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伯拉罕·孟德爾頌·巴托爾迪- 維基百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因此他們與柏林的親戚朋友的宗教信仰相去甚遠。

後來費利克斯與該教堂牧師女兒結婚。

注釋[編輯]. 亞伯拉罕·孟德爾頌·巴托爾迪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亞伯拉罕·孟德爾頌·巴托爾迪,由其女婿威廉·亨澤爾(英語:WilhelmHensel)繪 亞伯拉罕·恩斯特·孟德爾頌·巴托爾迪(德語:AbrahamErnstMendelssohnBartholdy,1776年10月10日-1835年11月19日),出生時名為亞伯拉罕·孟德爾頌[1],德國銀行家、慈善家(philanthropist)。

費利克斯·孟德爾頌、麗貝卡·孟德爾頌(英語:RebeckaMendelssohn)、保羅·孟德爾頌與范妮·孟德爾頌的父親。

目次 1早年生活 2柏林生活 3對猶太教的態度 4注釋 5資料來源 早年生活[編輯] 亞伯拉罕出生於柏林並在此逝世,他是哲學家摩西·孟德爾頌的兒子。

他自己可能對一個朋友說:「之前我是一個著名父親的兒子,現在我是一個著名兒子的父親。

」 1786年摩西·孟德爾頌去世時,孟德爾頌家族(英語:Mendelssohnfamily)已經形成並十分富有。

根據其父摩西關於德國猶太人應同時融入德國文化及猶太文化的思想,亞伯拉罕接受了通識教育。

他是成立於1792年的猶太教改革派組織友人會(GesellschaftderFreunde)的創始會員之一,同時也是於1793年創辦的柏林聲樂學院(英語:Sing-AkademiezuBerlin)的其中一名成員。

1796年,其未來的妻子、丹尼爾·伊齊希(英語:DanielItzig)的孫女萊婭·薩洛蒙也加入了學院,但他們可能在此之前早已見過。

1797年亞伯拉罕應兄長約瑟夫的要求前往巴黎學習金融,後者與丹尼爾·伊齊希的孫子、摩西·弗里德倫德爾一同成立了孟德爾頌與關聯的弗里德倫德爾銀行。

法國的生活對亞伯拉罕沒有吸引力。

1804年,他在漢堡娶萊婭為妻。

在這裡他管理一間家族銀行的辦公室。

在此期間,他似乎通過萊婭與音樂家格奧爾格·珀爾肖(GeorgPoelchau)熟識,獲得了C.P.E.巴赫的一些手稿(珀爾肖為巴赫的遺囑執行人)。

亞伯拉罕將這些手稿給了他的姑媽(aunt),即音樂家薩拉·萊維(英語:SaraLevy),她立刻將這些手稿捐給了合唱協會。

孟德爾頌銀行的紀念牌,位於柏林獵手街51號 1804年,亞伯拉罕·成為其哥哥約瑟夫的銀行公司的合伙人。

合作持續到1822年。

這家私人銀行後來改名為孟德爾頌銀行,從1815年起就在柏林的獵手街辦公,直到1938年在納粹的壓力下被清算合併。

柏林生活[編輯] 1811年,法國占領漢堡,該地的貿易開始衰微。

亞伯拉罕和他的家庭不得不回到柏林。

生於1809年的兒子費利克斯,以及生於1805年的長女范妮都在音樂方面展現天賦。

亞伯拉罕對他們加以鼓勵,儘管出於傳統觀念,他認為這對兒子來說可以作為自己的職業,而對女兒來說只是一種消遣。

他委託卡爾·弗雷德里希·策爾特(英語:CarlFriedrichZelter)向費利克斯教授課程,前者在1801年成為了聲樂協會的指揮。

後來,他聘請鋼琴家伊格納茲·莫謝萊斯給孩子們上課,從此莫謝萊斯與這個家庭保持長久的聯繫。

1829年,當費利克斯首次訪問英格蘭時,亞伯拉罕委託莫謝萊斯照顧他;前往倫敦時,莫謝萊斯一直在費利克斯身邊。

亞伯拉罕在柏林的家常常是音樂會的舉辦地。

在許多半家庭場合中,費利克斯和范妮常常自己演奏,費利克斯的許多早期作品都曾在此演奏。

亞伯拉罕和萊婭還有另外兩個孩子:麗貝卡(生於1811年),娶數學家彼得·古斯塔夫·勒熱納·狄利克雷為夫;銀行家保羅(生於1812年)。

1825年亞伯拉罕當選為柏林的一位鎮議員。

亞伯拉罕與萊婭之墓 亞伯拉罕和他的妻子被埋葬在他們三個孩子的墓附近,他們的墳墓仍保留在柏林三一教堂公墓中。

對猶太教的態度[編輯] 亞伯拉罕對他的猶太血統毫不認同。

他認為猶太教的時代已經結束,是時候開始學會融入德國社會。

為此他和妻子大膽地決定不讓兒子費利克斯和保羅分別在他們1809年和1812年出生後進行宗教割禮,儘管這引起了同其妻子母親的爭論。

他進一步接受了妻子的兄弟雅克布(英語:JakobSalomonBartholdy)的建議更改他的姓氏。

雅克布在繼承了一筆財產後採用了巴托爾迪這個姓,建議亞伯拉罕也選擇該姓。

正如後來寫給費利克斯的信一樣,由於其父摩西·孟德爾頌的名聲,他敦促兒子放棄孟德爾頌的姓,使用巴托爾迪:「基督徒孟德爾頌不應再成為一個猶太孔子了。

[2]」儘管如此,費利克斯仍然使用兩個姓,並且對外他更傾向使用「孟德爾頌」。

亞伯拉罕的孩子們是沒有宗教教育的生活中長大的,他們都於1816年受洗。

亞伯拉罕與萊婭於1822年10月4日在美因河畔法蘭克福的加爾文主義教堂法國歸正教堂受洗。

因此他們與柏林的親戚朋友的宗教信仰相去甚遠。

後來費利克斯與該教堂牧師女兒結婚。

注釋[編輯] ^JewishEncyclopedia,MendelssohnFamily(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HansJoachimMarx(編).HamburgerMendelssohn-Vorträge.Volume1.Reichert.2003:69.ISBN 978-3-7672-1415-6....einenchristlichenMendelssohngibtessowenigwieeinenjüdischenKonfuzius  資料來源[編輯] SebastianHensel,tr.CarlKlingemann『』TheMendelssohnFamily1729–1847』』,4thed.2vols,London1884 規範控制 WorldCatIdentities FAST:1476416 GND:116881011 ISNI:0000000028319022 LCCN:n86032759 MusicBrainz:8dfa1be6-d8ee-41f4-9709-a24dced99f29 NNL:001435218 SNAC:w6pt32sk VIAF:17985063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亚伯拉罕·门德尔松·巴托尔迪&oldid=66498876」 分類:​1776年出生1835年逝世德國加爾文主義者孟德爾頌家族德國慈善家德國猶太人德國銀行家隱藏分類:​含有德語的條目有藍鏈卻未移除內部連結助手模板的頁面包含FAST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GND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ISNI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LCCN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MusicBrainz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NL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SNAC-ID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VIAF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專案 維基共享資源 其他語言 مصرىDeutschEnglishEsperantoFrançaisעברית日本語NorskbokmålPolski 編輯連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