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演化史上的六個關鍵點,造就你這個幸運兒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雖然我們目前尚無法計算出人類這類突變的確切數字,但一般認為這些突變在演化過程中,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

到目前為止,已確定有數百個突變對人類 ... 集團資訊關於我們集團介紹我們的團隊旗下媒體關鍵評論網everylittled.INSIDE運動視界Cool3c電影神搜未來大人物歐搜哇商益旗下節目多元服務Ad2Taketla拿票趣關鍵議題研究中心Cr.EDShareParty達思智能科技士奇傳播與我們合作內容行銷與廣告業務異業合作原創內容暨內容媒體業者合作加入我們新聞中心 2018/03/07,科學PhotoCredit:Depositphotos.com精選書摘TNL精選書籍,讓你站上文字巨人的肩膀,遠眺世界。

看更多此作者文章...訂閱作者收藏本文每月一杯咖啡的金額,支持優質觀點的誕生,享有更好的閱讀體驗。

立即支持文:克萊爾.威爾森(ClareWilson)你真幸運!幾百萬年前的地球是這樣子的:太空爆炸後,宇宙射線以接近光速的速度進入大氣中。

輻射與氧原子碰撞,產生大量高能量的粒子,而其中一個粒子闖進了某個生物的DNA分子裡。

這種DNA分子恰巧來到非洲一個如猿般的生物體內,停留在牠身上一個正在發展中的卵細胞。

這個DNA因碰撞而發生了改變,也就是突變,結果這隻猿的後代與牠的母親略有不同。

這個突變讓後代在覓食和交配上,擁有比同儕更大的優勢。

隨著時光流逝,突變被傳給越來越多的生命,最後幾乎無處不在,以至於被改變過的DNA不該再被稱為突變,因為它已是組成人類那兩萬三千個普通基因之一。

雖然一般認為宇宙射線是突變的原因之一,但在製造卵和精子的階段發生DNA的複製錯誤,才是更常見的原因。

不過,無論演化意外的起源究竟為何,這些意外的確帶我們走上一趟六百萬年的旅程,讓我們從和大人猿相似的生物變成智人。

這是一個巨大的轉變,但一直到了最近,我們才開始深入瞭解演化的突變。

長期以來,和人類演化相關的大部分知識,都從土壤裡發現的碎骨片蒐集而來,有點像是試圖找出圖片上的拼圖,而大多數拼圖都已遺失。

我們只能憑著少數剛好在適當條件下被掩埋,而有機會變成化石的動物遺骸來猜測,但那些化石也越來越少了。

這就是為什麼基因定序技術,一直對古人類學有莫大的幫助。

2003年,研究人員發表了完整的人類基因組,這計畫耗費十三年之久。

自此之後,多虧相關技術越來越快速、便宜,不到一年的時間,研究人員又提出了另一個基因組。

現在,已被我們定序的生物包括黑猩猩、大猩猩和紅毛猩猩,此外還有尼安德塔人與丹尼索瓦人—他們是我們智人祖先的遠房親戚,比智人更早離開非洲。

要把所有生物的定序做出來,目前還差得遠,但即使目前只做了少數幾個,都有助於我們瞭解人類為何如此成功。

「這些定序讓我們瞭解如何才能成為人類。

」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的古人類學家約翰.霍克斯(JohnHawks)說。

透過比較這些基因組,我們看到了豐富的訊息。

舉例來說,假設有個基因在人類和黑猩猩的大腦裡活躍的地方不同,就可能會出現讓我們變得更聰明的突變。

實際上,若比較人類和黑猩猩的基因組,就會發現人類大約有一千五百萬個「字母」(鹼基)改變了,此外還有DNA整個刪除或重複的情況。

根據我們對DNA既有的瞭解,絕大部分的改變並不會影響我們的身體特徵,因為這些改變對DNA來說十分微小,小到不足以影響基因的功能,或是突變本身發生在「垃圾」DNA區域。

據估計,在這一千五百萬個差異中,大約一萬個基因的改變影響了我們身體,因此也受制於天擇。

然而,研究這些突變仍是個艱鉅任務,而這還不包括在我們DNA調控區裡的突變,這種突變作用就像基因的開關。

雖然我們目前尚無法計算出人類這類突變的確切數字,但一般認為這些突變在演化過程中,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

到目前為止,已確定有數百個突變對人類產生影響。

未來我們將有更多的發現。

然而,記錄DNA變化的挑戰性,並沒有像研究DNA的挑戰那麼大。

「判斷它們的影響需要極龐大的實驗,有時還會出現基因轉殖動物,」霍克斯說,「這是很難進行的科學領域,我們還在非常初期的階段。

」但即使如此,我們已經瞥見了人類演化史上的許多關鍵點,包括我們的大腦迅速擴大、語言的出現,以及與其他指頭相對的拇指之可能來源。

接著請往下看,看看有哪六個演化上的意外讓你成為今天的你。

一、下顎往下黑猩猩的下巴咬合力道非常強大,甚至可以一口咬掉人類的手指。

這可不是理論上計算出來的結果,已有超過一個以上的靈長類動物研究人員,是因為這樣失去手指的。

相較之下,人類的下巴肌肉就比較弱,這可能是因為我們的基因裡有種突變叫做MYH16基因,它編碼了一個肌蛋白。

該突變讓基因失效,導致我們的下巴肌肉以不同的蛋白質形成,因此人類的下巴肌肉小上很多。

人們在2004年發現這一點,引起很大的轟動,因為研究人員認為,下巴肌肉變小後,可以讓頭骨長得更大。

那些靈長類動物就因為下巴肌肉很大,加厚了頭骨後方的支撐骨頭,以至於限制了頭骨擴大,導致大腦體積受限。

「這種突變是因為肌肉量減少,而讓骨頭量也跟著減少,」漢塞爾.斯特曼(HansellStedman)說,他是費城賓州大學的肌肉研究人員,這項研究由他領銜主持。

「只有這樣,才能克服其他妨礙大腦持續擴張的突變,」他說。

該團隊追溯這個突變發生在兩百四十萬年前,就在我們的大腦開始飛速成長之前。

但有另一項研究將更長的肌肉基因加以定序,得到突變其實發生在更早時期的看法,而那是五百三十萬年前。

不過,無論哪個時期才是對的,突變都發生在我們與最後一個共同祖先黑猩猩分離之後。

為什麼我們的祖先會變成咬合力較差的一群?斯特曼推測,原因不在於飲食的改變,而可能是因為我們的祖先不再需要靠咬合來攻擊。

「某些時候,社會組織這種武器,成了我們祖先更好的選擇。

」他說。

二、大腦變大大腦的體積是我們這物種最重要的特徵之一。

我們的大腦體積從一千兩百立方公分到一千五百立方公分不等,比我們最近的親戚黑猩猩大了三倍。

變大的人類大腦可能和滾雪球效應有關,也就是突變初期形成的改變不僅對突變本身有利,也讓後續可強化大腦的突變持續出現。

「當一些變化開始出現,這些變化便打開了更多有利的新改變出現的機會。

」霍克斯說。

1234»全文閱讀不想分頁?試試看我們的新服務最新發展:一的力量:「班佛定律」偵破數字詐欺4年前一的力量:如何利用「班佛定律」偵破數字詐欺?4年前Tags:偶然的科學新科學人機率好運突變DNA演化基因定序人類黑猩猩澱粉More...Sponsored2022/10/04,展覽PhotoCredit:TNLBrandStudio廣編企劃由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業務團隊》製作,由各品牌單位贊助。

業務與行銷相關合作,歡迎與我們聯繫。

看更多此作者文章...訂閱作者收藏本文每月一杯咖啡的金額,支持優質觀點的誕生,享有更好的閱讀體驗。

立即支持收聽管道如下: Apple Spotify KKBOX Castbox Stitcher Omny即將在11月3日至13日登場的TCCF創意內容大會(TaiwanCreativeContentFest),今年邁入第三屆,其中的未來內容展集結了年度最具代表性沉浸式國內外作品,以「擴增宇宙,運算中」為主題,匯聚橫跨NFT、XR、互動投影、LED、APP等多種體驗媒介,並展演IP、運動、時尚、ACG、音樂、表演藝術、視覺藝術、文化資產、出版等不同的內容領域,可說是全年度結合文化科技與商業規劃最有看頭的展會。

本集《馬力歐陪你喝一杯》邀請到本屆未來內容展策展人——「二馬」馮建彰,和我們暢談他的策展理念,同時也邀請文化內容策進院(文策院)文化科技處處長李懷瑾Grace,和我們聊聊她豐富的XR策展經驗,與聽眾讀者剖析目前沉浸式內容展演發展的最新趨勢,並分享如何透過沉浸式體驗在文化內容與商業之間搭建起一座黃金之橋,開啟未來內容的各種發展可能。

打通創作者任督二脈的最佳場域在擔任本次未來內容展策展人以前,其實二馬主要從事流行音樂演唱會工作,二十多年累積了上百場演唱會舞台設計經驗。

直到幾年前他受邀擔任高雄電影節XR單元評審,當時一口氣看了30多部最新的XR作品,讓他簡直大開眼界。

二馬嘆道:「那時候對於我一個從來沒有做過XR內容的人來說,真的是打通任督二脈的創意來源。

甚至讓我覺得如果再繼續做一般的舞台設計,我也太淺了吧!原來那個宇宙這麼大,你看到的不僅是作品,而是那個宇宙已經有個洞口,你應該要跳進去!」彼時的驚艷,讓二馬不僅轉型做創作,也爭取策劃今年的未來內容展,希望能帶給更多像他一樣的創作者,一個能刺激想像的展演活動。

有趣的是,當年高雄電影節XR單元的策展人正是Grace。

一直投入XR內容產業的Grace,也點出目前沉浸式內容展演的難處:「現在XR內容門檻蠻高的,因為可能頭顯(headset)不夠普及,此外一些大型的投影互動裝置,展演都相對複雜,而這也凸顯要看到這類型作品的最佳場域就是影展或展會。

」Grace也補充說:「除了雄影之外,未來內容展我覺得其實是很好的一個機會,讓台北又多了這樣的一個平台,去展示、討論更多種文化科技應用的可能性。

」 PhotoCredit:TNLBrandStudio未來內容展策展人——「二馬」馮建彰還沒到元宇宙,我們仍在擴增宇宙運算中不過究竟什麼是未來內容?相信有很多人心中有這個疑問。

對於這個問題,二馬用VHS錄影帶出租到DVD時代、一路到今天的OTT影音串流的發展史為例。

「我們的科技不斷進步,也改變人們接收內容的方式。

不過內容的核心是一樣的,可能是電影、戲劇、或音樂劇,只是最後傳遞給你的方式不一樣。

」而所謂「未來」,二馬則認為是「用科技的方法,讓你表達你的創作面向,傳遞作品給觀眾。

」如同科幻小說家威廉.吉布森(WilliamFordGibson)的名言:「未來已經到來,只是尚未普及。

」儘管這一兩年相當火熱的「元宇宙」一詞走進大眾視野,但真正進入元宇宙的人並沒有那麼多。

「我們現在身處的,是個一個還在進化、過渡的世代。

」二馬說明這次策展主題「擴增宇宙,運算中」,便是想要回應這樣的時代現象。

Grace也補充道:「現在大家都會一直強調我們馬上要去元宇宙,可是在進元宇宙之前,我們現在要處理的其實是虛、實整合的東西。

」而未來內容展正是在這樣的大架構下,爬梳台灣在各方面應用的案例以及發展優勢。

例如民俗工藝、宮廟文化與沉浸體驗技術的結合,Grace分享今年參展的XRSPACE「新台潮宮廟元宇宙」,便是在虛擬環境中還原北港朝天宮從廣場到正殿的實景,從點燈、擲茭、蓋鐘到解籤等參拜儀式,都可以在元宇宙中體驗。

已經先參拜過的Grace直說這個經驗非常酷,「他們想像未來在這廟宇的空間,還有其他的文化展演形式,比如歌手可以在這邊辦演唱會。

更重要的是,運用新科技打破原本實體的限制,以『新台潮宮廟元宇宙』為例,就是世界各地的人都有機會體驗到我們的宮廟文化。

」除此之外,台灣社會的多元性結合科技強項,幾乎讓任何題材都有機會實現。

例如:今年獲得威尼斯影展沉浸式競賽最佳體驗大獎的《無法離開的人》,講述的是台灣白色恐怖的歷史,導演陳芯宜利用VR360度的技術,使觀眾共感1950年代政治受難者的生命經歷。

「這是導演的手法跟他對科技的了解跟應用,才能夠傳遞一般電影看不到的故事。

」二馬與Grace都極力推薦大家到未來內容展感受這部作品。

XR是一種新的說故事方式沉浸式技術不僅有VR,未來內容展強調的是所謂「XR」的多種應用。

VR是需要配戴頭顯的;AR則是用手機就能體驗的擴增實境;此外還有數位投影的互動式內容,觀眾完全不需要使用任何裝置,只要進到空間中就能沉浸其中。

PhotoCredit:TNLBrandStudio「其實現在愈來愈多VR作品,已經藉由一些科技(比如5G),嘗試『多人體驗』的可能性。

」Grace介紹了今年國際邀件的作品之一《永恆聖母院》(EternalNotre-Dame),這是在巴黎聖母院遭大火之後,於虛擬環境中重現的版本,觀眾可以結伴體驗並在VR中看到彼此並且互動。

這個案例象徵著在一線的內容創作者之外,沉浸式科技愈來愈有機會觸及到更多族群的人,也逐漸發展出一些商業營運的模式。

而身為VR深度愛好者的二馬,不僅平時運動都戴著VR頭顯追劇,創作上也致力探索VR的潛力。

例如這次未來內容展他與高雄市電影館合作的《請神造夢:XR沉浸式演唱會》,預計在展會開始前先在高雄LiveWarehouse舉辦一場現場演唱會,「唱到其中兩首歌的時候,現場的人要戴起VR頭顯,你戴上去以後就看不到現場了,可是聽到的是跟舞台上的樂團表演。

」二馬說明這裡涉及到的是5G多人同步技術,「頭顯總共有60組,規模非常龐大。

」而在未來內容展期間可以體驗的,就會是演唱會當時拍攝的VR版。

雖然這不是二馬首次在演唱會中導入XR技術,但他提到相較於五年前,今天要做到相同的效果成本已經大幅降低。

「如果這個公式是成功的,那其實它可被複製。

加上VR未來更輕便的話,或變成是MR、AR,你在小巨蛋看演唱會,可能天空可以飄出很多舞台上LED裡面延展出來的動畫。

更令人興奮的是,在未來可以參與演唱會的途徑變得更豐富,光是演唱會門票銷售的方式就非常多元了,有現場票、線上同步參與的VR票,還有在現場又參與VR沉浸體驗的票!」顯見沉浸式體驗的商業潛力不在話下。

國內外精彩作品來未來內容展一次看!今年展區以「擴增宇宙運算中」為主軸,以一系列多重宇宙展現元宇宙的即時特性,帶領大家從現實世界通往虛擬世界的擴增元宇宙,一起探索、思考、體驗並參與其中,感受現在進行式的元宇宙發展。

這次展覽總共匯聚了18件最具代表性的未來內容,除了前面介紹到的精彩案例,最後Grace和二馬再各自推薦了到未來內容展不容錯過的作品。

Grace個人很喜歡的是《天野喜孝VR美術館》,「天野喜孝就是創作《科學小飛俠》的藝術家,今年有來自台灣的團隊邦鼎科技把他所有原本2D的畫作做成一個VR美術館,在裡面可以看到天野老師的畫作浮現出來,視覺尺寸大到觀眾幾乎是親臨在它前面。

我看那件作品的時候非常感動,因為你沒有想過有一天可以跟它有這樣的接觸。

」二馬則說這次有很多有趣的作品因為空間限制沒辦法放進展場,不過透過5G技術順暢同步主展場之外的其他場館。

「光影沉浸作品《無濜》到時候在會場裡面可以體驗,同步連線到台北101的AMBISPACEONE,兩個沉浸式空間即時連線,當下兩個地方的體驗消費者會看到彼此。

」他認為不論是相關產業的專業觀眾,或者是一般消費者,《無濜》都能帶給大家很多未來想像。

從長遠的角度來展望未來,探勘創意將何去何從,以及技術該如何輔助內容發展,儘管現實仍存在不少技術難題需要克服,但二馬與Grace相信,正在運算中的未來元宇宙,需要針對體驗的便利性進行更多的思考和提升,因為唯有不斷地進化、不斷地演變、不斷地嘗試,才能持續運算出那條打破真實與虛擬的道路,真正開啟元宇宙的大門,將未來掌握在手中。

2022未來內容展的精彩可期,二馬與Grace也預告,10月中旬將開放展期間部分作品的體驗預約。

聽眾讀者趕快拿出行事曆,記下這場能打通你任督二脈的文化科技盛事吧! PhotoCredit:TNLBrandStudio2022TCCF創意內容大會|未來內容展「擴增宇宙,運算中」Web3.0開啟了數位世界邁向元宇宙的大門,讓現實世界在即時運算下快速擴增「多重宇宙」。

2022未來內容展以「擴增宇宙,運算中」為主軸,便是意味蘊釀元宇宙時代的娛樂體驗、展現將內容產業帶往未來的企圖心。

從故事力策展出發,結合科技藝術衍擘畫新未來內容藍圖,帶領參展者體驗內容敘事感官疆界與全新媒體科技應用與商機,在文化內容與商業之間搭建起一座黃金之橋。

TCCF創意內容大會-未來內容展-2022年11月3日至13日-松山文創園區2、3號倉庫Tags:文策院TCCF沉浸式體驗數位藝術創意內容大會互動投影科技藝術李懷瑾馮建彰XRNFT未來內容展VRMore...降血脂的明星食物「燕麥」,是挑厚的好還是薄的好?1則觀點巴黎時裝週設計團隊為名模貝拉哈迪德現場「噴出」白洋裝,哈迪德稱此為職涯巔峰時刻1則觀點【黑域計畫】導言:不會開F-16的我,決定用文字摧毀中國的意識形態陣地1則觀點高虹安如果在德國求學將鬱鬱寡歡,因為她除了炫耀排名,其他什麼也沒有10則觀點照顧機構每周兩次強制快篩,為什麼要如此折騰這些失能者和身心障礙者?1則觀點《尋找尊嚴》:原本彼此尊敬的波多黎各人,抵達美國就開始一直受到輕蔑及羞辱1則觀點黑人女歌手飾演《小美人魚》引發兩極評價,但誰說人魚這種幻想生物就非得是白人?1則觀點醉人的「泥煤味」其實很不環保?這兩間酒廠改變釀造流程,讓威士忌變得更「綠」1則觀點《變得不好惹以後,我的生活好過多了》:做一個溫柔的人,比做一個成功的人厲害多了1則觀點高虹安縱然有滿滿的學歷歧視,但許多「學歷無用論」的發文背後,卻透出更深的優越感3則觀點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