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未戰爭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臺灣割讓日本後的抗日戰役。

發生於1895年,為農曆乙未年,故稱乙未戰爭,又稱乙未之役。

乙未戰爭有二種界定,一是 ... 乙未戰爭臺灣割讓日本後的抗日戰役。

發生於1895年,為農曆乙未年,故稱乙未戰爭,又稱乙未之役。

乙未戰爭有二種界定,一是1895年3月,日軍挾著擊敗北洋艦隊的餘威,三天內佔領澎湖的戰役;另一是5-11月,臺灣紳民成立「臺灣民主國」,並組織軍隊、鄉勇與日本對抗的戰役。

4月17日馬關條約簽訂後,清廷認為戰爭已經結束,但臺灣因抗日正方興未艾。

日本方面認為仍須以武力的方式接收臺灣,為了戰爭而設的大本營,仍不能裁撤。

1895年5月29日,日軍登陸澳底(今臺北縣(註1)貢寮鄉(註2))。

臺灣民主國總統唐景崧、統領丘逢甲分別離臺內渡。

6月11日,日軍進入臺北城。

6月19日,以近衛師團的「混成支隊」為主力,向桃園、新竹推進,分別遭到北部客家將領吳湯興、徐驤、姜紹祖等強烈抵抗,8月9日,近衛師團以優勢兵力及香山外海艦砲的支援,向新竹、苗栗間的尖筆山發動總攻擊,姜紹祖戰死,日軍隨後占領苗栗縣城;8月,吳湯興、徐驤,與清軍統領吳彭年等,會集重兵於八卦山,鎮守彰化縣城,29日,日軍渡過大肚溪,向八卦山發動總攻擊,此為乙未戰爭中最大規模的會戰,日軍攻佔彰化,吳彭年、吳湯興、徐驤皆在此役陣亡。

在近半年的戰鬥過程中,雙方進行持續三天以上的重大戰役,包括:臺北瑞芳、新竹市、雲林斗六與土庫、嘉義大林。

臺灣義勇軍缺乏守城的重型武器,對於日軍的猛攻難以招架。

多半採取游擊戰,以伏擊方式,造成日軍的傷亡。

日本方面為儘快結束戰事,於10月派軍分別從嘉義布袋、屏東枋寮登陸,配合從臺北南攻的日軍主力,於10月19日三路合圍臺南府城。

大將軍劉永福先行棄守府城內渡。

日軍遂於10月23日進入臺南,乙未戰爭告終。

日軍的攻臺戰役付出不小的代價,禁衛師團司令官北白川宮能久親王逝世,日軍病死、戰死者4千6百餘人。

撰稿者:許毓良最後修訂日期:98年09月24日參考資料:1黃秀政。

1992。

《臺灣割讓與乙未抗日運動》。

臺北:臺灣商務。

2戴維遜(JamesW.Davison)著,蔡啓恒譯。

1972。

《臺灣之過去與現在》。

「臺灣研究叢刊」107。

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3馬士(HoseaBallouMorse)著,張匯文等譯。

2000。

《中華帝國對外關係史(第二卷):1861-1893年屈從時期》(TheinternationalrelationsoftheChineseempire:VolumeII)。

上海:上海書店。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