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wiki(IPA:[ˈwɪ.kiː],,或 [ˈwiː.kiː],)取自夏威夷的Wiki Wiki公車,源自夏威夷語「wiki」,本是「快速」之意。

wiki的中文翻譯有維客、圍紀、快紀、 ... wiki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提示:此條目的主題不是.wiki、Wikia、維基、維基媒體基金會或維基百科。

沃德·坎寧安,wiki技術的發明者。

wiki(i/ˈwɪkiː/)是一種可通過瀏覽器訪問並由用戶協同編輯其內容的網站。

沃德·坎寧安於1995年開發了最初的wiki。

他將wiki定義為「一種允許一群用戶用簡單的描述來創建和連接一組網頁的社會計算系統」[1]。

有些人認爲[2],wiki系統屬於一種人類知識的網路系統,讓人們可以在web的基礎上對wiki文本進行瀏覽、創建和更改,而且這種創建、更改及發佈的成本遠比HTML文本小。

與此同時,wiki系統還支持那些面向社群的協作式寫作,爲協作式寫作提供必要的幫助。

最後wiki的寫作者自然構成一個社群,wiki系統爲這個社群提供簡單的交流工具。

與其它超文本系統相比,wiki有使用簡便且開放的特點,有助於在一個社群內共享某個領域的知識。

目次 1詞源 2歷史 3特徵 3.1編輯wiki頁面 4應用 5實施 6導航 7認可與安全 7.1控制更改 7.2搜索 8規則 9社區 10參考文獻 11參閲 12外部連結 詞源 wiki(IPA:[ˈwɪ.kiː],,或[ˈwiː.kiː],)取自夏威夷的WikiWiki公車,源自夏威夷語「wiki」,本是「快速」之意[3]。

wiki的中文翻譯有維客、圍紀、快紀、共筆和維基等等,其中「維基」一詞是中文維基百科人特別爲維基百科而創,屬於維基媒體的專用術語。

隨著「維基」一詞能見度增加,常被泛用爲wiki的主要音譯名。

[2] 歷史 檀香山的WikiWiki站牌 wiki軟體由軟件設計模式社群開發,用來書寫與討論模式語言。

沃德·坎寧安於1995年3月25日成立第一個wiki網站:WikiWikiWeb,用來補充他自己經營的軟件設計模式網站。

他發明wiki這個名字以及相關概念,並且實作第一個wiki引擎。

坎寧安說自己是根據檀香山的WikiWiki公車取名的,「wiki」在夏威夷語爲「快速」之意,這是他到檀香山學會的第一個夏威夷語[來源請求],故他將「wiki-wiki」作爲「快速」的意思以避免將「這東西」取名爲「快速網」(quick-web)[4][3][5]。

坎寧安說,wiki的構想來自他自己在1980年代晚期利用蘋果電腦HyperCard程式作出的一個小功能[6]。

HyperCard類似名片整理程式,可用來紀錄人物與相關事物。

HyperCard管理許多稱為「卡片」的資料,每張卡片上都可劃分欄位、加上圖片、有樣式的文字或按鈕等等,而且這些內容都可在查閱卡片的同時修改編輯。

HyperCard類似於後來的網頁,但是缺乏一些重要特徵。

坎寧安認為原來的HyperCard程式十分有用,但創造卡片與卡片之間的連結卻很困難。

於是他不用HyperCard程式原本的創造連結功能,而改用「隨選搜尋」的方式自己增添了一個新的連結功能。

使用者只要將連結輸入卡片上的一個特殊欄位,而這個欄位每一行都有一個按鈕。

按下按鈕時如果卡片已經存在,按鈕就會帶使用者去那張卡片,否則就發出嗶聲,而繼續壓著按鈕不放,程式就會為使用者產生一張卡片。

坎寧安向他的朋友展示了這個程式和他自己寫的人事卡片,往往會有人指出卡片之中的內容不太對,他們就可當場利用HyperCard初始的功能修正內容,並利用坎寧安加入的新功能補充連結。

坎寧安後來在別處又寫了這樣的功能,而且這次他還增加了多使用者寫作功能。

新功能之一是程式會在每一次任何一張卡片被更改時,自動在「最近更改」卡片上增加一個連往被更改卡片的連結。

坎寧安自己常常看「最近更改」卡片,而且還會注意到空白的說明欄位會讓他想要描述一下更改的摘要[7]。

特徵 奧德·坎寧安和波·路夫(BoLeuf)在《Wiki之道——網上快捷合作》一書中描述wiki概念的幾個本質特徵: wiki允許任何用戶在wiki網站內剪輯任何頁面或新建頁面,不需要任何額外的附加組件,只需透過普通的網頁瀏覽器即可。

編輯wiki頁面 wiki中用戶使用很多方式來編輯。

通常需要透過文本標記語言。

應用 WikiWiki巴士 wiki在一些需要內容管理系統的企業中得到了廣泛應用[8]、JotSpot和SocialText(英語:SocialText)是創wiki企業應用的先河。

wiki可以在高校教育環境中發揮積極的作用,但是直到2006年,wiki應用於教育的案例在全球都比較少。

wiki除了被用來建立網站外,也被用作編寫網誌。

wiki在中小學教育方面,可以作為學生協助學習的平台。

實施 wiki軟件是運行wiki的群件之統稱,允許使用常見的Web瀏覽器建立和修改網頁,被作為應用程式伺服器在多個網頁服務器上運作。

導航 在大多數頁面的文本,通常有大量的超文本鏈接到其他網頁。

大多數wiki有一個反向的功能,它顯示所有鏈接到一個給定頁面的頁面。

認可與安全 歷史比較報告加亮顯示頁面不同版本間的變化。

控制更改   「最近更改」重定向至此。

關於維基百科的相關幫助頁面,詳見「Help:最近更改」。

關於維基百科的相關頁面,詳見「Special:最近更改」。

wiki的基本設計理念是,與其避免人們犯錯,倒不如讓人們更方便地修正錯誤。

因此,wiki固然相當開放,但它有一個有助檢驗最近新增頁面正確性的功能。

幾乎每一個wiki網站都有的最突出的功能,就是「最近修訂」頁面——一個列出最近修訂的特殊頁面,或是一個在特定時間範圍內所做修改的列表。

[9]:20一些wiki可以對此清單作出過濾,篩去小修改或利用自動腳本所做之修改(所謂「機械人」)。

[9]:54 大部分wiki網站的頁面編修紀錄頁都擁有以下功能:可查看過去的修訂版本,亦可在任何兩個修訂版本之間進行差異對比。

編輯者可以利用修訂歷史瀏覽並且恢復此條目的前一版本;顯示差異功能則能讓編輯者更容易決定是否有必要做此更改。

一個普通的wiki使用者可以在「最近修訂」頁面瀏覽差異、查閱歷史、甚至恢復到先前的版本。

這個過程基本上是很流暢的,具體細節則要看用的是哪款wiki軟體。

[9]:178 為了避免人們做出差劣的編輯,有些wiki引擎可以對內容編輯權限進行各種程度的限制,以確保一篇或一組條目的品質。

當有人修改某個條目時,願意維護該頁面的使用者(們)會收到通知,讓他/她得以馬上對新編輯進行審查。

[9]:109 有些wiki會提供「巡邏校訂」(patrolledrevisions),讓有權限的編輯者在正當(非破壞)的修訂上做標記。

[10]而「標記校訂」(flaggedrevisions)則是讓普通用戶無法看見尚未通過評審的修訂。

搜索 wiki提供至少一個標題搜索,有時是一個全文搜索。

搜索的可擴展性取決於wiki引擎是否使用一個數據庫。

一些wiki(如PmWiki)使用文本文件[11]。

MediaWiki的第一個版本採用文本文件,但它在21世紀初被李丹尼爾克羅克改寫成一個數據庫應用程序。

另外有時可以對wiki使用Google等外部搜索引擎的限定網域搜索功能以獲得更精確或更全面的結果。

規則 在Nexus9上瀏覽維基百科首頁 為了保證內容的質量,大部分wiki系統或其所建立的社區都有一系列錯綜複雜的策略和指導方針,用以對用戶的使用行為進行有一系列的規則控制。

比如維基百科總結成以下五個方面:維基百科是一部自由的百科全書;維基百科代表的是一個中立的觀點;維基百科自由編輯內容;維基百科的編輯者應該以一種尊重和文明的方式互相交流;維基百科沒有一成不變的規章,但不可以自由修改規則。

社區 有許多的wiki社區是私密的,尤其是企業的wiki。

企業的wiki有可能只允許內部員工修改。

參考文獻 ^Cunningham,Ward.TheWikiway:QuickcollaborationontheWeb.2001.ISBN 0-201-71499-X.  ^2.02.1陳立華;徐建初.Wiki:网络时代协同工作与知识共享的平台.中國信息導報.2005,(1):51–54.  ^3.03.1Cunningham,Ward.CorrespondenceontheEtymologyofWiki.WikiWikiWeb.November1,2003[March9,2007].(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3-17).  ^原文:"Ichosewiki-wikiasanalliterativesubstitutefor'quick'andtherebyavoidednamingthisstuffquick-web." ^Cunningham,Ward.WikiHistory.WikiWikiWeb.February25,2008[March9,2007].(原始內容存檔於2002-06-21).  ^WikiWikiHyperCard(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asteditedAugust18,2006 ^WikiHistory(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lasteditedFebruary18,2007 ^胡科、王榮良,基於Web2.0的wiki技術應用研究,中國電化教育,2006年09期 ^9.09.19.29.3Ebersbach,Anja,Wiki:Webcollaboration,施普林格科學+商業媒體,2008,ISBN 978-3-540-35150-4(英語)  ^Goldman,Eric,Wikipedia'sLaborSqueezeanditsConsequences8,JournalonTelecommunicationsandHighTechnologyLaw  ^NaomiAugar,RuthRaitmanandWanleiZhou,Teachingandlearningonlinewithwikis,Beyondthecomfortzone,2004[2011-11-24],(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10)  參閲 維基百科 wiki引擎 內容管理系統 網誌 維基 維基農場 群件 知識管理 知識共享 MediaWiki 社會性軟件 Web2.0 wiki軟件比較 外部連結 維基共享資源中相關的多媒體資源:wiki軟件 英文 WikiIndex(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wiki技術指南 ExploringwithWiki(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BillVerners對沃德·坎寧安的專訪 WikiMatrix(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wiki軟件及hosts的比較 WikiPapers,發布wiki相關出版物的wiki站點 WikiTeam,由志願者維護的wiki存檔 Murphy,Paula(April2006).Topsy-turvyWorldofWiki.加利福尼亞大學. WikiWikiWeb PortlandPatternRepository 中文 網絡新潮文化:Wiki不完全手冊 企業wiki軟體大探索(繁體中文) Wiki站 主條目:Wiki網站列表 台灣棒球維基館 中文Fandom/Wikia站,Fandom 使用MediaWiki軟件的中文站點列表,MediaWiki.org 中文wiki站,圍紀實驗室 免費wiki服務列表,圍紀實驗室 中文MediaWiki站列表,圍紀導航 閱論編Wiki主題類型 個人Wiki Bliki 語義Wiki(英語:Semanticwiki) 企業Wiki P2PWiki 移動Wiki(英語:Mobilewiki) Wiki農場 構成 Wiki軟體 Wiki標記語言 跨Wiki鏈接 列表 Wiki網站列表 Wiki軟體列表(英語:Listofwikisoftware) Wiki標記語言與語法 比較 Wiki軟件比較 Wiki農場比較表 參見 Wiki歷史(英語:Historyofwikis) Creole標記語言(英語:Creole(markup)) Zim 閱論編電腦中介傳播 網絡聊天 在線討論 通訊軟件 群件 社交網絡服務 虛擬學習環境 異步會議 電子郵件 郵件列表 FidoNet Usenet 網絡論壇 文字板 圖像板(英語:Imageboard) en:Shoutbox 電子布告欄系統 同步會議 數據會議 即時消息 IRC 局域網消息傳送 Talker 視頻聊天 語音聊天 IP電話 WebChat(英語:WebChat) Web會議 出版 博客 微網誌 Wiki 其他 網路論戰 規範控制 AAT:300266678 BNF:cb14613334t(data) GND:4806885-8 LCCN:sh00004800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Wiki&oldid=69771470」 分類:​Wiki網站網絡文化Web2.0超文字隱藏分類:​CS1英語來源(en)避免破壞保護被永久保護的頁面小寫標題含有英語的條目有音頻讀音的條目自2021年1月有未列明來源語句的條目包含自我提及的條目包含AAT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BNF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GND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LCCN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尚未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繁體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視圖 閱讀檢視原始碼檢視歷史 更多 搜尋 導覽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專案 維基共享資源元維基維基教科書 其他語言 AfrikaansAlemannischAragonésالعربيةمصرىঅসমীয়াAsturianuAzərbaycancaБашҡортсаBoarischŽemaitėškaБеларускаяБеларуская(тарашкевіца)БългарскиBanjarBamanankanবাংলাBrezhonegBosanskiБуряадCatalàCebuanoکوردیCorsuČeštinaЧӑвашлаCymraegDanskDeutschZazakiΕλληνικάEnglishEsperantoEspañolEestiEuskaraفارسیSuomiVõroNaVosaVakavitiFøroysktFrançaisFurlanGaeilgeKriyòlgwiyannenGalegoHausaעבריתहिन्दीHrvatskiMagyarՀայերենInterlinguaBahasaIndonesiaIgboIlokanoГӀалгӀайÍslenskaItalianoᐃᓄᒃᑎᑐᑦ/inuktitut日本語La.lojban.JawaქართულიTaqbaylitҚазақшаಕನ್ನಡ한국어KurdîКыргызчаLatinaLëtzebuergeschLinguaFrancaNovaLimburgsLombardLietuviųLatviešuMalagasyMinangkabauМакедонскиമലയാളംМонголमराठीBahasaMelayuMaltiမြန်မာဘာသာNāhuatlPlattdüütschNedersaksiesनेपालीNederlandsNorsknynorskNorskbokmålNouormandOccitanਪੰਜਾਬੀPangasinanPolskiΠοντιακάPortuguêsRunaSimiRomânăРусскийРусиньскыйसंस्कृतम्SarduSicilianuScotsSrpskohrvatski/српскохрватскиၽႃႇသႃႇတႆးසිංහලSimpleEnglishSlovenčinaSlovenščinaSoomaaligaShqipСрпски/srpskiSundaSvenskaKiswahiliதமிழ்తెలుగుТоҷикӣไทยTagalogTürkçeТатарча/tatarçaУкраїнськаاردوTiếngViệtWinaray吴语ХальмгმარგალურიייִדישYorùbá文言Bân-lâm-gú粵語 編輯連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