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家庭環境,會製造心理「易受傷者」? - The News ...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心理「易受傷者」之所以會出現,多少是為了因應他所處的生存環境,極力想避開環境中隨著他人而來的危險及威脅;同時又呈現出,他對自身處境的無能為力 ... 集團資訊關於我們集團介紹我們的團隊旗下媒體關鍵評論網everylittled.INSIDE運動視界Cool3c電影神搜未來大人物旗下節目多元服務Ad2Taketla拿票趣關鍵議題研究中心與我們合作內容行銷與廣告業務異業合作加入我們新聞中心台灣社會對女性從政的歧視,表現在男性名嘴批評「黃珊珊不知道什麼是制服店」上2則觀點《茶金》「四萬換一元」爭議為什麼不能輕輕放下?因為這不是史觀差異,而是徹頭徹尾的造假2則觀點瑞典「超級星期三」:史上第一位女首相上午當選、下午就辭職,極右派崛起造成政治僵局1則觀點知識藍的「寧漢分裂」:朱立倫有多需要傅崐萁,馬英九就有多生氣1則觀點【2021金馬獎前哨戰】《美國女孩》連收兩項大獎,導演阮鳳儀:「拍攝過程心中一直有觀眾」1則觀點《幽靈公主》:從野豬之死開始,尋找森林和城市共存之法?1則觀點世界第一美食「仁當」:印尼五大國菜之一,還曾在《廚神當道》因「是否酥脆」引起國際熱議2則觀點土耳其里拉已暴跌超過30%,艾爾多安堅持「降息抗通膨」,反常識的貨幣政策是否造成災難?1則觀點拾回散落的百年記憶:檔案修護「化腐朽為神奇」,再現鐵道記憶風華2則觀點白羅斯與波蘭邊境的難民「灰帶衝突」如何落幕?北約或許是唯一解方1則觀點2018/12/25,生活PhotoCredit:jarmoluk@PixabayCC0 精選書摘TNL精選書籍,讓你站上文字巨人的肩膀,遠眺世界。

看更多此作者文章...訂閱作者收藏本文文:蘇絢慧「內傷」讓人努力想避開危險,獲得生存一個人有「內傷」,就像身體一直處在失溫狀態,並且缺少營養素。

要是「內傷」多了,又怎麼可能不扭曲,健康地成長茁壯呢?內在必然會有許多因著早年經歷不安全感和情感創傷,而對這個世界與人際關係產生的恐懼不安、敏感,以及許多疑慮。

對於自己,更會因為內化了早年主要照顧者的對待方式和教養態度,而用同樣的方法來對付自己。

所以,羞辱、批評、指責、打擊,便會是個體內在經常發生的狀態,這也是內在情緒傷害不斷出現的來源。

家庭教養的塑造,就像是一個人生命建造的地基。

地基建立時,若是產生許多不穩定情況(家庭忽視、暴力、虐待、精神耗弱、剝奪),造成地基鋼架不穩和不足,甚至是空洞易脆,那麼這生命的建造過程中,就會隱藏很大的危機,所建築的層樓就可能成危樓,時時刻刻處在危險中。

當生命個體越是努力想往上加蓋生命成就,其內在的空虛基地(心理素質虛弱),就越可能承載不住重量壓力,而斷裂而崩毀。

至於家庭教養的塑造,更會影響的是接下來要討論的:個人生存的人際因應模式。

既然家庭有家庭的要求(不論是潛規則或是明訂的家庭規矩),也有它所提供的生活環境,那麼,一同生活在這個家庭的成員,就必須各自發展出一套所謂的「生存之道」,來因應家庭成員們彼此給出的生存挑戰和難題,就像是面對生存遊戲或飢餓遊戲。

於是,心理「易受傷者」之所以會出現,多少是為了因應他所處的生存環境,極力想避開環境中隨著他人而來的危險及威脅;同時又呈現出,他對自身處境的無能為力與無助,只能愣住或用忍受來反應。

那麼,什麼樣的生存環境(家庭及社區),會製造「易受傷者」呢? 無疑的,是那些虐待的、暴力的、精神威脅的、高壓控制的,或是忽視的、漠不關心的,還有過度保護與剝奪能力的家庭及社區環境。

不僅缺乏情理教育、缺乏溝通及互動,並在過於權威高壓、忽視遺棄,或過度保護的管教下,不允許個體擁有探索自我的機會,也不給予適當及彈性的自我發展,這些都是不利身心健康成長的阻力。

因此,心理「易受傷者」為了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活下來,便讓自己處於高度依賴狀態,認定了必須透過剝奪自己的能力和個體性、抗拒自我的成長及發展,才能被所處的家庭環境成員所接受,不至於遭棄養或被排除。

比如,在一個多手足的競爭家庭中,排行老大的姊姊,必須透過很乖巧懂事、能立即幫忙父母、具備能力照顧及管教弟妹,好獲得「活在這個家」的資格;而這個家庭的唯一兒子,必須透過「不要有自我的主張和意見」,讓自己變得無能和依賴,好獲得母親永不離開的關注,並討她歡心。

一旦求得生存及獲取資源的生存模式,被個體設定下來了,成為自動化的運作系統,就會因著失去自我成長的空間,無法適切地隨著生命年齡成長而有所轉化、有所學習,那麼固著化的模式,就容易成為接下來因應不同生命階段、生活問題、人生挑戰時的障礙及妨礙,無法因時因地、因關係不同、因角色不同、因目標不同⋯⋯而產生適當且彈性的發展。

也就因此,成為一名心理「易受傷者」。

心理「易受傷者」,有著易受傷的情緒循環模式心理「易受傷者」,也可說是「情感脆弱」者,會出現反覆受傷的現象。

就算他們在所處生存環境中容易感到受傷,但他們仍會持續待在這個循環中,很難真的終止這種被傷害或惡待的關係,也很難離開長期讓他們感到受傷的環境。

這不僅是因為他們發展了一種生存方式——習得無助感(學習來的無助感),使自己處於受傷情境,卻毫無能力去行動及解決;同時,他們的易受傷感與受挫的沮喪情緒,會漸漸形成自動化的內在反應模式,毫不遲疑地自動開啟,形成易受傷情緒的循環。

或許是他人一個不認同的眼神,或是他人的一個拒絕、一個不同看法,與一個不佳的口氣,都會讓他即刻啟動「受傷」的恐慌感及挫折感,也會讓他深陷在被拒絕及被排除的不安情緒霧霾中,難以清明。

當然,這種無助感與挫折感的心理受傷反應,並不一定會以情緒低落和沮喪呈現,為了掩藏內在所經歷的脆弱感,不讓人有機可乘地加以攻擊,心理「易受傷者」也會興起防衛心,以憤怒的指責與怪罪攻擊環境,控訴自己所遭遇的傷害。

只是,這樣的憤怒攻擊並沒有實質效益,是無功能性的,並不能真的處理問題,也不能解決實際情況,受傷者反而徒然淪陷在狂怒發洩和失控咆哮中,並再度面臨下一波被壓制及被責備的處境。

也有些「易受傷者」以「情感封裝」的反應,來掩飾內在、保護自我。

可能是冷漠,或是無感表現,好讓外在環境看不出他內心的受傷及易脆弱反應。

心理「易受傷者」的生存模式若沒有調整及改變,就很可能會在不同的環境中,製造出相似的關係情境;也就是說,易受傷者所在的環境,可能都會產生或出現「壓迫者」「虐待者」及「加害者」,如此,「易受傷者」的生存模式才能繼續運作、繼續強化自己的無助與恐懼,也強化了他人不真實的威力和影響力。

我們的心當然會有受傷的可能,舉凡失落及悲傷的發生,或是遭受拒絕或挫折時。

但若你內在有足夠的力量及有效的心理功能,那麼內心受傷時,你也會試著發揮能力照護自己,讓受內傷的自己減少再受傷與惡化的可能,並且協助自己安穩內在狀態,試著健康起來、康復起來。

可是,若屬於心理「易受傷者」,則容易沉浸在自憐和怪罪的漩渦裡。

不停反覆指責他人負心與傷害的同時,真正重複和反芻的,其實是自己受傷的情節,與無辜、無助的情緒感受。

這麼一來,很有可能以偏頗及固著的二分法區隔這個世界,簡易地分別出善與惡、對與錯,及好人與壞人的對立位置。

如此極端又簡易地畫分人我關係之間的標籤,對於成人世界裡的關係互動與溝通、交流與合作來說,是極為不利的,可說是因為內在心理功能方面,缺乏了彈性調整及整合功能,所造成的反覆性人際受挫和情緒傷害。

童年的經驗,是情感內傷模式的來源在我們還很小的時候,並沒有篩選能力去選擇什麼話要接收,什麼話不要接收。

倘若所生活的原生家庭,習以負面責備和批評、威脅及恐嚇,來做為教養的方式,那麼對身為小孩的我們來說,這些負面否定的語言,就會毫不過濾地被我們儲存在大腦裡,成為我們的「我是⋯⋯」,這樣的自我觀感,也就會偏向負面、糟糕和自卑。

特別是,孩子是以感受和感覺來體會世界是什麼樣貌的。

在孩子感受到的環境中,如果大人釋放的表情和姿態,是對孩子的厭煩和拒絕,那麼孩子便會收下這些情緒,用來排斥並厭惡自己;同時,他也會感受到這是個對他不友善,也不喜愛他的世界,對自己的存在感到惶惶不安。

可是,這是偏頗的。

孩子的世界其實很小,就只有他原生家庭裡的成員而已。

儘管這些家庭成員並不等於全世界,但對於一個小小孩來說,家就是他的全世界,父母就是他唯一的至親依靠。

因為這樣,在早年的生活經驗中,如果家庭環境讓孩子感受到威脅、不安全、恐懼和強烈的情緒起伏,孩子單單應付自己內在的情緒壓力就夠不容易了,更難有心力隨著成長過程探索與學習發現自己、認識自己。

所以,從小生活在批評及指責環境中,並因此情緒不安穩的孩子,也會存在自尊不穩定和自我認同混亂的問題。

他不知道如何存在於環境,才是安全的;他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才是被接受的;他也不知道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是不是可以安然存在,會不會一有什麼感覺,就要遭受強烈的批評和責備?這樣的孩子,大部分的氣力都會放在在乎外界的反應和他人的情緒,小心敏感地偵測環境的危險訊號(他人的負面否定訊息);同時也很怕表達、很擔心表現出自己,怕一表現出來,萬一有個閃失或出錯,就會招來強大的災難和強烈的批評。

如此之下,個體對「自己」就更難去探索和發現,於是成了對自己很不了解的人;即使長大後,也不敢接觸自己,更別說深入地認識自己的獨特性、真正認識自己。

不僅沒有自己的觀點和想法、說不清自己的情緒感受,自己和他人的表現若有不同,就會自動認為一定是自己的問題,或是自己有毛病、是怪胎。

相關書摘►《可惡的他人和可憐的自己》:從小「猜」到大,你活在內心的暗黑小劇場嗎?書籍介紹本文摘錄自《可惡的他人和可憐的自己:即時療癒人際關係的痛與情感內傷》,究竟出版*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

作者:蘇絢慧 華人世界最受信賴的心理教練、傷痛療癒諮商專家蘇絢慧最新力作! 為什麼受傷的感覺總揮之不去?因為你從沒學會關照與調節自己的情緒,更不懂得即時照護那些心靈的傷!你要自己無害與善良,卻常常感覺很受傷?別再把世界歸類成「可惡的他人」與「可憐的自己」,只要了解10種人際關係造成的傷與痛,改變你的內在系統,就能告別這個容易受傷的你!人生不可能不受傷。

不僅「身體」有受傷的可能,心靈亦是。

若自己的修復力及照護能力不夠,又反覆打擊自己,便會雪上加霜地讓心理傷害越演越烈,一發不可收拾。

本書解析我們最常因為人際關係受到的內傷與痛楚,引導你正確照護內心的情緒傷痛,調節及釋放你的痛苦,並避免進入負向循環中。

同時,也提醒你避免沿用舊有的習慣模式,讓自己反覆受傷,迷失了人生方向。

書中並詳細提供8大自救行動,讓你的生活縱使仍會有壞感覺,卻可以活得自由自在!面對讓人反覆陷入的情感內傷模式,你可以這麼做──害怕遭到排斥或拒絕,困在情緒操縱的控制與支配中 建立「人我界線」的觀念,確保自己的原則和立場。

寫下「人際宣言」,明確了解自己能接受的範圍。

放棄等待別人拯救。

要成為怎樣的人,由自己成全。

罪惡感氾濫,千錯萬錯都是我的錯 了解否定和貶抑並非苦口良藥,而是徹底的毒藥,必須拒絕。

離開受害者的位置、學習信任自己的確夠好。

透過覺察與練習,用面對現實代替自我歸咎。

總是自我批評與否定,對外界的負面評價照單全收 練習穩定自尊,將外界的反饋視為中立的意見表達。

將人與事分開,不以結果做為評斷自我價值的準則。

肯定自己在過程中的付出的貢獻,了解自己和他人一樣平等。

PhotoCredit:究竟出版責任編輯:翁世航核稿編輯:丁肇九 最新發展:《可惡的他人和可憐的自己》:從小「猜」到大,你活在內心的暗黑小劇場嗎?2年前Tags:可惡的他人和可憐的自己人際關係蘇絢慧諮商心理師情感內傷習得無助感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