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美學讀後心得與攝影創作之反思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康德美學讀後心得與攝影創作之反思 前言 一頭鑽進攝影已有相當年月,隨著拍照的經驗愈來愈多,在繼續深入的過程中,對於「美感」這件事,實在難以迴避,由於自知缺乏天 ...
康德美學讀後心得與攝影創作之反思
前言
一頭鑽進攝影已有相當年月,隨著拍照的經驗愈來愈多,在繼續深入的過程中,對於「美感」這件事,實在難以迴避,由於自知缺乏天份,而美感的強化也不像知識的學習,比較容易有邏輯性按步就班的步驟,只好照著自己的習慣,試著找些書籍來閱讀,看看能否從中發現自我提升的方法。
在幾本翻閱過的書中,「康德美學」所談的內容讓筆者留下較為特別的印象,一來或許和原本所學略有相關,在校時的社會學課堂上即對康德這位德國哲學家有所知悉,二來康德的主要著作「三大批判」原本就在近代哲學史上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經典之所以是經典,自有其被世人肯定的價值,其論述能精闢地解答個人的疑惑,也是在理之中。
康德哲學簡介
要了解康德美學免不了須涉及到康德的哲學理論,但其哲學體系廣大精深且艱奧詰屈,對於僅懂得些許皮毛的筆者而言,光是要在短短一篇文章內談到多少,就是件不容易取捨的事,幸而本文重點也不在全盤介紹康德的哲學,而是針對其美學部分摘要分享,並作為攝影創作反思之引子,故對其整套哲學體系亦僅取相關的重點帶過。
理性主義與經驗主義的調和
康德生於1724年,所處的18世紀是所謂的啟蒙時代,當時西方學術派別中,主要分為視人類心靈為了解這世界基礎的「理性主義」,以及認為一切知識係始自於外在感受經驗的「經驗主義」,而康德本身是位大學裏的哲學教授,除了對這兩派理論皆十分精通以外,對古往今來西方的哲學理論也都相當熟悉,這對其哲學體系的建構是相當重要的背景。
由於康德對歷來的西方哲學理論涉獵頗深,在縱觀各家說法之後,康德認為「理性主義」及「經驗主義」兩派說法都有部分正確,也有部分錯誤,康德同意理性主義者所講的,人類先天所具有的理性可以決定我們如何認知週遭的世界,但如果將理性自外於這個世界,則我們可以掌握的東西究竟是什麼,令人存疑;他也同意經驗主義者所說,我們對這世界的了解主要是透過外在感受經驗而來,但如果沒有將這些經驗進行整理與分析,則經驗仍究只是經驗本身。
而康德的看法簡單來說則是,人類對知識的了解,是透過先天所具有的理性構成的範疇,將外在感受的經驗轉化之後而成,沒有兩者間的互相運作,我們就無法完整地理解這世界。
康德的哲學體系調和了「理性主義」與「經驗主義」之間的矛盾,指引了一條新的道路,使哲學走出了理性主義與經驗主義之間的僵局,他是啟蒙時代最後一位哲學大師,在他之後,歐洲基本就再沒有出現過大一統的哲學體系,哲學史上的一個紀元於是隨著康德而結束。
三大批判
康德最重要的學術著作,合稱為「三大批判」,即「純粹理性批判」(第一批判)、「實踐理性批判」(第二批判)和「判斷力批判」(第三批判),分別是在闡述其對知識(真)、道德(善)和美學(美)的論證,其中「純粹理性批判」是三大批判的核心,也最為學術界所重視。
簡單來說,「純粹理性批判」試圖提出普遍「客觀」的知性認識法則;「實踐理性批判」則試圖在「自由」的「主體」中找到普遍道德律的超感性先驗依據。
前者抽離了現實世界,後者又回到這世界上個別的主觀存在,兩個批判之間因而產生斷裂,為了處理這個矛盾衝突,由主觀和客觀交互作用所構成的「判斷力批判」,就擔任起連繫兩者之間的工作。
康德美學-審美判斷的分析
為了解決「純粹理性批判」與「實踐理性批判」間的矛盾而提出的「判斷力批判」,堪稱近代美學潛藏的濫觴,然而對於「美」這件事,西方社會早在希臘時代就已有所討論,當時的畢達哥拉斯學派即提出「美是數之和諧與比例」,強調美是和諧,並偏好從數學形式中去發掘美的存在,對於知名的「黃金比例」可能也已有所觸及,而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對於美亦有所探討,然而在漫長的中世紀歷史中,受到基督教神學的影響,對美的討論未有太多的擴張,主要仍集中在「美的形式」,亦即透過何種方式地呈現,會令人感覺到美,一直要到康德的「判斷力批判」理論出世,對於美這件事的討論才轉向,從形式的本身,轉移成有關美的對象之判斷,康德不再陳述外在客體的何種形式呈現會令人感到美,他只分析一種特定的判斷,即審美判斷。
在面對事物時,有些人會覺得它美,有些人則沒什麼感覺,有些人或許會覺得它不美,舉例來說,每次當有新的相機推出時,有些人會覺得相機的外型很好看,有些人沒什麼特別觀感,有些人則會覺得它很醜,我們能說哪一個判斷是比較正確的嗎?此時常見的說法,多半會指向美的感覺是主觀的,所以這些不同的判斷難有什麼對錯可言,然而至少在西方社會中,自希臘時期以來即已推導出許多的美感形式,對於何以會讓人感覺到「美」這件事,其實在一定範圍內已有可歸納出的規則,但不同的人之間仍有個別差異存在,因此這些規則不必然是一種普遍的認知。
或許我們可以這麼說,美並不是一種客觀的事物,也不僅是一種主觀的私人意見,它也許保留了某種「我不知道那是什麼」的餘地。
康德對於這種個別差異的餘地,提出了一種論述,也就是所謂的審美判斷。
自在遊戲freeplay
如同前面對康德哲學的簡介所提到,人類具有先天理性認知能力,也具有對物質世界感知的經驗能力,在審美判斷的論述裏,美既不藏在客體對象中,也無法從觀賞者的主觀認知中找到;如果美是存在於被感知的對象客體本身,則難以解釋為何不同人對相同的事物會有不同的審美判斷;如果美是主觀的認知,則難以說明為何不是每個人都具有普遍相同的審美能力。
對此,康德提出了「自在遊戲freeplay」這個概念來闡述人類的審美判斷,它指出美的基礎是觀者與對象客體間,透過「想像力」與「知性」這兩種認知機能處在「自由自在」的狀態下,彼此靜觀默思的活動,也就是說經由主體的主觀認知和客體的形式呈現彼此互動,形成對「美」這件事細緻與反省的判斷,融合而成一種個別的美感經驗。
審美判斷運作機制的「自在遊戲」,說明了審美判斷的差異,是由主體與客體之間互動的結果,康德美學當中還有許多關於審美判斷的論述,並提出「美是無利害關係性」、「美是無涉概念及邏輯」、「美是無目的性」以及「美是無規則的」四個準則,這些論述將美的作用予以純粹化,對後世的的藝術理論家有重大的影響。
西方美學在希臘時代之後,歷經漫長的中世紀,直到康德才再有所繼承,他提出新的理論典範,為美學之獨立性開創新的局面,成為一種可與理哲學及倫理學相比擬的新學術領域,其為近世美學所奠定下來的基礎,以及在哲學上的影響力,足堪與希臘時代三哲相比。
「美」與「醜」之間-一元論或二元論
康德為近世美學立下了新的典範基礎,同時也遺留下一些值得探討的議題,一個令人感興趣的疑問是,「美的相反是什麼?」是「醜」嗎?所謂的「醜」,是「美的缺乏」,還是「醜」本身也存在一種「醜」的判斷及「醜」感經驗?如果醜是美的缺乏,那麼只要提升「美」的程度,即可消除「醜」的現象;如果「醜」是獨立的存在,則「美」與「醜」的程度增減就可視為兩個獨立事件(雖然還是會相互影響)。
換句話說,美醜之間的一元論或二元論,對於想要提升美學素養所擇擇的方法,會產生不同的結果。
這個問題沒有答案,我們只能試著從既有的理論中去推導一些可能的結論,並且選擇自己能接受或做得到的,在此,筆者要略提一下過去的一段往事。
在本文之初有說到,個人在美感這件事情上自認十分缺乏天份,之所以會有這種想法,並非沒有原因。
還記得在高中時某堂美術課上,老師要求每個人都畫一張有關校樹的寫生,回家之後無意間翻到自己小學美術課時所畫的東西,發現竟然和白天那張高中校樹圖所差無幾,從那時開始,筆者便了解到自己對於美術方面的天份確實是很有限的,因此對於藝術創作甚至賞析相關的活動,也就不太接觸。
開始攝影的初衷
這樣的狀態持續滿長一段時間,直到後來由於常常一個人去到人煙罕至但景色卻很美麗的地方,為了想和家人及朋友分享所見美景,才開始想要拍照。
剛開始時,由於缺乏美感,也不懂拍照技巧,拍出來的照片並沒有達成想要分享所見美景的目的,為了不辜負進入攝影之門的初衷,遂在技巧的練習上下了不少功夫,對於相關知識的汲取也十分用心。
隨著技巧愈來愈熟練,拍出來的照片水準自然也跟著提升,當產出好看的照片不再顯得那麼困難時,攝影追求的目標就開始產生變化,到後來與其說是要捕捉眼前所見的美景,不如說是為了凝結當下內心的觸動,而這種內心的震動除了來自各種美麗的景物外,還有其他各式各樣不同層面的場景,這些場景未必符合一般對美的形式之認知,也有些是屬於「不美」或是「醜」的景物。
※題外話:有個好玩的非正式調查結果,當問起喜歡攝影的人為何開始拍照的理由,大概有一半的人是為了替家人拍照留念,另有一半則是為了拍下旅遊所見風景,這兩者的共同之處,都在於想留下時空中當下的瞬間,這也是攝影獨具的特質。
何謂攝影的美感
所以攝影要拍攝的對象會是什麼?攝影應具有的美感又是什麼?如果我們回到康德美學的審美判斷,以及對「美」和「醜」之間的辯證關係,對於問題的答案或許可以稍作揣測。
其實藝術創作的追求應該都相去不遠,除了基礎的美感形式之外,更重要的是在作品中放入觸動人心的元素,不管這元素是否符合一般所謂對美的認知,如果在創作的過程中,發現到比一般性的美感形式更能引發關注的元素,即使這些元素是「不美」或「醜」的,但只要透過適當的安排,就能發揮更吸引人的效果,完成創作者的任務,如此,又何必執著於既有的形式規則呢?
創作者的角色
身為一個攝影創作者,諸如精準的曝光、良好的構圖、眩麗的色彩、清晰的細節、特殊的媒材效果、、、等美感形式,都只是創作的手段,其目的在於使用這些元素,產生吸引觀者停駐的效果,讓觀者有機會和作品進一步深入地互動,運用其「想像力」與「知性」來靜觀默思,仔細地欣賞體會作品,最後產生美感經驗,這才是創作者最重要的工作。
技術與理論為本,本立而道生。
要達成上述攝影創作目的,必須在技術及思想理論上打好基礎,論語學而篇曰:「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
」,「本」是基礎,把基礎打好了,才能生成「道」,也就是人所追求的理想。
技術與理論,和創作作品之間,是基礎結構與上層結構的關係,有了技術的支撐,並且有思想理論架構來指引方向,才能創作出觸動人心的作品。
如果光有理論而缺乏技術能力,徒具想法,無法實作,到頭來只是空談;若是技術高超卻無思想理論指引,容易在形式追求上打轉,而流於匠氣。
兩者間並且會互相影響,因此理論與技術必須相輔相成,作品內容才會更有深度。
對觀者的期待-藝術作品鑑賞能力的提升
一個作品成果的展現,除了創作者的用心之外,觀者對作品的欣賞能力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環,當創作者將其心力透過技術與理論的引導,轉化成為一個藝術作品後,在審美判斷的過程裏,另外一個「觀者」的角色也不應缺席。
固然作者已死的論調,認為作品在創作完成的刹那,創作者與其之間的關係就完結了,至於對作品的解讀,則是觀者的事,但如此一來創作者未免也太過孤獨。
其實好的作品若有懂得欣賞的人來品味,讓觀者也進入審美判斷這個過程中,並能意會或是自行解讀一個藝術作品的含意,作者和觀者之間的相互反饋就可能產生,成為一種正向的循環。
雖然身處在目前的大環境底下,有時難免會對社會整體缺乏美感這件事感到沮喪,但與此同時,創作者的職責仍在於努力不懈地提出更多不同層次的作品,並且試著讓大眾學習欣賞作品的方法,如果社會大眾對美感的鑑賞能力可以提升,懂得理解及沈浸於與藝術作品的靜觀默思互動中,發掘個人的美感經驗,相信對整體社會的和諧及安定都會有所助益,這也是「美」這件事可以為人類達成的美好目標。
後記
想寫這篇文章有段時間了,但一直擔心題目過於遠大,以筆者非藝術相關領域出身的背景,也未曾接受過任何正規訓練,要來談攝影和美學,在許多名家面前難免有些班門弄斧。
關於康德美學的探討,其實已有相當豐富的資訊可以查找,實在毋須筆者畫蛇添足。
但這終究是一個嘗試,將個人對於康德美學簡淺的所知,以及對攝影觀點所產生的影響,稍微整理一番,算是對自己有所交代。
由於康德這位大哲學家的理論晦澀艱深,筆者才疏學淺,文中若有未盡精確甚或錯誤之處,亦請各方先進不吝指教。
回首頁BacktoHome 回攝影雜文目錄
延伸文章資訊
- 1康德美學- 人氣推薦- 2021年11月 - 露天拍賣
古今書廊二手書店《超越自然主義。康德美學的現學詮釋. 快速出貨古今書廊二手書店《超越自然主義。康德美學的現學詮釋》戴茂堂│武漢大學│八成新730704515X.
- 2全新書博民逛書店美,以及美的反思:康德美學全集(大厚本 ...
全新書博民逛書店美,以及美的反思:康德美學全集(大厚本)Y473 [德]康德著 ... 本店免開發票,若需要收據請在訂單內告知◎賣場50%為【簡體】二手書◎商品總重超過2 ...
- 3康德美學- 文哲(Christian Helmut Wenzel) | Readmoo 分享書
《康德美學》 - 文哲(Christian Helmut Wenzel) - <內容簡介>康德的《判斷力批判》是一部深奧難懂的重要著作,也是一部影響深遠的哲學美學。
- 4康德美學 - 聯經出版
其哲學論文、文學論評、散文等見國內外中英文學術期刊及雜誌,並出版《康德哲學問題的當代思索》一書。 ↑Top. 延伸閱讀 ...
- 5康德美學- TAAZE讀冊生活
康德美學的書籍與價格搜尋結果, 共有12筆. 還有萊茵河哲學咖啡館:康德、黑格爾、馬克思、韋伯、海德格、高達美、鄂蘭……的心靈地圖可參考. 讀冊生活給您閱讀生活的終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