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政家醫師網頁- 神經阻斷術 - Google Sites
文章推薦指數: 80 %
3、神經根阻斷法在六個月內,約有50%的病人完全不痛或雖疼痛但不影響日常生活。
若反覆治療仍無效,而影像學上有明顯之神經壓迫,仍需考慮開刀治療。
不過也因神經根阻斷有 ...
SearchthissiteSkiptomaincontentSkiptonavigation神經阻斷術所謂神經阻斷術,是將藥物(局部麻醉劑),注射於神經纖維周圍,以得到疼痛的緩解。
治療原理1、疼痛的緩解:神經阻斷最直接的效果便是疼痛減輕,尤其是急性疼痛的病人。
2、打破疼痛的惡性循環:當疼痛刺激進入脊髓後,一部份直達腦中樞產生疼痛感,一部份藉脊髓反射路徑刺激交感及運動神經,引起血管收縮或肌肉緊張而造成局部缺血,以致代謝產物蓄積,產生發痛物質,形成所謂疼痛的惡性循環。
神經阻斷術可打破惡性循環來緩解疼痛,與改善病人全身狀況。
3、血管擴張:神經阻斷術可以阻斷血管的運動神經或交感神經,造成血管擴張,促進局部血流與血液循環,來改善組織的缺氧或代謝之異常。
4、間接作用:由於難忍、不悅的疼痛獲得舒解,讓病人得到安靜與睡眠,增加病人信心與信任。
如五十肩患者,接受關節被動性運動復健時,病人常因難忍復健時的疼痛,而抗拒或逃避治療;此時若能施做阻斷術,提高病人疼痛閾值,幫助病人接受復健,自可早日痊癒。
施行方式病患需趴在治療床上,先以短針做局部表皮麻醉,然後以脊椎長針注射,在X光下去探測要阻斷的神經根,當長針碰觸到神經根表面時,病患會感到一陣刺痛或電到的感覺。
接下去會注射短效的麻醉藥、及低價效的類固醇。
麻醉藥會使此神經根導致的症狀馬上消失,類固醇會降低發炎的反應,延長症狀消失的時間。
安全性及效果1、副作用及後遺症:最常見的症狀是注射麻醉藥後,會感到頭暈,有時噁心想吐。
另外神經根阻斷後,它所支配的肌肉會無力,感覺區域會麻木,此時行走,會有軟腳的現象。
另外約有不到百分之ㄧ的人經神經根阻斷後會更痛,可能是神經根經多次重複針扎後,產生神經炎的緣故。
其他跟大部分的侵入性治療和檢查ㄧ樣,要注意感染和血腫。
2、使用的藥物安全性高;神經阻斷術所使用藥物單純,劑量1-2cc即可達到2-3個月的止痛效果,其使用劑量遠比口服止痛藥物低,當然所造成之副作用也比口服止痛藥來的少。
若神經阻斷術有效,依目前健保規定,可申請健保給付之高頻熱凝治療,其止痛效果可更延長至6-12個月。
3、神經根阻斷法在六個月內,約有50%的病人完全不痛或雖疼痛但不影響日常生活。
若反覆治療仍無效,而影像學上有明顯之神經壓迫,仍需考慮開刀治療。
不過也因神經根阻斷有定位病灶的效果,因此可使開刀時間縮短,也減少麻醉的風險性,相對住院時間及費用也明顯降低。
ReportabuseGoogleSitesReportabuse
延伸文章資訊
- 1李政家醫師網頁- 神經阻斷術 - Google Sites
3、神經根阻斷法在六個月內,約有50%的病人完全不痛或雖疼痛但不影響日常生活。若反覆治療仍無效,而影像學上有明顯之神經壓迫,仍需考慮開刀治療。不過也因神經根阻斷有 ...
- 2神經阻斷術之正名介入性疼痛治療 - 馬偕紀念醫院
注麻筋、注痛根. 疼痛門診中有許多經長期藥物或復健治療成效不彰的慢性下背痛併坐骨神經痛病患,醫生可能建議您接受硬膜外或神經根注射,以減輕腰痛、坐骨神經痛。
- 3神經阻斷術
所謂神經阻斷術,是將藥液(如局部麻醉劑)依解剖位置,注射於神經纖維周圍,以阻斷近心性及遠心性刺激,而得到疼痛的緩解,亦稱神經阻斷療法。 · 3、血管擴張:神經阻斷術 ...
- 4診斷性神經阻斷術| 衛教單張
為了減少診斷性神經阻斷的假陽性率,建議病人接受兩次以上的診斷性神經阻斷,且每次都能有50% 以上的疼痛緩解,以及止痛時效符合局部麻醉劑作用的時間.
- 5疼痛治療新紀元高解析雙向攝影與神經阻斷術的完美結合
隨著神經壓迫情況不同,神經阻斷術效果持續性亦因人而異,高瑛統計個人近三年內神經阻斷術的成功率近九成,配合持續復健及物理治療,治療效果持續最長可達兩年。而效果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