguaBahasaIndonesiaInterlingueIlokanoIdoÍslenskaItaliano日本語PatoisJawaქართულიQaraqalpaqshaTaqbaylitKabɩyɛҚазақшаಕನ್ನಡ한국어KurdîКыргызчаLatinaLëtzebuergeschЛезгиLinguaFrancaNovaLimburgsLigureLadinLombardLietuviųLatviešuमैथिलीMalagasyМакедонскиമലയാളംМонголमराठीКырыкмарыBahasaMelayuMaltiMirandésမြန်မာဘာသာЭрзяньNāhuatlPlattdüütschनेपालीनेपालभाषाNederlandsNorsknynorskNorskbokmålOccitanLivvinkarjalaਪੰਜਾਬੀPolskiPiemontèisپنجابیپښتوPortuguêsRunaSimiRumantschRomânăРусскийРусиньскыйIkinyarwandaसंस्कृतम्СахатылаSarduSicilianuScotsSrpskohrvatski/српскохрватскиTaclḥitSimpleEnglishSlovenčinaSlovenščinaShqipСрпски/srpskiSundaSvenskaKiswahiliதமிழ்తెలుగుТоҷикӣไทยTagalogTokPisinTürkçeТатарча/tatarçaУкраїнськаاردوOʻzbekcha/ўзбекчаVepsänkel’TiếngViệtWest-VlamsVolapükWinaray吴语მარგალურიייִדישYorùbáZeêuws文言Bân-lâm-gú粵語
編輯連結
延伸文章資訊
- 1康德的認識論(Kantian Epistemology)所要 - 華人百科
康德的認識論(Kantian Epistemology)所要解決的主要是數學命題和自然科學基本原理的形成和根據問題。康德承認知識的內容或材料來自感覺,感覺是對象刺激了人的感官以後 ...
- 2Epistemology - 認識論 - 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
近代經驗主義者洛克(John Locke, 1632~1704)、理性主義者笛卡爾(R. Descartes, 1596~1650)、批判哲學者康德(I. Kant, 1724~1804)亦對認...
- 3知識論-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知識論的核心問題之一為是否存在先驗綜合知識(康德)。概括地講,理性主義者認為其存在,因而就要面對「先驗綜合知識如何可能」的問題。相反的,經驗主義者認為所有的 ...
- 4論近代理性派認識論哲學的終結--理論--人民網
沿著休謨開辟的懷疑論道路,近代認識論哲學的任務就必然是理性的批判,康德的知識論決定了其理性批判的基本內容,正是通過對人類知性與感性直觀的批判, ...
- 5康德時空觀的認識論意義 - 壹讀
康德認為科學知識必須是感性知識和理性認識的結合,科學知識有兩個必須的因素:先天的形式和後天的質料,即科學知識是「先天綜合判斷」。在《純粹理性批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