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修正主義-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歷史修正主義(英語:historical revisionism)在歷史編纂學中是指根據以往被忽略的證據,重新解讀 ... 您现在使用的中文变体可能会影响一些词语繁简转换的效果。

歷史修正主義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此條目介紹的是歷史學術語。

關於否定某些史實曾經發生的不嚴謹政治論述,請見「歷史否定主義」。

歷史修正主義(英語:historicalrevisionism)在歷史編纂學中是指根據以往被忽略的證據,重新解讀主流的歷史觀點。

它通常意味挑戰被專業學者所持有的對一個歷史事件的傳統觀點,或引入新證據,或重新陳述參與人的動機和決策。

在不嚴謹的語境下,歷史否定主義有時會也被誤稱為歷史修正主義,但這在是有不同意義的學術名詞。

目次 1原因 2例子 2.1黑暗時代 2.2封建制度 2.3地理大發現 2.4岳飛 2.5吳鳳 3參考資料 原因[編輯] 新的證據可能推翻舊有的解讀,包括新發現的史料、新開放的機密文件、或是新的研究方法(例如古老DNA、放射性定年法)。

另一個主要原因是意識形態,例如民族主義會讓人們從自己國家的角度來看待歷史事件,或是多元主義讓歷史學家用新的角度來看待傳統以希臘、羅馬、或漢族為中心的歷史。

例子[編輯] 黑暗時代[編輯] 歐洲歷史中的黑暗時代以往被認為是羅馬帝國衰落、造成歐洲文明崩壞的時代,「黑暗」這個描述是與「光明」相對,帶有負面的意味。

然而,這些只是義大利跟高盧(今法國人)的觀點,隨著越來越多非拉丁文的史料出土,歷史學家開始認知到在這個時代的凱爾特、日耳曼、斯拉夫等文明都非常活躍,不亞於其他時代,原本看似「沒有文化」的現象只是因為歷史學家手上沒拿到史料造成的錯覺。

許多現代歷史學家不再使用這個詞。

[1][2] 封建制度[編輯] 1974年美國歷史學家布朗質疑馬克斯主義者提出的所謂「封建制度」在各地都不一樣,當時也沒有這個詞,尤其之後還用到歷史發展獨立於歐洲的地方(例如日本),把這些本質上並不相同的東西通稱為「封建」、當作類似的東西並不合適[3][4]。

現代西方歷史學課本以及日本歷史學家都很少再提封建制度[5][6]。

地理大發現[編輯] 歐洲人「發現」的土地大多本來就已經有人居住,在澳洲的歐洲後裔作為殖民者,終於在20世紀後半開始重視原住民人權與道歉,並在教育作品中修正觀點。

岳飛[編輯] 岳飛以往被漢人視為對抗金人的英雄,但是在「中華民族」概念形成後,女真人和漢人都是中華民族,是否仍算是民族英雄就起了爭議。

[7][8]。

吳鳳[編輯] 臺灣日治時期與戰後時期皆曾在小學課本裡描述吳鳳「為革除台灣原住民出草的習俗而捨生取義」,然而此故事與鄒族口傳歷史背道而馳,內容可能被過度誇大,且有鄙夷原住民的嫌疑,並造成對原住民的刻板印象,而受爭議。

在原住民團體的一再抗議下,1989年教育部正式將此故事從教科書刪除。

參考資料[編輯] ^Snyder,ChristopherA.AnAgeofTyrants:BritainandtheBritonsA.D.400–600.UniversityPark:PennsylvaniaStateUniversityPress.1998:xiii–xiv.ISBN 0-271-01780-5. ,forexample.Thisworkcontainsover100pagesoffootnotedcitationstosourcematerialandbibliographicreferences(pp.263–387).Inexplaininghisapproachtowritingthework,hereferstothe"so-calledDarkAges",notingthat"HistoriansandarchaeologistshaveneverlikedthelabelDarkAges...therearenumerousindicatorsthatthesecenturieswereneither"dark"nor"barbarous"incomparisonwithothereras." ^Jordan,ChesterWilliam(2004).DictionaryoftheMiddleAges,Supplement1.Verdun,Kathleen,"Medievalism"pp.389–397.Sections'VictorianMedievalism','Nineteenth-CenturyEurope','MedievalisminAmerica1500–1900','The20thCentury'.Samevolume,Freedman,Paul,"MedievalStudies",pp.383–389. ^Brown,ElizabethA.R.TheTyrannyofaConstruct:FeudalismandHistoriansofMedievalEurope.TheAmericanHistoricalReview.October1974,79(4):1063–88.JSTOR 1869563.doi:10.2307/1869563.  ^Hall,JohnWhitney.FeudalisminJapan-AReassessment.ComparativeStudiesinSocietyandHistory.1962,5(1):15–51.JSTOR 177767.doi:10.1017/S001041750000150X.  ^KarlFriday,"TheFutileParadigm:InQuestofFeudalisminEarlyMedievalJapan,"HistoryCompass8.2(2010):179–196. ^RichardAbels,"TheHistoriographyofaConstruct:'Feudalism'andtheMedievalHistorian."HistoryCompass(2009)7#3pp:1008–1031. ^再論岳飛絕不是「民族英雄」(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騰訊歷史,2013-07-10,第184期 ^王健文《帝國秩序與族群想像──帝制中國初期的華夏意識》,〈新史學〉十六卷四期2005年12月 閱論編媒體操縱情境 媒體偏見 群眾心理 欺瞞 簡化議題(英語:Dumbingdown) 虛假平衡 片面真理 權術 大眾媒體 刻意模糊焦點(英語:Obfuscation) 歐威爾主義 說服 心理操縱術 沉默螺旋 行動主義 另類媒體 獨立媒體 杯葛 公民不服從 文化干擾 示威 平臺驅逐 通信游擊戰(英語:Guerrillacommunication) 黑客主義(英語:Hacktivism) 網路行動主義 媒體 佔領(英語:Occupation(protest)) 請願 抗議 青年(英語:Youthactivism) 廣告 招牌 商品虛偽標示 資訊型廣告 行動行銷 宣傳模特兒 無線電(英語:Radioadvertisement) 性(英語:Sexinadvertising) 廣告標語 證言法 電視廣告 對於廣告化的批評(英語:Criticismofadvertising) 審查制度規則(英語:Mediaregulation) 書籍過濾 廣播法 焚書坑儒 遮掩(英語:Cover-up) 公司自我審查(英語:Corporatecensorship) 委婉 影片審查(英語:Filmcensorship) 歷史修正主義 記錄抹煞 網路審查 政治審查 宗教審查(英語:Religiouscensorship) 自我審查 侍從媒體 秘密屏蔽 惡作劇 另類事實 愚人節 假知識(英語:Fakelore) 假新聞網站(英語:Fakenewswebsite) 虛構情節(英語:Fictitiousentry) 偽造文書 哄騙(英語:Gaslighting) 惡作劇列表(英語:Listofhoaxes) 文字惡作劇(英語:Literaryforgery) 種族惡作劇(英語:Racialhoax) 都市傳說 病毒惡作劇(英語:Virushoax) 散布假消息(英語:Forgery) 行銷 品牌 忠誠(英語:Loyaltymarketing) 產品(英語:Productmarketing) 置入性行銷 公眾行銷 研究 口耳相傳(英語:Word-of-mouthmarketing) 新聞媒體 議題設定 新聞頻道 媒體馬戲團 重複循環(英語:24-hournewscycle) 虛假平衡 資訊娛樂 管理新聞(英語:Managingthenews) 麻醉式機能障礙(英語:Narcotizingdysfunction) 新語 虛擬事件(英語:Mediaevent) 媒體爭寵(英語:mediascrum) 煽動主義(英語:Sensationalism) 小小報(英語:Tabloidjournalism) 選舉活動 政治廣告 業配文(英語:Astroturfing) 攻擊性廣告(英語:Attackad) 拉票 人格暗殺 魅力攻勢 狗哨政治 選舉承諾(英語:Electionpromise) 街頭小廣告(貼紙、小招牌)(英語:Lawnsign) 宣言 至少讓選民記得候選人的名字(英語:Namerecognition) 負面選舉(英語:Negativecampaigning) 假民調(英語:Pushpoll) 抹黑策略 挑撥離間(英語:Wedgeissue) 負面宣傳 從眾效應 人群操縱(英語:Crowdmanipulation) 假情報 造謠 恐嚇牌(英語:Fearmongering) 框架化 重複灌輸以說服(英語:Indoctrination) 扣帽子 失去職業倫理的媒體(英語:Lyingpress) 國家迷思(英語:Nationalmyth) 帶風向 聚旗效應 陰間濾鏡 心理戰 空投傳單(英語:Airborneleafletpropaganda) 假旗行動 第五縱隊 網路資訊戰(IT) 玩弄司法來損敵利己(英語:Lawfare) 軍隊政治工作學 公共外交(英語:Publicdiplomacy) 反政府言行(英語:Sedition) 顛覆 公共關係 個人崇拜 兩面手法 假意道歉(英語:Non-apologyapology) 評價管理(英語:Reputationmanagement) 標語 簡短口號(英語:Soundbite) 政治化妝師 負面宣傳的轉移(英語:Transfer(propaganda)) 輕描淡寫(英語:Understatement) 含糊用語 銷售 意外訪問 登門銷售(英語:Door-to-door) 電話行銷 定價策略 商品展示(英語:Productdemonstration) 促銷代言(英語:Promotionalmerchandise) 定價(英語:Pricing) 世界各地 台灣 1450 中國 五毛 相關條目 跨媒體行銷 媒體的影響力(英語:Influenceofmassmedia) 媒體的特定立場 親中媒體 美國媒體的特定立場(英語:MediabiasintheUnitedStates) 媒體壟斷(英語:Concentration_of_media_ownership) 台灣媒體財團化 媒體業的職業道德(英語:Mediaethics) 媒體大戶(英語:Media_proprietor) 媒介環境學 媒體民主(英語:Mediademocracy) 反媒體壟斷運動 媒體改造學社 黨政軍退出媒體 台灣壹傳媒賣盤案 旺旺中時併購中嘉案 臺灣媒體亂象 花蓮縣政府收買媒體案 威爾遜·愛德華茲事件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歷史修正主義&oldid=70226002」 分類:媒體操縱審查制度歷史修正主義隱藏分類:含有英語的條目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已展開 已摺疊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已展開 已摺疊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專案 維基共享資源 其他語言 AfrikaansAlemannischالعربيةAsturianuБеларускаяБългарскиCatalàDanskDeutschEnglishEsperantoEspañolEuskaraفارسیSuomiFrançaisGalegoעבריתHrvatskiBahasaIndonesiaÍslenskaItaliano日本語한국어LatviešuNederlandsNorskbokmålPolskiPortuguêsРусскийSrpskohrvatski/српскохрватскиShqipСрпски/srpskiSvenskaTagalogTürkçeУкраїнськаTiếngViệt 編輯連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