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恐龍專家吐槽《侏羅紀世界》 - BBC 英伦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我們可以看到一些新的動物,比如吃鯊魚的滄龍——其實這並不是一頭恐龍,而是一種滅絕了的水生蜥蜴——但我們不了解他們,也不清楚在第一部電影上映後 ... 著名恐龍專家吐槽《侏羅紀世界》2015年6月24日圖像來源,BBCWorldService圖像加註文字,《侏羅紀世界》中,一頭滄龍吞噬下一條鯊魚(圖片來源:Universal)「顧客們希望它們更大、吼叫得更響亮、有更多尖牙。

」《侏羅紀世界》裏主題公園的老闆如是說,在這裏,遊客們可以近距離地接觸一些曾在地球上行走過的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動物。

這部電影體現這條凖則,囊括了數不勝數的駭人恐龍,以及侏羅紀和白堊紀中的其它海洋動物和會飛行的爬行動物。

這是另一個侏羅紀公園,將最初的侏羅紀公園帶向了它既合乎邏輯又偏激極端的結果:一座功能完備的主題公園,裏面的動物都是轉基因的,這樣做不只是為了把它們從被遺忘的滅絕中帶回來,也是為了滿足要求苛刻的公眾,通過在恐龍原型上進行增補和定制,從而使它們具有更強的刺激性。

然而,正如我們所預料的那樣,事情開始有些不對勁了,和大家所熟悉的電影史上一些最邪惡的怪獸一樣,這些恐龍多少有些蔑視它們的人類創造者。

原先的《侏羅紀公園》電影的新穎性高度依賴於其故事背後的自然科學:人類(虛構地)發現了恐龍的DNA,並利用克隆技術來復活恐龍,同時正在進行的古生物學革命發現了恐龍是鳥類的直系祖先——而且還是既強悍有力又具有行為複雜性的動物,這與1950年代B級片中行動遲緩、類似蜥蜴的怪物相去甚遠。

《侏羅紀公園》引發了公眾對古生物學的關注,激起了博物館的參觀熱潮,而且作為科學傳播的媒介,《侏羅紀公園》向全球廣大觀眾展現了恐龍的新造型,將最前沿的科學嵌入到公眾的想像中。

斷章取義糊弄應付然而,在《侏羅紀世界》中,科學卻退居次席。

我們可以看到一些新的動物,比如吃鯊魚的滄龍——其實這並不是一頭恐龍,而是一種滅絕了的水生蜥蜴——但我們不了解他們,也不清楚在第一部電影上映後超過20年的時間裏恐龍科學取得了怎樣的進展。

片中一個角色一度感嘆:「侏羅紀世界中沒有什麼是天然的!」而這一措詞也使電影製作人不再需要試圖讓他們的恐龍象活體動物一樣生存。

畢竟,這些恐龍是根據深度稀釋的DNA片段設計得到的,而且這些片段還與其他動物的DNA片段混合改變過——由此,即使侏羅紀世界的遺傳學家想要盡可能地做到凖確無誤,但可以說,他們創造的動物並非真正的恐龍。

這種似是而非的推論使得主題公園的科學家得以創造出他們新寵兒的自由——具有毀滅性殺傷力的暴虐霸王龍,擁有令人嘆為觀止的50英尺(15米)的身長,同時混合了霸王龍、迅猛龍、樹蛙和墨魚的基因。

它擁有超乎尋常的強大能力,能夠迷惑熱感應攝像機,改變身體顏色,而且非常聰明,懂得用爪子挖出自己皮膚裏的跟蹤設備。

這可能是一種機智的影視表現手法,使故事充滿懸念,但從一位古生物學家的角度來看,這種根據人為需求定制所有恐龍的念頭令人大失所望:自《侏羅紀公園》誕生以來,有眾多的科學發現刺激了恐龍科學的迅速發展,這部電影本可以試著展現這其中至少一部分的激動人心的新發現,但它卻錯失良機。

也許最明顯的缺失要數羽毛了。

1990年代中期,在中國發現的壯觀的恐龍化石有力地證實了許多恐龍不僅僅是鳥的祖先,而且還擁有鳥類最顯著的特徵——羽毛。

現在我們知道,羽毛是大多數肉食性恐龍的特徵。

早在鳥兒振翅直擊長空前很久,恐龍就已經用羽毛來求偶炫耀、保溫隔熱。

如今,絕大多數科普讀物、紀錄片以及其它最近上映的電影已經開始為它們的肉食性恐龍描繪上了布滿羽毛的表皮:那為什麼《侏羅紀世界》不這樣做呢?承認恐龍生物學上的這一根本性轉變,成功本就唾手可得,但近在咫尺的成功卻因為「鱗片更嚇人」而被放逐——雖然我個人認為,迅猛龍不管長不長羽毛,都會迅速地將我開膛剖肚。

實際上,電影中許多其它對恐龍的刻畫的科學凖確性還不如早期的影視作品,例如,壓低尾巴的劍龍(它的尾巴應該更加水平),以及急速飛馳的像三角龍的四足恐龍(這類動物天生不具備快速跑步的能力)。

錯失良機我並不贊同訓練迅猛龍的主意。

這些迅猛龍——像在原先的電影裏一樣——足足有真實存在的迅猛龍的兩倍大小。

儘管它是爬行動物中的智力佼佼者,但當你用剛毅的目光注視這位滿口剃刀般牙齒、長著巨型爪子、身手敏捷、擅長團隊作戰、兼具與鴕鳥同一水平的智計和學習能力的捕食者的同時,作為款待,扔給它一隻奇怪的死老鼠,那你多半會有個悲慘下場。

至於數個不幸的遊客被飛翔的翼龍擄去這件事,則是違背了一些基礎物理學的原理:即便是一條超大號的、胸肌與火雞的胸肌一樣大的雙型齒翼龍也似乎不大可能帶得動一個中等身材的人,尤其那人如果還正在幾家高檔餐廳中享受假期。

而更為隱晦的是,除了不勝枚舉的古生物學錯誤外,整部電影含沙射影地透露出一種不容樂觀的反科學的意味。

主要角色都不是科學家,而僅有的幾位在片中露臉的科學家都是道德淪喪的反派,為實現公司和軍隊的邪惡利益而賣命。

在現實中,科學界的主要動力來源於發現的喜悅,以及拓展我們對周邊世界的了解所帶來的快樂。

然而,《侏羅紀世界》僅僅聚焦於消極面:當科學變壞的時候事情會變成什麼樣。

是的,我知道它是一部電影,但是一些正面的角色塑造將是大有裨益的,特別是在這樣一個歷史時期,我們的許多重大社會挑戰——氣候變化、糧食短缺——都需要新的科學家來回應解決。

儘管有一些令科學家感到非常尷尬的瞬間,但是我不得不承認我很喜歡《侏羅紀世界》:這是一部頗有趣味、節奏控制得當的驚險動作片,裏面有一些大惡棍,還有許多把我從座位上嚇得跳起來的場景,還有超讚的影片套路。

然而,可惜的是,你學不到任何關於恐龍的新知識。

本質上,這是怪獸電影的經典之作,僅此而已——只是,其中某些怪獸是基於一些曾在地球上生存居住過的動物的形像創造出來的,但這些形像在今天看來已經有點略顯過時了。

欲閱讀 英文原文,請訪問 BBCCulture網站。

(責編:友義)更多相關內容王室愛情如何改變文化2015年6月23日色情作品正以怎樣的方式改變社會?2015年6月22日是什麼造就完美婚紗?2015年6月19日清涼邂逅:泳裝進化簡史2015年6月16日難得一睹「芳容」的七件藝術傑作2015年6月15日偽作大師的秘密2015年6月10日頭條內容BBC英倫網停止更新公告2021年6月30日英國史話:「用磚頭封死的窗戶」和光線空氣都要錢的那段往事2021年6月29日加工食品的誕生、流行以及健康爭議2021年6月28日特別推薦一款用法嚴謹的電腦「保護神」和台灣科技界的幸運符文化2021年4月20日同時擁有多個伴侶的非單一配偶制會更好嗎?2021年4月22日物理學如何證明上帝的存在2021年4月26日統治英國的伊頓公學2021年5月4日比特幣會是海外移民向家鄉匯款的最佳選項嗎?2021年6月16日雲南大象北上:讓科學家們感到困惑的野象群千里跋涉2021年6月24日丹麥足球員在比賽中倒下心臟驟停的原因是什麼2021年6月18日「加班邪教」為何有如此眾多信徒2021年5月24日營養與健康:為什麼應該多吃各種籽實類食品2021年6月18日熱讀1地震災後「隱形創傷」也需要心理救援最近更新:2017年10月13日2如何才能變得更有智慧?最近更新:2017年2月8日3男人長鬍鬚的真正原因最近更新:2016年5月2日4人工智能未來可能會摧毀人類的真正原因最近更新:2019年10月31日5圖輯:敘利亞帕爾米拉古城今昔對比最近更新:2016年4月21日6上夜班損害哪些人的身心健康?最近更新:2016年3月23日7夏天到戶外辦公室的季節也到了最近更新:2017年6月14日8死亡真相:人死後身體的變化最近更新:2015年6月2日9冷血殺手:揭開精神病態先天與後天的真相最近更新:2020年3月15日10教育偏見:一種細微而不易察覺的歧視最近更新:2018年1月10日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