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膜性腸炎 - A+醫學百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偽膜性腸炎是主要發生於結腸的急性粘膜壞死性炎症,並覆有偽膜。

此病常見於應用抗生素治療之後,故為醫源性併發症。

本病發病年齡多在50~59歲,女性 ... 偽膜性腸炎 跳轉到:導航, 搜索 A+醫學百科>>疾病百科>>炎症>>偽膜性腸炎 偽膜性腸炎   目錄 1疾病概述 2疾病分類 3疾病描述 4症状體征 5診斷檢查 6治療方案 7診斷 8中醫診斷 9中醫治療 疾病概述 偽膜性腸炎是主要發生於結腸的急性粘膜壞死性炎症,並覆有偽膜。

此病常見於應用抗生素治療之後,故為醫源性併發症。

本病發病年齡多在50~59歲,女性稍多於男性。

起病大多急驟,病情輕者僅有輕度腹瀉,重者可呈暴髮型,病情進展迅速。

病情嚴重者可以致死。

近年研究證實,偽膜性腸炎患者糞中分離出的難辨梭狀芽孢桿菌,能產生具細胞毒作用的毒素和腸毒作用的毒素,其中前者是偽膜性腸炎的重要致病因素。

這些毒素均可使倉鼠發生致死性回盲腸炎。

毒素可造成局部腸粘膜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致使組織缺血壞死,並刺激粘液分泌,與炎性細胞等形成偽膜。

在健康人群的糞便中,難辨梭狀芽孢桿菌陽性率5%,住院病人攜帶率約13%,無症状的克隆病患者約8%,在50%新生兒及15%~40%的嬰兒糞中,雖可分離出此菌,甚至可有毒素產生,但並無致病作用。

廣譜抗生素應用之後,特別是林可黴素、氯林可黴素、氨基苄青黴素、羥氨苄青黴素等的應用,抑制了腸道內的正常菌群,使難辨梭狀芽孢桿菌得以迅速繁殖併產生毒素而致病。

本病還可發生於抗病能力和免疫能力極度低下,或因病情需要而接受抗生素治療的患者。

如各種大手術後,特別是胃腸道癌腫手術後,以及其他有嚴重疾病如腸惡性腫瘤、尿毒症、糖尿病、心力衰竭、敗血症等患者,因機體的內環境發生變化,腸道菌群失調,有利於難辨梭狀芽孢桿菌繁殖而致病。

   疾病分類 普通外科   疾病描述 偽膜性腸炎是主要發生於結腸的急性粘膜壞死性炎症,並覆有偽膜。

此病常見於應用抗生素治療之後,故為醫源性併發症。

   症状體征 發熱、腹痛、噁心、腹脹、大量腹瀉,腹瀉物呈綠色海水樣或黃色蛋花樣稀便,脫落的偽膜;腹瀉後腹脹減輕、脈搏增快、血壓下降、呼吸急促、脫水徵象、精神錯亂、腹部壓痛、腹肌緊張、腸脹氣及腸鳴音減弱。

   診斷檢查 1.病史 詳詢有無大手術史及較長時間應用廣譜抗生素史;有無休克、心力衰竭、尿毒症、結腸梗阻等病吏;有無發熱;有無腹痛、噁心、腹脹;有無大量腹瀉,腹瀉物是否呈綠色海水樣或黃色蛋花樣稀便,有無脫落的偽膜;腹瀉後腹脹是否減輕。

2.體檢 注意全身情況變化,有無脈搏增快、血壓下降、呼吸急促等休克表現,有無脫水徵象;有無精神錯亂等中毒變化;有無腹部壓痛、腹肌緊張、腸脹氣及腸鳴音減弱。

3.化驗 糞便塗片檢查,是否發現球/桿菌比例增高(即革蘭陽性球菌大量增多,而陰性桿菌減少)。

必要時可作糞便雙酶梭狀芽胞桿菌抗毒素中和法測定,以檢查有無難辨梭狀芽胞桿菌毒素存在。

4.輔助檢查 (1)X線檢查:可見腸管脹氣和液平。

(2)纖維結腸鏡檢查:可見粘膜發紅、水腫,表面有斑塊或已融合成的偽膜。

   治療方案 (一)防治 1.合理使用抗生素,杜絕濫用。

2.確定本病後,應立即調整抗生素,改用針對難辨梭狀芽胞桿菌有效的抗生素,以萬古黴素、甲硝唑最為有效。

萬古黴素口服不吸收,腸道濃度高,有報導靜脈使用無效。

3.口服消膽胺,發揮離子交換作用,與梭狀芽胞桿菌毒素結合排出體外。

4.口服培菲康2~3粒,2/d,或用正常人大便與等滲鹽水混懸液保留灌腸,恢復腸道正常菌群。

5.擴容抗休克,維持水電解質和酸鹼平衡。

加強營養支持,必要時應用TPN。

6.並發中毒性結腸擴張者,必要時作橫結腸造口術,減除腸內張力。

(二)護理 1.同普外科常規護理。

2.注意觀察脈搏、血壓、呼吸、體溫等生命體征變化。

3.注意觀察大便次數和質量變化。

4.準確記錄出入量。

   診斷 根據用藥史,即在使用抗生素期間或停用抗生素後短期內,特別是在應用林可黴素、氯林可黴素後,突然出現無細胞的粘液腹瀉;或腹部手術後病情反而惡化,並出現腹瀉,應想到本病。

結合實驗室檢查及內鏡檢查及X線檢查即可確診。

本病血液檢查可見白細胞增多,多在10×109/L~20×109/L以上,甚至高達40×109/L或更高,以中性粒細胞增多為主。

有低白蛋白血症、電解質失常或酸鹼平衡失調,糞常規檢查無特異性改變,僅有白細胞,肉眼血便少見。

糞便細菌特殊條件下培養,多數病例可發現有難辨梭狀芽孢桿菌生長,糞內細胞毒素檢測有確診價值。

將患者糞的濾液稀釋不同的倍數,置組織培養液中,觀察細胞毒作用,1∶100以上有診斷意義。

污泥梭狀芽孢桿菌抗毒素中和試驗常陽性。

用乙狀結腸鏡或纖維結腸鏡檢查,肉眼和活體顯微鏡下,可發現本病的特殊病理變化。

X線腹部平片顯示腸麻痹或腸擴張,鋇灌腸造影示腸壁增厚、水腫、結腸袋消失,但都缺乏特異性,故診斷價值不大。

空氣鋇劑對比灌腸檢查可提高診斷價值,但有腸穿孔的危險,應慎用。

本病應與潰瘍性結腸炎、結腸Crohn病、缺血性腸炎以及愛滋病結腸炎等相鑒別。

   中醫診斷 (1)濕熱下迫: 證候:腹痛即瀉,瀉下急迫,糞便黃褐而臭,肛門灼熱,心煩口乾,小便短赤,或兼發熱惡風,舌苔黃膩,脈滑數。

證候分析:濕熱傷及脾胃,致使傳化失常,形成泄瀉。

濕熱下迫大腸,故腹痛即瀉,瀉下急迫,熱在腸中,故糞色黃褐而臭,肛門灼熱。

心煩口乾,小便短赤,苔黃膩,脈滑數皆濕熱內盛之徵。

若夾有身熱表證,則見發熱惡風。

(2)脾虛濕盛: 證候:面色晄白,神疲懶言,短氣乏力,食少納呆,口渴不思飲,面浮肢腫,腹脹便稀,舌淡胖,苔薄白,脈沉緩。

證候分析:脾虛水谷精微無以運化則面色晄白,脾虛陽氣不足則神疲懶言,短氣乏力,食少納呆。

脾虛濕邪停滯故見口渴不思飲,面浮肢腫,腹脹便稀。

舌淡胖、脈沉緩均為脾虛之象。

   中醫治療 (1)濕熱下迫: 治法:清熱利濕解肌。

方藥:葛根芩連東加味。

方中葛根解肌清熱,黃芩、黃連清熱燥濕,甘草調和諸藥。

可加銀花、木通、車前子等,幫助清熱祛濕,使表裡雙解,濕熱分消,泄瀉得止。

若濕邪偏重,胃脘痞悶,,渴不欲飲,苔膩,宜酌加藿香、佩蘭、厚朴。

若熱邪偏重,發熱,口渴喜冷飲,苔黃厚,可選添連翹、梔子、馬齒莧。

若伴有噁心嘔吐,可加竹茹、陳皮、半夏。

(2)脾虛濕盛: 方藥:參苓白朮東加味。

方中人蔘、茯苓、白朮、甘草甘溫益氣,健脾養胃;山藥、扁豆、蓮肉補脾;砂仁和胃理氣;薏米理脾滲濕;桔梗載藥上行,宣肺利氣,借肺之布精而養全身。

各藥合用,補其虛,除其濕,行其滯,調其氣,兩和脾胃,則諸症自除。

若濕重舌苔厚膩者,加藿香,厚朴、半夏以燥濕化濁;大便溏稀加肉桂、肉豆蔻以補火燠土。

炎症 炎症原因 感染 細菌 病毒 立克次體 支原體 真菌 螺旋體 寄生蟲 物理因素 高溫 低溫 放射性物質 紫外線 機械性損傷 化學因素 外界(強酸·強鹼·松節油·芥子氣等) 體內(代謝產物,如尿素) 免疫反應 I型變態反應 II型變態反應 III型變態反應 IV型變態反應 自身免疫性疾病 炎症分類 按時間周期 急性炎症 慢性炎症 按組織變化 變質性炎症 滲出性炎症(漿液性炎·纖維素性炎·化膿性炎·出血性炎·壞死性炎症·卡他性炎) 增生性炎症 特異性炎症(結核·梅毒·麻風·淋巴肉芽腫等) 常見炎症 皮炎 腦炎 角膜炎 結膜炎 中耳炎 鼻炎 牙齦炎 咽炎 扁桃體炎 氣管炎 心肌炎 肺炎 胃炎 肝炎 腸炎 結腸炎 闌尾炎 痢疾 前列腺炎 腎炎 子宮內膜炎 宮頸炎 盆腔炎 尿道炎 甲溝炎 關節炎 消炎 消炎藥 非甾體類藥物 阿司匹林·對乙醯氨基酚·雙氯芬酸·消炎痛(吲哚美辛)·布洛芬·芬布芬等 甾體類藥物 腎上腺皮質激素類藥物,即糖皮質激素 抗生素 青黴素類(如青黴素G、青黴素V、阿莫西林、哌拉西林、氨苄西林等) 頭孢菌素類(如頭孢氨苄、頭孢拉定、頭孢呋辛、頭孢曲松、頭孢他啶等) 大環內酯類(如紅霉素、羅紅霉素、阿齊黴素、乙醯螺旋黴素等) 氨基糖苷類(如鏈黴素、慶大黴素、阿米卡星等) 四環素類(如四環素、土霉素、強力黴素等) 氯黴素類(如氯黴素) 喹諾酮類(如諾氟沙星、環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等) 磺胺類(如復方新諾明) 對症用藥 扁桃體炎 肝炎 過敏性鼻炎 急慢性胃炎 肺炎 風疹 闌尾炎 痢疾 潰瘍性結腸炎 陰道炎局部用藥 黴菌性陰道炎 尿道炎 氣管炎 腎炎 病毒性心肌炎 多發性神經炎 膽囊炎 胰腺炎 腎盂腎炎 胃炎 咽喉炎 其它抗菌消炎類 出自A+醫學百科「偽膜性腸炎」條目http://cht.a-hospital.com/w/%E4%BC%AA%E8%86%9C%E6%80%A7%E8%82%A0%E7%82%8E轉載請保留此連結 關於「偽膜性腸炎」的留言: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1個分類:疾病 個人工具 登入/建立新賬號 名字空間 頁面 討論 檢視 閱讀 简体中文 編輯修改 修訂歷史 動作 搜索   導航 首頁 大醫精誠 人體穴位圖 中藥圖典 醫學電子書 藥品百科 中醫百科 疾病診斷 急救常識 疾病查詢 中藥百科 中醫方劑大全 怎樣看化驗單 醫事漫談 醫學下載 醫學視頻 功能菜單 志願者招募中 關於廣告 網站事務 最近更改 工具箱 鏈入頁面 鏈出更改 所有特殊頁面 可列印版 此頁由A+醫學百科用戶行医於2012年6月26日(星期二)16:44的最後更改。

本站內容由網友添加和整理,僅供學習和參考。

站內信息不一定準確、全面或最新。

網站內容不應成為診斷或治療疾病的最終依據。

A+醫學百科提醒網友,如有身體不適,請及時就醫。

本站的全部文本內容在知識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3.0協議之條款下提供。

隱私政策 關於A+醫學百科 免責聲明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