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海豚只差一「級」就滅絕,保育進程緩不濟急
文章推薦指數: 80 %
2019年南臺灣的冬日陽光普照,農曆新年剛過,一具中華白海豚屍體暴露在彰化 ... 資料來源:農業委員會林務局計畫成果、海洋保育署臺灣海域白海豚保育 ...
詳細內容
何怡君
白海豚正走入歷史
2022/03/13
作者:何怡君用文字去一個地方,那裡沒有羊迷路。
起步晚、被動、欠整合,長年失守的白海豚保育問題鯨豚保育警世錄——倘若白海豚終在臺灣西海岸長眠
2019年擱淺死亡小豚,照片提供|台灣媽祖魚保育聯盟(粘雨馨拍攝)
2019年南臺灣的冬日陽光普照,農曆新年剛過,一具中華白海豚屍體暴露在彰化養蚵的海濱礫石灘,嘴上胎毛未脫、肚臍還未癒合,估計出生不到3天死亡,一雙短小的胸鰭原本應在海裡伸展徜徉,停留在陸地變為無用。
臺灣西海岸的白海豚受到人為活動、海域開發衝擊,牠們的族群推估僅存約50隻左右,近10年來擱淺死亡個體就累計達8隻,其他未有眼見的消亡難以得知,每消亡一隻都通往更瀕危的境地⋯⋯。
記者|何怡君 編輯|朱翊瑄 設計|陳億瑞
只活在臺灣西海岸族群小極度瀕危
成年的中華白海豚在波浪之間躍動,身體因血液循環由白轉為粉紅——這群擁有特殊體色的海豚,是千年來傍海而生的漁民海上偶見之景,直至2000年代,學界才有正式紀錄並展開研究。
中國、香港、新加坡等近岸海域也有中華白海豚,與臺灣族群屬於同種,因牠們棲息水深通常不超過30公尺,臺灣西海岸的群體生活不離沿岸5公里,即使族群量極低,仍與相隔臺灣海峽、全球最大的中國珠江口族群互不往來。
中華白海豚探頭出水面。
|照片來源:台灣媽祖魚保育聯盟提供(張恒嘉拍攝)
左圖嬰幼時期體色偏灰,右圖成年則轉為偏白、粉紅。
|照片來源:左圖台灣媽祖魚保育聯盟提供(張恒嘉拍攝),右圖海洋保育署提供
資料參考:John.YWang/CetAsiaResearchGroup。
|設計製圖:窩窩wuowuo
臺灣西海岸的白海豚小族群獨來獨往,學者於科學期刊發表,因地理區隔、斑點圖樣等差異,認定為臺灣特有亞種註1。
牠們如此脆弱又珍貴,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2008年已將牠們列為極度瀕危物種註2,若再往下掉一級,就落入野外滅絕的境地。
資料來源:IUCN紅皮書。
|設計製圖:窩窩wuowuo
如今十餘年過去,牠們仍未脫離險境。
研究調查辨識出的成年個體數近6年持續下探,長期監測報告也以「入不敷出」形容牠們的數量變化趨勢,低出生率加上僅約4分之一的嬰幼兒能順利長到6歲,自然增長的量趕不上每年因人為威脅消亡的速度註3。
2019年國內學者與IUCN、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等國際學者共同研擬臺灣白海豚復育計畫註4,臺灣民間團體、政府主管機關也列席參與。
當中提出在受限棲地存活的海洋哺乳類動物,若數量少於100隻時,滅絕的速度將非常快速,計畫明訂出回升脫險的目標——搭配復育對策,15年內須提升族群數量達100隻以上,才有機會從IUCN紅皮書標準認定的極危降級成瀕危。
這既是理想值,也是白海豚族群若要存續,不得不為的必備條件。
將歷年研究調查的白海豚個體數量數據,對比國際學者於IUCN上從極危轉為瀕危的建議標準註4——數量需回升到100隻,可發現目前尚未脫離險境。
|補充說明:白海豚保育主管機關2018年從林務局轉為海保署,研究團隊更替,調查方式也不盡相同,本圖表2008-2018年數據來自林務局調查成果,2019-2021年來自海保署。
「白海豚觀察數量」指稱目擊辨識的成年白海豚個體。
|資料來源:農業委員會林務局計畫成果、海洋保育署臺灣海域白海豚保育專區、擱淺報告。
|數據統整、設計製表:窩窩wuowuo
白海豚性成熟約莫要到10歲左右,才可能繼續繁衍後代。
但低出生率加上種種人為衝擊長年未減,不論是在海濱礫石灘上的死亡小豚,或是在海上見到身體纏繞網具的小豚,皆反應著白海豚艱困處境。
台灣媽祖魚保育聯盟前執行秘書許馨庭感嘆,「連讓牠長大的機會都沒有。
」以白海豚的現況來看,她感到悲觀,「就是怎麼樣也不可能回升。
」
一隻年幼的中華白海豚身上遭到網具纏繞。
|照片來源:海洋保育署提供(林于庭攝影)
人為威脅仍在未知風險再添一筆
多年來,官方與民間皆提出相似的白海豚威脅盤點。
白海豚棲息環境貼近人為活動頻仍的陸域與近沿岸海域,複合式的人為衝擊長年以來如影隨形,使牠們難脫生存危機。
此外,族群數量極少也形同雪上加霜,不僅種群的脆弱性增加,威脅帶來的作用也更被放大,臺灣大學獸醫專業學院副教授楊瑋誠即言,
對於這麼小的族群來講,什麼都會有影響。
白海豚正面臨哪些生存威脅?
漁業傷害:漁業是最直接的威脅,臺灣的白海豚31%以上受漁具纏繞或有疑似漁具造成的傷痕註5,有的個體則受船隻螺旋槳打傷。
此外,西部因過度捕撈導致近岸漁業資源枯竭,也可能影響白海豚食源減少,不利生存。
棲地劣化或消失:西海岸有著高密度人口、工業蓬勃發展,除了沿海大小開發建設不斷,興建海堤、河川整治等也造成環境改變,填海造陸更是直接佔去白海豚的棲息環境,棲地劣化或消失的情況持續發生。
海洋污染:西海岸充斥各式工業區、火力發電廠、污水處理廠等,白海豚棲地緊鄰高度開發區,加上傳統畜牧、生活用水等污水排放,污水接觸皮膚可能罹患皮膚病,或累積在食用的魚類體內吃下肚,造成免疫力下降。
淡水減少:白海豚生活在近岸河口環境,豐富生態是重要食源。
當工業、農業、家庭等大量用水,以興建水庫、攔河堰等截水,以及極端氣候旱季缺水,導致河口淡水減少,不僅食源減少,棲息環境可能也不再適合居住。
水下噪音及海上活動:舉凡船舶交通、軍事演習、工程施工等帶來水下噪音,以及海上交通船隻頻繁往來,可能造成白海豚的行為改變、聽覺損傷或傷亡。
目前各項威脅仍存,多數未有對症下藥的保育對策,西部外海又將迎來千隻離岸風機註6,雖然環保署在2016年進行政策環評時,訂定打樁工程時水下噪音容忍值、生態監測頻率、監測配置等相關規範,但到目前為止,海上施工的業者還在個位數,就已發生數起監測未達標準,違反環評承諾遭開罰的情形。
此外,打樁的水下噪音容忍值規範是否充足,官方與民間也有不同看法。
環保署綜合計畫處科長陳彥男說明,目前數值是政策環評時的國際最嚴格標準,參考標準出自於德國。
但楊瑋誠提出這幾年間,經由國內外研究持續積累,國際評估標準有所變化,發現過往針對鯨豚直接聽力損傷的規範數值並非最佳標準,若是噪音使鯨豚的行為產生改變,也有可能影響整個族群的健康,德國已做出調整,臺灣則尚未跟上。
「如果一個威脅是扣一分,兩個威脅是扣兩分,那還沒有離岸風機的時候,已經扣不知道6分、7分、8分,已經都是負分了,離岸風機只是再加一個繼續扣。
」楊瑋誠認為,大規模風機開發鄰近白海豚的棲息環境,白海豚除了面對原有威脅,開發帶來的未知風險又再添一筆。
白海豚的棲息環境橫跨苗栗、臺中、彰化、雲林西部近沿海共763平方公里,海保署盤點2018年至2025年之間,鄰近或重疊於白海豚潛在出沒範圍的29件開發案中,共有14件為離岸風機工程相關,此圖為離岸風機各案的開發位置。
|資料參考:110年度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委託研究計畫。
|設計製圖:窩窩wuowuo
保育白海豚看似有為但尚無具體策略
2020年9月白海豚的重要棲息環境經海洋管理單位海洋委員會(以下簡稱海委會)正式劃設,從2014年預告劃設範圍,相隔6年終於完成劃設,看似保育工作有所進展,但若對照白海豚面臨的各式威脅,過去官方研究計畫註7曾提建議,包括應劃設禁漁區或限漁期、管理捕撈方式、多加控管工程開發及水源污染等問題,因應保育的具體作為,似乎尚在起步或還未見雛形。
目前來說,對於劃設重要棲息環境的意義,海洋保育署(以下簡稱海保署)副署長吳龍靜認為,「主要是讓大家了解白海豚的重要性。
」台灣馬祖魚保育聯盟執行秘書郭佳雯也有相似看法,「(劃設過後)接下來,海保署可以掌握更高的保育的話語權,或許它已經達到目的。
」
但郭佳雯憂心,白海豚保育不應停留在如此而已,「海保署有沒有有效地利用這項工具,目前還看不到成效,它沒有好好的利用重要棲息環境這個工具。
」
白海豚重要棲息環境範圍遼闊,相關單位擴及中央與地方,除了苗栗、臺中、彰化、雲林地方政府,還有替生態環境把關的環保署、負責漁業管理的漁業署、執行海上查緝的海巡署、開展能源開發建設的能源局以及海域軍演的國防部等,白海豚保育的主責單位則是負責海洋保育業務的海保署。
重要棲息環境範圍內,為了保育白海豚訂定相關的限制事項,開發建設等行為須報請海保署的上級單位海委會許可。
雖然依照《野生動物保育法》,海委會及海保署擁有替白海豚把關實權,但重要棲息環境劃設一年多後,仍未見實際運作。
截至2021年12月採訪時,海保署署長黃向文說「嚴格講還沒有收到(任何一個開發案)」,就連正在環評審查階段,有白海豚出入其間、恐造成棲地更破碎的臺中港擴建案,也還未送進海保署審核,對此黃向文表示,開發單位要抓好時程,「看開發期程訂在什麼時候,之前有提醒過,時間上可能他們要自己掌握。
」
當風機選中白海豚棲地,誰來為白海豚維護生存權利?
至於漁業作為白海豚的一項主要威脅,重要棲息環境劃設公告載明——既有漁業利用不變,若與香港、南非、澳洲等地區保育白海豚已推出如船隻減速、特定區域禁漁等措施相比,臺灣的保育力道相對薄弱。
回望過去6年,黃向文說劃設過程遇到的阻力不少,主要在於與漁民溝通,目前海保署針對保育的做法是對漁業活動不加以限制,並採取由漁民組成巡守艦隊、回報目擊紀錄等方式,擬定鼓勵合作的相關規範。
漁船位在一群白海豚的不遠處。
|照片來源:台灣媽祖魚保育聯盟提供(張恒嘉拍攝)
吳龍靜過去曾在水產試驗所任職,西海岸漁業多是家計型支撐著一個個家庭的經濟,他深諳漁民擔心漁業作業限制增加,討生活還有觸法疑慮,規範上排除相關顧慮,「基本上漁民反對的力量沒有那麼大,就能夠順利地推動下去。
」黃向文則回應,船隻減速可嘗試在草案階段的《海洋保育法》透過法律授權規範;禁漁因白海豚游動範圍大,可能不是那麼容易,「很難說哪個地方一定不可以去,只能說,看到(白海豚)是不是可以迴避。
」
網具纏繞一直是白海豚揮之不去的直接威脅,國際共同研擬臺灣的白海豚復育計畫中註4,更是明確指出「禁用刺網」為當前最迫切的保育策略,能即刻阻止白海豚數量再減少,但以臺灣現行漁業政策來看,儘管推出網具棄置的預防跟環境生態復原、漁民合作通報、部分縣市設禁漁期等對策,但在白海豚棲地做更全面地禁漁管制仍未見。
保育須更積極白海豚才有可能擁有未來
從過去到現在,白海豚的處境未獲明顯改善,保育進程卻緩步而行。
對於白海豚的未來,黃向文說,她不敢把目標訂得太高,根據海保署統計資料推估,目前白海豚族群約莫50隻,她的理想目標也是持平,「最好不要往下掉,如果有機會慢慢增加,我覺得就是很開心的事情。
」
至於如何達成理想,黃向文以6個字形容——盡人事聽天命,她說,要明白海豚面對的是複合式人為威脅,「那些危險就我們的智慧能想到的去處理,怎麼樣減少漁業衝擊,或是開發案對牠的影響⋯⋯」她表示長遠來說,「可能要看整個大環境有哪些是我們可以控制的,盡可能去做。
」目前針對保育的具體對策,從2008年IUCN判定臺灣的白海豚極度瀕危至今,主管機關看似仍在探尋階段打轉。
臺灣的白海豚保育主管機關將理想訂在50隻,僅達國際學者共同建議100隻目標的一半。
學者楊瑋誠從事鯨豚研究超過20年,他感歎道,牠們的數量如此少,保育已沒有機會慢慢來,「若在還有300隻時就開始保育,也許故事會不一樣。
如今,保育進程能否再加快腳步,攸關美麗又獨特臺灣的白海豚能否一代一代,繼續在西部海域悠然梭巡,不僅僅只存在於「曾經」。
繼續閱讀白海豚:起步晚、被動、欠整合,長年失守的白海豚保育問題何在?
註1:Wang,J.Y.,Yang,S.C.andHung,S.K.2015.DiagnosabilityanddescriptionofanewsubspeciesofIndo-Pacifichumpbackdolphin,Sousachinensis(Osbeck,1765),fromtheTaiwanStrait.Zool.Stud.54,36.15pp.
註2: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皮書成立於1964年,收錄全球超過142,500個物種,當中有超過40,000個物種面臨滅絕威脅,為全球最具聲望的生物多樣性評估。
紅皮書共有9個級別,分別為滅絕(EX,Extinct)、野外滅絕(EW,ExtinctintheWild)、極度瀕危(CR,CriticallyEndangered)、瀕危(EN,Endangered)、易危(VU,Vulnerable)、近危(NT,NearThreatened)、無危(LC,LeastConcern)、數據缺乏(DD,DataDeficient)、未評估(NE,NotEvaluated)其中,極度瀕危、瀕危、易危又統稱受威脅(threatened)等級。
註3:周蓮香、林幸助、孫建平,2017。
中華白海豚族群生態與食餌棲地監測。
106年度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委託研究計畫。
「入不敷出」一說,節錄自此段內容:「總結,臺灣的中華白海豚族群,過去十多年的監測調查結果顯示其仔豚出生率不高,平均每年約4隻,平均每年每隻母豚生產0.16隻。
仔豚能順利成長到六歲者的比例(機率)約1/4,即每年可增添入非嬰幼豚族群者僅約一隻。
由此可見本族群的非嬰幼豚的族群量並無法快速提升,再由已(應)死亡的非嬰幼豚共有15隻,然而新補充進入族群的卻僅有11隻,顯見是「入不敷出」的趨勢。
」
註4:Taylor,B.L.,Araújo-Wang,C.,Pei,K.,Gerrodette,T.,Rose,N.A.,Bejder,L.,Chan,H.-C.,Chong,K.,Nowacek,D.,Schormans,E.K.,Wang,J.Y.,Winkler,R.,Würsig,B.andReeves,R.R.2019.RecoveryPlanfortheTaiwaneseWhiteDolphin(Sousachinensistaiwanensis).PreparedataworkshopheldattheUniversityofWesternOntario,London,Ontario,Canada,28-31August2019.33pp.
註5:Slooten,E.,Wang,J.Y.,Dungan,S.Z.,Forney,K.A.,Hung,S.K.,Jefferson,T.A.,Riehl,K.N.,Rojas-Bracho,L.,Ross,P.S.,Wee,A.,Winkler,R.,Yang,S.C.andChen,A.2013.ImpactsoffisheriesontheCriticallyEndangeredhumpbackdolphin(Sousachinensis)populationintheeasternTaiwanStrait.Endang.SpeciesRes.22,99–114.
註6:臺灣的離岸風電開發分為三階段——示範獎勵、潛力場址、區塊開發,第一階段經濟部能源局選出3個示範場址,目前完工僅有海洋風場。
第二階段能源局公布36個場址,排除部分與航道重疊共8處後,預計2025年前完工,共計釋出5.5GW。
第三階段開發規則在2021年公布,並預計2026至2035年釋出15GW。
註7:周蓮香、陳琪芳,2014。
中華白海豚族群生態與棲地環境噪音監測。
102年度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委託研究計畫。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Introduction幫助窩窩走下去身為一個小小的獨立媒體生存著實大不易,
需要你的攜手跟我們一起再走下個10年。
支持窩窩
相關文章
今年第一例!白海豚元旦於金門擱淺死亡
臺灣白海豚又死一隻,學者:已經沒有任何時間了!
離岸風場致露脊鼠海豚擱淺數增加,廠商承諾納環評
窩動保週報_第027期皮草工業侵害動物福利,上百萬隻動物被迫成「皮草機器」
全臺首次海洋動物棲地公告,媽祖魚的家在這!
起步晚、被動、欠整合,長年失守的白海豚保育問題
白海豚
中華白海豚
風機
風電
綠色能源
×
登入窩窩
訂戶登入就能搶先閱讀尚未公開的報導,也能查閱您的訂閱付款紀錄。
帳號
密碼
記得我
登入
×
Connection
Youre-mailisrequiredtoensuretheproperfunctioningoftheWebsiteanditsservicesandwemakeacommitmentnottorevealittothirdparties
Iquit
Iaddmye-mail
FACEBOOK登入
註冊
忘記你的帳號?
忘記你的密碼?
延伸文章資訊
- 1臺灣 海計畫 -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
生動物保育法第8 條第4 項,預告訂定「中華白海豚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之類別及範 ... 目前印太洋駝海豚被IUCN 列為易危(Vulnerable, VU) 等級的物種(Jefferson e...
- 2官方正式報告:台灣白海豚目擊紀錄降至50隻仔豚夭折率高
在保育業務「海」「陸」不分家前,野生物保育都歸農委會掌理,台灣西岸沿海中華白海豚的調查監測也自2006年展開,直至去年底都是委由台大生態與演化生物 ...
- 3中華白海豚族群生態 - 自然保育網
- 4中華白海豚 - 维基百科
印太洋駝海豚(學名:Sousa chinensis;英文:Indo-Pacific humpback dolphin),中文通稱為白海豚,又稱太平洋駝海豚、中華駝海豚、粉紅海豚等,臺灣俗稱為媽祖...
- 5復育台灣白海豚
種:中華白海豚. S. chinensis. 亞種:台灣白海豚. Sousa chinensis taiwanensis ... Ross et al.,2010(東台灣海峽白海豚顧問團鯨豚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