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聖嬰現象-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反聖嬰現象(西班牙語:La Niña),又稱拉尼娜現象,是一種和聖嬰現象相反的現象,即「東太平洋降溫階段」;因此用西班牙語中與聖嬰現象「厄爾尼諾」(El Niño)相對應 ... 反聖嬰現象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17年11月14日)維基百科所有的內容都應該可供查證。

請協助補充可靠來源以改善這篇條目。

無法查證的內容可能會因為異議提出而移除。

2007年11月顯示拉尼娜條件下海平面溫度異常 反聖嬰現象(西班牙語:LaNiña),又稱拉尼娜現象,是一種和聖嬰現象相反的現象,即「東太平洋降溫階段」;因此用西班牙語中與聖嬰現象「厄爾尼諾」(ElNiño)相對應的陰性名詞拉尼娜(LaNiña)來代表。

厄爾尼諾是「男孩」的意思(定冠詞專指的男孩,意思是幼年的耶穌,即「聖嬰」),而拉尼娜是「聖女」(女孩)的意思。

目次 1成因 2發生 3影響 4預測方法 5參看 6參考文獻 7外部連結 成因[編輯] 沃爾克環流造成反聖嬰現象示意圖 與聖嬰現象的太平洋中東部海水溫度變暖相反,反聖嬰現象是太平洋中東部海水異常變冷的情況。

東南信風將表面被太陽曬熱的海水吹向太平洋西部,令西部海平面較東部增高將近60公分,西部海水溫度增高,氣壓下降,潮濕空氣積累形成颱風和熱帶風暴,東部底層較冷的海水上翻,導致東太平洋海水變冷。

太平洋上空的大氣環流叫做沃克環流,當沃克環流變弱時,海水吹不到西部,太平洋東部海水變暖,就是聖嬰現象;但當沃克環流變得異常強烈,就產生反聖嬰現象。

一般反聖嬰現象會隨著聖嬰現象而來,出現聖嬰現象的第二年,都會出現反聖嬰現象,有時反聖嬰現象會持續兩、三年。

自1949年有記錄以來,1949年-1951年[來源請求]、1954年-1956年[來源請求]、1964年-1965年、1970年-1971年、1973年中-1976年、1984年底-1985年、1988年-1989年、1992年中-1993年初、1995年底-1996年初、1998年底-2000年初、2007年中-2008年、2010年中-2012年、2013年-2014年初、2017年底-2018年初、2020年底-2021年初都發生了反聖嬰現象,令太平洋東部至中部的海水溫度比正常低於1至2℃。

當中1964年-1965年及1998年底-2000年初、2007年中-2008年為強拉尼娜,1988年-1989年、1995年-1996年、2010年中-2012年及2020年底-2021年初為中等拉尼娜,1992年中-1993年初、2013年-2014年初和2017年底-2018年初為弱拉尼娜。

有科學家認為,由於全球暖化,反聖嬰現象有減弱的趨勢。

因全球暖化造成北極冰川融化,冰冷淡水流近大海進而造成反聖嬰現象,造成近幾年(2009年至2011年)冬天暴風雪頻繁。

發生[編輯] 從1900年到2022年之間的反聖嬰現象 影響[編輯] 反聖嬰現象會造成全球氣候的異常。

影響包含:使美國西南部和南美洲西岸變得異常乾燥,並使澳洲、印尼、馬來西亞和菲律賓等東南亞地區有異常多的降雨量,以及使非洲西岸及東南岸、臺灣、日本和朝鮮半島異常寒冷。

在西北太平洋區,熱帶氣旋影響的區域會比正常偏南和偏西。

此外,副熱帶高壓會較正常偏強,令熱帶氣旋以西至西北偏西移動,菲律賓及南海會有較多熱帶氣旋出現。

有趣的是,反聖嬰現象一旦出現,在北大西洋的颶風也會異常活躍。

例如:2005年大西洋颶風季就出現罕見四個最高強度的五級颶風,依序分別是:颶風艾蜜莉、颶風卡崔娜、颶風瑞塔、颶風葳瑪,還有較早時期1998年大西洋颶風季的颶風米契並且造成北美洲和中美洲人員慘重傷亡和房屋財產損失。

其中,颶風葳瑪更是有記錄以來其中一個最強的北大西洋颶風。

2007年大西洋颶風季又出現兩個一樣最高強度的五級颶風分別是:颶風狄恩和颶風菲力士,2017年大西洋颶風季也是不遑多讓出現兩個最高強度的五級颶風颶風厄瑪和颶風瑪莉亞。

另外,反聖嬰現象有時也會反促成西北太平洋颱風數目偏少,但威力超強特殊情形發生。

例如:1998年太平洋颱風季的颱風瑞伯、2010年太平洋颱風季的颱風梅姬以及2020年太平洋颱風季的颱風天鵝,但少數如同1992年太平洋颱風季的蓋伊和2013年太平洋颱風季的颱風海燕是颱風生成數量較多但非聖嬰現象時期的特例;2016年太平洋颱風季情形較為罕見反而生成五個最高等級五級颱風依序分別是:颱風尼伯特、颱風莫蘭蒂、颱風芙蓉、颱風海馬和颱風納坦。

預測方法[編輯] 1876年-2004年SOI指數 測量太平洋大溪地島和澳大利亞達爾文之間每月氣壓差別的漲落情況,稱作「南方濤動指數」或「南方振盪指數」(SOI),紅色線代表月漲落情況,藍色代表年度平均漲落情況。

如果是負值高峰表示太平洋信風強度減弱,太平洋中部和東部變暖,澳大利亞北部降雨減少,發生聖嬰現象。

正值高峰則表示信風增強,澳大利亞北部海域溫度增高,降雨較多,發生反聖嬰現象。

參看[編輯] 聖嬰-南方振盪現象 2008年中國雪災 全球暖化 參考文獻[編輯] 外部連結[編輯] 新聞專題:聖嬰現象與反聖嬰現象(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2010年強烈拉尼娜事件討論帖-氣象討論-天文地理討論-香港討論區 閱論編氣候振盪行星米蘭科維奇循環·晝夜週期(英語:Diurnalcycle)·季節·軌道驅動(英語:Orbitalforcing)極地北極振盪·北極偶極異常(英語:Arcticdipoleanomaly)·南極振盪·南極繞極波(英語:AntarcticCircumpolarWave)海洋大西洋赤道模式(英語:AtlanticEquatorialmode)·大西洋數十年規模振盪(英語:Atlanticmultidecadaloscillation)·赤道印度洋振盪(英語:MonsoonofIndiansubcontinent#EquatorialIndianOceanOscillation)·聖嬰-南方振盪現象(聖嬰現象-反聖嬰現象)·印度洋偶極·北大西洋振盪(英語:NorthAtlanticoscillation)·北太平洋振盪(英語:NorthPacificOscillation)·太平洋十年振盪大氣丹斯伽阿德-厄施格爾週期·馬登-朱利安振盪·准兩年振盪·太平洋-北美洲遙相關模態(英語:Pacific-NorthAmericanteleconnectionpattern)冰河冰河時期·邦德事件·8.2千年事件·5.9千年事件·4.2千年事件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拉尼娜现象&oldid=71298028」 分類:​氣候變化隱藏分類:​使用時間線的頁面自2017年11月缺少來源的條目含有西班牙語的條目有未列明來源語句的條目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專案 維基共享資源 其他語言 AfrikaansالعربيةCatalàČeštinaCymraegDanskDeutschΕλληνικάEnglishEsperantoEspañolEestiEuskaraفارسیFrançaisGalegoहिन्दीBahasaIndonesiaÍslenskaქართული한국어മലയാളംनेपालीNederlandsPolskiPortuguêsRunaSimiRomânăРусскийසිංහලSimpleEnglishSvenskaไทยTagalogTiếngViệt粵語 編輯連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