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氧化物(Nitrogen Oxides) | 科學Online - 國立臺灣大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氮氧化物(Nitrogen Oxides) ... 紅棕色有刺激氣味且具腐蝕性氣體,經光分解後生成對流層中的臭氧,有害人體。

... 無色有甜味氣體,又名笑氣,有輕微麻醉 ... Tuesday12thApril2022 12-Apr-2022 人工智慧 化學 物理 數學 生命科學 生命科學文章 植物圖鑑 地球科學 環境能源 科學繪圖 高瞻專區 第一期高瞻計畫 第二期高瞻計畫 第三期高瞻計畫 綠色奇蹟-中等學校探究課程發展計畫 關於我們 網站主選單 氮氧化物(NitrogenOxides) 臺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二年級吳其錡 氮氧化物多為有毒物。

其中有些是酸酐,遇水可以生成硝酸、亞硝酸等酸類。

分子結構以及常見的製備方法整理於下圖: 一氧化氮(NO) 無色無臭氣體,自然界不常見,極不穩定,在常溫常壓下為腐蝕性氣體,容易氧化形成紅棕色的二氧化氮,反應式為:2NO+O2→2NO2 一氧化氮製備反應: N2+O2→2NO(氮氣與氧氣經閃電或高溫後產生大氣中天然的一氧化氮) 4NH3+5O2→4NO+6H2O 8HNO3+3Cu→3Cu(NO3)2+4H2O+2NO 2NaNO2+2NaI+2H2SO4→I2+4NaHSO4+2NO 2NaNO2+2FeSO4+3H2SO4→Fe2(SO4)3+2NaHSO4+2H2O+2NO 3KNO2(l)+KNO3(l)+Cr2O3(s)→2K2CrO4(s)+4NO(g) 二氧化氮(NO2) 紅棕色有刺激氣味且具腐蝕性氣體,經光分解後生成對流層中的臭氧,有害人體。

二氧化氮製備反應: 2NO+O2→2NO2 Cu+HNO3→Cu(NO3)2+NO2↑ NaNO2+2HCl→NO2+NO+2NaCl+H2O 2Cu(NO3)2(s)→2CuO(s)+4NO2(g)+O2(g) NaNO3+2HCl→2NaCl+NO2+H2O 2C6H8O7+6NaNO2→3NO+3NO2+3H2O+2C6H5O7Na 一氧化二氮(N2O) 無色有甜味氣體,又名笑氣,有輕微麻醉作用。

化學性質穩定。

可溶於水、乙醇、乙醚、濃硫酸,也是溫室氣體之一。

早期用於牙醫麻醉劑,現今用於火箭、賽車推進劑。

一氧化二氮製備反應: NH4NO3→N2O+2H2O 4Zn+10HNO3→4Zn(NO3)2+N2O+5H2O 疊氮化亞硝醯(N4O) 此氮氧化物極不穩定,低於-50℃時,是一種淡黃色固體,很容易分解變成一氧化二氮與氮氣,反應式為:N4O→N2O+N2 疊氮化亞硝醯製備反應: NaN3(過量)+NOCl→NaCl+N4O 三氧化氮(NO3) 此氮氧化物極不穩定,屬於五氧化氮分解反應的中間產物(N2O5→NO2+NO3),也會破壞臭氧層。

三氧化二氮(N2O3) 亞硝酸的酸酐,為紅棕色氣體,溶於苯、乙醚、氯仿、四氯化碳等。

三氧化二氮很容易分解為一氧化氮與二氧化氮,反應式為:N2O3→NO+NO2 三氧化二氮製備反應: 在-21℃下,NO+NO2→N2O3 四氧化二氮(N2O4) 無色氣體,劇毒具腐蝕性,常見製成品為黃褐色高密度液體,做為火箭推進劑。

高溫時,四氧化二氮很容易分解產生二氧化氮。

反應式為:N2O4→2NO2。

四氧化二氮溶於水會產生硝酸與亞硝酸,反應式為:N2O4+H2O→HNO2+HNO3。

五氧化二氮(N2O5) 無色柱狀晶體,化學性質非常不穩定,室溫時易分解成二氧化氮與氧氣。

三硝基氨(N(NO2)3) 最晚發現的氮氧化物,2010年由瑞典皇家工學院研究者發現,將應用在火箭推進氧化劑。

  參考資料: 1.http://www.webelements.com/compounds/nitrogen/nitrogen_monoxide.html 2.http://en.wikipedia.org/wiki/File:Nitric_oxide_production.png 3.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0%AE%E6%B0%A7%E5%8C%96%E7%89%A9 4.http://140.122.143.143/NSC/bionetwork/biorelative/NO.html Tags:二氧化氮,疊氮化物,笑氣 前一篇文章下一篇文章 您或許對這些文章有興趣 【2011諾貝爾化學獎】具有黃金比例的晶體 化學傳記:法拉第不為人知的一面(四):化學家法拉第 化學的填字遊戲? 【2014諾貝爾化學獎深入報導】打破光學顯微鏡的解析度極限-超高解析螢光顯微法 [講義]科學史沙龍:陳竹亭教授、楊信男教授 【2014諾貝爾化學獎】如何將光學顯微鏡變成奈米顯微鏡 [新聞]臺灣年輕團隊成功捕捉「克里奇中間體」與水分子的關鍵化學反應 暖暖包的原理 發表迴響Cancelcommentreply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迴響名稱* 電子郵件* 個人網站 驗證問題* 3−=1 熱門文章 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 母體變異數v.s.樣本變異數 倍角公式 轉動慣量 點到直線的距離公式 Z-檢定、t-檢定 可見光譜 零級、一級與二級反應與半衰期 電偶極 如何看懂一棵生命樹 總點閱排行 點到直線的距離公式 細胞膜運輸物質的方式 比爾定律與吸收度 混成軌域 準確度和精確度 腎素-血管收縮素-醛固酮系統 穿透式電子顯微鏡 好站鏈接 科學online粉絲專頁 Insertmathas Block Inline Additionalsettings Formulacolor Textcolor #333333 FormulaID Formulaclasses TypemathusingLaTeX Preview \({}\) Nothingtopreview Insert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